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5269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docx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

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分析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该三甲中医院癌症科对中药治疗癌症的处方用药,探讨和分析中医药治疗癌症的有效性和其原理,为该医院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

方法:

2018年每个季度从该三甲中医院肿瘤科随机抽取总共300张处方,并对处方中中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这家医院男女癌症患者的比例约为1:

1,其中乳腺癌和肺癌患者人数最多,在用药频率方面,在最常用的药物中,前两种是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

甘草、陈皮、茯苓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三大中药。

此外,在处方中使用有毒中药中,前4个分别是是蝎子、附子、半夏和蜈蚣。

结论:

该医院治疗各类癌症的主要方法是:

消除病气,强身健根,改善病人的虚弱状态,减少化疗和放疗的毒副作用。

然后,从整体概念出发,结合利尿药、活血化瘀药等中药,对不同癌症患者的症状及其他并发症进行治疗,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为了控制癌症的进一步恶化,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对癌症治疗的目标。

关键词:

癌症中药处方分析

前言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球大约有2000万癌症病例,而其中死亡病例约为1000万。

而我国每天约1万人会被确诊为癌症,这就相当于平均每1分钟有7个人被确证。

癌症现在已经与心脑血管疾病一样成为了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然而目前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治愈方法,所以被确诊为癌症也基本相当于死刑。

现目前最多也最普遍治疗癌症的方法是临床上的化疗和放疗,然而就算采用了该疗法也不一定能被完全治愈,而且该方法对人体的伤害极大,患者使用化疗和放疗之后的身体机能也将受到重创。

而另一方面,中药则是通过从自然环境中采药并以整体治疗为基础,在治疗癌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自古以来,就有用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历史,而在癌症的综合治疗中,中医药也占有重要地位。

癌症患者大多身体机能,免疫能力大大下降,加之癌症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身体也处于下滑趋势。

中医讲究治病而治其症,通过使用一系列补益的药物,先将人体机能调整回来,加强了免疫能力,让患者自身主动的来抵抗癌症的一些列症状。

然后通过加用利水渗湿类药物、活血祛瘀类药物等结合使用,更有效地治疗癌症的其他症状。

现就对中医在癌症治疗中的处方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医药治疗癌症有一定参考价值。

1数据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按季度随机抽取该三甲中医院中药房2018年用于治疗癌症的中药处方,每个季度75张,共计300张,先收集整理,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1.2分析方法

分析的内容共有患者的信息,如性别、年龄,处方中各种中药的使用频率,患者所患癌症的类型,最后加上处方中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处方中各药物的种类以及对处方中有毒药物的用法用量。

2分析结果

2.1癌症患者的基本信息

总共提取的300张癌症处方其中,男性患者157例,所占比例为52%,女性患者143例,所占比例为48%。

51-60岁患者最多,其次为41-50岁患者。

癌症患者的年龄见表1。

表1患者年龄

年龄段

人数(例)

所占比率(%)

0-30

31-40

41-50

51-60

61及以上

28

77

153

42

9.3

25.7

51

14

2.2患者癌症类型

处方中共有16种癌症,其中最常见的是肺癌和乳腺癌。

见表2和图1。

表2患者所患主要癌症类型

序号癌症类别处方张数百分比(%)

1肺癌10836.0

2食道癌31.0

3宫颈癌279.0

4乳腺癌6923.0

5卵巢癌134.3

6胃癌62.0

7口腔癌31.0

8肝癌289.3

9胰腺癌31.0

10淋巴癌51.7

11鼻咽癌31.0

12子宫内膜癌175.7

13脑质瘤20.7

14直肠癌72.3

15细胞瘤20.7

16前列腺癌41.3

图1患者所患癌症类型柱形图

2.3用药味数

中药用于治疗癌症一般用药味数较多,这与癌症患者本身会伴有各种并发症有关。

经过统计,最大味数是22,而最低的数量是1。

0-6味中药所占比例为25%,7-14味中药所占比例为49%,15-18味中药所占比例为25%,19-22味中药所占比例为5%。

如图2所示。

图2处方中药味数百分比

2.4用药种类

我们这里中讨论使用频率最高的前20种中药的功效分类。

其中,该三甲中医医院使用的最多的是补虚类药物,辅之以清热类药物等治疗癌症。

详见表4。

表4出现频率最高的前

味中药的分类

化湿药清热药理气药化痰止活血化解表药利水渗补虚药

咳药淤药湿药

频次13212227

百分

比51510510101035

(%)

2.5用药频率

对处方中使用的每种中草药的频率进行统计处理。

可以得出,处方中使用的中药有176种。

在这里,我们只分析药物使用频率中的前20种中药。

甘草的利用率首先为67.3%,前20种药物的使用率超过14%。

见表3。

表3处方中前二十种使用次数最多的药物

序号中药频次百分比(%)

1甘草20267.3

2陈皮13143.7

3茯苓12441.3

4党参11739.0

5黄芪10334.3

6半夏9933.0

7厚朴9230.7

8当归8428.0

9川穹8127.0

10白术7224.0

11柴胡6421.3

12薏苡仁5719.0

13熟地5217.3

14麦冬5217.3

15赤芍5016.7

16白花蛇舌草4816.0

17黄连4515.0

18枳实4414.7

19红花4414.7

20桂枝4314.3

2.6毒性中药

在我国古代便有“以毒攻毒”之说法,使用一些具有毒性的药材,运用合理,涌浪正确也可以用来治疗一些平常药物所不能医治的疾病。

而在《黄帝内经》这本医学著作中便有提到使用毒性药材来治疗癌症等一些顽疾,究其原理用现代医学解释可以归类于免疫学的范畴。

使用一些毒性物质进入人体,刺激人体自身免疫发起反抗的同时对其他有害病菌起作用,但通过对用量的把控也不会对人体造成更大的损害。

该三甲医院的处方中也充分利用了古人的智慧,并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使用一些有毒的或毒性较小的中药治疗癌症,其中主要有化痰止咳类药物。

具体见表5。

表5使用频率最高的前十种毒性中药

序号中药毒性频次百分比(%)

1半夏有毒9933.0

2附子有毒3712.3

3全蝎有毒3210.7

4蜈蚣有毒299.7

5仙茅有毒206.7

6蒺藜小毒196.3

7鸦胆子小毒165.3

8蟾酥有毒155.0

9水蛭小毒124.0

10土鳖虫小毒82.7

3讨论

3.1年龄分析

表1显示,在300名癌症患者中,51-60岁的患者占比最高。

这可能与该年龄段患者随着年纪的增长,抵抗力和免疫力逐渐衰弱,从而导致癌症发生的几率加大;还有可能是该年龄段患者因为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喝酒、吸烟等,以及其他长期累积的致病因素,如恶劣的生活环境,这些因素对癌症的发生都会起积极作用;此外在医学上,癌症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时间大约为20年,在此之前患者并不容易对自身患有癌症有所察觉,而在50岁后人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等对病变或者癌变部位的免疫监视作用逐渐降低,而在这段时间段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会得到前所未有推动[1],此时癌症所相应的并发症如断经、疼痛、呕吐等现象的发生,才引起了癌症患者的注意,这才得知自己患有癌症。

3.2患者癌症类型分析

从图1和表2的柱状图中,108例肺癌,占所有类型癌症的36%,以及69例乳腺癌,占23%。

肝癌患者28例,占比9.3%,这三种类型的癌症是在本次所抽查处方中最多得前三种癌症。

先说说肺癌,一谈到肺癌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吸烟引起,虽然吸烟对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森林植被越来越来少,空气环境越来越差,一些人在空气环境较差的条件下生活会导致患上呼吸系统疾病,而长此以往,空气质量不断降低,患有肺癌的危险越来越大。

其次是乳腺癌,我们先结合表1和图1来分析,大多数患者在51-60岁期间容易患上癌症,这个年龄组的女性正处于雌激素分泌的高峰时期,雌激素分泌高会刺激乳腺细胞的增殖,当基因复制错误时会导致癌变[2];最后是肝癌,肝癌患者的人数能排在癌症类型的第三位,最大的原因是与我国肝炎患者和携带者人数庞大,而导致肝炎的发生则是因为患者或携带者在一定的致癌刺激如酗酒、抽烟下更容易诱发肝癌。

癌症处方用药味数分析

如图2所示,癌症患者的300个处方中,7-14味中药的人数为49%,15-18味中药的人数为25%,0-6味中药的人数为21%,19-22味中药的人数为5%。

其中7-14味中药的人数最高,可能由于这些癌症患者年龄较大,在癌症发生的同时又有一些其他并发症。

该三甲中医院临床医生针对各个癌症病人的相应情况,从患者的整体治疗方面考虑,在经方或时方的基础上对中药味数进行加减,这可以在良好的控制癌症的同时,治疗或减轻相应的并发症;而19-22味仅仅占比5%,这可能与药味越多,临床医生对中药处方治疗有效性的把控能力越低有关,各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反而有可能降低药效。

这也与医生的治疗水平和临床经验有关,少数经验丰富的中医即能把控好性味数量多少的同时还能保证其疗效。

但是当今也有不少医疗机构采取增加中药性味数量和故意添加一些名贵药物,从而来为自己和医院获取暴利,但从该医院19-22味药仅5%的占比中我们或许可以了解到该中医院的处方是较为合理的。

3.4中药处方分类及频度分析

根据表3和表4,在处方中经常使用的20种中药中,主要中药的种类有补虚类,清热类,活血化瘀类,利湿类等。

其中,补虚类药物的比例高达35%。

这可能与临床放疗和癌症化疗后体质的缺陷和自身身体各种功能的下降有关。

此时,患者存在气、血、阴阳不平衡,身体机能下降,生命能量不足等问题。

甘草、黄芪、党参等滋补类药物能补气、补血、强身健体,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力,改善患者的体质。

此外临床癌症患者常常伴有腹水、热毒、气滞等表征,该院在使用补虚药的同时再联用其他类别的中药,例如,使用清热类药物,利水渗湿类药物等来治疗并发症。

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治疗癌症患者。

从表3和表4的统计中,我们可以得到分类的前几名中药,本文从清热类药物、补虚类药物、活血化瘀类药物等方面对癌症的病因进行了分析。

(1)清热药

根据现代中医药理论,癌症的病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人的情绪过度极化将导致内脏和器官的功能障碍,加之人体内气虚血瘀等是为内因。

外来因素如火毒和热邪的入侵,导致气血停滞,体液积聚变为痰液是外因。

即外邪入侵须在脏腑功能失常、真气耗损时,才能乘虚而入,进而形成癌症等病患[3]。

其中清热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患者体内的火毒和热邪。

从根本上解决由火毒热邪入侵而引发癌症的问题。

从表3和表4种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用于癌症治疗的清热类药物是清热凉血类药物、清热燥湿类药物和清热解毒类药物。

其中,白花蛇舌草、黄连和赤芍的使用频率大致相同。

以下是对白花蛇舌草和黄连这两种清热药的分析。

①白花蛇舌草

由表3可见,在这300张处方中白花蛇舌草的使用频次为48,占比为16.0%。

白花蛇舌草频次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其在国内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且效果较好;同时白花蛇舌草还可以防治癌症转移复发、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②黄连

由表3可见,在这300张处方中黄连的使用频次为45,占比为15.0%。

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酒黄连,癌症患者一般在夜间有焦虑甚至失眠以及黄疸等并发症,而酒黄连用于寒热结合,湿热阻滞效果显著;并且黄连中含有的小檗碱对多种癌症细胞都有一定的抑制和使其凋亡的作用,对肝癌、结肠癌、白血病、食管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有效的治疗癌症患者[4]。

(2)补虚药

中医认为热毒或手术、放疗、化疗重伤气阴常导致癌症患者出现气阴两虚证,多为正虚邪实,术后机体表现为正气亏虚、邪毒未尽的正虚邪恋的证候[5]。

而补虚类药物有助于补益人体,强化体魄,治疗气血阴阳亏虚,气血起伏引起的阴阳失调。

根据表2的统计,有以下几种补虚药物,如甘草,白术,黄芪,党参和熟地。

我们通过选择甘草以及黄芪这两种中药来分析。

①黄芪

如表3所见,在这300张处方中黄芪的使用频次为103,占比为67.3%。

而临床上大量使用黄芪治疗癌症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黄芪价格便宜,相较于其它补益药如人参等更为经济适用,能大大的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其次,癌症患者通常伴有肛门脱垂,内脏下垂,免疫力下降等症状,而大剂量黄芪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力。

不仅解决了患者的气滞气虚等问题,患者还会因为抵抗力、免疫力的增强而减少其他并发症;另外,黄芪是一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且大多数人都知道其确切的疗效,能减少患者对其使用药物的陌生性;最后,黄芪的活性成分可以影响细胞周期蛋白及基因表达抑制癌症细胞增殖,通过阻滞细胞增殖周期影响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和调控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表达等促进癌症细胞凋亡[6]。

②甘草

如表3所见,在这300张处方中甘草的使用频次为202,占比高达67.3%,该院医生大量使用甘草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处方中治疗癌症病人的药味数目常常比较多,而甘草能相应的纠正各味药之间的药性,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其次,中晚期癌症患者常伴有的症状例如呕吐气滞、虚弱、消瘦乏力、疼痛,甘草有补脾而益气,缓解拘挛的功效,能有效的治疗这些症状,同时还可以增强处方中其它补益药的补气补血效果;另外,甘草性温味甘,该医院所处地区位于两江交汇处,空气潮湿,癌症患者常年卧病在床,患极易引发暑湿热证,而甘草联用清热药能有效的来减轻患者的暑湿热证。

最后,现代研究发现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抑制癌症细胞增殖并有选择性诱导胃癌、肝癌、肺癌与宫颈癌等几种人癌症细胞凋亡,从而有效治疗癌症患者[7]。

(3)活血化瘀药

中医认为,癌症的病因有一部分是由于血液流动受到阻塞所导致得血瘀症,而血瘀状态则会加深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癌症本身存在的一些并发症,加上癌症患者大多都会进行化疗和放疗,这些都会加重血瘀的情况,如此循环往复,形成恶性循环。

活血化瘀类药物作用为促进血液循环,疏通血管阻塞,改善人体的血瘀状态。

在临床上,很多医生都会使用活血祛瘀类药来治疗癌症,说明该类药物是具有有很大的作用的。

从表2的统计中可以看出,使用最多的药物是川芎以及红花,它们都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瘀。

下面是对这两种药物治疗癌症的特点的分析。

①红花

本品温热,无毒,归心、肝经,它具有消瘀,止痛,活血,疏通经络的功效。

红花的剂量在临床使用中通常较大,其原因为红花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月经,消除血瘀,减轻疼痛。

与川芎配合使用,还可以增强癌症患者消除瘀血的功效,改善血瘀症状。

而现代研究发现红花中的主要成分红花黄色素、红花黄色素A及红花多糖有抑制癌症的作用,主要可以应用于肝癌、胃癌、乳腺癌、肺癌等方面,它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和癌症细胞增殖及促凋亡,从而有效的治疗癌症[8]。

②川芎

从表3可以看出,这300种处方中川芎的使用频率为81,占比为27.0%。

而大多数女性癌症患者为有乳腺癌以及宫颈癌,而这两种癌症的根本原因就是血瘀症。

川芎本身所具有得辛散功效,可以上至血液之海,下至庞统四肢,具有很好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它是妇科促进血液循环和调经止痛的重要药物,可与其他抗癌药物配合治疗癌症所引发的并发症。

能拮抗癌症药物产生的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有效治疗女性癌症患者血瘀所致的闭经症状。

另外川芎能够逆转癌症细胞多药耐药性方面,它具有安全、有效,对正常组织毒性小,在体内能达到有效浓度,其本身还具有一定的抗癌症活性,分子半衰期较长等特点,总之川穹在癌症细胞多药耐药方面川芎具有其独特的优势[9]。

3.5毒性中药治疗癌症的原因分析

从表5中可以看出,所有处方中共使用了六种毒性药物和四种毒性较小的药物。

半夏是临床治疗癌症中使用最多的有毒中药,占33.0%。

在癌症处方统计中,医院用药大多为过量状态,并且医生都在处方上签字,虽然半夏对癌症的治疗有一定的特效,但我们也不能盲目的使用,要针对不同的癌症类型,不同的患者身体情况来谨慎选用,一个小小的错误就有可能会造成悲剧。

在前十种有毒中药材中,有动物药蝎子、蜈蚣、水蛭、木虱虫、蟾蜍共计5种。

蝎子和蜈蚣是息风止痉类药物。

水蛭、木虱是活血化瘀的药物,蟾蜍则是诱导患者身体机能复苏的药物。

其他有毒类药物的分类:

如马钱子、乌头、姜黄、蒺藜;乌头是温热类药物;马钱子是清热解毒类药物;蒺藜能缓解肝郁,促进血液循环,祛风的作用;白芷具有补肾养阳、强身健体、养精生血、清热解毒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将分析半夏和鸦胆子(RruceaeFructus)。

半夏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这对于一些胃癌以及食道癌的患者有极大的作用。

该类患者大多已经丧失了吞咽能力,在喉部积累痰饮而不能除,更加对患者的身体产生负面作用。

而使用半夏配合一些理气类药物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些症状。

鸦胆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果实,性味是苦寒,鸦胆子碱和鸦胆宁、糖甙、酚性成分、鸦胆子油是鸦胆子的主要成分,其中种子中尚含多种结构上类似苦木素的鸦胆子苦醇,鸦胆子素A、B、C、D、E、F、G、H等,研究发现鸦胆子油中三油酸甘油酯能与癌症细胞特异性结合破坏细胞膜和线粒体等膜性系统,使癌症细胞变性、坏死,抑制细胞的拓扑异构酶活性,从而抑制癌症细胞的DNA合成,其还能影响癌症细胞周期,能够抑制癌症细胞的复制,同样还能促使癌症细胞的凋亡[10]。

目前利用鸦胆子提取物来治疗癌症已经得到临床证明,越来越多的制剂将进入市面治疗人们的病情。

结论:

通过所有的数据结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癌症患者的年龄大多为50岁以上,这是癌症发病的分水岭。

此外,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也逐渐增加,癌症不可避免地会越来越频繁地发生。

所以我们应该在平时生活中就多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如多加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不酗酒,暴饮暴食等,尽量做到每年一体检,早检查早治疗;同时在逐渐走向老年化的我国,做好防癌工作是必要而紧迫的;为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环境的保护也是必要的,以减少肺癌的发生率;该医院的肺癌和乳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两种癌症,所以医院应该把重点放在这两种癌症上,尤其是中老年妇女应该更加关注她们自身的身体状况;而在药味数量上,要做到有度也有数,既要保证疗效同时也杜绝滥用乱用;该院中医院的医生主要使用补虚药治疗癌症患者,因化疗、放疗后的患者都存在阴阳不协调,气虚无力,抵抗力弱的问题。

此时应该先调理好患者自身的体质问题,其自身的免疫力加强了对其他治疗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某些癌症并发症的治疗应从加强机体、消除病原菌、减少化疗、放疗的毒副作用、改善机体虚弱等方面入手,再通过辨证施治,从整体的角度上看,合理的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在解决了患者气血阴阳失衡、血气虚弱等问题后,大多数癌症患者的一系列并发症可以通过利水渗湿类药物、活血祛瘀类药物等进行有效的治疗;此外使用毒性中药治疗癌症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只要在临床医生的合理使用和药学工作者的精心检查下,将剂量控制得当,把患者身体状况考虑到位,同样也可以对癌症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中医药是我国的一块瑰宝,希望可以将我国中医药治疗癌症的方法就发扬光大,这将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癌症患者带来好消息,并为其他基层医院中医药治疗癌症患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巴彩霞,王英,王立英.包头市市区1995~2001年主要恶性癌症病人年龄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4(06):

756-757.

[2]潘俊,朱静,孙家艳.1,048张治疗乳腺癌中药处方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6,22(18):

34-37+41.

[3]龙凤来,陈美红.清热药抗癌症作用的文献再评价[J].科技视界,2017(08):

232+261.

[4]邱澜,杨菁.黄连素的抗癌症作用及机制[J].海峡药学,2007(04):

64-65.

[5]沈昌明,李清林,章红燕,李骏飞.治疗恶性癌症的中药处方用药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11):

2475-2477.

[6]张明发,沈雅琴.甘草粗提物及其黄酮类成分的抗癌症作用[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25(02):

124-129.

[7]邓晓霞,李清宋,陈中,陈洁莹,王瑶,林色奇,刘红宁.黄芪抗癌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6,27(02):

307-312.

[8]陈永刚,汪选斌.川芎逆转癌症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9,20(21):

1675-1676.

[9]黄玲玲,傅缨,熊耀斌,资晓飞.红花有效成分抗癌症机制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5,46(02):

60-62.

[10]赵楠,韩凤娟,王桂媛,李玉花.鸦胆子油乳抗癌症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14,25(05):

738-7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