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5443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1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docx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docx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5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

(45分钟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2·扬州二模)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试管用于装配简易气体发生器

C.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

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

2.实验室从海带灰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仪器选用不正确的是()

A.称取3g左右的干海带——托盘天平

B.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蒸发皿

C.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水混合液——漏斗

D.用四氯化碳从氧化后的海带灰浸取液中提取碘——分液漏斗

3.(2012·南京二模)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4.(2012·盐城二模)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结论和说法正确的是()

A.粗略配制浓度约为2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加入到盛有500mL水的烧杯中,搅拌、溶解

B.将滴定管洗净,再用蒸馏水润洗后,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C.向乙酸乙酯中加入稀NaOH溶液,振荡,分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D.为验证氯仿中含有的氯元素,可向氯仿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AgNO3,观察到白色沉淀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错选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用带橡胶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

②配制100mL质量分数为10%的H2O2溶液:

取一支规格为100mL的量筒,先取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溶液33.3mL,然后再加水至100mL刻度线

③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时,不必垫石棉网

④可用FeCl3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

⑤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⑥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⑤⑥

6.(2012·启东考前辅导)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0.1000mol·L-1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用图1所示装置可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

C.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少量氯气可在图2所示装置中进行

D.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在蔗糖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中和,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7.(2012·徐州考前信息卷)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点在pH试纸的中央,测其pH

B.用酸式滴定管量取7.60mL0.1mol·L-1高锰酸钾溶液

C.用图1所示的操作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室用图2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NO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8.(6分)(2012·扬州二模)为了鉴别标签遗失的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溶液,将它们编号取样按如图所示的两个步骤进行实验。

观察到以下现象:

(1)写出试剂①的名称____________,写出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

(2)步骤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若将步骤Ⅰ与步骤Ⅱ颠倒,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

如果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三种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

9.(8分)(2012·莱芜质检)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黄色的WO3粉末测定W的相对原子质量,如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夹持装置与加热装置略去),A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

B____、C____、D____;

(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反应管E”和“从A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___

____,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4)反应过程中G管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其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7分)(2012·海淀二模)紫菜与海带类似,是一种富含生物碘的海洋植物。

商品紫菜轻薄松脆、比海带更易被焙烧成灰(此时碘转化为碘化物无机盐),用于碘单质的提取。

已知:

以下为某兴趣小组模拟从紫菜提取碘单质的过程:

(1)实验室中焙烧紫菜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填写相应的字母)。

A.烧杯B.表面皿C.蒸发皿D.坩埚

E.试管F.酒精灯G.泥三角

(2)将焙烧所得的紫菜灰与足量的双氧水和稀硫酸作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试剂A为_______(填本题表格中一种最佳化学试剂的名称)。

(4)操作②中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_______,振荡、静置,应首先将_______分离出来。

(5)将下列装置图中缺少的必要仪器补画出来以最终将单质碘与试剂A分离:

11.(9分)(2012·徐州二模)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装置如图1。

已知:

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Na2S2O3·5H2O的制备:

步骤1:

打开K1、关闭K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并加热。

写出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

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

当C中溶液的pH_______时,打开K2、关闭K1并停止加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B、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

过滤C中的混合液,将滤液经过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

(2)Na2S2O3性质的检验:

向新制氯水中加入Na2S2O3溶液,氯水颜色变浅,再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据此认为Na2S2O3具有还原性。

该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用Na2S2O3溶液测定废水中Ba2+浓度,步骤如下:

取废水25.00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过滤、洗涤后,用适量稀盐酸溶解,此时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再加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10mol·L-1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完全时,消耗Na2S2O3溶液18.00mL。

部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①Cr2O72-+6I-+14H+====2Cr3++3I2+7H2O;

②I2+2S2O32-====2I-+S4O62-。

则该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防止温度计水银球破裂,C说法错误。

2.【解析】选B。

灼烧干海带要用坩埚。

其他均正确。

3.【解析】选B。

实验室制取乙烯应控制反应液温度为170℃,因此温度计应插入烧瓶的混合液中,A错误;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需要加热,C错误;制取乙酸乙酯为防止倒吸,导管末端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D错误。

4.【解析】选A。

粗略配制浓度约为2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加入到盛有500mL水的烧杯中,搅拌、溶解,A正确。

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必须再用待装液润洗才能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B错误。

应向乙酸乙酯中加入Na2CO3溶液,振荡,分液,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C错误。

加入AgNO3溶液前应加稀硝酸以中和未反应的NaOH,D错误。

5.【解析】选D。

①中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没有见光易分解的性质,故不用带橡胶塞的棕色试剂瓶;②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③蒸发皿可直接加热,不必垫石棉网;④铜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使铜转化成可溶性的铜盐;⑤、⑥正确,所以正确的是③④⑤⑥。

【方法技巧】试剂瓶的类型及用途

(1)广口瓶:

一般保存固体。

(2)细口瓶:

一般保存液体。

(3)棕色瓶:

保存见光分解的物质。

(4)塑料瓶:

保存氢氟酸等易与玻璃反应的物质。

(5)带玻璃塞:

不宜保存碱性物质。

(6)带橡胶塞:

不宜保存强酸性、强氧化性物质、液溴和大多数有机物。

6.【解析】选A、D。

盐酸滴定氨水,完全反应生成NH4Cl,由于NH4Cl水解溶液呈酸性,因此选用酸性条件下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是合适的,A正确。

在量气装置中,导管应短进长出,图1装置液体不能排入量筒中,B错误。

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需要加热,图2装置错误,C错误。

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加入NaOH溶液中和其中的酸,再用银氨溶液检验水解产物,D正确。

7.【解析】选B、C。

把浓硫酸点到pH试纸上,浓硫酸会把试纸脱水碳化,不能测出pH,A错误。

滴定管的读数可精确到0.01mL,KMnO4溶液为氧化剂,可用酸式滴定管量取,B正确。

图1中夹紧止水夹,利用长颈漏斗和烧瓶中水的液面差是否改变,可确定装置的气密性,C正确。

收集NO气体只能使用排水法,不能用排空气法,D错误。

8.【解析】分析三种物质的性质,其中一种物质为酸溶液,另外两种为碱溶液,因此可首先选用酸碱指示剂进行检验。

在三种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色的为NaOH和Ca(OH)2溶液,不变色的为盐酸。

根据Ca2+和Na+的性质,通入气体产生沉淀的只能是Ca(OH)2,气体可选用CO2。

步骤Ⅰ与步骤Ⅱ可以颠倒,三种溶液中先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的应为Ca(OH)2,剩余的盐酸和NaOH溶液可用酸碱指示剂检验。

若使用一种试剂检验三种物质,可选用Na2CO3溶液,产生气泡的是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NaOH溶液。

答案:

(1)酚酞溶液Ca(OH)2HCl

(2)Ca(OH)2+CO2====CaCO3↓+H2O

(3)能碳酸钠(Na2CO3)溶液或其他碳酸盐溶液

9.【解析】

(1)实验室制H2,应选择Zn和稀盐酸反应制备,故B中为锌粒。

由于B中反应产生的H2中含有HCl和H2O等杂质,因此,先通过盛H2O的洗气瓶除去HCl,再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H2O。

(2)实验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将G弯管插入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烧瓶B,若观察到G管口有气泡逸出,撤去酒精灯后回升一段水柱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3)先加入稀盐酸,利用产生的H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检验H2的纯度后,再加热反应管E,以免加热发生爆炸。

(4)最后的尾气为H2,H2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因此在G管口处点燃除去。

答案:

(1)锌粒水浓硫酸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从A逐滴滴加液体检验H2的纯度

(4)氢气在G管出口处点燃

10.【解析】

(1)实验室中焙烧紫菜属于对固体物质的灼烧,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泥三角等。

(2)将焙烧所得的紫菜灰与足量的双氧水和稀硫酸作用,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把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

(3)操作①为过滤,试剂A为四氯化碳。

酒精与水互溶,裂化汽油能与碘发生加成反应,故不能选用酒精和裂化汽油作为萃取剂。

(4)操作②为分液,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振荡、静置后,应首先将下层液体分离出来。

答案:

(1)D、F、G

(2)2I-+H2O2+2H+====I2+2H2O

(3)过滤四氯化碳

(4)分液漏斗下层液体

(5)①、②、③(只需画出仪器,不需写仪器名称;其中②要注意水银球位置,③必须是锥形瓶,木块可以不画)。

11.【解析】

(1)步骤1:

打开K1、关闭K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并加热,铜和浓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2H2O+SO2↑。

步骤2:

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二氧化硫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硫粉的量逐渐减少。

当C中溶液的pH接近7时,打开K2、关闭K1并停止加热,理由是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装置B、D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步骤3:

过滤C中的混合液,将滤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

(2)向新制氯水中加入Na2S2O3溶液,氯水颜色变浅,再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可能是氯水中的氯离子与Ag+反应生成的,故不能认为Na2S2O3具有还原性;(3)根据铬原子守恒和化学方程式可得:

2Ba2+~Cr2O72-~3I2~6S2O32-化简得:

Ba2+~3S2O32-,根据关系式可得25.00×c×10-3×3=0.010×18.00×10-3,求出:

c=2.4×10-3(mol·L-1)。

答案:

(1)Cu+2H2SO4(浓)

CuSO4+2H2O+SO2↑

接近7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吸收SO2,防止污染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不正确,因为氯水中含有Cl-

(3)2.4×10-3mo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