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5518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docx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

(共7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章节检测题)含所有章节练习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满分:

100分,限时:

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

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答案 B 化学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物质,因此A、C、D三项都与化学有关。

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选B。

2.(2016山东青岛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煤气燃烧B.干冰升华

C.水结成冰D.酒精挥发

答案 A 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干冰升华、水结成冰、酒精挥发都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

3.下列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沸点  B.硬度  C.可燃性  D.溶解性

答案 C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4.(2015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棉花纺成线B.棉线织成布

C.棉布制成衣D.棉衣着了火

答案 D 棉衣着了火属于化学变化,而棉花纺成线、棉线织成布、棉布制成衣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答案 B 酒精灯火焰应该用灯帽盖灭;实验药液溅进眼睛应立刻用水冲洗;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会使试管炸裂。

6.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的科学态度。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出现了异常情况,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反复实验,观察是否是偶然现象,A做法正确;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或向专家、老师、同学等请教,C和D也是正确的做法;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而不予理睬是错误的做法,故选B。

7.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加热使石蜡熔化

B.用木材制家具

C.用粮食酿酒

D.用玉石雕刻印章

答案 C 化学变化的特点是有其他物质生成,所谓的其他物质就是与原来不一样的物质。

石蜡熔化仅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木材制成家具、玉石雕刻印章只是物质形状发生改变,均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8.(2015甘肃兰州中考)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挥发性B.溶解性

C.稳定性D.导电性

答案 C 挥发性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溶解性是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稳定性是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导电性是指物质能导电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

9.(2016湖南长沙中考)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的燃烧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答案 D 蜡烛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10.对容器口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容器的密封性。

下列仪器口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是(  )

答案 B 广口瓶瓶口内侧、集气瓶瓶口上面都进行了磨砂处理,滴瓶瓶口内侧也进行了磨砂处理;锥形瓶不是保存药品的容器,不需要密封,即不需进行磨砂处理。

11.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  )

答案 B 振荡液体时,手持试管中上部左右振荡,不可上下振荡,防止液体溅出,故A操作错误,B操作正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冷凝液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故C、D操作错误。

12.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

他想“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

就“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

答案 B 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步骤。

“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只是小明的猜测,故答案为B。

13.(2017新疆乌鲁木齐九十八中二模)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答案 D 加热时,试管内液体多于试管容积的1/3,可能导致液体喷出,A项不符合题意;加热固体试剂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否则容易导致冷凝液倒流,受热仪器破裂,B项不符合题意;用自来水冲洗滴管,可能会污染试剂,C项不符合题意;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俯视读数时,读数偏大,D项符合题意。

1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若出现试管破裂的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内的液体超过1/3

D.试管触及灯芯了

答案 C 试管内的液体超过1/3,在加热过程中可能有液体溅出,但不会造成试管破裂,故选C。

15.(2014山东潍坊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答案 C 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试管稍倾斜、瓶口紧挨管口,故A正确;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故B正确;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平,故C错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用外焰加热,故D正确。

16.(2016江苏泰州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答案 C 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垫上石棉网,可使烧杯均匀受热,故A项正确;洗净的试管要倒扣在试管架上,B项正确;向试管中加入颗粒状固体时,让固体在竖直的试管口处自由落下会打破试管底部,故C项错误;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D项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7.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

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   是化学变化;   是现象;    是用途。

 

答案 ① ② ③ ④ ⑥

解析 现象是变化过程中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到的,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结论是由实验现象经过推理得出的;用途是指该物质有何应用。

18.在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概念的序号:

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把块状硫研成粉末    ,将少量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硫慢慢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生成的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    ,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

 

答案 ③ ① ① ② ③ ④

解析 硫的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把块状硫粉碎和硫粉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学变化;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19.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轻便的球拍和鱼竿及赛车,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也用到了它。

请你指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哪些性质         (答三点)。

 

答案 密度小、耐腐蚀、熔点高、弹性好、强度大、硬度大(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由物质的用途推断物质的性质,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20.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4-1

(1)写出仪器的名称:

②    ;③    。

 

(2)口部或内壁经过了磨砂处理的仪器是    (填序号,下同),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    。

 

(3)请在上述仪器中任选一种,指出一点使用该仪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

 

答案 

(1)量筒 漏斗 

(2)④ ② (3)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合理即可)

解析 

(1)①是试管,②是量筒,③是漏斗,④是集气瓶。

(2)为了防止气体逸散,集气瓶口部经过了磨砂处理;量筒是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

(3)各仪器部分使用注意事项:

①试管用于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②量液时,量筒应放平;③漏斗用作过滤器时,其下端尖嘴要紧靠受器内壁;④集气瓶不能加热。

三、实验探究题(21题6分,22题12分)

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

图1-4-2

(1)f的名称是    。

 

(2)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              。

 

(3)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

下列处理方法中,你的选择是    (填序号)。

 

A.放回原瓶,防止浪费

B.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

C.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答案 

(1)漏斗 

(2)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3)B

解析 

(1)熟悉常见仪器,知道它们的名称,f的名称是漏斗。

(2)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常用量筒,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且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一般,实验剩余药品不可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22.(2016湖南邵阳中考)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

据图1-4-3回答下列问题:

图1-4-3

(1)如图1-4-3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1-4-3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

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1-4-3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②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1-4-3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      ,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答案 

(1)向着手心(或对着手心、紧贴手心) 倒放 

(2)C (3)①

(或三分之一) ②预热(或均匀受热)

(4)刷洗(填“洗”“洗涤”都可)

解析 

(1)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向着手心,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

(3)①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②加热前必须先预热。

(4)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满分:

100分,限时:

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木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混合物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D.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温室效应

答案 A 木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质是木条与氧气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2.(2016广西玉林中考)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A.21%B.0.03%C.78%D.0.94%

答案 C “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据此可知,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故选C。

3.(2015山东临沂中考)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答案 C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因此含量较多的是氮气,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C。

4.下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

其中错误的是(  )

答案 C 检验氧气应用带火星的木条,不能用澄清石灰水。

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

水+二氧化碳

B.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C.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D.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答案 B 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A、D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C属于化合反应;B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另外两种物质,既不是分解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

6.(2015江苏苏州中考)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答案 A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A说法错误。

7.(2015山东菏泽中考)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用于化工生产等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答案 B 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故D错误。

8.(2015山东聊城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氢气

答案 D 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氢气,故选D。

9.(2016湖南张家界中考)空气中能维持生命呼吸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

C.氢气D.稀有气体

答案 A 空气中维持生命呼吸的是氧气,故选A。

10.(2016广东茂名中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  )

A.红磷B.硫C.木炭D.铁丝

答案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A项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故B项正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无刺激性气味,故C项错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无刺激性气味,故D项错误。

11.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

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 A 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12.(2015新疆乌鲁木齐中考)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图2-5-1所示的装置。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图2-5-1

A.使用该装置可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b导管应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答案 B 氧气输出速率快,产生气泡的速率就快,因此使用题图装置可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故A正确;若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则水会呛到病人,故B不正确,D正确;通过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可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故C正确。

1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的是 (  )

A.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B.进入试管的导气管口应露出橡胶塞少许

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向下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口应伸入集气瓶的口部

答案 C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集气瓶口应向上。

14.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图2-5-2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2-5-2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图2-5-2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答案 B 由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可知,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相同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分解时,氯酸钾产生的氧气多;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但不能增加氧气的质量。

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

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答案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是由于反应物的状态不同,而不是反应物的种类不同,故D不合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6.在下列变化中: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镁带在氧气中燃烧;E.蜡烛在空气中燃烧;F.加热水。

(1)有火焰产生的是     ; 

(2)有水雾产生的是     ; 

(3)有白烟产生的是     ; 

(4)有白光产生的是     ; 

(5)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答案 

(1)E 

(2)EF (3)BD (4)AD (5)ABCDE

解析 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可燃性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具有发光、放热现象。

“焰”是指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的现象;“雾”是物质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或生成的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温度降低时形成液滴飘浮在空气中所产生的现象;“烟”是燃烧时生成的固体小颗粒飘浮在空气中的现象;“光”则是固体处在炽热状态时产生的一种现象。

17.按图2-5-3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2-5-3

(1)燃烧的现象是 ;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

 

答案 

(1)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

(3)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或烧杯中的水面下降),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中液面上方体积的1/5

解析 

(1)红磷燃烧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由于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当容器内的氧气消耗完毕时,红磷就会熄灭;(3)松开止水夹时,烧杯里的水被倒吸到集气瓶内,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等于被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

三、实验探究题(18题12分,19题17分)

18.(2016广西南宁中考改编)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2-5-4

(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a、b的名称:

a    ,b    。

 

(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

当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答案 

(1)试管 铁架台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3)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解析 

(1)a是试管,b是铁架台;

(2)装置A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氧气;(3)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因为开始排出的气体是装置内的空气。

19.某校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测试的方法是先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然后做实验。

小红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领到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图2-5-5

请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小红抽到的是        (填实验名称)。

 

(2)指出图2-5-5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

    ;b:

    。

 

(3)图2-5-6是小红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1分,满分为5分。

小红操作完毕后得了3分。

请找出她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

 

  。

 

图2-5-6

(4)写出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 

(1)实验室制取氧气 

(2)带铁夹的铁架台 长颈漏斗 (3)B中取液时瓶塞未倒放;D中验满时带火星的火柴伸入了集气瓶中而未放在集气瓶口 (4)过氧化氢

水+氧气

解析 

(1)根据题目提供的药品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可知,小红抽到的是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

(2)图2-5-5中的a和b分别为带铁夹的铁架台和长颈漏斗。

(3)B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未倒放;D中验满时带火星的火柴应放在集气瓶口。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四、计算题(10分)

20.(原创)小敏同学想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她打算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老师非常支持她,并且告知她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理论上生成氧气的质量大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1/10。

(1)经老师允许,她在实验室中称得11g高锰酸钾,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小敏打算将这些氧气装在容积为125mL的集气瓶中,请你计算一下大约需要几个集气瓶?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答案 

(1)1.1g 

(2)6个

解析 

(1)因为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大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1/10,因此11g高锰酸钾大约可生成1.1g氧气。

(2)需要集气瓶的数量为:

1.1g÷1.429g/L×1000mL/L÷125mL≈6。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满分:

100分,限时:

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6福建福州中考)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停止运动B.分子体积缩小

C.分子间间隔减小D.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答案 C 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是因为酒精分子间间隔减小,故C正确。

2.(2015山东聊城中考)下列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