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5560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3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河北高邑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自东南向西北B.自西北向东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东北向东南

2.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A.甲乙河段B.乙丙河段C.丙丁河段D.丁戊河段

【答案】1.C2.B

【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图中指向标,根据年平均气温变化西南面年平均气温较低,说明地势较高,为河流上游地区,所以河流从甲向流戊,即从西南向东北流。

故选C。

2.图中等温线越密集,说明该地区温差大,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所以该河段水能最丰富。

图中乙丙河段等高线最密,水能资源最丰富。

故选B。

【考点定位】等温线的判读

某自行车爱好者骑行自行车从甲地到辛地,车行全程使用力气维持不变,车速变化完全受坡度左右,车上配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没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圈中小黑点)。

读骑行路线图(图中乙、丁、已的海拔为500米),完成第下列各题。

3.该骑乘路线中,甲乙、乙丙、丙丁、丁戊四路段中,地形相对较平缓的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戊

4.自行车骑行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平原B.丘陵C.低山D.高原

【答案】3.D4.B

【解析】试题分析:

3.根据材料,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图中相邻黑点所用时间相同,图中小黑点密集,说明骑行速度慢,应是上坡路段,稀疏说明可能是下坡路段,密度居中的才是平缓路段。

读图,甲乙段、丙丁段黑点密集,应是上坡,坡度较大,A、C错。

乙丙处黑点稀疏,应是下坡路,B错。

丁戊处密度居中,说明坡度平缓,D对。

4.读图,根据图中海拔高度判断,海拔低于500米,应是丘陵地形区,B对。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A错。

低山、高原海拔在500米-1000米以上,C、D错。

【考点定位】GPS的应用,地形类型、地势的判断

【名师点睛】注意材料中的信息,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所以图中相邻黑点所用时间相同,图中小黑点密集、稀疏,反映了坡度的大小。

结合生活实际,速度快时,稀疏,速度慢时,密集。

了解基本地形的特点,根据图中海拔高度判断地形类型。

5.下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读图,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原来不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解析】①③两地位于河流的上游,故支流相连后,河水流量不会发生改变;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以看出,c河河床地势高于a河河床,故a、c两河的支流相连后,c河支流上游的河水将流向a河支流,则②地河水流量显著增大。

故选B。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

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该沙波中以寝室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A.①坡和②坡B.③坡和④坡C.①坡和③坡D.②坡和④坡

7.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

A.维持原地B.往复摆动C.向上游移动D.向下游移动

【答案】6.D7.C

【解析】

6.由材料分析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水流堆积,背水坡表现为水流侵蚀,②④为背水坡,水流流速受下坡影响,流速较快,主要以侵蚀为主,故选D。

7.据材料沙坡的产生是河床泥沙颗粒不均匀与水流不稳定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河床上呈波状起伏堆积而成的微地貌。

水流上坡时泥[转载]2017年高考模拟题地理分项版汇编专题04地表形态的塑造沙受重力影响部分堆积,下坡时,流速加快,泥沙不断侵蚀,侵蚀的沙粒搬运到下一个沙坡的迎水坡上堆积下来,从而促使沙波缓慢向上游移动。

故选C。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

米)分布示意图。

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050米B.985米C.915米D.790米

9.图中村落因多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10.每年三四月份,该地油菜花盛开,平底、山坡一片金黄,蔚为壮观。

乙处山坡上分布有坡耕地和梯田,开垦初期,坡耕地上的油菜花产量要高于同等条件(海拔、土壤、油菜品种等)的梯田,主要原因是()

①坡耕地日照时间长于梯田②油菜生长季节坡耕地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平均太阳辐射量大于梯田③坡耕地的油菜植株接受太阳辐射的表面积比梯田上的大④坡耕地的保水效果好于梯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8.C9.D10.B

【解析】

8.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甲山峰海拔在1000-1100米之间,而古牌坊海拔在水库水面以上,海拔在165-200米之间,计算可得,相对高度在800-945米之间,结合选项判断,故选C。

9.读图可知,图中①处地势较低,不能俯瞰村落全貌,A错。

②处东南方向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通视,B错。

③处东侧有山丘阻挡视线,C错。

④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村落全貌,D对。

故选D。

10.读图可知,乙处为向阳地带的缓坡,且此时为春季,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坡耕地上地面与太阳光线之间的夹角比水平梯田上大,单位面积活动的平均太阳辐射大于梯田,坡耕地南低北高,南面的植株对北面的植株遮挡少,植株接受太阳辐射的表面积比梯田大,②③对。

坡耕地日照时间与梯田相差不大,坡耕地保水效果比梯田差,①④错。

故选B。

【点睛】等高线数值的判读:

等高线值的判读是以等高线为基础,综合题目信息对所求地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判读。

1、根据流水的方向判定。

水往低处流,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由高值流向低值。

2、根据示坡线判定。

示坡线也叫降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3、根据等高距判读。

等高距全图一致,结合图中所提示的信息,如海平面、某等高线高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推算出所求地高度。

4、根据两地间的气温差判读。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0.6℃/100m),可计算出这两地间的相对高差。

5、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判断。

比如两条等高线之间,或闭合等高线的等高值相同,那么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小,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小;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大,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大。

6、根据公式法对相对高度的判读。

(1)如果能从等高线图上直接读出所求甲乙两点间的海拔高度。

则甲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两点之差。

(2)如过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为不确定值,可以根据公式计算。

H高—H低<∆H<H高—H低+2d,其中H高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高值的高程,H低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低值的高程。

11.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会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成为冻裂,尽管冻裂不会造成植物死亡,但能降低木材质量,并可能成为病虫害入侵的途径。

读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图示区域中,树木冻裂灾害最轻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向阳面有冻裂现象,背阴面没有冻裂现象或较轻。

读图,图示区域中③处位于背阴面,树木冻裂灾害最轻,故选C。

北冰洋是北半球各大洲海上交通捷径。

图6为“西北航道”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6月5日的范围),读图回答序列改变题。

12.下列国家,位于西北航道沿岸的一组是()

A.美国、加拿大、俄罗斯B.加拿大、俄罗斯、冰岛

C.挪威、加拿大、瑞典D.俄罗斯、芬兰、加拿大

13.黄河站极昼大约持续的时间和当地的盛行风分别是()

A.1个月东南风B.3个月东南风C.1个月东北风D.3个月东北风

14.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月4日8时B.6月5日8时C.6月5日16时D.6月4日16时

【答案】12.D13.B14.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极地区的地理知识和时间的计算。

学生要熟悉北极地区的主要国家,掌握风带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2.从图中看西北航道通过白令海峡,白令海峡两岸是美国、俄罗斯,西北航道再向东为加拿大海岸,没有通过冰岛、挪威、瑞典、芬兰,选择A。

13.黄河站在78055/N,大约在极点与北极圈中间,所以说黄河站极昼大约持续的时间3个月;黄河站处于极地东风带,北半球吹东北风,选择D。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

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

16.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17.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云从状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

【答案】15.C16.D17.C

【解析】试题分析:

15.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受盛行西风影响,从大西洋带来大量的水汽。

正确答案选C。

16.气温骤升导致严重洪灾,说明此前积雪很多,降水量大、气温低。

正确答案选D。

17.此地纬度较高,5月不会出现暖锋;气温骤升,为晴朗天气,为反气旋控制。

正确答案选C。

考点:

主要考查了西北内陆的水汽来源、天气状况及成因。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西北内陆的水汽来源、天气状况及成因。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甲丙乙D.丙甲乙

19.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B.2C.3D.4

【答案】18.B19.B

【解析】

18.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甲沉积岩。

19.图中共形成了4次侵蚀面,其中下面3次由于受挤压与表层侵蚀面不平行,说明岩层发生完全变形,形成褶皱构造;而中间两次侵蚀面平行,说明属于同一次褶皱过程。

因此,形成褶皱的次数是2次。

考点:

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

【点睛】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思路: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

读图,回答问题。

20.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疏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细数草原气候

21.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

22.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A.甲站—乙站—丙站B.甲站—丙站—乙站C.乙站—甲站—丙站D.乙站—丙站—甲站

【答案】20.D21.A22.B

【解析】试题分析:

20.读图,根据图示7月份的气温最低,且在15°C以上,所以判断为南半球的热带气候;又因一年之中有干湿季之分,所以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

故选D。

21.因该地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当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而受东南信风带影响时,其风向主要是从大陆吹来,降水较少。

故选A。

22.因三地纬度相同,所以三地的气温主要受地势影响,气温越高,海拔越低,所以地势由高到低顺序为甲、丙、乙。

故选B。

【考点定位】气候类型判断影响气温与降水的因素

【名师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

(1)海陆位置:

沿海迎风区降水多(如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西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离岸风区降水少(如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西风带影响的大东西岸),内陆地区空气干燥降水少;

(2)大气环流:

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例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尤其是大陆西部),降水少;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多,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少;

(3)洋流:

:

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

(4)地形:

暖湿气流流经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3.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B.55mC.60mD.65m

24.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慢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23.C24.C

【解析】试题分析:

23.读图分析,这幅图看着乱,其实不难,只要找一个数值递增的顺序,就能找到最高点、最低点的取值范围。

从图中容易找到,等高距是5米,右下角是最低点,海拔20-25米。

然后算一下左上角海拔约65-70米,右上角海拔不好数,可以沿50米等高线或其它清楚的等高线转到右侧去,再向高处算一下,海拔80-85米,是最高点。

然后求出高差范围是55-65米之间,故C项正确,A、B、D错误。

24.河流流速最快的地方是在坡度陡的地方,坡度陡表现在等高线图上,就是等高线密集。

读图可以比较出①②③④中,③处河流穿过的等高线最密集,故C项正确;①处是平地,等高线稀疏,故A错误;②处没有穿过等高线,是顺着等高线方向流动,流速慢,故B项错误;④处是平原地区,流速慢,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方法技巧】等值线(面)图判读的一般规律:

(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

①读等值线(面)上的点

规律一:

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②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

规律二:

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比大小:

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3)看疏密(比较值差)

规律三:

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

规律四:

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规律五:

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

(5)判方向:

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规律六:

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

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天坑,是存在于碳酸盐岩层中从地面往下形成的深度和口部都在百米以上的陷坑状的地形,已经被确认的天坑约2/3分布在中国。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5.下列省份,天坑数量最多的是()

A.贵州B.广东C.吉林D.西藏

26.天坑内的物质与外界的联系主要依靠水循环的()环节

A.降水B.下渗C.底边径流D.蒸发

【答案】25.A26.C

【解析】

25.由材料可知,天坑是存在于碳酸盐岩层中从地面往下形成的深度和口部都在百米以上的陷坑状的地形,我国碳酸盐层分布最为广泛地区为云贵高原地区,结合选项可知,贵州省天坑最多,故选A。

26.天坑主要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因此天坑中的物质与流水发生化学反应,与外界物质产生交换,故选C

点睛:

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各种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

其中海陆间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水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第二,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第三,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第四,它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雕塑地表形态。

27.下列构造示意图(如下图,该地地势北高南低)中最易形成巨大天坑的是()

A.aB.bC.cD.d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b岩层地势较低,且地势北高南低,说明该地为河流流经地区,而下部隔水层受侵蚀玦失,与其下的石灰岩层发生溶蚀作用,形成天坑,故选B。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剖面及1月气温、7月气温、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下列各题。

28.图中甲、乙两地()

A.降水均集中于夏季B.植被均为落叶阔叶林

C.甲地太阳能、风能丰富D.乙地示意发展畜牧业

29.图示区域可能是位于()

A.30°S—40°S欧洲西岸B.25°N—35°N亚洲东岸

C.40°N—60°N美洲西岸D.35°S—55°S美洲东岸

【答案】28.D29.C

【解析】试题分析:

29.图示地区可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可能位于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C正确;30°S~40°S欧洲西岸是地中海气候;25°N~35°N亚洲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南坡是迎风坡;35°S~55°S美洲东岸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考点:

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分布

2016年9月27日,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的林贾尼火山爆发,火山灰柱高达2千米,导致半空布满火山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0.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不是软流层

31.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多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答案】30.C31.B

【解析】

30.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及上地幔顶部,AB错。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C对。

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D错。

故选C。

31.大气圈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的,A错。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对。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的上部,C错。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与地球的内部圈层也有密切的关系,D错。

故选B。

“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乙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2.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A.塔里木盆地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

33.“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降低大气温度B.提高水体温度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D.增温地面辐射

【答案】32.B33.A

【解析】试题分析:

32.根据材料,“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

我国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地区,应是水域面积广阔的区域。

符合的是太湖平原,B对。

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是缺水地区,湖泊少,A、C错。

东北平原地区纬度较高,光照条件差,D错。

33.“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将太阳辐射能转化成电能,地面温度降低,地面辐射减弱,D错。

地面辐射减弱,可能会降低大气温度,A对。

可能降低水体温度,B错。

水温低,减慢浮游植物生长,C错。

【考点定位】“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分布,对环境的影响。

34.2014年6月25日,在日出前可以看到金星与月亮相依为伴,即“金星合月”现象,读太阳系部分区域图,回答下题。

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晖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

这两颗星其实都指金星,图中被人们称做“启明星”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两颗星均为金星,结合轨道可知,ac均为金星,而启明星为早晨出现在东方地平线的星,图中c位于晨线附近,而a位于昏线附近,故选C。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m),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5.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流向西B.从西南流向东北C.从西流向东D.从东北流向西南

36.若X数值为500m,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为()

A.

B.

C.

D.

【答案】35.B36.C

【解析】试题分析:

35.在等高线图中,山谷部位往往发育有河流,根据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可知X等高线的海拔高度大于Y,图中对角线为经线,指向南北,故排除A、B选项;结合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与之垂直的方向为东西方向,那么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故选项B正确。

36.由题干已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在等高线图中,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若X数值为500米,那么图中a所在地海拔为500—600米之间,Y数值为400米,根据等高线变化一般规律可知,图中A处海拔大于500米,两条X等高线之间小于500米,b所在地海拔为300—400米之间,故选项C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的综合判读。

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可知,a—b为由南向北的方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突出方向相反,则河流流向为从西南流向东北。

若X数值为500米,等高距为100m,又因为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突出方向相反,则判断Y数值为400m,根据大于大数,小于小数这一原则,可以判断图中A所在地海拔为500米<A<600米。

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等高线判读的基本原则,结合等高线对河流的影响分析。

读冀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37.为把铝土矿石运到火车站,计划修一条公路,合理的选线是abcd中的()

A.aB.bC.cD.d

38.图中有四座水泥厂,原料主要来自采石场,产品主要外运,若在环境整治中只保留一座,应保留()

A.甲B.乙C.丙D丁

【答案】37.C38.D

【解析】试题分析:

37.a和b穿过山地,等高线密集坡度陡,d穿过居民区也不合理,c处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

选C。

38.甲乙离居民区近,不合理,丙离河流近,易造成河流下游污染。

相对丁合理些。

选D。

考点:

等高线判读

第II卷

二、综合题(40分)

39.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