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5567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docx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里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1.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

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

空气在哪儿?

能用眼睛看到吗?

二、尝试活动:

装空气

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

(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

2.提问:

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3.讨论:

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

4.总结。

三、尝试活动:

手帕的变化

1.请幼儿每人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

(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

2.请幼儿将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讨论:

手帕为什么没有湿?

水为什么进不了杯了?

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4.请幼儿将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将茶杯倒扣倾余着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同时提醒幼儿观察手帕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5.讨论:

第一次手帕为什么没湿?

第二次手帕为什么湿了呢?

6.总结。

四、活动延伸:

将一只昆虫和一盆花分别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欲望,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每组一盆水,若干吹气玩具,幼儿每人一个塑料口袋,塑料管,两只蜡烛,两个一大一小的透明玻璃杯,密闭在瓶里的小昆虫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猜谜语,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你需要,我需要,离了他,活不了(空气)让幼儿说出揭出谜底的依据,为什么是空气呢?

现在跟老师做深呼吸,幼儿模仿做深呼吸

提问:

(1)我们用鼻子吸什么?

(空气)

(2)空气在哪,能用眼睛看到吗?

用手摸摸,能摸到空气吗?

(3)教师小结: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他就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

2、引导幼儿了解空气的的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

(1)请幼儿捏住鼻子,闭上嘴巴,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为什么?

结果会怎么样?

(2)观察密闭在瓶里的小昆虫怎么样了

教师小结:

人和动物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空气,如果没有了空气,就会死掉

(3)请小朋友观察老师的实验

把蜡烛粘在平板玻璃上点燃(火苗很旺),然后把大小两个杯子,同时扣到两只点燃的蜡烛上(小杯子的早熄灭,大杯子的晚熄灭)。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小结:

刚才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火苗很旺,是因为空气帮助燃烧,用小杯子扣的蜡烛灭的快,而用大杯子扣的蜡烛灭的慢,是因为大杯子里的空气多,小杯子里的空气少,则助燃时间短。

(4)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还知道空气有哪些用途?

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呢?

你见过的、用过的、玩过的什么东西里有空气?

(自行车轮胎,被窝里,蚂蚁洞里,水里,空中,面包里,降落伞里,气垫船里)

(5)找空气

刚才老师做了实验,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做一下实验,看一看空气到底在哪里呢?

现在请小朋友将吹气玩具吹起来,吹气玩具里现在有没有空气,你是怎么知道的?

挤一挤,空气就怎么了?

小结:

空气装进吹气玩具,我们就能看的玩具鼓起来了,挤一挤就跑出去了,空气虽然看不见,可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感觉到它,看到它。

教师:

屋子里,角落里,桌子下有没有空气呢?

我还不太相信(拿出一只塑料袋),你们有办法把空气抓到吗?

小结:

原来角落里、桌子下、走廊里,都有空气

教师:

用塑料袋可以抓住空气,用布口袋抓,行吗?

幼儿:

“不行”布口袋里有细漏洞,空气从细漏洞里跑,抓不住

教师:

人身体里有空气吗?

有什么办法让我相信你们身体里有空气呢?

给你一根塑料管让我看看你身体里的空气,我看不见呀,往水里吹试试看,原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小结:

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发现吹气玩具里、杯子里、身体里都有空气

(6)懂得空气要保持清新

小朋友都知道了空气的重要性,你知不知道空气也会生病?

小结:

清新的空气是很干净的,看空气会因为污染而生病,如工厂里放出的废气、汽车喷出的尾气、垃圾或水沟散发的臭味等,污染了本来很干净的空气,这叫污染病,空气生病了,就会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所以小朋友要讲卫生,保护环境,让空气永远干净。

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

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大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3

活动名称:

空气在哪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亲自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色、无味,到处都有。

2、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和兴趣。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鱼缸(内盛水)、玻璃杯、手绢、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每组一瓶水、若干吹起玩具、塑料管、小玻璃瓶、土块等。

活动过程:

1、小实验:

手绢为什么不湿?

(1)教师举起玻璃杯,请幼儿看被子里有东西吗?

(没有。

是空的)

(2)杯子里真的没有东西吗?

(教师把手绢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请幼儿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3)到底湿了还是没有湿?

我们拿出来看看。

(教师拿出手绢,请幼儿摸一摸,手绢没有湿)。

(4)手绢为什么没有湿呢?

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

多奇怪呀!

杯子里有什么东西挡着不让水进去呢?

(请幼儿讨论,说说原因)。

(5)教师进行第二次实验,将杯子压入水下后倾斜,使气泡冒出。

(6)引起幼儿注意:

哎呀!

什么跑出来了?

(7)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8)请一个幼儿拿出来看看,到底湿了没有?

让大家都来摸一摸。

(9)再请幼儿讨论,手绢为什么湿了?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

空杯子里为什么会跑出泡泡来?

第一次实验有泡泡吗?

杯子里是空的吗?

小结:

第一次手绢没湿是因为空气在杯子里,水进不去。

第二次杯子倾斜空气跑出来,冒出气泡,水就进去了,手绢也就湿了。

原来杯子不是空的,里面装满了看不见的空气。

当空气在水里变成了气泡,我们才能看见它。

2、找空气(操作)。

什么地方还有空气,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给幼儿提供充气玩具、塑料袋、塑料管、水盆、土块、砖块等材料)。

(1)指导玩充气玩具的幼儿,想办法让它瘪了,再让它鼓起来,从而感知充气玩具有了气就鼓鼓的,没有气就瘪了。

吹进气一压软软的,打开盖子对着脸挤一挤,凉飕飕的。

有风,是空气跑出来了。

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

(2)指导玩塑料袋的幼儿离开座位四散到教室前后、各个角落"抓空气",让幼儿用塑料袋把空气变成可看到的气包。

(3)指导玩塑料管的幼儿(每人一个),往水中吹气可看见许多泡泡,从而得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4)指导幼儿想办法看看土块、砖块里有没有空气。

3、让幼儿走出教室找一找,什么东西里、什么地方还有空气。

4、教师小结,并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在活动导入部分,可以将戳破气球这个环节更改为帮气球宝宝打气,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到气球从憋到鼓是因为空气进入。

2、提问的技巧需要改进,提出的问题要开放些。

如把“空气是什么颜色(味道)”改为“空气有颜色(味道)吗?

”这样幼儿的回答才有针对性。

3、在幼儿自由尝试之前,老师不需要示范手帕掉进水这个动作。

幼儿容易模仿,使幼儿的尝试活动有了思维定势,可以直接让幼儿想办法怎样把手帕放进水盆,手帕不会湿?

4、在准备的工具中,一次性杯子太软,使实验不能精确性,应该换成玻璃杯。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等特点。

2、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活动准备

空箱子,每组一盆清水,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塑料袋、气球、吸管等实验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请幼儿猜谜语,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基本部分,引导幼儿认识空气。

1、空气的特点。

1)师: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这份礼物我们每个人都需要。

(出示事先准备的一只空箱子)

2)老师请一个小朋友用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耳朵听一听,然后说一说礼物的特点,(眼睛)没有颜色、透明,(鼻子)没有气味,(耳朵)没有声音,(手)摸不到)请大家来猜一猜,这个箱子里边到底装的是什么礼物?

3)老师问:

“大家能猜测出老师的礼物是什么吗?

”(在学生自由发表后,把箱子打开,里面除了空气没有其它。

小结:

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流动的。

2、了解空气的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老师:

“为什么说空气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呢?

大家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1)请幼儿闭上自己的嘴,并用小手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憋得喘不上气来,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没有缺少空气。

2)请幼儿做深呼吸再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受?

为什么?

(这次我们能坚持一会了,不是那么憋的荒了,因为我们吸进肚子里空气了。

还有哪些东西离不开空气呢?

(动植物)

3、空气在哪里。

老师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和空气玩一玩游戏,好不好?

“可是空气在哪里呢?

小朋友们有没有办法找到空气呢?

1)请幼儿试着利用手中的材料去找到空气。

2)组织交流:

“大家刚才玩的真起劲,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玩法,

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别人是怎样玩的,这样我们就能学会更多的玩法了。

(学生交流:

塑料袋装一些空气,气球或吸管吹一些空气,玻璃杯扣一些空气等方法。

3)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你找到了空气呢?

(塑料袋和气球鼓起来了;对着手吹吸管感觉有风,把吸管插进水里吹水会冒气泡)

小结:

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欲望,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活动准备

玻璃缸一只、玻璃杯一只、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每组一瓶水、若干吹气玩具、塑料管、土块等。

活动过程

一、小实验:

杯子里有什么?

出示玻璃杯,问幼儿:

玻璃杯里有什么?

(估计幼儿回答:

玻璃杯里没有东西)再将玻璃杯口倾斜,放入装清水的玻璃缸中,冒出气泡、让幼儿懂得杯中有空气。

二、找空气

1、出示吹气玩具,问:

吹气玩具里有空气吗?

(有)你们能想办法让它扁了,再想办法让它鼓起来吗?

(幼儿玩吹气玩具)

小结:

空气装进吹气玩具,玩具就鼓起来,挤一挤,空气就跑出来。

空气虽然看不见,可是我们能想办法感觉到它、看到它。

2、屋子里、角落里、桌子下有没有空气呢?

(幼儿每人一只塑料袋,到处抓空气)

小结:

原来角落里、桌子下、走廊上都有空气。

3、人身体里有空气吗?

(幼儿用吸管往水中吹气,冒出许多气泡)

小结:

原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4、土块里有没有空气?

(幼儿把土块扔进水中,冒出气泡)。

小结:

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发现杯子里、小瓶里、吹气玩具里、屋子里、身体里、土块里都有空气。

5、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呢?

你见过的、用过的、玩过的什么东西里有空气?

(轮胎、面包、被窝等)

小结:

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三、了解空气作用

1、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

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点燃蜡烛,请幼儿用玻璃杯慢慢罩住,问幼儿:

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

四、欣赏儿歌《空气》

空气

看不见,摸不着,

抓不住,闻不到,

你需要,我需要,

离了它,活不了。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发现空气无处不在,并能用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发现。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每桌一盆清水;手帕、玻璃杯、塑料袋、气球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老师出示吹好的气球,提问:

“小朋友,气球娃娃来找你们玩来了,大家快跟它打个招呼吧!

2、气球爆炸为什么会有响声?

3、引导幼儿说出气球里是空气,老师“空气从哪里来?

我们去找空气好不好?

二、找空气

1、请幼儿按自己想的用塑料袋去教室的各个地方找空气

2、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是在哪找到空气的,说一说“你在哪儿找到了空气”。

三、尝试活动

1、幼儿自由尝试通过什么方法手帕放入水中让不会浸湿?

2、讨论:

为什么把手帕不会湿

3、老师小结

四、延伸

活动反思:

1、在活动导入部分,可以将戳破气球这个环节更改为帮气球宝宝打气,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到气球从憋到鼓是因为空气进入。

2、提问的技巧需要改进,提出的问题要开放些。

如把“空气是什么颜色(味道)”改为“空气有颜色(味道)吗?

”这样幼儿的回答才有针对性。

3、在幼儿自由尝试之前,老师不需要示范手帕掉进水这个动作。

幼儿容易模仿,使幼儿的尝试活动有了思维定势,可以直接让幼儿想办法怎样把手帕放进水盆,手帕不会湿?

4、在准备的工具中,一次性杯子太软,使实验不能精确性,应该换成玻璃杯。

小百科: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为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气奥),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7

设计思路:

在一次秋游活动中,幼儿吃完塑料袋中的食品对空塑料袋产生了兴趣,他们一会儿拿着塑料袋东奔西跑,一会儿向袋中吹气,然后抓住袋口,张帆惊奇的发现“塑料袋怎么是鼓的?

”我微笑着把问题抛给孩子们:

“塑料袋没有装东西,为什么是鼓鼓的?

”孩子们纷纷地参与讨论,于是生成了“空气在那里”的科学活动。

教师抓住偶发事件,尤其要多问少答,对孩子问答不急于给予肯定或直接给予答案,而是更多地鼓励幼儿去自主探索和发现。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色、无味,到处都有空气,初步了解空气的作用。

3.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提高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幼儿对空气进一步观察和试验的兴趣。

4.丰富词汇:

空气、气体、燃烧。

活动准备:

1.教师操作材料:

手帕、玻璃杯、透明玻璃缸、蜡烛、火柴、烧杯。

2.幼儿操作材料:

①每桌一盆清水;②塑料瓶、吸气玩具、吸管、石头、泥块、塑料袋若干。

③幼儿记录单每人一份(见附图),每人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实验,引起兴趣

实验:

先给幼儿看一只空的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

(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然后将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问:

水已经没过了杯子,手帕会不会湿?

问:

手帕为什么没有湿?

重复上面实验,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后,放出杯子中的空气(有气泡冒出),问:

这次手帕会不会湿?

取出杯子,手帕湿了。

问:

为什么第一次手帕没湿,第二次手帕湿了呢?

两次有什么不同?

教师:

原来杯子不是空的,里面有空气。

第一次没有放出空气。

水进不去,手帕没湿;第二次放出了杯中的空气,水进去了,手帕就湿了,我们看到的气泡就是空气(丰富词汇:

空气)。

二、探索活动——“空气在哪里”

老师:

“我们已经知道杯子里面有空气,那么,还有哪里有空气呢?

让我们找一找。

一些小物品:

空瓶子、吹气玩具、吸管、石头、泥块等。

1.请幼儿凭借已有经验第一次记录操作单。

教师将幼儿的记录汇总在黑板上,鼓励幼儿和别人有不同的想法。

2.幼儿操作后第二次记录操作单。

让幼儿自由摆弄这些物品,然后将它们投入水中,看一看出现了什么现象。

引导幼儿感知空气存在于许多物品中。

教师要求幼儿操作一样记录一次。

教师:

通过记录单中结果的前后对比,加深了幼儿对空气的印象:

我们周围凡是有空隙的地方都存在空气,没有空隙的地方,就没有空气。

三、空气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

我们已经知道周围凡是有空隙的地方,都存在着空气。

那么,空气是什么样的呢?

1.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杯中的空气、身体周围的空气。

明确: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

2.请幼儿观察吹气玩具:

用手挤压,感觉到有空气流出;松开,又可感觉到有空气吸入。

明确:

空气是可以到处跑的,这种现象叫空气流动。

教师:

原来,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会流动的气体(丰富词汇:

气体)。

四、空气能帮我们干什么

教师:

我们知道了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会流动的气体,那么空气能有什么用途呢?

1.请幼儿做憋气实验,问:

有什么感觉?

得出结论:

人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人会死的。

2.实验:

将两支蜡烛用火柴点燃,同时盖上一大一小两个烧杯,让幼儿观察蜡烛慢慢熄灭的过程,然后提问:

①蜡烛怎么样了?

②是同时熄灭的吗?

③为什么盖上杯子蜡烛就熄灭了?

为什么盖小杯子的先灭,盖大杯子的后灭呢?

教师:

盖上杯子,空气进不去了,蜡烛就灭了。

小杯子里的空气少,先灭;大杯子里的空气多,后灭。

也就是说:

空气可以帮助燃烧(丰富词汇:

燃烧)。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想一想,找一找,空气还能帮助人们做什么?

你长大以后还想让空气帮助人们做什么?

每人一个塑料袋,请幼儿出去找空气。

并利用游戏时间,带领幼儿做有关空气的各种小实验。

记录单附图:

(画吸管)

(画石头)

(画泥块)

(画塑料玩具)

(画塑料袋)

(画小手)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

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

2、难点:

通过科学小实验,让幼儿总结出空气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活动准备:

蜡烛、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

气球、玻璃杯、塑料袋、吸管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

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

空气在哪儿?

你能用眼睛看到吗?

用手能摸着吗?

闻一闻空气是什么味?

2.出示一个吹好气的气球。

师问:

这是什么?

里面有什么?

你能看到吗?

是什么颜色的?

揭示课题《空气在哪里》

二、尝试活动:

寻找空气、感受空气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

(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2.提问:

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三、尝试活动:

找一找哪里还有空气?

1.教师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

(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然后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接着将水杯稍稍倾斜,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2.请幼儿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请幼儿将水杯稍稍倾斜,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4.讨论:

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

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水杯倾斜以后水进去了吗?

四、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说一说我们的肚子里有空气吗?

指导幼儿做实验:

把吸管放到水杯或水盆里,用嘴吹吸管,看看会发生什么?

2.播放课件:

被污染的空气图片我们的空气就是被这些东西给污染了!

小朋友们想一想:

地球上的人、动物还有许多的植物如果都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气,会造成什么危害呢?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3.小实验:

(1)闭住嘴巴一手捏鼻子。

(2)蜡烛会熄灭吗?

五、小结。

我们从现在起就要保护我们的空气,花草树木是净化空气的能手,小朋友们以后要做到不摘花、不摇树、不踩踏小草、不乱扔垃圾,还要提醒爸爸、爷爷少吸烟。

活动反思:

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的时候,我首先提出问题:

我们周围哪里有空气?

学生就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汇报。

通过汇报我导入了课题。

然后就是学生的材料进行扑捉,感受,寻找我们周围的空气。

在学生进行活动之前,我首先提问:

利用我们的材料,怎样去寻找我们的周围的空气呢?

学生相处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这一点还是比较的好。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还需要注意指导学生养成较为完好的倾听的习惯,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了。

之后,我指导学生利用他们的方法进行找空气的活动。

在活动之前,学生说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

这个程序一定要有。

找的的过程还是比较的顺利。

在接下来的环节,我指导学生用我们的感觉器官和我们刚才的寻找的发现,进行看一看,尝一尝,问一问等等活动,从而发现空气的性质。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让学生进行摸一摸的活动,如果让他们进行摸一摸,还会发现空气具有流动性。

然后就是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探究活动。

首先我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然后我介绍说我将纸塞在瓶子底部,塞紧一些以防其掉下来。

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放到水盆的里。

然后,再将杯子竖直提起来。

你看看会发现什么?

学生就去做。

在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杯子的底部的纸还是干的。

然后就会引发学生的思考:

为什么是干的呢?

这样就学生就会知道里面有空气的原因,空气占据着这个空间。

在探究空气有重量的时候,利用杆杆和气球进行探究。

但是我发现效果还是不是很明显。

我想在实验的改造上需要进行思考。

《空气在哪里》大班教案9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无处不在的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看不见,摸不着的。

2、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了解空气的作用。

3、一环进行小实验活动,积极探索空气的秘密。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塑料袋,气球,土块,吸管,蜡烛,火柴,透明的小瓶子,一盆水,纸箱一个。

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一个客人,你们猜猜他是谁啊?

(幼儿自由回答)。

(1)教师出示一个箱子,箱子里装有谜语卡片。

(2)教师出示谜语卡片(放大的卡片)

谜语:

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你需要,我需要,离里他。

活不了。

要求:

巩固幼儿认读生字,集体朗读谜语卡图,(幼儿自由讨论,进行分析,猜测)

教师:

这个神秘的客人就是空气,你们知道空气在哪里吗?

一起找一找吧!

2、鼓励幼儿自由探索,找找空气在哪里?

(1)找空气:

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自由抓空气。

(2)要求:

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住袋口,塑料袋就会鼓起来来。

(3)交流活动:

请小朋友讲自己是在哪里找到的空气?

(4)小结:

有的小朋友在桌子下,门口,凳子前,黑板后,等地方抓到的气,说明我们教室到处都是有空气的,我们再一起找找看其他地方还有没有空气呢。

3、教室实验,幼儿观察,哪里有空气。

实验一:

出示吹有气的气球

提问:

气球里有空气吗?

(有),怎样能使空气跑出来呢?

试一试怎样再能让气球鼓起来呢?

小结:

挤一挤,压一压。

空气就跑出来,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会想办法看到它,感觉到它。

实验二:

土块里有空气吗?

教师:

有的小朋友说:

有,有的小朋友说:

没有。

到底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