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57189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docx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精品

 

硕士学位论文

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高校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作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摇篮和科学研究的先导,无疑应当成为信息开发、利用、交流、共享的基地[1]。

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和科技成果转换的基地,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

如何借助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设计一套科学可用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将人员、设备、实验教学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与效益,实现实验资源共享、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意义重大。

本文以浙大城市学院传媒分院实验室为例,分析传媒类实验室自身的特点以及现状不足,探索传媒类实验室如何真正实现有效的信息化管理,设计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系统,并且就其中的设备信息管理模块做出一点自己的实践。

关键词:

 传媒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管理

Abstract

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aswellascontinuouslypushingtheprocessofinformationizationinuniversities,universitiesascradlesofcultivatingtalentsinmodernizationconstructionandpilotsofscientificresearches,whichundoubtedlyshouldbethebaseforthedevelopment,use,exchangeandsharingofinformation.Thelaboratoryasthebaseofuniversityteaching,scientificresearch,and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transformation,whichisanimportantplaceinbuildingupstudentsmanipulativeabilityandtrainingstudentsdevelopinnovationspirit.Itissignificanttodesignascientificandavailablelaboratorymanagementsystemwithconstantly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andnetworktechnologytoorganicallycombinethepersonnel,devicesandexperimentalteaching,tofarthestimprovethemanagementefficiencyandbenefitoflaboratory,andtoimplementexperimentalresourcessharedand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ment.

ThethesistakesthelaboratoryofZhejiangUniversityCityCollegeMediaSchoolasanexample,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sofmedialaboratory,aswellassomeproblemsofit.Italsoexploreshowmedialaboratorydevelopatrulyeffectiveinformationmanagement,equipmentinformationmanagementmoduletomakesomeofitsownpractice.

KeyWords:

 medialaboratory,informationconstruction,management.

图目录

第1章绪论

1.1高校信息化建设背景及意义

20世纪中叶起,信息化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动下,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信息网络、信息智能化、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信息化工程,已经在很多国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应用,对科技、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创造了社会财富。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人最先提出了信息化这一概念,其后,德国、欧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家及国际组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应用和发展的规划。

1990年,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尼斯—格林发起并主持“信息化校园计划”,信息化理念开始走进教育领域[2]。

然而,在我国,1993年开始实施的“211工程”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序幕,由此,我国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开始步入了探索与发展时期。

高校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信息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服务水平。

以高性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与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3]。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对学校的整体资源实现有效整合,高校管理。

形成具有超越时空、开放式的校园信息资源和知识库;它对促进学校管理过程的自动化,实现组织结构优化,有效控制学校运行成本,都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高校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使之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应用信息技术,将学校教师的知识资源实现全面的共享,实现外来教学资源的有效使用,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体系的改革。

高校信息化可以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改进学生的学习习惯,提供有效的多样性学习条件,使学生有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学会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网络的信息知识资源库的知识,使学生充分感受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学习方法上的革命性变化。

校园信息化同样能够使学校的概念实现进一步延拓,将学校的办学向更加广阔的空间扩展,实现远程教育和社区服务,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4]。

总之,实现高校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迈进的必由之路。

1.2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的重要性

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和科技成果转换的平台,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凝聚、培养高校科研、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基地。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已成为实验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充分发挥实验资源的效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笔者目前就职于高校实验室,研究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能够较好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尝试应用最新流行的开发工具,以达到掌握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学习业务水平的目的。

本文将以笔者所在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实验室为例,分析传媒类实验室的现状与特点,谈谈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若干想法,及笔者于工作中对信息化建设的一些实践。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论文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导师及各位读者批判指正。

第2章传媒类实验室特点及现状

文科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科学生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在培养文科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科教学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5]。

由于文科实验室的教学建设模式和应用考核方式与理工类实验室的教学有着显著的区别,如何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深化文科实验的教学改革,加强文科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环节的优化建设,提高文科实验教学的运行管理水平,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运行效益,是目前亟待探讨和解决的实际问题。

2.1传媒类实验室的个性和特点

浙江大城市学院传媒分院下设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广告学、会展与经济管理学等几大专业,而各个专业又有各自专业的实验室与其对应,许多的课程都涉及到实验实践学,实验室业务繁重,笔者结合本人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实验室几年下来的工作经历,简单的概括了传媒类实验室相对于理工科类实验室的鲜明个性及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2.1.1实验设备昂贵,运行成本高

实验室目前开设有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专题片制作,广告摄影学,新闻摄影,新闻编辑学等等许多实验课程,所需设备为摄像机,专业单反数码相机,编辑录放机,调音台等等。

然而由于该类设备国内厂商技术水平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传媒类实验室中所用的该类设备基本以进口为主,价格十分昂贵。

且由于广播电视设备更新很快,因此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很大。

同时实验室日常运行成本也非常高,摄像机和录像机的磁头、三脚架、演播室内的各类专业灯具等损耗很大,需要进行定期维护或更换,费用较大。

因此传媒类实验室十分有必要建立起一套切实可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使用的合理性,可持续性。

2.1.2设备使用,实验过程独特

传媒类实验相对于理工科实验来说,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设备的借用,和实验过程的独特性、自由性、频繁性。

摄像机,数码相机,录音笔等实验设备具有移动性,便携性等特点。

实验场所除了小小的实验室外,还可以走向校园,甚至走入社会。

实验过程一般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前期是任课教师讲述设备的原理和操作,介绍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技巧。

后期则是同学们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理论,走出实验室,通过对仪器设备的操作,采集文字图像素材,并最终制作成品,如新闻图片,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广告作品等等。

这一过程尤其需要注意各种易耗品的使用和配备,以免影响到下一批学生的使用。

因此,在设备信息管理上需要建立完善的登记校验制度、跟踪服务制度等,强化动态控制,确保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可大大提高这一方面的管理力度和工作效率。

2.1.3实验课程要求,实验成果不同

传媒类实验课程的要求与评价方面与理工科的不同,理工科实验课程强调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实验来验证某种理论、现象,发现新不足、新变化对其加以浅析、解释,其实验强调数据化、标准化,能被反复检验,并能进行客观记录和描述[6]。

而文科的实验则通常是通过模拟一定的社会和工作环境,培养从事专业活动所必备的各种设备的操作能力,强调的重点不是了解设备运转的原理本身,而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熟练使用设备,来制作完成与不同媒体相匹配的作品,注重创新性和艺术性。

对实验结果的评价无论是新闻节目的的制作,还是广告摄影的完成,都要符合新闻文体的基本要求,突出技术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等,这些显然与理工科实验结果强调标准化的旨趣不同。

理工科的实验结果一般具有可复制性和稳定性,设备非常关键;文科的实验结果却是多样性,不稳定性,资源比较重要,且实验结果多为数字化资源。

因此,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建立一个素材资源的管理整合体系,有助于实验素材、实验成果的保存,管理,对于文科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2传媒类实验室管理现状与不足

2.2.1领导不够重视,资金投入少

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人文社科类学科实验建设越发显得必要和迫切。

但是由于多数领导出生文科,对信息化技术手段,实验管理及教学环节信息化必要性了解不够深刻,且受传统观念束缚,对文科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重理轻文的现象目前仍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

2.2.2技术人员缺乏,信息化程度低

同时,由于待遇和体制问题,实验室很难形成一支热爱实验工作、懂技术、会管理的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技术管理队伍,主要的表现为:

实验室工作人员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参与实验教学工作的中青年教师和技术管理人员力量不足;在现有实验室人员的培养提高上,缺少统一的长远规划和明确的培训制度。

以传媒实验室为例,全院负责实验室管理的专职人员仅有两名,参与教学工作的中青年教师信息化水平不高,文科类实验室的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

2.2.3设备使用率高,管理难度大

基于前面所提到的领导不重视,资金投入少,设备昂贵,且独立学院本身资源有限等问题,传媒类实验设备较少,然而开设课程多,直接导致传媒类实验室的设备使用频率极高,设备保养、管理难的问题。

以城市学院传媒实验室为例,平均每台摄像机每周出借10次以上,实验室每天开放4小时。

如此高强度的使用,频繁的设备借用,归还,带来了设备保养、维护等一些列问题,况且实验室及设备缺乏动态管理,不能及时快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纯人工的记录登记工作方式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容易出现错误,给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引入信息化管理意义重大。

2.2.4实验成果种类多,存储分类难

如前文所述,由于传媒实验课程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的特殊性,因此传媒实验课程的教学成果纷繁多样,有新闻采写的新闻短片,有电视专题片课程的专题片,有普通话考试的录音磁带,还有广告摄影的数码照片等。

实验作业成品的形式有DV带,有光盘,有磁带,有MP3,还有图像等等。

文科实验的的独特性,素材资源的收集和积累尤其重要,实验成果的多样性为此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只有将这些实验成果,素材资源数字化,信息化,建立起统一的媒体资源管理系统,才能更好的存储归类便于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2.3本章小结

这一章主要概述了传媒类实验室教学培养、行政管理方面的独有特点,和现阶段该类实验室存在的种种不足,不难看出建设,不论是人才培养方面的需要,还是实验室本身管理方面的需求,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都是目前亟待探讨和解决的实际问题。

第3章传媒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探索

通过前文对传媒实验室特点和现状的分析阐述,不难看出,由于管理机制、经费投入,技术人员不足、实验过程独特等种种因素,严重制约了传媒类实验的发展与建设。

为了传媒类实验室更好更快的发展,必然应该有相应的对策,诸如加大投入,领导引起重视,引进人才,合理配置资源,加快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等等。

本文,笔者结合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就如何通过信息化技术,符合传媒实验室特点,规划出一套切实可用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方案,谈谈自己的想法。

力争实现实验资源的合理整合,实验设备的有效管理,提高实验工作效率,更好的为实验、教学服务。

3.1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

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是一项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课题,在经过大量文献的查阅,对同类院校的调研、与实验实验任课教师、管理人员,实验参与学生等沟通后,从当前发展趋势上考虑,在Internet的基础上,以B/S体系结构为基本框架,采用PHP技术实现交互式动态实验室管理。

笔者认为信息化管理系统总体功能模块应设计如图3.1下:

 

图3.1系统模块设计图

3.1.1公共信息平台

公共信息平台用于介绍实验室的概况,发布实验室的日常新闻与通知,用户管理等常规功能,是实验室风貌展示的平台,也是最基本的功能。

3.1.2资源下载

实验资源主要包括常用软件、各类实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验指导以及各种实验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等网络资源。

该模块能让学生在实验动手前就了解本专业的实验体系的设置、实验教学的安排、实验目的以及简单的实验过程,节约课堂时间,并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能真正做到“学做合一”。

3.1.3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实验设备是学校进行科研教学的重要工具,高校近年来纷纷加大了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师生提供优质的硬件条件。

然而,对于设备的管理大多数传媒类实验室还停留在人工统计的层面上,工作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设备信息掌控不及时等问题严重。

实验室设备管理模块能够规范设备管理流程,统计分析设备资源,保障实验设备处于“活性”状态。

3.1.4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实验教学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指对老师教学过程的整体管理,包括对教学计划,教学资源上传,文档,学生数据报表,成绩的管理,在线批阅作业,师生在线互动等等。

3.1.5媒体资源资管理系统

媒资管理是指对学生的各种实验成果、历届作品,进行数字化转录存储,编目,便于资源与素材的积累与管理,随时调用,提高效率。

并且使视频、音乐、图片等形式的作业能支持在线点播,方便师生查阅资料,检索素材。

3.1.6预约系统

实验预约环节是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设备预约和实验室预约两个方面。

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实验预约模块自由选择实验时间,充分利用实验资源,方便实验室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

3.1.7门禁、监控系统

传媒类实验设备价格昂贵,且方便携带,这给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存在很大隐患,因此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中,监控系统应该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

而且由于平时实验室高强度的运作,人流量相当之大,通过引进一个门禁系不但能够更好的统计平时实验室的使用率,教学课时数等,而且能控制记录好实验室的使用记录,限制一定不相干的人员,确保实验室安全。

3.2分阶段实现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与校园信息化建设一样是一个长期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仅是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的问题,更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诸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可按一定步骤有计划的逐步实现。

实验室信息化的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3.2.1信息发布和资源阶段

信息化网络建设的首要功能是信息的发布和资源的共享。

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应将其作为实验室公共资源共享的平台,能够将最新的信息传达给大家,有丰富的资源提供给用户。

如,最新的教学信息,实验安排,作业要求,常用软件、表格下载等等。

3.2.2教师教学信息化阶段

实验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教师教学的信息化,教师教学包括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等。

实验课程与一般的理论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验教师应该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研究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短暂的实验学时中得到体系化的锻炼。

另外,建立完备的实验资源库,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实验课程的配置,实验资源的配置[7]。

如,实现在线提交作业,教师在线点评,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效率,节省资源。

3.2.3完善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阶段

目前,大多数文科类实验室信息化的建设还停留在第一、第二阶段,对与信息化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静态的网页设计模式,而完善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该是一个交互式动态系统,有多个子模块构成,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而言应该能够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对于教师而言能够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而言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实验项目、实验设备,得到全程监控记录、提交无纸化实验成果,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这一阶段的建设才是实验室真正走上信息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3.3本章小结

这一章,笔者结合传媒类实验室的自身特点,提出了信息化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案,对各个模块的划分和具体的功能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还对整体信息化实施的过程提出了三步走的方案。

第4章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在前面几章里,笔者已经对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整体提出了自己的构想,接下来,结合笔者所学专业知识,针对前文设计的实验室信息化系统,就其中的设备信息管理这一模块做出一点实践。

当然,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和硬件设备尚未完善等因素限制,系统还处于雏形阶段,个别功能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实验室设备作为实验室的公共资源,要使其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使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对其实施信息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手工管理这些纷繁复杂数据的方式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潮流,实现数据自动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是一个管理规范、动作高效的单位的必然要求。

本模块专为实验室的设备管理系统的需求而设计开发。

系统具有设备类别管理,设备信息管理,设备领用与归还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报废管理等功能,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4.1系统概述

设备信息管理模块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信息,设备使用情况信息有效的管理,从而解决了传统人工操作的低效率性,易出错性。

该系统使用ASP.NET(C#语言)和ADO.NET技术开发,实现了设备信息化管理,使得对信息的管理更加及时、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系统是基于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端)模式实现,基于.NET平台架构开发设计,随着互联网、局域网技术的兴起,将原本在单机或本地局域网上运行的数据库系统移植到因特网中,即开发基于B/S模式的新一代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正成为技术发展的趋势。

为了保证系统性能的高效性、可扩展性,以及达到数据共享和网络化管理的目的,本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进行设计开发。

相关技术简述

.NETFramework概述[8][9]

.NETFramework是用于.NET平台的编程模型,其关键组件是公共语言运行库(CLR,CommonLanguageRuntime)和.NETFramework类库(包括ADO.NET、ASP.NET和Windows窗体),它提供了托管执行环境、简化的开发和部署以及与各种编程语言的集成,是支持生成和运行下一代应用程序和XMLWebservices的内部Windows组件。

.NETFramework旨在实现下列目标:

◆提供一个一致的面向对象的编程环境,而无论对象代码是在本地存储和执行,还是在本地执行但在Internet上分布,或者是在远程执行的;

◆提供一个将软件部署和版本控制冲突最小化的代码执行环境;

◆提供一个可提高代码(包括由未知的或不完全受信任的第三方创建的代码)执行安全性的代码执行环境;

◆提供一个可消除脚本环境或解释环境的性能问题的代码执行环境;

◆使开发人员的经验在面对类型大不相同的应用程序(如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和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时保持一致;

◆按照工业标准生成所有通信,以确保基于.NETFramework的代码可与任何其他代码集成。

ASP.NET、ADO.NET和C#语言简介[10][11]

ASP.NET结构是一个三层系统:

UI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结构模型如图4.1所示:

 

图4.1ASP.NET的结构模型

●UI层负责与用户交互,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将服务器端传来的数据呈现给客户;

●业务逻辑层负责接收浏览器传来的请求并将请求传给数据层,同时将请求处理结果发给浏览器。

它由Web表单、XML  WebServices和组件服务组成,其中Web表单是ASP.NET应用程序的核心所在,它是向客户呈现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也是响应和处理客户与显示的Web表单交互生成的信息和数据的基础;

●数据层是通过ADO.NET操纵数据为事务逻辑层提供数据服务,如存储数据操作结果、返回数据检索结果等。

ADO.NET提供对MicrosoftSQLServer、OLEDB和XML公开的数据源的一致性访问,数据共享用户应用程序可以使用ADO.NET来连接到这些数据源,并检索、操作和更新数据。

ADO.NET有两个核心组件:

DataSet和.NET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后者是一组包括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和DataAdapter4个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