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5845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docx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一、关于栏杆概念的明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0m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0mm;

说明:

阳台、外廊等临空处栏杆高度应超过人体重心高度,才能避免人体靠近栏杆时因重心外移而坠落。

据有关单位1980年对我国14个省人体测量结果:

我国男子平均身高为1656.03mm,换算成人体直立状态下的重心高度是994mm,穿鞋子后的重心高度为994,20,1014mm,因此在国标《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中规定:

“防护栏杆的高度不得低于1050mm”,故本条规定24m以下临空高度(相当于低层、多层建筑的高度)的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0mm,超过24m临空高度(相当于高层及中高层住宅的高度)的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0mm,对于高层建筑,因高空俯视会有恐惧感,所以加高至1100mm。

注中说明当栏杆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220m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450mm的可踏部位,按正常人上踏步情况,人很容易踏上并站立眺望(不是攀登),此时,栏杆高度如从楼地面或屋面起算,则至栏杆扶手顶面高度会低于人的重心高度,很不安全,故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100mm高度内不宜留空;

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110mm;

5)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110mm。

二、护栏设计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住宅楼梯金属栏杆、金属、塑料或木制扶手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住宅楼梯金属栏杆、金属、塑料或木制扶手。

2引用标准

GBJ96住宅建筑设计规范JGJ37建筑设计通则(试行)

GB1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GBJ301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BGJ10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术语

3.1楼梯由一个或若干连续的梯段和平台的组合,用以连接不同标高的建筑平面。

3.2踏步(Step)踏步面和踏步踢板(或不带踢板)组成的梯级.

3.3扶手(Handrail)附在墙上或栏杆上的长条配件.

3.4栏杆(Balustrade)布置在楼梯和平台边缘有一定刚度和安全度的栏隔设施.

3.5楼梯井(StairWell)四周为梯段和平台内侧面围绕的空间。

4产品分类

4.1按材料分金属、硬质木材和组合材料的栏杆、扶手。

5技术要求

5.1.1室内共用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中心线量起至扶手上皮不宜低于900?

.水平扶手超过500?

长时,其高度不宜低于1000?

.

5.1.2室外共用楼梯栏杆高度不宜低于1050?

中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00?

.

5.1.3楼梯井宽度大于200?

时,不宜选用儿童易于攀登的花格.栏杆垂直杆件之间净空不应大于110?

.5.1.4栏杆、扶手上下或平面转接时,宜保持衔接。

5.2材料

5.2.1原材料的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5.2.2制做栏杆、扶手的原材料,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或试验报告,进场时应按批号分批验收。

没有出厂合格证明的材料,必须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物理、化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5.3结构性能

5.3.1栏杆、扶手与梯段安装完毕后,其结构承载能力应能随受GBJ9规定的水平荷载0.5Kn/m,最大允许挠度值不应超过h/100(h为扶手高度).

5.4外观质量

5.4.1各栏杆、扶手连接处(焊接、螺丝连接)应牢固。

金属栏杆与金属、塑料或硬质木材扶手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5.4.2产品表面应光洁,不应有毛刺、焊渣及明显锤痕等外观缺陷。

5.4.3栏杆的装饰件切割部位,必须锉平磨光,边角保持整齐,不得留下切割痕迹.5.4.4栏杆、扶手直线部位应调直,曲线部位应保持流畅光滑,花型一致.

5.4.5金属栏杆、扶手在涂防锈漆前,应清除锈蚀、油污。

木制扶手应油漆防腐。

漆层应均匀、牢固,不应有明显的堆漆、漏漆等缺陷。

5.5尺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JG3002.3—92表1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1栏杆高度?

2用尺量

2栏杆横向弯曲3用2m靠尺量

3扶手纵向弯曲3用2m靠尺量

4装饰件?

2尺量

5扶手断面?

2尺量

6栏杆竖向杆件之间间距?

5尺量

7栏杆水平杆件之间间距?

5尺量

6试验方法

栏杆、扶手的结构性能试验方法应按照GBJ10规定的悬臂构件的要求进行。

7检验规则

7.1栏杆、扶手构件在出厂前,必须经生产厂检验部门进行出厂各项检验.

7.2检验项目和方法应按照附录A《住宅楼梯栏杆、扶手检验项目和方法》的规定。

.3批量与抽样

7.3.1按同一构件类型、同一单位工程同一工艺正常生产的为一批。

7.3.2在外观质量逐件观察的基础上,按5%随机抽检,且总抽检量不小于3件,批量大于300件时,按2%随机抽检,且总抽检量中就有不少于10件进行外观质量和允许偏差量测检验.

7.3.3结构性能检验应按半年正常生产的构件中随机抽取1件试件进行检验.

7.4质量评定原则:

按件评定,保证项目必须符合要求,主要项目必须符合各自要求,一般项目中,优等品必须不少于6项符合要求,一等品必须不少于5项符合要求,合格品必须不少于4项符合要求.

7.5验收原则:

被抽检的栏杆、扶手中,优等品率低于90%,该批产品应按一等品验收;一等品率低于90%,该批产品应按合格品验收;合格率低于90%,该批产品应加倍抽检,合格品率仍低于90%,则应全部返修。

对返修的栏杆、扶手经检验合格后,一律按合格品验收,返修方法和检验结果应记录存档。

8标志、包装、堆放、运输

8.1必须在明显部位标志厂名(厂标)、产品代号、生产日期(年、月、日)和生产班组,并根据检验结果,盖验收章或挂标牌。

8.2生产厂供应产品时,必须出具“合格证”交付使用单位,“合格证”应标明:

标准编号、合格证编号、工程名称、构件代号、重量、生产和出厂日期、数量、结构性能、质量等级等。

8.3楼梯栏杆、扶手应按照质量等级包装成组,每组重量不大于80kg。

包装要牢固,严防变形、损伤。

8.4栏杆、扶手应按组按型号堆放、运输、防止变形

三、阳台栏杆(板)高度的规定

阳台栏杆(板)高度,六层及以下不低于1050,六层以上不低于1100,高层建筑不高于1200.栏杆(板)高度从阳台地面至栏杆(板)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高度低于450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可踏面)计算.

国标,,《住宅设计规范》关于阳台栏杆的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03修订版)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3.7阳台

3.7.1每套住宅应设阳台或平台。

3.7.2阳台栏杆设计应防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110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

措施。

3.7.3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0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0m,。

封闭阳台栏杆也应满足阳台栏杆净高要求。

中高层、高层及寒冷、严寒地区住宅的阳台宜采用实体栏板。

3.7.4阳台应设置晾、晒衣物的设施;顶层阳台应设雨罩。

各套住宅之间毗连的阳台应设分户隔板。

3.7.5阳台、雨罩均应做有组织排水;雨罩应做防水,阳台宜做防水。

注:

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220m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450m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参照强制标准要求施工,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0mm,高层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200mm.栏杆离地面100mm的高度内不应留空.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

居住建筑;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0m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0mm。

公共建筑;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1200mm,内侧不应设有支撑。

四、楼梯栏杆规范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设计基本规定

4(2(4栏杆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00mm;二、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0mm,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三、栏杆离地面或屋面100mm高度内不应留空;

四、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

3(1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一87

3(1(4严禁将幼儿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3(6(5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600mm。

二、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10mm。

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200m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三、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150mm,宽度不应小于260mm。

四、在严寒、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安全疏散楼梯,应有防滑措施。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一86

6(3(5室内楼梯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900mm。

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100mm。

楼梯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栏杆。

3.2居住建筑《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一1999

3(7(2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110m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3(7(3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0m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0mm。

3(9(1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900mm时,应有防护设施。

4(1(2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0m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0m。

4。

1(3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60m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175m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900m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500m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0m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110m.

五、阳台栏杆验收标准汇编

关于栏杆高度、窗台高度的有关规范条文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

3.7.2阳台栏杆设计应防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110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3.7.3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0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0m,。

封闭阳台栏杆也应满足阳台栏杆净高要求。

中高层、高层及寒冷、严寒地区住宅的阳台宜采用实体栏板。

3.9.1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高度低于900m,时,应有防护设施,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制。

窗台的净高度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保证净高900m,。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条文说明

阳台是儿童活动较多的地方,栏杆(包括栏板局部栏杆)的垂直杆件间距若设计不当,容易造成事故。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栏杆垂直净距应小于110mm,才能防止儿童钻出。

同时为防止因栏杆上放置花盆而坠落伤人,本条要求可搁置花盆的栏杆必须采取防止坠落措施。

3.7.3根据人体重心和心理要求。

阳台栏杆应随建筑高度增高而增高。

封闭阳台没有改变人体重心稳定和心理要求。

因此,封闭阳台栏杆也应满足阳台栏杆净高要求。

对中高层、高层住宅及寒冷、严寒地区住宅阳台要求采用实心栏板的理由,一是防止冷风从阳台门灌入室内,二是防止物品从栏杆缝隙处坠落伤人。

此外,中高层、高层住宅及寒冷、严寒地区住宅封闭阳台的现象很普遍,透空的栏杆难以封闭。

3.9.1没有邻接阳台或平台的外窗窗台,如距地面净高较低,容易发生儿童坠落事故。

本条要求当窗台距地面低于900m,时,采取防护措施。

有效的防护高度应保证净高900m,,距离楼(地)面450mm以下的台面、横栏杆等容易造成无意识攀登的可踏面,不应计入窗台净高。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6(3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0m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0mm;

注:

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220m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450m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100mm高度内不宜留空;

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110mm;

5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110mm。

6(10(3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窗扇的开启形式应方便使用,安全和易于维修、清洗;

2当采用外开窗时应加强牢固窗扇的措施;

3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000mm;

4临空的窗台低于800m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高度由楼地面起计算不应低于800mm;

5防火墙上必须开设窗洞时,应按防火规范设置;

6天窗应采用防破碎伤人的透光材料;

7天窗应有防冷凝水产生或引泄冷凝水的措施;

8天窗应便于开启、关闭、固定、防渗水,并方便清洗。

注:

1住宅窗台低于900m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2、低窗台、凸窗等下部有能上人站立的宽窗台面时,贴窗护栏或固定窗的防护高度应从窗台面起计算。

3、为保护少年儿童生命安全,他们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应采用防止攀登的构造,如不宜做横向花饰、女儿墙防水材料收头的小沿砖等。

做垂直栏杆时,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10mm,以防头部带身体穿过而坠落。

近几年,在商场等建筑中,有的栏杆垂直杆件间的净距在200mm左右,时有发生儿童坠落事故,因此少年儿童能去活动的场所,单做垂直栏杆时,杆件间的净距也不应大于110mm。

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

作者:

单位:

摘要:

归纳、分析了电厂DCS系统出现的故障原因,对故障处理的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为提高分散控制系统可靠性,从管理角度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

DCS故障统计分析预防措施

随着机组增多、容量增加和老机组自动化化改造的完成,分散控制系统以其系统和网络结构的先进性、控制软件功能的灵活性、人机接口系统的直观性、工程设计和维护的方便性以及通讯系统的开放性等特点,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功能在DAS、MCS、BMS、SCS、DEH系统成功应用的基础上,正逐步向MEH、BPC、ETS和ECS方向扩展。

但与此同时,分散控制系统对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如何提高分散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故障后迅速判断原因的能力,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浙江电网机组分散控制系统运行中发生的几个比较典型故障案例的分析处理,归纳出提高分散系统的可靠性的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1考核故障统计

浙江省电力行业所属机组,目前在线运行的分散控制系统,有TELEPERM-ME、MOD300,INFI-90,NETWORK-6000,MACS?

和MACS-?

,XDPS-400,A/I。

DEH有TOSAMAP-GS/C800,DEH-IIIA等系统。

笔者根据各电厂安全简报记载,将近几年因分散控制系统异常而引起的机组故障次数及定性统计于表1

表1热工考核故障定性统计

2热工考核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

根据表1统计,结合笔者参加现场事故原因分析查找过程了解到的情况,下面将分散控制系统异常(浙江省电力行业范围内)而引起上述机组设备二类及以上故障中的典型案例分类浅析如下:

2.1测量模件故障典型案例分析

测量模件“异常”引起的机组跳炉、跳机故障占故障比例较高,但相对来讲故障原因的分析查找和处理比较容易,根据故障现象、故障首出信号和SOE记录,通过分析判断和试验,通常能较快的查出“异常”模件。

这种“异常”模件有硬性故障和软性故障二种,硬性故障只能通过更换有问题模件,才能恢复该系统正常运行;而软性故障通过对模件复位或初始化,系统一般能恢复正常。

比较典型的案例有三种:

(1)未冗余配置的输入/输出信号模件异常引起机组故障。

如有台130MW机组正常运行中突然跳机,故障首出信号为“轴向位移大?

”,经现场检查,跳机前后有关参数均无异常,轴向位移实际运行中未达到报警值保护动作值,本特利装置也未发讯,但LPC模件却有报警且发出了跳机指令。

因此分析判断跳机原因为DEH主保护中的LPC模件故障引起,更换LPC模件后没有再发生类似故障。

另一台600MW机组,运行中汽机备用盘上“汽机轴承振动高”、“汽机跳闸”报警,同时汽机高、中压主汽门和调门关闭,发电机逆功率保护动作跳闸;随即高低压旁路快开,磨煤机B跳闸,锅炉因“汽包水位低低”MFT。

经查原因系,1高压调门因阀位变送器和控制模件异常,使调门出现大幅度晃动直至故障全关,过程中引起,1轴承振动高高保护动作跳机。

更换,1高压调门阀位控制卡和阀位变送器后,机组启动并网,恢复正常运行。

(2)冗余输入信号未分模件配置,当模件故障时引起机组跳闸:

如有一台600MW机组运行中汽机跳闸,随即高低压旁路快开,磨煤机B和D相继跳闸,锅炉因“炉膛压力低低”MFT。

当时因系统负荷紧张,根据SOE及DEH内部故障记录,初步判断的跳闸原因而强制汽机应力保护后恢复机组运行。

二日后机组再次跳闸,全面查找分析后,确认2次机组跳闸原因均系DEH系统三路“安全油压力低”信号共用一模件,当该模件异常时导致汽轮机跳闸,更换故障模件后机组并网恢复运行。

另一台200MW机组运行中,汽包水位高?

值,?

值相继报警后MFT保护动作停炉。

查看CRT上汽包水位,2点显示300MM,另1点与电接点水位计显示都正常。

进一步检查显示300MM的2点汽包水位信号共用的模件故障,更换模件后系统恢复正常。

针对此类故障,事后热工所采取的主要反事故措施,是在检修中有针对性地对冗余的输入信号的布置进行检查,尽可能地进行分模件处理。

(3)一块I/O模件损坏,引起其它I/O模件及对应的主模件故障:

如有台机组“CCS控制模件故障"及“一次风压高低”报警的同时,CRT上所有磨煤机出口温度、电流、给煤机煤量反馈显示和总煤量百分比、氧量反馈,燃料主控BTU输出消失,F磨跳闸(首出信号为“一次风量低”)。

4分钟后CRT上磨煤机其它相关参数也失去且状态变白色,运行人员手动MFT(当时负荷410MW)。

经检查电子室制粉系统过程控制站(PCU01柜MOD4)的电源电压及处理模件底板正常,二块MFP模件死机且相关的一块CSI模件((模位1-5-3,有关F磨CCS参数)故障报警,拔出检查发现其5VDC逻辑电源输入回路、第4输出通道、连接MFP的I/O扩展总线电路有元件烧坏(由于输出通道至BCS(24VDC),因此不存在外电串入损坏元件的可能)。

经复位二块死机的MFP模件,更换故障的CSI模件后系统恢复正常。

根据软报警记录和检查分析,故障原因是CSI模件先故障,在该模件故障过程中引起电压波动或I/O扩展总线故障,导致其它I/O模件无法与主模件MFP03通讯而故障,信号保持原值,最终导致

主模件MFP03故障(所带A-F磨煤机CCS参数),CRT上相关的监视参数全部失去且呈白色。

2.2主控制器故障案例分析

由于重要系统的主控制器冗余配置,大大减少了主控制器“异常”引发机组跳闸的次数。

主控制器“异常”多数为软故障,通过复位或初始化能恢复其正常工作,但也有少数引起机组跳闸,多发生在双机切换不成功时,如:

(1)有台机组运行人员发现电接点水位计显示下降,调整给泵转速无效,而CRT上汽包水位保持不变。

当电接点水位计分别下降至甲-300mm,乙-250mm,并继续下降且汽包水位低信号未发,MFT未动作情况下,值长令手动停炉停机,此时CRT上调节给水调整门无效,就地关闭调整门;停运给泵无效,汽包水位急剧上升,开启事故放水门,甲、丙给泵开关室就地分闸,油泵不能投运。

故障原因是给水操作站运行DPU死机,备用DPU不能自启动引起。

事后热工对给泵、引风、送风进行了分站控制,并增设故障软手操。

(2)有台机组运行中空预器甲、乙挡板突然关闭,炉膛压力高MFT动作停炉;经查原因是风烟系统I/O站DPU发生异常,工作机向备份机自动切换不成功引起。

事后电厂人员将空预器烟气挡板甲1、乙1和甲2、乙2两组控制指令分离,分别接至不同的控制站进行控制,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2.3DAS系统异常案例分析

DAS系统是构成自动和保护系统的基础,但由于受到自身及接地系统的可靠性、现场磁场干扰和安装调试质量的影响,DAS信号值瞬间较大幅度变化而导致保护系统误动,甚至机组误跳闸故障在我省也有多次发生,比较典型的这类故障有:

(1)模拟量信号漂移:

为了消除DCS系统抗无线电干扰能力差的缺陷,有的DCS厂家对所有的模拟量输入通道加装了隔离器,但由此带来部分热电偶和热电阻通道易电荷积累,引起信号无规律的漂移,当漂移越限时则导致保护系统误动作。

我省曾有三台机组发生此类情况(二次引起送风机一侧马达线圈温度信号向上漂移跳闸送风机,联跳引风机对应侧),但往往只要松一下端子板接线(或拆下接线与地碰一下)再重新接上,信号就恢复了正常。

开始热工人员认为是端子柜接地不好或者I/O屏蔽接线不好引起,但处理后问题依旧。

厂家多次派专家到现场处理也未能解决问题。

后在机组检修期间对系统的接地进行了彻底改造,拆除原来连接到电缆桥架的AC、DC接地电缆;柜内的所有备用电缆全部通过导线接地;UPS至DCS电源间增加1台20kVA的隔离变压器,专门用于系统供电,且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N线与接地线相连,接地线直接连接机柜作为系统的接地。

同时紧固每个端子的接线;更换部份模件并将模件的软件版本升级等。

使漂移现象基本消除。

(2)DCS故障诊断功能设置不全或未设置。

信号线接触不良、断线、受干扰,使信号值瞬间变化超过设定值或超量程的情况,现场难以避免,通过DCS模拟量信号变化速率保护功能的正确设置,可以避免或减少这类故障引起的保护系统误动。

但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此功能未设置或设置不全,使此类故障屡次发生。

如一次风机B跳闸引起机组RB动作,首出信号为轴承温度高。

经查原因是由于测温热电阻引线是细的多股线,而信号电缆是较粗的

单股线,两线采用绞接方式,在震动或外力影响下连接处松动引起轴承温度中有点信号从正常值突变至无穷大引起(事后对连接处进行锡焊处理)。

类似的故障有:

民工打扫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