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5874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x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陕西省煤炭地质测量技术中心

二○○八年七月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项目负责:

刘社虎申涛

参加编写:

刘社虎申涛张红强张徽

张建军

总工程师:

刘社虎

主任:

范立民

 

陕西省煤炭地质测量技术中心

二○○八年七月

附图:

Ⅰ柳梢湾井田环境地质图1:

10000

Ⅱ柳梢湾煤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图1:

10000

0.前言

0.1任务由来

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位于延安市富县牛武镇境内,按照《陕西省富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该地区为地质灾害易发区。

为满足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需要,确保矿山建设工程安全,遵照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十一条“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规定,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委托陕西省煤炭地质测量技术中心对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评估工作起止时间为:

2008年6月14日~2008年7月20日。

0.2目的任务

本次评估工作目的是:

通过对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和现有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调查、分析,对煤矿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遭受、加剧和引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做出评价,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初步依据,避免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从源头上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达到有效保护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运行。

具体任务是:

(1)全面了解工程概况,搜集并分析前人资料,开展环境地质调查,初步评价牛武煤矿范围地质环境条件;

(2)查明拟建项目区内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发育特征、诱发因素,评价其稳定性、易发性及危害程度,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做出现状评估;

(3)对拟建项目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项目建设与运行期间可能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进而对煤矿建设工程适宜性做出评价;

(4)对拟建项目可能遭受、加剧、诱发的地质灾害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和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0.3评估依据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004年3月1日;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国办发[2001]85号)《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意见的通知》;

(4)《陕西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71号),2001年9月;

(5)《陕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6)陕国土资矿采划[2008]11号文《关于划定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

(7)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书。

0.4前人研究程度及主要参考资料

柳梢湾煤矿以往地质工作主要有:

(1)2005年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四队对原柳梢湾煤矿进行了资源储量检测,提交了《陕西省富县柳梢湾煤矿资源储量检测说明书》,经陕西省国土资源规划与评审中心评审,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以“陕国土资储备[2007]203号”文备案。

(2)2007年10月,为探明牛武矿区中深部地层含煤情况,牛武矿区各小煤矿联合出资委托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四队在柳梢湾煤矿新工业广场内施工钻孔1个,孔号N01孔深390.60m。

该孔终孔层位三叠系上统延长群永坪组(T3y),在3号煤层以下没有发现厚度超过0.30m的煤层。

(3)2008年3月由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一队对柳梢湾煤矿(整合范围)进行了资源储量检测,提交了《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整合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经陕西省国土资源规划与评审中心评审。

本次评估工作全面收集了相关资料,这些资料的分析利用为本次灾害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评估主要参考资料有:

①《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一队,2008.3;

②《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资源储量检测报告》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四队,2005.6;

③《陕北上三叠纪煤田牛武矿区邓家沟、党家庄井田地质资料》

陕西省煤田地质一九四队、水文队《该报告在一九七一年七月六日经当时的“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组”审查通过,审批文号为“延地革生发字(71)第93号”。

资料和成果可靠。

④煤矿提供的采掘工程平面图、矿井井上下对照图,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等。

⑤《陕西省富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核工业西北工业调查院,2004.3

0.5评估工作方法

根据矿井建设工程的特点,本次工作在广泛收集区内已有煤田地质勘查和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评估区现场进行了较详细的地质灾害调查,经室内研究分析,对区内地质灾害作出评估。

具体的工作方法如下:

1、开展工作前,组织项目有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统一认识,熟悉工作程序,明确各项工作的重点和相关技术要求,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评估质量。

2、在调查前,搜集并详细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和煤矿建设情况。

明确本次工作的目的、任务和工作重点。

3、野外调查采用1:

10000地形图做手图,调查点采用GPS定位和地形地物校核,对灾点或灾害地质特征进行详细调查,并对灾害地质现象和典型地貌特征等进行拍照记录。

野外调查工作方法主要采用路线穿越法和地质环境点追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4、明确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重点是各类地质灾害的分布现状、规模及稳定程度等,对评估区开采现状及采空区的地面塌陷也作为一项重点调查内容。

5、室内资料综合整理。

在综合分析研究既有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工作程序,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工程措施和建议。

最终编制提交《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环境地质图”和“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图”等附图。

本次地质灾害评估的技术路线见框图0-1。

0.6工作概况及完成的工作量

接受任务后,我中心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充分搜集和研究分析已有的区域地质、煤田地质、环境地质以及水文、气象等资料,编制工作计划;于2008年6月20日~6月24日进行野外综合调查,历时5天;并于6月25日~7月20日进行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制。

完成的工作量详见表0-1:

表0-1工作量完成一览表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调查面积

km2

11.62

调查线路

km

7.5

地质环境调查点

30

调查照片

45

收集已有资料

4

最终成果报告

3

图0-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路线框图

0.7评估质量综述

整个评估工作严格按照部颁技术要求的程序与我省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意见进行。

报告基本阐明了区内地质环境背景,查明了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的类型、分布、发育特征及其对拟建工程的危害情况,划分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等级,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防治对策和措施建议。

报告内容齐全,文图真实,评估结论符合实际,成果质量可信,评估工作达到预期目的,符合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件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的要求。

1.建设工程概况

1.1建设工程位置及交通

柳梢湾煤矿位于富县东北侧21公里的牛武镇,行政区划隶属富县牛武镇管辖。

兰宜公路从煤矿工业广场南侧通过,该公路与西包210国道、包茂高速公路及西延铁路相交于富县茶坊镇,煤矿北距延安市80公里,南距西安市275公里,交通较为便利(见图1-1)。

图1-1交通位置示意图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在原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6100000430470)平面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煤矿面积0.5581Km2。

)基础上以“陕国土资矿采划[2008]11号文”重新划定了柳梢湾煤矿的矿区范围(扩大),由5个拐点圈定,拐点坐标见表1-1,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2′05″~109°34′31″,北纬36°05′37″~36°07′31″。

面积10.3022km2。

柳梢湾煤矿西邻牛武煤矿,西南邻与安喆煤矿相望,北、东、南暂未设置矿权(图1-2)。

序号

54坐标

80坐标

X

Y

X

Y

1

4000500.00

37368600.00

4000448

37368527

2

4000500.00

37371700.00

4000448

37371627

3

3997100.00

37371700.00

3997048

37371627

4

3997000.00

37369500.00

3996948

37369427

5

3999986.00

37368081.00

3999934

37368008

表1-1柳梢湾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1.2建设工程概况

1.2.1建设工程规模

依据陕国土资矿采划[2008]11号文《关于划定富县牛武镇柳梢湾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划定的牛武镇柳梢湾煤矿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圈定,面积10.3022km2,规划矿井生产能力21万t/a。

井田内赋存可采煤层1层,为3号煤层,截止2007年底,保有资源储量897.5万t,其中原柳梢湾煤矿范围内42.2万t,整合扩大区内847.4万t。

1.2.2井田开拓及以往矿井生产情况

柳梢湾煤矿始建于1989年,建井初期投资70万元,当时缺乏地质资料,也未经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

原矿井面积0.3350km2,生产许可证矿核定生产能力为年产1.5万吨,采用一对斜井开拓,主井斜长130米,坡角25°。

随着生产技术改造,至今已累计投资近180余万元。

煤矿采用短壁前进式烘炮采煤法,0.6吨矿车运输,坑木支护,机械通风。

1989~2007年,煤矿现已采5个工作面,累计采出量6.8万吨,动用量为7.9万吨。

2007年4月至今,煤矿停产进行资源整合。

1.2.3工业场地

柳梢湾煤矿工业场地(含煤场)(照片1、2):

位于主斜井前方,占地面积1.6hm2。

排矸场地位于工业场地西北侧,堆放的矸石量约300m3,主要为主、副井掘进产生的矸石,采区巷道掘进的矸石基本上及时充填采空区。

 

新选址的煤矿工业场地中心距目前工业场地直线距离约1200m,位于现工业场地正北方向,是较为开阔的一处山谷平地,长约300~350m,宽约100m,面积约3.2hm2。

2.地质环境条件

2.1气象、水文

评估区属于中纬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567.5mm,降雨多集中在六、七、八月份,暴雨季节约七至八月,年平均气温为9.1℃,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7℃,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6.3℃,平均无霜期为175天。

冰冻期为十月至次年四月底,冻土期约三个月,最大积雪厚240mm,冰冻深度为650mm。

常年风向多为西北风及西风,最大风速25m/s。

本区气候四季分明,春天暖和,风沙较少,春旱较为严重;夏季炎热时段较少,降水多属阵性且多雹,伏旱年年发生;秋季凉爽,雨水较广,降温快;冬季气候干燥且寒冷,降雪天气少。

气候特点是:

降水偏少,干旱较重,冷热适中,干旱多雹,光照充足,风沙较少。

本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之南部,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地表水贫乏。

该煤矿位于牛武川支流中上游,煤矿范围内有清泉河流过,该河秋夏两季洪水期流量较大,平时较小。

2.2地形地貌

柳梢湾煤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南部,地处洛河支流牛武川的中上游,为黄土丘陵的山间河谷地貌,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地势总体东北部高西南部低,海拔标高1063.3~1338.3m,最高处位于东北部,最低处位于煤矿东南角,相对高差275m。

矿区属中、低山森林区,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不严重,河水含沙量不大。

2.3地层岩性及煤层特点

2.3.1地层岩性

柳梢湾煤矿地表多被黄土(上更新统马兰组Q3m)覆盖。

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T3w),岩相古地理为湖泊三角洲平原环境,为一套灰绿、灰黑色泥岩、煤线、煤层、粉砂质泥岩及浅黄、灰绿色粉-细砂岩的煤系地层。

据以往资料和2007年11月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四队“陕西省富县牛武矿区瓦窑堡组地层中深部找煤N01号钻孔地质资料”,地层由老到新依次综合为:

中生界三叠系上统永坪组(T3y)、瓦窑堡组(T3w),新生界新近系上新统静乐组(N2j),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Q2l),上更新统马兰组(Q2m),全新统(Q4)。

各地层岩性、厚度见表-1。

表-1本区地层简表

地层系统

厚度

(m)

岩性描述

新生界

全新统

(Q4)

0~5.00

冲积黄土及砂砾石层。

上更

新统

马兰组(Q3m)

4.00~65.00

浅黄、灰黄色黄土。

中更新统

离石组(Q2l)

浅棕黄色亚砂质黄土。

新近系

上新统

静乐组(N2j)

30.00~123.00

紫红、棕红色粘土,底部含砂砾石层。

中生界

上统

瓦窑堡组

(T3w)

242.00

一般由四个旋迴组成,每旋迴下部粗,上部细。

共含煤层7层。

永坪组(T3y)

>144.00

灰绿、灰白色细~中粒厚层状砂岩,夹灰黑、灰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

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三叠系上统永坪组(T3y)

为三叠系含煤地层的基底,岩性以灰绿、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为主,夹细粒砂岩及粉砂岩薄层,局部含油。

该组仅在钻孔中揭露,钻孔揭露厚度144.68m。

(2)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T3w)

为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区内地表仅出露其上部层位(T3w4)。

据钻孔资料,该组厚度241.62m,与下伏永坪组整合接触。

该组一般由四个旋迴(四个段、T3w1-4)组成,每旋迴下部为灰黑色中—细粒砂岩、泥岩和粉砂岩交互出现,富含钙质结核和植物化石;中部为灰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深灰色泥岩和粉砂岩互成韵律;上部为主要含煤段,为黑色粉、细砂岩互层。

第一段(T3w1)

下部为灰色中-细粒砂岩夹灰色粉砂岩及薄煤层,具波状层理及水平层理。

中上部为灰黑色泥岩、灰色粉砂岩夹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灰黑色泥岩及薄煤层,具水平层理及微波状层理,含植物化石碎片。

厚度77.92m。

第二段(T3w2)

下部为灰色中-细粒砂岩夹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及薄煤层,具波状层理及水平层理。

中上部为灰黑色砂质泥岩、灰色粉砂岩夹灰白色中-细粒砂岩、黑色泥岩及薄煤层,具水平层理及微波状层理,含植物化石碎片。

厚度70.89m。

第三段(T3w3)

下部为灰色细粒砂岩、粉砂岩,泥质胶结,中部为灰色粉砂岩夹灰白色中-细粒砂岩、黑色泥岩及薄煤层。

具水平层理及微波状层理,含植物化石碎片。

上部为3号煤层。

厚度69.54m。

第四段(T3w4)

下部为灰色中-细粒砂岩,具波状层理及水平层理。

中部为浅黄、灰绿色粉砂岩夹灰白色中-细粒砂岩、黑色泥岩及薄煤层。

具水平层理及微波状层理,含植物化石碎片。

厚度27.23m。

该组共含煤层7层,3号煤层为全区大部分可采煤层,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

其余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

(3)新近系上新统静乐组(N2j)

主要分布于沟谷边坡。

该组厚度0-123m,平均70.87m。

与下伏中生界不整合接触。

岩性主要为紫红、棕红色粘土、砂质粘土,含多层钙质结核。

底部有透镜状砂砾石层,砾石多为泥砾、砂砾,半固结状。

(4)第四系

中上更新统离石组(Q2l)

主要分布于沟谷边坡。

在较大沟谷边坡呈不规则条状产出。

该组厚度4.20~65.00m,覆盖于其下所有老地层之上。

岩性主要为褐黄色、浅棕黄色粉土、粉质粘土、砂质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含成层分布的钙质结核;底部局部见灰白、褐黄色砂、砂卵石层。

上更新统马兰组(Q3m)

该组是区内第四系主体沉积,地表出露范围大,遍布于各梁峁的顶部及沟坡地带,覆盖于所有老地层之上。

岩性主要为土黄、褐黄色、浅黄色粉土、砂质黄土,偶见钙质结核。

全新统(Q4pl+al)

主要沿沟谷呈条带状分布,厚0.00~5.00m。

为近代河床冲、洪积物。

下部为灰白、灰黄色砂卵石层,上部为褐黄色黄土状粉土、砾石、砂质粘土;砾石成分复杂,无分选性。

2.3.2煤层特征

本区没有厚度0.8m以上的可采煤层。

根据当地缺煤的实际状况,鉴于薄煤层开采在当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近年来本区开采薄煤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将本区煤层最低可采厚度确定为0.50m。

3号煤层(当地俗称“尺八煤”)是本区唯一可采煤层,厚度0.60~0.71m,平均0.65m。

一般含夹矸1~3层,夹矸厚0.01~0.02m,岩性为炭质泥岩及泥岩。

3号煤层属稳定的较薄煤层,煤层埋深30m~313m左右,煤层底板标高1005~1047m。

3号煤层属于中高硫、中灰、特低磷、中发热量、中等或良等粘结性的气煤,可作为动力及生活用煤。

2.4地质构造与地震

2.4.1地质构造

本评估区所在的牛武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南部。

构造形式具典型的稳定地台特征。

地层向西微倾伏,为倾角平缓的单斜,地层倾角1-3°,未发现较大规模的断层或褶皱,亦无岩浆活动,构造简单。

2.4.2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评估区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壳上升与河谷的切割侵蚀,在地势上表现为东北部高西南部低。

本区地处长期相对稳定的地台区,构造变动微弱,地震出现频率小而且强度低。

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2.5水文地质条件

2.5.1地下水类型

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含水介质,将井田地下水划分为二种类型可分为上部第四系孔隙潜水和下部基岩裂隙潜水两大类。

(1)第四系黄土及松散层沉积物中的孔隙水

主要赋存在第四系浅黄色砂质粘土中。

由于第四系主要分布在山梁,多被沟谷切割,排泄条件较好,常以泉水的形式排泄于沟中,其富水性弱。

(2)基岩裂隙潜水

牛武煤矿构造简单,其总趋势为一较简单的东南高西北低,走向北东,倾角平缓的单斜构造,区内没有发育断层,不存在构造控水作用。

其主要含(隔)水层有:

①三叠系上统永坪组(T3y)隔水岩组

以灰绿、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为主,夹细粒砂岩及粉砂岩薄层,厚度大于一般144m,为相对隔水层。

②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T3w)含水岩组

岩性为一套灰绿色、浅灰色粉、细砂岩及泥岩夹砂质泥岩组成。

含水性微弱,单位涌水量均小于0.01L/s,为极弱含水层。

2.5.2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该煤矿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

大气降雨通过地表岩层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直接补给含水层,在有第四系地层覆盖的地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体则通过渗透补给裂隙含水层。

2.5.3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充水水源主要来自煤层本身及其上伏的含水层,煤层又薄,裂隙不发育,加之充水方式以其层间裂隙水汇集为主,充水强度弱。

现场检测时没有发现有水流出,据矿井多年实测,涌水量最大20m3/d,涌水主要来自煤层上部砂岩裂隙内,多以渗出、滴出的方式充入巷道,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以裂隙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型,即二类一型。

2.6工程地质特征

2.6.1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

1、岩组工程地质

鉴于牛武矿区内煤岩层未进行物理力学测试,本次参考距离相对较近、地层沉积构造特征相似的子长矿区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结合本区实际,划分为三大岩类、四大岩组,即土质岩类(黄土层组)、软弱岩类(煤层组,粉砂、岩泥岩及互层岩组)和中硬岩类(砂岩组)。

土质岩类黄土层组属散体结构,区内主要为中上更新统黄土,广布全区,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沟谷边缘雨季受流水冲蚀,易于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

软弱岩类粉砂岩、泥岩及互层岩组,为层状结构,岩体分层多,面状层理发育,稳定性较差。

参考相邻子长矿区资料,饱和抗压强度16.0~27.2Mpa。

软弱岩类煤层组在本区即为3号煤层,厚度0.6~0.71m,平均厚度0.65m,参考相邻子长矿区资料,饱和抗压强度6.7~9.2Mpa。

中硬岩类砂岩组,岩体结构为块状结构,分层厚度一般大于1.5m,结构面较层状结构岩体少,多不连续的交错、波状层理,岩体完整性及稳定性较好。

参考相邻子长矿区资料,饱和抗压强度23.1~44.4Mpa。

2.6.2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

3号煤层顶板为浅灰色粉砂岩、中、细粒砂岩,夹有泥岩及砂质泥岩;老顶距煤层只有1~2m,直接顶多随采随落,不易发生顶板事故。

参考相邻矿区资料,抗压强度一般为23.1~44.4Mpa,平均27.5Mpa。

属较稳定(Ⅱ)。

3号煤层底板多为灰绿色厚层状中、细粒砂层互层,不易底鼓。

参考相邻矿区资料,抗压强度一般为16.0~20.8Mpa,平均18.4Mpa。

属较稳定(Ⅱ)。

煤矿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岩性较单一,岩体结构多为厚层状,唯一可采的3号煤层顶、底板多属坚硬、半坚硬的层状岩类,稳定性较好。

本区工程地质勘探类型为Ⅲ类Ⅰ型,即层状岩类简单型矿床。

2.7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估区内范围内有柳梢湾村、马家山村等村庄,分布于矿区西部边界兰宜公路北侧,有居民46户220人,房屋100间,以窑洞为主,次为砖瓦平房。

评估区森林覆盖极好,耕地稀少,当地农民在一些山坡地种植粮食作物及烤烟,人类农业活动对环境影响较弱。

由于煤矿采用前进式开采,即边采边回填,加之煤层厚度又薄,虽然煤层埋深不大,采空区范围内目前未出现地面下沉及由采矿引起的滑坡等现象。

地表水体和植被生态亦未受影响。

3.评估级别及评估范围

3.1评估级别的确定

3.1.1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类

柳梢湾煤矿建设工程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部,地处洛河支流牛武川的中上游,为黄土丘陵的山间河谷地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地势总体东北部高西南部低,海拔1063.3~1338.3m,相对高差275m。

煤矿区植被覆盖良好,属中、低山森林区(照片3)。

照片3柳梢湾煤矿地形地貌及植被覆盖情况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南部。

构造形式具典型的稳定地台特征。

地层向西微倾伏,为倾角平缓的单斜,地层倾角1-3°,未发现较大规模的断层或褶皱,亦无岩浆活动,构造简单。

本区地层属于坚硬半坚硬岩石,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中等。

3煤层顶板为粉砂岩、中、细粒砂岩,夹有泥岩及砂质泥岩;老顶距煤顶只有1~2m,直接顶顶板多随采随落,不易发生顶板事故;底板多为灰绿色厚层状中、细粒砂层互层,不易底鼓。

本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之南部,牛武川支流中上游,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地表水贫乏。

煤矿范围内有清泉河流过,该河秋夏两季洪水期流量较大,平时较小。

煤矿地下水可分为两大类,上部第四系黄土及松散层沉积物中的孔隙潜水,富水性弱;

下部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T3w)含水岩组,岩性为一套灰绿色、浅灰色粉、细砂岩,含水性微弱,单位涌水量均小于0.01L/s,为极弱含水层。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充水水源主要来自煤层上覆瓦窑堡组(T3w)含水岩组,充水强度弱。

据矿井多年实测,涌水量最大20m3/d,涌水主要来自煤层上部砂岩裂隙内,多以渗出、滴出的方式充入巷道,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以裂隙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型矿床;区内农业种植及小煤窑开采等人类工程活动均不强烈。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属中等类型。

3.1.2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

柳梢湾煤矿是单井资源整合矿井,规划矿井生产能力21万t/a,属小型煤矿,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综合分析判断,该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