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589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docx

精选模板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

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

高中化学说课稿篇1

  一、教材分析

  ⒈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酸碱盐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高中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知识体系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标准的另一种形式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必备的重点知识和能力。

掌握好这一内容,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进而使学习者揭示和理解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⒉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对溶液导电性的分析,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②初步了解电解质的概念;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学会常见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③认识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⑵过程与方法

  ①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运用有效手段,让学生体验、探究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③化学原理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有严密的逻辑性,引领或启发学生通过逻辑思维过程的一种探究方式而发现或总结出原理,从本质上认识、掌握原理。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科思想是学科的灵魂,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学科思想,就会从本质上获得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就会具备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动力。

  ⒊教学重难点

  1.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2.认识电解质之间的反应本质

  二、学情学法分析

  初中化学已经了解了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但是对于溶液导电的本质以及还有哪些物质能导电并不是很清楚,本课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法

  创设情景,使电解质等概念的教学过程化,离子反应等原理的教学逻辑化。

整堂课围绕在对溶液导电的研究中,教学方法是实践法、发现法。

  四、教学程序

  我们学校从今年开始实行小班化,采用"两先两后---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充分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

本节内容,在特定的背景中学生领悟到溶液在导电,拓宽了视野的同时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溶液中什么样的溶质可导电?

为什么导电?

整堂课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物质导电的本质、导电的条件、探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创设情境】

  展示图片,从"家用电器—简易手电筒"的工作原理,引导同学获得信息。

重点落实到探讨导电的液体物质是什么。

  【问题导入】

  准备12种试剂和一套自己设计的简易测定物质导电性的装置,学生以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测定13次以上物质的导电性的实验。

(目的:

若简单的思维条件下,只能做12次,13次实验操作,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主导的切入点:

不同的溶剂下物质导电性的变化或者溶液相互反应后的导电性的变化。

  【设计方案】

  学生的探究设计

  要求:

以一定的依据进行分类,每一类选择一种物质测定导电性,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本组所能解决

  的问题。

(目的:

①如果学生设计的实验都进行测定在时间上是不允许的②培养学生在物质分类的

  基础上对分类有更深的理解③为学习酸碱盐定义做准备)

  流程:

学生自我思考,设计方案;小组交流,互相补充,达成共识;小组汇报。

(目的: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相互交流的能力。

这个过程也实现了科学探究的理性化,即在一定的目的下完成实验的探究)

  二、教师的探究设计

  用导电装置测定CuSO4溶液的导电性,然后逐滴加入Ba(OH)2溶液,让学生观察导电装置中灯泡的变化和溶液中的现象。

(目的:

在学生的认知水平达不到探究的目的时,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给学生们一个探究的切入点。

  【实验探究】

  学生六人一组进行分组实验。

  ⑴连接测定导电性的简易装置。

  ⑵测定所选试剂的导电性。

  【课堂纪实】

  一、学生的探究设计:

  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得到的两种结果是:

  潜意识的根据组成分类——选择的试剂有:

酸、碱、盐、有机物的溶液;

  解决的问题:

什么物质可以导电。

  潜意识的根据物质状态分类——选择的试剂有:

蒸馏水、固体、溶液;

  解决的问题:

导电的原理、条件

  这些与预期的相同,在第二种分类的情况汇报时,有的组认为应该测定蒸馏水的导电性,为此学生之

  间展开了讨论,并达成了共识,水是使物质电离的条件。

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乙醇也可以做溶剂,教师在此给予引导,不但突破了对分散剂认知的局限性,并凸显了水在电离中的作用,还为学习离子反应做了准备。

  落实知识点: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从微观、符号水平上认识电离;从本质上认识酸、碱、盐。

(书写板书)

  二、教师的探究设计:

  学生的方案中有设计溶液相互反应后体系导电性变化的实验,但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因为繁琐没有做,少数同学做了也没有达到实验目的(选择的试剂不同)。

所以我课堂演示了这个"高难度"的实验(方案是学生设计的,只是选择了能达到探究目的的试剂,还要提示学生控制试剂的用量)。

  落实知识点:

认识离子反应、掌握离子反应的本质(书写板书)

  【拓展应用】

  手电筒中的溶液是电解质的溶液(目的:

扣题,解决了创设情景中的问题,也为电解质理论中电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中那些是离子反应?

进行分类?

(目的:

寻找学生学习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宏观的表现为生成沉淀、气体和水)

  用化学语言表示出离子反应的本质。

(目的:

促进学生在学习了电离方程式后会用微粒观分析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为下一课时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科学探究的最终目的是达成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演变过程我们是亲身经历者。

从讲授、灌输到一定层面上的注重形式的探究,再到包含各种探究要素的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认为是一节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教学环节在应用中关注本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提出问题的氛围,进而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结果。

从课堂的教学效果看,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

但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有的学生提不出问题(小组学习的优势此时体现),有的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缺乏感悟(想不到测水的导电性),有很多同学对做实验的目的性不清楚,所以我感受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不可能仅仅依靠一种形式化的探究步骤来实现的,必须坚持在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必须坚持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

教学过程中,还需处理好考试与教学的关系,在探究教学下,有的教师会感受到教学时间不够,知识点强化所需要的时间不够,如何解决?

我的体会是:

学生能自己悟到理解的并在小组交流中表达出来的不要再重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关注知识点的落实,关注典型问题的解决。

  每堂课都要做到有效的教学设计,它在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它在考验着教师的教学功底,它在考验着教师的职业素养,它关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让我们共同来实践吧。

  【板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从电离认识化合物3.从电离认识酸、碱、盐

  电解质酸

  非电解质碱

  盐

  2.电离的表达4.从电离认识化学反应

  电离方程式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本质:

高中化学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

  1、课标分析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知道活化能的涵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事例,认识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化学反应原理》教材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既是对必修部分与此相关内容学习的延伸与深化,也是后续学习化学平衡及移动知识的基础。

在学习该单元之前,学生通过《化学2》(必修)的学习,已经定性的认识化学反应有快有慢,知道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

在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这部分内容的设置则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学生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现象产生的原因,逐步认识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而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

另外本节内容的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非常强的实用价值。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②能用有效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等相关理论简单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学习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树立辩证

  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

能用有效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简单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本节课的教学,我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应用“问题讨论、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指导讲解”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通过合理有效的学案,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学有方向,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发现。

  2、情境激学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如列举生活中的常见事实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3、实验促学

  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在探究与合作中,更好的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媒体助学

  通过实验视频、动画演示、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这些方法都立足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传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努力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理科学生,经过初三和高一的学习,他们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

诸如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接触面积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积累了一些化学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思考、讨论、探究的习惯。

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不是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学案导学,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并做好相关的预复习工作,做到温故知新。

  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探究、进行自主学习等活动,在思考、观察、实验及交流与合作中,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和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与本节相关的化学现象,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做到学以致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学会”、“会学”、“乐学”。

  四、说课堂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完成探究实验,并交流、归纳、总结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压强的影响则是学生通过观察教师补充的演示实验得出;应用相关理论进行解释虽然是教学难点,但由于学习要求不高,所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来完成,能达到帮助学生从理论上简单分析、认识即可。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本节课设计为这样的学习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活动→自学理论依据→交流归纳总结”。

  具体的课堂教学程序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本节课的引入可结合视频和图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有快有慢,不同的反应,反应速率也不相同。

比如说:

爆炸反应速度是相当快的,一幢20层的高楼,在不到10s中的时间就爆破倒地;而煤和石油的形成却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为什么不同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会不一样呢?

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得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接着指出:

“反应物的性质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常是通过改变外界条件来控制反应速率,请大家结合学过的反应或是生活实际讨论有哪些外界条件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和已有知识,讨论归纳得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很自然的引出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这种引入方式,在上课伊始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完成实验探究,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自主完成实验探究,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交流,主动建构知识。

这也是本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

  

(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

  如:

请选择合适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探究某一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用品:

  试管、锥形瓶、试管架、量筒、药匙、保温杯(内装热水)、气球

  铁片、铁粉、NaHCO3粉末、MnO2粉末、盐酸(2.0mol/L,0.20mol/L)、H2C2O4溶液、H2O2溶液(5%、12%)、酸性KMnO4溶液、FeCl3溶液

  已知: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为了保证实验设计的合理、有效性,教师应作如下指导:

  ①如何设计实验?

  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即探究什么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反应物,知道实验原理→在此基础上,考虑怎样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进而采用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方法

  ②指明某一条件的改变,即进行实验设计时,只考虑有一个条件是变量,其余条件保持不变。

  ③学生实验方案设计完成后,指导学生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几方面进行交流讨论。

  

(2)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探究。

具体实施如下:

  每组都提供一定的实验用品,可分别完成相应的实验,学生选择相应实验完成探究活动,并进行观察、分析。

高中化学说课稿篇3

  一、说教材:

  本节音标是物质结构中谈到化合物及单质结构的课程,从课程设置的位置看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之后,这样是一个合理的结构安排,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

  本节课自然而然地从原子过渡到分子,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后,对微观粒子的探索更进一步,这就引出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和单质,这样就可以从微观过渡到宏观,使化学知识更这顺理成章地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

  在课的第一部分给出了离子键,即阴阳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这样通过物理上的电子的知识把离子键引出来,很自然。

这里又给出氯化钠的形成及电子式,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了物质结构,这也是第一音标时的内容。

  第二课时提到共价键,这样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和单质的结构就一目了然了。

在高中阶段对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在这里又提出非极性键和极性键,难度加大,所以这是第二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最后教材总结了离子键和共价键之后给出了化学键的定义,同时指明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引出能量关系,使得物质结构达到一个高点。

  二、说教法

  由于本节内容抽象,难度大,所以采用逐层深入并配合学生自己的一些问题,最好使用多媒体教学。

  三、说学法:

思考、讨论相结合。

  四、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涉及的内容抽象,难于理解,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首先:

利用已有的知识:

即氯气和钠的反应引出离子键;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得出离子键,同时强调电子式的书写。

  第二是利用氢气和氯气的反应并分析氯分子的结构得出共价键和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第三是利用多媒体演示化学反应的实质,得出化学反应的实质的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并分析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关系。

高中化学说课稿篇4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三、预学设计

  在预习的基础上对下列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1)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2)预习"联想与启示",试着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那么不同的原子(如氢原子和氧原子)有什么差异呢?

上述问题的答案要从原子的内部去寻找,这就涉及到又一个新的问题:

微粒—原子能不能分成更小的微粒?

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提出你的假设。

  思考假设:

我想:

原子是一个实心球。

原子象一个乒乓球。

原子象一个气球。

原子是一个空心球。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求知欲讲述:

在大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圆球。

但是,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复杂,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已经发现了很多种,至今仍然在探索中。

人类对原子内部结构的认识是一部壮丽的史诗——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1911年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结合联想和启示,播放α粒子轰击金箔的动画。

你能试着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吗?

  交流讨论:

大多数的α粒子能穿透金箔,说明金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一穿而过。

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线,发生了偏转。

说明原子内部有带正电荷的粒子存在。

有极少部分粒子反弹回去,说明运动中遇到了坚硬的不可穿透的质点,这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核,因为核很小,所以只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去。

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提问:

金属是否带电?

构成金属的原子是否带电?

为什么原子不带电呢?

  思考回答阅读:

P67—P68及拓展视野多媒体演示:

原子内部结构

  交流讨论:

原子的结构结论: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利用模型学习物质结构总结:

  盘点收获回忆、总结、发言形成原子的结构练习:

看屏幕,做练习学以致用

  五、反思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为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原子的构成,我主要采用了:

阅读前人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分析——提出假设——验证的方法,通过课堂的表现来看,这种方法还是可行的。

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并且大多数学生能投入思考,提出自己的假设。

但也看出部分学生探究意识还不够,仅停留在面上,未作深入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