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5985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x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的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采用SHT10作为温湿度传感器,LCD1602液晶屏进行显示。

SHT10使用类似于I2C总线的时序与单片机进行通信,由于它高度集成,已经包括A/D转换电路,所以使用方便,而且准确、耐用。

LCD1602能够分两行显示数据,第一行显示温度,第二行显示湿度。

这个控制系统能够测量温室大棚中的温度和湿度,将其显示在液晶屏LCD1602上,同时将其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如果超出上下限,将进行报警并启动温湿度调节设备。

此外,还可以通过独立式键盘对设定的温湿度进行修改。

通过设计系统原理图、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关键词:

STC89C52RC,SHT10,I2C总线,独立式键盘,温湿度自动控制

Abstract:

Thisdesignisanautomatictemperatureandhumiditycontrollerforgreenhouses,withtheSTC89C52RCMCUbeingitsmaincontroller.ItusestheSHT10asthetemperatureandhumiditysensor,andtheLCD1602todisplaythemessages.TheSHT10usesatimingsequencemuchliketheI2Ctocommunicatewiththemicro-controller.Becauseit’sahighlyintegratedchip,italreadyincludesananalogtodigitalconverter.Therefore,it’squiteconvenienttouse,andalsoaccurateanddurable.TheLCD1602candisplaytwolinesofmessages,withthefirstlinefortemperatureandthesecondlineforhumidity.Thedesigncanmeasurethetemperatureandhumidityinagreenhouse,andthendisplayitonaLCD1602.Meanwhile,itcomparesthedatawiththesetlimit.Ifthelimitisexceeded,thenthesystemwillsendoutawarningusingabuzzerandactivatethetemperatureandhumiditycontrollingequipment.Besides,thesetlimitcanbemodifiedwiththeindependentkeyboard.ThroughschematicdesignandProteussimulation,thefeasibilityofthisdesignhasbeenproved.

Keywords:

STC89C52RC,SHT10,I2Cbus,independentkeyboard,temperatureandhumiditycontrol

1前言

温室大棚作为一种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点。

温室农业生产可以获得高产和优质的蔬菜、花卉、瓜果,不仅可改变这些产品按自然季节供应的模式,延长其供应期,而且可在不同地方进行种植,达到所谓“地不分东西南北,食不分春夏秋冬”。

温室农业可以改变传统农业劳动力冬闲夏忙的安排,以小面积获得高产,减轻大面积的土地压力。

温室农业采用适时适量供水的优化用水同时配以微灌和高湿环境,可达到农业用水高效高产,按产品的数量平均计算,节省水分量是很大的。

这种设施系统可以从简易到全自动控制,适宜各种状况下的选择,特别是对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相对投资较少。

若能降低成本、采用经久耐用的低成本采光材料,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即使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场所,也可以修建单个的温室和塑料大棚,进行环境控制下的蔬菜和瓜果的生产,改变这些地区的生活条件。

要想实现温室大棚高效增产的作用,对温湿度的准确控制是极其重要的。

温室内空气湿度的日变化受天气、加温及通风换气量的影响,阴天或灌水后室内空气湿度几乎都在90%以上。

晴天在傍晚关窗至次日早晨开窗前温室维持在高湿度。

室内湿气遇冷后凝结成水滴附着在薄膜或玻璃的内表面上,待到加温或日出后,室内温度上升,湿度逐渐下降,附着在屋顶上的水滴随之消失。

温湿度的较大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不利,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植物体内水分不足导致气孔关闭,首先妨碍了CO2的交换,而使饱和作用显著下降,特别是在缺水状况加剧时,给细胞原生质的生化作用带来影响,光合作用显著下降。

而温度在夜间下降过低也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因此,非常有必要使用一套温湿度控制系统,以维持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实现大棚内农作物的水分、养分的有效供给,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达到增产目的。

传统的温湿度控制是在温室大棚内部悬挂温、湿度计,通过读取温、湿度值进而了解实际的温度和湿度,然后根据现检测的温湿度与额定值进行比较,看温湿度是否超过限定值,然后进行相应的通风或者相应的洒水。

这些操作都是人工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

现在,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提高,大棚中培育出的农产品品种数量的逐渐增多,对于数量较多而又大型的大棚,传统的温湿度控制措施就出现了局限性。

这要求我们提高温湿度检测与控制技术,来满足对温室大棚建设的需要。

在本设计中,采用单片机来控制温湿度,不仅具有廉价、配置简单和灵活的优势,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所测温湿度的技术指标,从而可以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单片机因为它具有功能强、高可靠性、体积小、造价便宜和开发周期短这些优势,广泛用于自动化测量和控制现场设备,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日益重要的作用。

这次选用STC89C52RC作为主控制器,可以从按键电路输入设定的温湿度,通过温湿度传感器SHT10对温度、湿度信号进行采集,然后通过I2C总线与单片机通信,并将温湿度显示在液晶屏LCD1602上,单片机把它们与设定的值进行对比后决定是否报警,并启动空调设备对温湿度进行调节。

2总体方案设计

2.1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指标要求

本文要设计的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要能够及时、准确地对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进行采集,将其显示在LCD1602液晶显示器上,然后与设定的上下限值进行比较,如果超出限制则启动温度、湿度控制设备,并通过蜂鸣器报警,直到温湿度回到规定的范围。

另外,还要能够通过按键修改设定的上下限。

为了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此次设计要达到一下指标:

(1)工作环境:

温室大棚;

(2)温度测量误差:

±1℃;

(3)测温范围:

0~+55℃;

(4)湿度测量误差:

±5%RH;

(5)测湿范围:

0~100%RH;

(6)通过键盘电路修改上下限:

有;

(6)温湿度报警:

有;

2.2系统设计的原则

2.2.1可靠性

可靠性是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的一个因素,一个控制系统必须要能稳定、可靠地工作,才能投入到生产实践中去。

如果系统的可靠性不能达标,那么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就会增大,造成很大的损失。

这种损失不仅包括经济上和信誉上的损失,而且可能会对人身安全产生威胁。

要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那么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用的元器件要有很高的可靠性;由于供电电源很容易产生干扰,所以应该对其采用抗干扰措施;对输入输出通道也一样,要采用抗干扰措施;在对电路板的设计时,要合理的布线和接地;软硬件都要进行滤波;系统要有自己诊断功能等。

2.2.2性价比

性价比也是一个系统设计中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性价比高的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接收,但是设计过程中不能盲目地追求性价比,它应该建立在对产品性能要求的基础上,首先要满足性能要求,然后再设法降低产品成本。

2.3方案比较

2.3.1方案一

采用PLC作为主控制器。

使用PLC的最大优点在于PLC使用梯形图进行编程,编程语言形象直观,难度较低,因此开发周期短,便于扩展。

而且PLC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可靠,这一点已被长期的工业控制实践所证明。

 

图2.1用PLC作为主控制器的控制系统

2.3.2方案二

使用单片机进行控制。

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可以用C语言进行编程,由于它支持ISP在线编程,因此可以通过RS232串口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很方便。

温湿度传感器SHT10通过I2C总线与单片机连接。

图2.2用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的控制系统

2.4方案论证

从功能上看,两种控制器都能满足要求。

PLC在工业控制领域用得比较多,编程简单,而且抗干扰能力强。

但是本系统是用于温室大棚,并没有其他大型工业设备的干扰。

单片机用C语言编程,相对PLC的梯形图要复杂得多,但是编程更为灵活,可以实现复杂的功能。

从价格方面上看,单片机就比PLC具有很大的优势。

一个单片机只要几块钱,而一个很一般的PLC一般也要几百上千元。

另外,中国是农业大国,随着温室大棚越来越普及,农村对温湿度控制系统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旺盛,因此虽然用单片机开发的周期较长,但是一旦完成开发,后期生产环节的边际成本很小;而基于PLC的控制系统受制于PLC的高昂价格,价格难以降低。

2.5方案选择

PLC和单片机都能作为主控制器进行设计,但是在价格方面单片机具有巨大优势。

综上所述,本次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

3单元模块设计

3.1各单元模块功能介绍及电路设计

3.1.1单片机最小系统

图3.1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单片机、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时钟电路用于产生单片机工作时候所必须的时钟信号,单片机在时钟信号的节拍下逐条地执行指令。

单片机有两种时钟信号产生方式,一种是内部时钟方式,另一种是外部时钟方式。

外部时钟方式是把已有的时钟信号从XTAL1或XTAL2送入单片,一般用于有多个单片机的情况,所以本设计中时钟电路采用内部时钟方式,选用12M的晶振和两个30pF的电容与片内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构成一个自激振荡器。

电源电路后面的模块中会单独提到,用5V的直流电源。

下面着重论述一下复位电路。

图3.2上电+手动复位电路

单片机的复位主要有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之所以要进行复位,目的就是为了让单片机进入初始状态,比如让PC指向0000H,这样单片机才能从头运行程序。

因此上电的时候就要让单片机复位一次;在运行过程中,如果程序出错,也需要进行手动复位。

本设计中的复位电路就是上电+手动复位电路,复位时要让STC89C52RC的RST引脚得到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

先说说上电复位的工作原理,当单片机上电时,电源+5V的Vcc通过10K的电阻对10uF的电容进行充电。

刚上电时,有较大的电流从Vcc经电容、电阻流向GND,由于电容两端的电压不可突变,因此仍然为0V,于是电阻的两端分得5V的电压,即RST引脚此时的电势为5V。

随着充电的继续进行,电流会逐渐减小,电阻两端的电压UR=IR也逐渐减小,即RST引脚的电势逐渐减小。

过了一定时间,RST引脚两端的电压下降到不再是高电平,只要这个充电的时间大于单片机两个机器周期,就能使单片机复位。

程序运行过程中如果跑飞了、程序运行出错或操作错误使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时,就需要用到手动复位。

手动复位就是在上电复位电路的电容两边并联一个微动开关,需要手动复位时将其按下,使之接通,RST获得高电平,而且人按动按钮的时间肯定是超过两个机器周期的,于是单片机复位。

3.1.2液晶显示模块

测量到的温湿度值将显示到液晶屏LCD1602上,它可以显示2行,每行16个字符。

LCD1602共有三个存储器,它们是CGROM、CGRAM和DDRAM。

CGROM用来保存LCD1602内部固化的一些字符的字模,比如英文的26个字母的大小写;CGRAM用来保存用户自己取的字模,比如,如果要显示汉字,就必须自己去汉字字模,在这里我们都用英语字母,故不用CGRAM;DDRAM用来存储要显示的字符的字模,它和屏幕上的位置是对应的,第一行为00H到0FH,第二行为40H到4FH。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向LCD1602写入显示数据存储器地址时,根据控制指令的格式,最高位D7为1,所以写入的数据为,第一行80H到8FH,第二行C0H到CFH。

它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3.3LCD1602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3.1.3温湿度传感器模块

温湿度传感器选用瑞士Sensirion公司生产的SHT10。

SHT1X系列共有三个型号:

SHT10、SHT11、SHT15,他们都是SMD贴片封装的,他们依次性能越来越好,其中SHT10属于经济型的温湿度传感器。

三者的温湿度性能如下图所示。

图3.4SHT1X系列各型号传感器的湿度、温度最大误差

从曲线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湿度还是温度,SHT10的误差都是最大的,SHT15误差最小,但是它们的价格也相差很大,SHT10多为二三十元一个,而SHT15价格上百。

因此,从满足大棚温湿度监测的要求来看,SHT10已经足够,故选用SHT10。

SHT10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如下所示:

图3.5SHT10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SHT10采用类似于I2C的两线制串行总线,一根是时钟线,一根是数据线。

数据线要通过一个上拉电阻接到VCC,目的是避免信号冲突,使单片机的引脚只提供低电平,要得到高电平则使该引脚悬空,由上拉电阻提供高电平。

3.1.4报警电路的设计

当大棚内的温湿度超过上下限时,除了需要启动温湿度调节器之外,还需要进行报警,这里用到的是蜂鸣器。

蜂鸣器为一种采用一体化结构的电子器件,采用了直流电压来供电,广泛的应用到了计算机、报警器、复印机、电子玩具、电话机、汽车电子设备、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之中用作发声器。

蜂鸣器分为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

有源蜂鸣器由于内部集成了振荡源,所以使用直流电压就可以驱动它鸣叫;无源蜂鸣器内部没有振荡源,因此一般使用2K~5K方波来驱动。

本设计中使用的是有源蜂鸣器,在它两端加载5V的直流电压就可以使之鸣叫。

报警电路设计如下图:

图3.6报警电路图

蜂鸣器工作电流一般为10mA,而单片机的I/O口只能承受几毫安的电流,因此需要加三极管进行驱动。

如上图所示,单片机的I/O口中的P1.6接PNP型三极管的基极,当P1.6为低电平时,三极管导通,5V的电压加载到蜂鸣器两端,于是蜂鸣器鸣叫;当P1.6高电平时,三极管截至,蜂鸣器不鸣叫。

3.1.5输出电路设计

当温湿度超出限定值后,单片机将输出控制信号,启动加热、制冷、加湿、除湿设备。

弱电控制强电,首先要用到继电器来控制这些大功率的设备,而且为了进一步加强弱电和强电的电气隔离,减少强电设备对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干扰,需要在前一级加光耦进行隔离。

光耦的驱动能力有限,一般电流只能达到30mA左右,不足以驱动继电器,因此再加一个三极管放大电流。

原理如图3.7所示:

图3.7控制电路

输出电路有四组,每一组由一个光耦、一个三极管、一个继电器组成。

这四组输出电路分别控制加湿、除湿、加热、制冷的设备。

光耦选用TLP521-4,它是Toshiba公司生产的四路光耦,由单片机直接驱动。

51单片机P0口所能承受的灌电流最大,可以达到26mA。

输出系统中的继电器最多同时有两个工作,控制温度的一个,控制湿度的一个。

如果设置光耦的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为10mA,那么两个发光二极管同时导通时单片机的灌电流为20mA,小于26mA,符合要求。

所以把P0口的引脚接到光耦TLP521-4输入测的发光二极管阴极。

继电器选用5V的,驱动继电器需要大约100mA的电流,也就是说驱动继电器的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为Ic=100mA。

三极管选用直流放大系数为100的9013,根据Ic=βIb,可计算得三极管基极电流Ib=1mA,而Vbe=0.7V,又由于光耦中的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饱和压降Vces=0.3V,所以基极的限流电阻上的压降为(5-Vces-Vbe)=4V,4V/0.001A=4KΩ,由于没有标称值为4KΩ的电阻,所以选择4.7KΩ的。

还应该注意到的一点是,光耦有一个参数叫电流传输比(CTR),CTR=Io/IF,及输出端电流的最大值比上输入端的电流,体现了光耦输出电流的能力。

如果输入端的电流为20mA,电流传输比为50%的话,那么输入端电流Io最大只能为10mA。

在这里,TLP521-4的电流传输比为50%,输出端我们刚才算出的电流Io=Ib=1mA,所以输入端电流IF最小为2mA,由于电流很小时光耦处于死区,因此要选大点,这里选择IF=10mA。

于是,光耦输入端阳极上的限流电阻为R=(5V-0.7V)/0.01A=430Ω,这里选择标称值为470Ω的电阻。

此外,这里用的继电器是普通的电磁继电器。

通过对电磁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进行比较,虽然固态继电器具有无触电、动作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但是本设计中的继电器只在温湿度超过限定值时才动作,动作频率低,而且固态继电器的价格比电磁继电器高得多,所以综合考虑选择电磁继电器SRD一05VDC一SL-C。

3.1.6电源的设计

图3.8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是整个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设计中主要用到直流5V电源。

要得到5V的直流电源,要经过降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

由于最后的稳压环节,LM7805要得到5V的直流输出,输入与输出要有一定的压差,根据LM7805的数据手册,需要有10V的输入,因此在降压环节把220V的电压降为10V。

然后用桥式整流电路把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此时的直流电只是方向不变,但仍按正弦方式变化,是脉动的直流电。

因此需要滤波电路将纹波滤掉。

C8和C2都用来滤波,但是作用是不一样的。

C8是大电容,用电解电容,它的作用是低频滤波,通过充电放电,从而削峰填谷,使电压的脉动成分减少,电压基本保持稳定。

而C2是小电容,所以对于高频信号容抗很小,相当于短路,从而滤掉高频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470uF的大电容可以滤低频,为什么不能滤高频,还要单独加一个0.33uF的小电容来滤高频?

从理论上来说大电容应该高频、低频都可以,但是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电解电容的容值做得很大时,它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电容了,它等效于一个电容串联一个电感。

在频率较低时,电感L=jwl较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当频率很高时,感抗就很大,相当于断路,所以此时这个470uF的大电容不能滤掉高频信号,必须单独加一个小电容。

小电容容值小,因此就不存在感抗的问题。

滤波完以后,电压的脉动成分已经下降了很多,但是仍有起伏,所以最后还需加上一个三端集成稳压器,这里选用LM7805,它能将电压稳定在5V。

并联在LM7805两端的二极管起保护作用,避免在短路等情况下LM7805输出端的电压比输入端高,从而烧坏LM7805。

三端集成稳压器后面又接了一大一小两个电容,再次进行滤波,使电压更稳定。

3.1.7按键电路设计

图3.9按键电路图

键盘分为编码式和非编码式键盘。

其中,非编码式键盘又包括矩阵式键盘和独立式键盘。

矩阵式键盘较为复杂,一般用于按键数目较多,而单片机可用的I/O口又比较有限时。

本控制系统中只需要用到5个按键,数目较少,并且可用的I/O口充足,故采用独立式键盘,一个按键对应一个单片机的I/O口管脚。

本设计中总共用到5个按键式开关,他们用来改变设定的温湿度上下限数值。

从S0到S4,分别控制进入温度上下限设置、进入湿度上下限设置、数值加、数值减、确认并退出。

本设计中的键盘是低电平有效。

未按键时,上拉电阻保证了单片机的I/O口是确定的高电平;当某个键按下时,I/O口变为低电平。

3.1.8串口通信电路

串口通信可分为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在单片机的应用系统中,主要是采用异步串行通信。

在设计通信接口时,应该采用标准接口,这样才能够方便而又准确的把单片机和外设有机的连接起来,从而能形成一个测控系统,目前异步串口通信标准有RS一232、RS一422、RS一485标准。

其中,RS一232是PC机与通信工业中使用最早的一种串行接口标准。

在短距离、较低波特率串行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要让单片机和PC机通过串口进行通信,需要进行电平转换,因为尽管单片机有串行通信的功能,但单片机提供的TTL电平和RS232的电平不一样。

TTL电平中,电压小于0.8V为低电平,高于2.4V为高电平;而RS232电平是负逻辑电平,电压在-3V~-15V时为高电平,电压在3V~15V时为低电平,因此要通过MAX232这种电平转换芯片进行转换。

MAX232是MAXIM公司专为RS-232标准串口设计的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使用+5V电源供电。

适用于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设备间的接口,对于双向通信,只需要使用串行输入RXD(引脚2),串行输出TXD(引脚3)和地线GND(引脚5)。

其电路连接如图3.10所示;

图3.10串口通信电路

MAX232芯片内部有一个电源电压变换器,能够把输入的+5V电压变换为RS232输出电平所需的+10V电压,采用此芯片接口的串行通信系统值需要接+5V电压即可。

MAX232芯片中有两组电平转换的引脚,我们这里只需使用其中一组。

打头的字母“T”表示TTL电平,“R”表示RS232电平。

R1IN和R2IN表示输入RS232电平,因此与电脑的串口相连;T1IN和T2IN表示输入TTL电平,因此与单片机相连。

所以,引脚T1IN、T2IN、R1OUT、R2OUT为接TTL∕CMOS电平的引脚,引脚T1OUT、T2OUT、R1IN、R2IN为接RS232电平的引脚。

MAX232芯片专门为电脑的RS-232标准串口设计的接口电路,使用+5v单电源供电。

MAX232就是用来进行电平转换的,该器件包含2驱动器、2接收器和一个电压发生器电路提供EIA/TIA-232-E电平。

可以分别接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口。

MAX232是一种双组驱动器/接收器,片内含有一个电容性电压发生器以便在单5V电源供电时提供EIA/TIA-232-E电平。

3.2元件清单

本次设计需要用到的元器件如下表所示:

表3.1所需元件列表

元件

型号

个数

单片机

STC89C52RC

1

显示屏

LCD1602

1

温湿度传感器

SHT10

1

芯片底座

DIP40

1

光耦

TLP521-4

1

排针

10针

10

杜邦线

20

二极管

1N4007

4

三极管

9012

1

三极管

9013

4

电阻

10K

2

电阻

4.7K

9

电阻

1K

1

电阻

470

4

电位器

15K

1

瓷片电容

1uF

5

瓷片电容

0.1uF

1

点解电容

10uF

1

瓷片电容

30pF

2

电平转换芯片

MAX232

1

串口母头

DB9

1

电平转换芯片

MAX232

1

USB母座

1

晶振

12MHz

1

自锁开关

6*6*5

1

按键开关

6*6*5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