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6475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3.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

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光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图目录

表目录

1.通信行业投资时序:

光通信投资正当时

通信行业作为推动科技进步的核心动力之一,承载着未来“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生活等发展愿景。

当前,5G、物联网、光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各子行业交融发展,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

5G作为即将到来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将随着相关标准的落地,各产业链不断成熟,将于2019年前后迎来规模发展时期。

2017年是物联网的“播种时节”,各场景的技术标准相继出台,芯片、模组、终端、网络等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完善,将在2018年迎来放量增长。

云计算自2006诞生以来,被誉为是继冯•诺依曼架构计算机、x86服务器/PC系统之后的IT产业第三次里程碑式变革,经过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技术架构和产业应用不断完善,云计算将逐步进入发展成熟期。

光通信经历了数十年的曲折发展,随着“宽带中国”的深入推进,2016年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基于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支撑,2017将依然处于高景气时期,是我们当前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领域。

图1:

通信各子行业投资时序示意图

资料来源: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2.“政策+需求”双驱动,光通信景气基础延续

近年来三大运营商网络投资高企,光纤网络建设加速,促进了光通信行业的高景气。

2016年运营商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3774万户,总数达到2.97亿户,其中光纤接入(FTTH/O)用户达2.28亿户,占宽带总用户76.6%,8M和20M以上用户占宽带总用户91%和77.8%。

2016年,全国新建光缆线路554万公里,光缆线路总长度3041万公里,同比增长22.3%。

图2:

2006-2016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

工信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2017年,随着4G投资建设高峰的结束,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下滑。

那么,光通信行业是否可以持续繁华?

我们认为,政策和需求是光通信发展的两大基础支撑。

鉴于离国家“十三五”规划目标尚远,运营商需求不减及“一带一路”需求新空间,光通信行业将继续保持高景气。

图3:

光通信行业景气基础研究框架

资料来源: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2.1国家“KPI”指标完成尚远,反倾销政策继续护航

2.1.1提纲挈领,首看国家的“KPI”指标

2016年3月份发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完善新一代高速光纤网络”的战略规划,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光纤网络的建设目标,即可视为我国光通信网络建设需要“认领”的“KPI(绩效考核)”指标,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是政府和产业共同努力的方向。

图4:

国家的“KPI”及关键指标进展

资料来源:

国务院,工信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具体分解该“KPI”,主要包括“规模发展”和“带宽能力”两方面指标。

其一为“修路”。

到2020年,城镇地区实现全光网覆盖,乡村地区实现98%行政

村的光纤到达。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光通信网络末梢的延伸,实现光纤入户将依然是首要任务。

其二为“速度”。

“路修好了,如何让车子跑得更快”,用户带宽接入速率即为网络宽带能力指标,城镇地区实现1000M以上和农村地区100M以上的接入能力为光通信系统升级提出了明确要求,也拉开了带宽向百兆以上升级的序幕。

对标上述指标,相距尚远,空间巨大。

对标“修路”:

截止2017年4月,我国宽带接入用户数3.15亿,其中光纤接入2.5亿。

在宽带存量市场方面,光纤接入有0.65亿户的空间,而在宽带增量市场,相较于4.25亿家庭用户,仍有1.1亿户市场空间。

可见,光纤接入仍有1.75亿户市场增量,相比于当前2.5亿户,有70%的增长空间。

对标“速度”:

截止2017年4月,50M以上接入能力用户占比50%,为1.57亿用户。

按照最低100M接入能力目标衡量,在宽带存量市场中,有1.57亿(现50M以下)的宽带升级用户,在另外50M以上的1.57亿用户中,我们预计至少有0.8亿用户需要升级至百兆以上。

可见,100M宽带升级用户市场空间约为2.37亿,占存量宽带用户75%。

配套政策持续推进:

为了加快落实“十三五”规划高速光纤网络建设的战略部署,2017年1月,发改委、工信部发布《信息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18年,新增干线光缆9万公里,新增光纤到户端口2亿个,城镇地区实现光网覆盖,行政村通光纤比例由2016年的75%提升到90%。

2017年4月,工信部联合国资委开展“深入推进提速降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2017年专项行动”,进一步扩大光纤网络覆盖,鼓励企业部署千兆光纤宽带网络。

三大运营商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提速降费”,其中宽带接入能力提升是一大重点。

2.1.2堵拦外强,反倾销政策继续呵护产业成长

根据MarketsandMarkets报告,2016年全球光纤市场价值达31.3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达50亿美元。

到2021年,亚太地区有望成为最大的光纤市场。

我国光纤产业经过光通信泡沫破灭之后的持续萎靡,自2009年起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但在2011年前,国内光纤和光器件厂商实力孱弱,康宁(美国)、Finisar(美国)、普睿司曼(意大利)、AFL全球(美国)、莱尼(德国)、住友电工(日本)、古河电工(日本)等国际光通信巨头,在光纤光缆、光纤预制棒、光器件等行业的核心环节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国内厂商可以说是毫无竞争实力。

但是经过短短数年,到2016年国内光纤厂商已成长为全球光通信行业的重要力量,贡献了全球约60%光缆产量,并在高端领域不断加码,缩小差距。

不可否认,反倾销政策对我国光纤产业的繁荣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表1:

我国历年光纤产业反倾销政策

资料来源:

商务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光纤光缆:

红海搏杀。

我国光纤反倾销政策从2005年开始延续至今,国内光纤光缆制造商在反倾销的助力下迅速发展壮大,涌现出了长飞、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烽火通信、富通、通鼎互联等实力强劲的厂商,并在2014年开始实现了出口量对进口量的反超。

2017年4月22日,中国对原产于美国和欧盟的进口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5年。

早前,已经对原产于日本和韩国的进口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继续征收反倾销税,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期限5年。

光纤预制棒:

顶端竞争。

用于拉光纤(丝)的光纤预制棒是制造光纤的核心原材料,在光纤光缆产业链中占据了近70%的利润,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

2012年之前国内光纤预制棒严重依赖进口,大部分需要向日本和美国等进口。

光棒受制于人,也直接影响国内光纤光缆的供应和光网络设施建设。

2015年8月商务部对日本和美国的进口光纤预制棒实施反倾销,期限2年,为国内光纤厂商提供了难得发展契机。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国内光纤厂商无论是预制棒技术水平还是产能规模上,都可以和国际美日厂商“扳手腕”,长飞、亨通光电、烽火通信、富通等主流厂商已经拥有独立自主或合资的光棒制造能力。

我们认为,为了提升包括光纤预制棒在内的我国光纤产业综合竞争力,2017年8月光纤预制棒反倾销将大概率延续。

2.2运营商集采不减,“一带一路”打开需求新空间

2.2.1需求重点:

运营商固网竞争加大,大规模集采需求持续

2017年5月11日,中国移动启动了2016年度第二批次普通光缆集采,采购规模约6760万芯公里。

中国移动2016-2017年度光缆集采分为两批次,2016年下半年已经启动了第一批次,集采规模6114万芯公里。

该年度集采总计1.29亿芯公里,同比去上年度(9821万芯公里)增长31.2%。

此前,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于4月27日和1月20日公布了最新集采结果,采购规模分别约为5830万芯公里和3500万芯公里。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联通的此次集采是其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光缆集采,中国电信也是继2014年底后首次公开纤缆招标。

我们认为,2017年运营商光纤集采需求将超过2.5亿芯公里,加上广电、铁路等其他领域的需求,预计全国需求为2.8亿芯公里,较2016年(2.4亿芯公里)同比增长17%。

而供给方面,依据长飞、亨通、中天、烽火、富通等主流厂商的产能扩充计划,全年光纤预制棒最高约为8000吨,按照平均每吨光纤预制棒可拉出3万芯公里光纤计算,2017年光纤产能为2.4亿芯公里,有16.7%的缺口,市场形势供不应求。

2.2.2经济合作,通信先行,“一带一路”开辟“新大陆”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方针,沿线涉及64个国家,占全球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占全球经济规模的三分之一,其重要意义无需多言。

可以肯定的是,光纤网络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图5:

“一带一路”路线图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依据Telegeography统计,2016年全球各区域通信水平差异较大,其中“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区域的中东、亚太和非洲地区,宽带普及率均在50%以下,通信网络基础薄弱。

我们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化和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规划的持续落地,未来3-5年将迎来光纤网络骨干传输和FTTx建设的高峰。

图6:

2016年全球各区域移动及宽带普及率

资料来源:

Telegeography,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和华为、中兴、烽火、中天科技、亨通光电等通信厂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配合优势产能的输出,推进“信息丝绸之路”建设。

中国电信:

计划未来三到五年投入10亿美元资金。

中国电信的信息大通道已经覆盖或者计划覆盖11个战略通道和3个区域通道中的12条通道,其中中老泰通道、中巴信息走廊、丝路光缆和中缅孟印通道将作为四大先导重点项目推进,四大工程计划在2018至2019年全部开通。

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区域信息高速公路。

中国移动:

通过自建和合作的模式,在东北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建设了8条跨境陆地光缆,传输能力达到6270G;在通向亚太、欧洲等地区,建成5条国际海揽,29个信息交互节点和5个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未来将打造连接全球的通信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推进中国-缅甸、中国-尼泊尔、中国-巴基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跨境光缆等重点项目建设,筹划建设亚洲、欧洲和美国等方向新海缆和新的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中国联通:

未来围绕“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规划建设,自主建设中缅国际穿境陆缆系统,拓展乌鲁木齐-中亚-西亚方向新路由,推进建设乌鲁木齐区域性业务出入口局,支撑带动经济走廊实体经济建设。

发起与沿线19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建设亚非欧1号(AAE-1)海缆,将与东南亚-中东-西欧5号(SMW5)海缆配合使用,率先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的双海缆覆盖。

图7:

中国电信构建“一带一路”大通道举措

资料来源:

中国电信,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根据中国电信预计,未来五年“一带一路”将为电信产业链创造100至200亿美元的商机,光通信设施建设将成为“一带一路”信息化建设的优先行动,通信设备、光纤光缆、数据中心、行业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将持续受益。

我们认为,基于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有力支撑,2017年光通信行业的景气基础坚实,将继续助推包括光纤光缆、光通信设备、光器件三个子行业的整个产业持续繁荣,我们维持光通信行业景气判断至2018年。

3.光纤接入网(FTTH)仍是光通信主战场

光通信网络按照地理拓扑,可以分为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

其中骨干网主要包括长途传输网,城域网主要包括省市本地网,接入网涵盖端局至用户之间的部分,是为用户提供高带宽、多业务接入的“最后一公里”。

据工信部统计,2016年全国554万公里新建光缆中,接入网光缆、本地网中继光缆和长途光缆线路所占比重分别为62.4%、34.3%和3.3%。

图8:

2016年全国新建光缆比重分布

资料来源:

工信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有用户才有市场,接入网建设的本质是对终端用户的争夺,是运营商宽带市场竞争的主战场,也是光通信网络投资最重要的环节。

3.1修路:

光进铜退,光纤接入网是大势所趋

接入网的宽带接入方式主要有LAN、DSL和光纤接入网三种方式。

光纤接入网通过采用光纤作为主要传输媒质,以光纤的高带宽、低损耗、抗干扰强等特性,突破了接入网宽带瓶颈,实现高质量、长距离和高可靠的传输。

相比于传统LAN和DSL的接入方式,优势显著。

表2:

光纤接入网与传统铜线网络优势比较

资料来源:

中国电信,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根据光纤到达用户侧的位臵不同,光接入网的应用场景或建设模式可以分为FTTZ、FTTC、FTTB、FTTH等不同模式,这些模式统称为FTTx。

表3:

FTTx各种模式一览表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在各种FTTx场景的中,为了更有效发挥光纤传输高容量、高可靠性的优势,其演进方向即是接入的光纤离用户终端不断靠近。

离用户端最近的光纤入户(FTTH)是接入网的主流模式,由此展开的涉及光通信设备、光纤光缆、光器件等产业链研究,是我们光通信行业投资策略选择的方向所在!

图9:

光纤接入FTTx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3.2提速:

普及百兆,迈向千兆,带宽升级序幕开启

光纤接入网主要采用PON技术,一种点对多点的接入技术,采用无源光分路器分路,其结构简单、易于建设扩容、运维方便。

PON原理详见附录。

目前的PON技术为1GPON时代,可满足用户20-50M的带宽需求,主要包括EPON和GPON两种技术方式。

1GPON的带宽能力显然无法满足用户4K/8K高清视频、在线互动、VR/AR等百兆以上甚至千兆的需求。

为实现带宽提速和网络平滑升级,10GPON技术应用迫在眉睫。

10GPON的规模部署已是另一明确发展主线。

图10:

PON技术演进路径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从2016年下半年至今,运营商陆续开启了千兆宽带的试点服务,千兆宽带的宣传更是动作频频,诸多省市开启了“普及百兆,迈向千兆”宽带升级浪潮。

2016年10月中国电信在上海启动家用千兆宽带规模发展计划,投资超过10亿元全面部署、扩容设备,计划于2018年实现千兆宽带全市覆盖,上海也将成为首个千兆宽带城市。

图11:

5月12日云南移动发布“千兆光宽带”

资料来源:

中国移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12:

上海电信千兆带宽宣传

资料来源:

中国电信,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多年前,业界就开始呼吁10GPON,但在技术方案有待完善,且宽带市场首要目标仍是用户规模,10GPON停留于试点阶段,大规模部署“雷声大,雨点小”。

现今,用户侧的宽带升级,迫切需要在网络侧10GPON的应用。

中国电信引领着10GPON的发展,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也在积极推动10GPON的引进。

鉴于技术方案和产业链成熟完善,百兆以上宽带持续普及,我们认为10GPON将很快逐渐成为主流接入网技术,2017年运营商将拉开10GPON规模部署的序幕。

3.3接入网三大核心环节,产业链光通信设备和光纤光缆最受益

解构光纤接入网PON网络架构,主要分为OLT、光纤光缆和ODN器件三大核心环节,相对应于光通信产业链的光通信设备、光纤光缆和无源光器件三个环节。

图13:

光纤接入网架构及相应产业链环节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接入网设备的核心是OLT,可视为“神经中枢”,光分配网ODN是OLT和终端用户之间的光传输网络,需要大量的传输线路光纤光缆,以及传输节点无源光器件(如分路器、连接器),是一张庞大的“神经网络”。

围绕光纤接入网三大核心环节,基于FTTH建设和10GPON规模部署,我们认为光纤光缆和OLT设备将最受益。

3.3.1“神经中枢”OLT:

宽带升级,10GPON设备商最受益

OLT的作用是将各种业务信号按一定的格式汇聚后向终端用户传输,将来自终端用户的信号按照业务类型分别汇聚后送入各业务网。

OLT设备的核心功能模块为ODN接口功能,也是PON的核心功能模块,决定着PON网络的带宽、分光比等核指标。

图14:

OLT功能模块示意图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OLT设备应在满足FTTx网络传输系统指标的前提下,遵循“大容量、少局所”原则,集中部署。

针对不同覆盖范围的使用场景,OLT设备包括大容量OLT和中小容量OLT。

图15:

机架式OLT功能框架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16:

华为MA5680T机框配置

资料来源:

华为,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OLT设备市场集中度较高,国内主流厂商的OLT设备完善,已经全面满足FTTx各种场景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以华为、中兴、烽火通信为代表的光通信设备厂商实力较强,具备了全球领先的竞争优势,覆盖了大中小型容量OLT的全产品线。

在2017年4月中国电信公布的PON设备集采中,停止了对EPON设备的采购,增加了10GEPON设备的采购,并新增XG-PON设备采购。

此前中国联通首次开始10GPON设备集采。

我们认为,2017年运营商将进一步加大10GPON的设备集采。

市场规模预测:

10GPON的OLT设备一个PON端口承载96个用户(按分光比1:

128,75%配臵计算),宽带升级用户规模为2.37亿(依据前文测算的市场空间),则有246.9万个PON端口需要升级,按照每个OLTPON端口平均造价1500元计算,OLT设备新增市场规模至少为37亿元。

我们认为,10GPON规模部署,OLT设备将直接受益,重点关注核心供应商烽火通信和中兴通讯。

表4:

光通信设备OLT主要供应商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3.3.2“神经网络”光纤光缆:

供需关系紧张,光棒产能充足企业最受益

光纤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是指可以传输多个光传导模的光纤,由于其衰耗和色散大,适用于短距离通信。

单模光纤是指只传输一个光传导模的光纤,衰减较小,传输距离长,传输容量大,在长途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等场合均有广泛应用。

目前常用的光纤有G.652、G.655、G.657。

表5:

ITU-T光纤分类

资料来源:

ITU,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成品光纤需经过了一次涂覆或者二次涂覆(套塑),但经不起实用场合的弯折、扭曲和侧压力作用。

为达到工程实用要求,必须借用绞合、套塑、金属带铠装等成缆工艺。

光缆结构分为缆芯、加强元件和护层三部分,缆芯结构包括层绞式、骨架式、带式、束管式、蝶形等。

不同结构光缆适用于架空、地埋、管道、室内等不同场景。

图17:

各类光缆结构及规格示意图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我国光纤市场的需求超过85%来自于三大运营商,其集采计划变化将直接决定光纤光缆市场需求的变化。

中国移动继2016年规模集采光纤光缆后,2017年继续集采1.29亿芯公里,同比增长31.2%。

此外,中国联通今年的光缆集采是其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集采,而中国电信则是继2014年后的首次公开集采。

2017年三大运营商和广电、高铁及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光纤需求,总计将达2.8亿芯公里,而国内光纤产能约为2.4亿芯公里(光纤预制棒产能8000吨,每吨产出3万芯公里),缺口为16.7%,供需紧张。

从光纤预制棒到光缆制作,长飞、亨通光电、烽火通信、中天科技等国内厂商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实力。

曾经受制于国外厂商,占到光纤光缆70%利润的光纤预制棒,国内大型厂商也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拥有充足光纤光缆产能及光纤预制棒自给能力的厂商,如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烽火通信等。

表6:

国内外主流光纤光缆企业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3.3.3“神经节点”无源光器件:

行业竞争激烈,毛利率下降压力较大

在光接入网建设中,除了光纤光缆,还需要大量使用无源光器件及其配套设施,如光纤配线架ODF、光缆接头盒、终端盒、光分路器、光纤连接器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光分路器和光纤连接器。

图18:

ODN网络产品形态

资料来源:

中国电信,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2016年11月,中国移动光分路器集采招标总量高达2190万套,是2015年该产品招标总量的3.5倍,刷新了国内运营商同类产品单次集采规模的历史记录。

2016年9月,中国电信进行了ODN器件的大规模集采,包括光分路器993万个,光缆分光分纤盒975万个,光缆接头盒303万个,光纤活动连接器10048万条,现场组装光纤活动连接器2685万个,预制成端蝶(圆)形引入光缆1617万条。

较上轮集采,各类器件集采数量均出现了大幅增长。

随着FTTH对光纤连接器和光分路器等ODN无源光器件的大量增加,国内无源光器件产业发展迅速,大小厂商众多。

由于光分路器等无源光器件制作和封装技术工艺门槛相对较低,面临毛利率下降的压力,建议关注拥有高附加值器件研发生产能力,有专有工艺和封装技术的生产企业,如有博创科技、光迅科技、特发信息、天孚通信等。

4.IPTV开启“光宽+”时代,内容和服务集成商最先受益

光纤入户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提升,让智慧家庭成为了可能,以百千兆宽带为依托,高清视频通话、智慧家居、远程医疗、在线教育、VR/AR互动体验均可自由实现,而电视机作为“家庭文化”的重要载体,插上光纤宽带的翅膀,实现“互联网+电视”的融合,即是打开智慧家庭的绝佳入口。

目前家庭电视主要包括有线电视、IPTV和OTT电视。

不同于传统的有线电视,以IPTV和OTT电视为代表的互联网电视利用宽带网络,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多种交互式服务。

相较于OTT电视基于普通家庭宽带,IPTV以光纤专网为传输网络,在高速、流畅和稳定等网络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图19:

IPTV、有线电视、OTT电视比较

资料来源:

中国电信,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4.1预判:

IPTV将成有线电视的终结者

自2005年起步,IPTV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变迁,也经历了与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十年博弈。

2016年用户规模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