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6499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8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生儿操作流程.docx

新生儿操作流程

新病人入院流程

听见门铃热情接待,初步了解病情,准备婴儿床,弯盘,体温表

自我介绍,微笑服务〔您好!

我是宝宝的床位护士**,同时将患儿放于婴儿床上〕

观察病情,核对性别,测量体温,重症患儿入NICU

询问病史〔过敏史、既往史、饮食、大小便〕

核对患儿##、性别、年龄、诊断,进行入院宣教,暂留家属以便医生询问病史

通知医生接待新病人,将病历交给主班护士安排床位,填写各眉栏

准备洗澡的环境与用物

测量体重,再次核对性别

按常规洗澡同时进行护理体检〔囟门,五官包括眼、耳、鼻、口腔,皮肤包括会阴、脐部、皮肤皱褶处、手心、指甲必要时修剪〕

根据主班安排核对并戴上额标,手圈,床位标识

记录体温、体重与阳性体征

将阳性体征告知家属,再次核对性别,归还衣物与贵重物品

与医生沟通,共同制定治疗计划

处理医嘱,进行护理记录,重点交班

新生儿沐浴

洗手,更换洗澡衣

环境准备〔关闭门窗,调节室温24-28℃,水温38-40℃,打开远红外辐射加温床并垫上浴巾,浴台上垫好台布〕

备齐用物〔磅秤、尿裤、衣被、沐浴露、指甲剪、棉签、安尔碘、3%双氧水、红臀软膏、污物桶、小毛巾、必要时备纱布〕

患儿核对,检查患儿额标和手圈

唤醒患儿"宝宝洗澡啦!

〞脱衣去掉尿裤,检查全身情况秤体重并记录,

将患儿置于浴台上用流动水淋湿患儿全身,注意堵住外耳道

取沐浴露洗头、躯干与四肢最后为会阴和臀部

用流动水冲洗患儿全身,注意堵住外耳道

用小毛巾擦脸〔眼→额头→面部→下颚从内向外〕

置于远红外床上,用浴巾擦干全身

做好脐部护理和臀部护理

兜好尿裤,穿好衣服,包好包被

必要时修剪指甲,清理鼻孔和耳孔〔用棉签拭去分泌物与少量积水〕

核对患儿,置于婴儿床上

清理用物

终末处理

洗手,记录

新生儿测量体温

洗手、戴口罩

评估患儿

环境准备,个人准备i

备齐用物〔体温表、纱布、弯盘〕

检查体温表

暴露肛门〔松解包被,撕开尿布一角充分暴露肛门〕松解包被

润滑肛表自颈部插入,将体温表放置于脊柱和肩胛骨之间

插入肛门3-4cm固定10-15分钟后取出

3分钟取出,擦净肛门擦净体温表,看明度数,置于弯盘中

擦净体温表,看明度数,置于弯盘中记录

记录安置患儿

安置患儿终末处理,洗手

终末处理,洗手绘制体温

绘制体温

新生儿喂奶法

洗手、戴口罩

评估患儿

准备环境,用物准备,个人准备

根据奶单取奶

选择合适的奶头,检查奶液

取70℃左右的热水热奶

核对床号、##、奶量、奶的种类

检查奶的温度〔滴1-2滴奶液于手腕内侧〕

将患儿的头部托起或抱起,头侧位

"宝宝吃饭啦!

乖!

〞用饭巾围于患儿颈部

喂奶〔奶液充满奶头,中间给与必要的换气,停吸片刻.如有呛咳,应暂停喂奶,轻拍背部,如有窒息按窒息流程处理.滴喂时,用带橡胶管的滴吸取奶液,自患儿口角缓慢滴入口腔,见有吞咽动作再继续喂〕

喂毕,轻擦患儿口角旁乳汁,竖抱患儿轻拍背部,右侧卧位

擦净口角,整理床单位

洗手,记录

密切观察病情,防止窒息

新生儿尿布更换法

洗手、戴口罩

评估患儿〔病情,皮肤粘膜的情况〕

备齐用物〔纸尿裤、布尿布、温水盆、棉签,按需备红臀软膏、达克宁散、红汞、3%双氧水、安尔碘〕

打开包被和纸尿裤

将上层尿裤置于患儿臀下

用湿巾纸擦净臀部

做好臀部护理〔一般情况喷皮肤保护膜,有湿疹时扑达克宁散,有破溃时于暴露,用毫米波照射治疗,保持局部干燥〕

做好脐部护理〔于安尔碘消毒脐部,有感染时于3%双氧水清洗脐部,再用安尔碘消毒,保持局部干燥,尿布不宜盖住脐部,分泌物多时用无菌纱布覆盖〕

取出污尿裤,丢弃于污物桶内

取出一次性纸尿裤,展开垫于臀下髂嵴上齐腰处

揭开两侧胶带并将其紧贴在尿裤前的胶带固定处

调整尿裤位置以使患儿舒适

包好包被,整理床单位

洗手,记录

新生儿留取粪便标本

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纸尿裤、胶布、化验单、粪常规或粪培养试管、棉签、湿尿布〕

换尿布

粪常规粪培养

核对患儿核对患儿

取常规试管取无菌棉签

挑取黄豆大小粪便〔挑取不正常部分〕挑取黄豆大小粪便〔挑取不正常部分〕

插入试管插入试管

贴上化验单标签于试管外〔注明床号、##〕手持棉签部分在试管口上折断丢弃

送检棉签下段自行落入试管内

洗手,记录盖紧盖子

贴上化验单标签于试管外〔注明床号、##〕

送检

洗手,记录

新生儿留取尿标本

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纸尿裤、胶布、化验单、尿常规试管、一次性尿液收集袋、湿尿布〕

核对患儿

将尿液收集袋对准患儿尿道口紧贴会阴,放平塑料袋,轻兜尿布

患儿取半卧位

见尿后用吸管吸尿5-6ml,放入尿常规试管内

贴上化验单标签于试管外〔注明床号、##〕

送检

洗手,记录

新生儿滴眼药水

洗手、戴口罩

核对评估患儿〔眼部分泌物〕

环境准备,个人准备

备齐用物〔眼药水、棉签、弯盘〕

核对患儿

患儿准备〔仰卧位头稍后仰〕

滴药前〔用棉签擦去眼部分泌物,用左手食指或棉签拉开患儿下睑〕

滴药〔右手将眼药水点入穹隆结膜囊内,用手指将上睑轻轻提起〕

滴药后协助闭眼1-2分钟

安置患儿

终末处理

洗手,记录

新生儿口服给药

洗手、戴口罩

核对评估患儿〔病情,是否适合口服给药〕

环境准备,个人准备

备齐用物〔棉签、糖水、一次性针尖、安尔碘、弯盘,不在吃奶时间时另加奶嘴和无菌持物钳〕

将服药单与口服药核对,核对完毕请第二人核对

固体药碾碎后溶于糖水中,油剂或﹤1ml的药液于药杯内倒入少许糖水

带服药单、发药车至患儿床边

核对床号、##、手圈、药名、剂量、浓度、时间、方法

垫好小毛巾将患儿头转向操作者,"宝宝吃药啦!

将奶嘴轻轻放入患儿口中,再将药液从口角徐徐喂入,清洁面部与口角

在长期医嘱单上签名

收回药杯,清洁药盘

洗手,观察药物反应,作必要的记录

新生儿口腔护理

洗手、戴口罩

核对评估病人〔观察患儿口腔粘膜、牙龈、舌苔、口腔酸碱度、口唇、气味等〕

环境准备,个人准备

备齐用物〔棉签、纱布、弯盘、PH试纸、根据评估结果备消毒液与外用药〕

核对患儿

患儿取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棉签擦拭清洗口腔各部位〔顺序:

外面、内面、咬合面、颊部、硬颚与舌面〕

观察口腔粘膜情况,遵医嘱使用外用药

安置病人

终末处理

洗手,记录

新生儿鼻饲

洗手、戴口罩

评估患儿〔患儿的病情治疗和鼻腔粘膜的情况〕

环境准备,个人准备

备齐用物〔治疗碗、一次性胃管、弯盘、注射器、纱布、石蜡油、棉签、胶布、治疗巾、听诊器、温开水、鼻饲液38-40℃〕

唤醒核对病人

必要时戴手套

清洗鼻腔

颌下铺治疗巾

润滑胃管前端

测量长度〔自发际至剑突〕

轻轻插入至所需长度

检查口腔内有无胃管盘曲

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抽胃液,听气过水声,无气体逸出〕

固定胃管

注入温开水→鼻饲液→温开水

封闭胃管末端

安置患儿

洗手,记录

根据医嘱拔管〔夹紧胃管末端迅速拔出,置于弯盘内〕

安置患儿,终末处理

洗手,记录

新生儿氧喷

洗手、戴口罩

评估患儿〔病情,口腔粘膜,呼吸道通畅情况〕

环境准备,个人准备

备齐用物〔中心吸氧装置一套、LCD、纱布、弯盘、氧喷药物〕

核对患儿

安装中心吸氧装置

连接LCD

加入药液

打开氧气流量开关至6-8升/分

罩住患儿口鼻至药液全部喷完,操作中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擦干患儿面部,安置患儿

终末处理

洗手,记录

新生儿普通暖箱的使用

洗净双手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

水槽内加蒸馏水至所需刻度

根据患儿日龄、体重,设定箱温,预热暖箱

核对患儿

恒温灯亮20分钟后将患儿放入暖箱

注意患儿体温,4h测一次随时调节箱温,每次0.5-1℃并记录箱温与体温

报警时与时检查报警原因

暖箱内的护理操作一律通过操作窗孔进行,必须出箱时注意保暖

暖箱每天用消清水擦拭一次,蒸馏水每天更换,暖箱每周更换

患儿出箱后彻底清洁、消毒并记录

定期检修

辐射台的使用流程

洗净双手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

床温传感器探头置于床中央

调节床温32-34℃左右,预热5分钟,

核对患儿

普通患儿包好包被,快速复温患儿裸体仅包以尿布,放于床中央,

腹部肝脏区或背部平坦处〔俯卧位时〕用酒精清洁后将肤温传感器探头的金属面紧贴其上

调整温度报警系统

患儿每2小时测腋温一次,〔﹤35℃测肛温〕

报警时,先检查患儿,再检查传感器〔电极受压,被尿浸湿或脱落〕

辐射床每天用清水擦拭一次

患儿停止使用后彻底清洁消毒并记录

定期检查维修

长颈鹿暖箱使用流程

洗净双手

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机器下方〕

打开机器开关〔机器中部〕

水槽内加蒸馏水至所需刻度

小儿记录按yes

按箱温调控按钮〔风扇标记〕根据患儿日龄、体重,设定箱温,放手即确认,预热暖箱

如>37℃按>37℃的按钮再设定,

如设定皮肤温度则按有小孩标记的按钮再设定皮肤

温度,并将探头金属面贴于肝脏部位

根据患儿日龄体重调节湿度,按湿度调节按钮〔三个水滴〕

核对患儿

到达所需温度后将患儿放入暖箱

注意患儿体温,4h测一次随时调节箱温,每次0.5-1℃并记录箱温与体温

报警时与时检查报警原因

暖箱内的护理操作尽量通过操作窗孔进行,必须打开仓门时先打开风帘开关以保持箱温

需要称体重时,按体重按钮〔天平形状〕按照电脑提示操作即可

需要使用辐射功能时按左手的电动开关或踩脚开关并设定皮肤温度或辐射强度,按辐射强度调节按钮〔灯形状的按钮〕

打开时床垫可以左右水平移动,按床垫上方的按钮可以调节患儿体位

暖箱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一次,蒸馏水每天更换,暖箱每周更换

患儿出箱后彻底清洁、消毒并记录

定期做培养、检修,滤网3个月更换一次

新生儿普通暖箱的消毒

〔每周一次彻底消毒与终末处理〕

洗净双手

准备用物〔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抹布、干毛巾、一次性手套〕

放尽水槽内的蒸馏水

拆除暖箱的所有可拆卸的配件并浸泡于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30分钟

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暖箱

用清水擦拭暖箱

用消毒的干毛巾擦拭暖箱

安装所有暖箱配件,有缺失与时处理

将暖箱安置于指定位置

记录消毒时间与暖箱编号并签字

新生儿口鼻吸痰法

洗手、戴口罩

核对评估病人〔了解患儿病情、分泌物情况,口鼻腔情况,了解吸引器的性能〕

环境准备,个人准备

备齐用物〔合适的吸痰管、手套、生理盐水、听诊器、一次性小药杯等〕

核对唤醒患儿,将患儿头转向操作者,取合适体位

取管连接吸引器,调压0.013Mpa,试吸

阻断负压插入口或鼻腔,给与负压捻转向上提出,时间﹤10S,吸水冲管,吸净痰液

〔先吸口腔后吸鼻腔〕

观察粘膜有无损伤,面色,呼吸情况,吸痰效果

擦净面部与口鼻腔分泌物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浸泡1:

2000PPM〕

洗手,记录

新生儿气管插管吸痰法

洗手、戴口罩

评估病人〔了解患儿病情、分泌物情况,口鼻腔情况,了解吸引器的性能,确定吸痰管型号〕

环境准备,个人准备

备齐用物〔合适的吸痰管、手套、生理盐水、5ml注射器、听诊器、一次性小药杯等〕

核对唤醒患儿,将患儿头转向操作者,取合适体位,有效翻身,拍背

取管连接吸引器,调压0.013Mpa,戴手套,试吸,测长度

痰液粘稠者气管插管内注入0.5-1ml生理盐水,加压给氧〔流量5-8L/min〕后再吸

阻断负压插入所量长度,给与负压捻转向上提出,时间﹤10S,吸水冲管,严格无菌技术

先吸气管插管处〔鼻插管先吸鼻腔,口插管先吸口腔〕,气管插管内分泌物吸净后再吸口鼻腔分泌物

随时监测SPO2,吸痰完毕加压给氧

听诊肺部有无湿啰音,如有再重复操作一次

检查气管插管有无移位与固定情况,置患儿于合适体位

连接呼吸机,固定管道,排除积水,检查湿化器的温度与湿化水的情况,与时调整

观察粘膜有无损伤,面色,呼吸情况,SPO2,吸痰效果

擦净面部与口鼻腔分泌物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浸泡1:

2000PPM〕

洗手,记录

新生儿窒息的处理

确认窒息

护士1立即头低脚高位,拍背护士2准备中心吸引护士3立即通知医生

擦净口鼻腔分泌物取管连接吸引器,左手调压0.013Mpa,试吸建立静脉通道

头偏向一侧遵医嘱用药

阻断负压插入口或鼻腔,给与负压螺旋式向上

提出,时间﹤15S,吸水冲管,吸净奶液

〔先吸口腔后吸鼻腔〕

观察粘膜有无损伤,面色、呼吸、心率、吸引效果

好转→头罩吸氧

根据医嘱

病情加重→加压气囊给氧,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挤压

进一步观察面色、呼吸、心率是否复苏

擦净面部与口鼻腔分泌物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浸泡1:

2000PPM〕

洗手,记录

新生儿氧气吸入

洗手、戴口罩

评估患儿〔病情,缺氧程度,意识状态,分泌物情况〕

环境准备,个人准备

备齐用物〔中心供养氧气装置一套、湿化瓶内放蒸馏水、橡胶管、合适的头罩〕

核对患儿,将流量表接头插入墙上氧气出口,对齐固定孔用力插入

向外轻轻拉接头,证实已接紧

连接用氧装置

-检查接头与管道是否漏气,氧气流出是否通畅

打开氧气,调节氧流量

将头罩罩住患儿头部,缺口部位对准颈部,〔颈部缺口不能遮盖〕气源入口连接橡胶管

调整顶板小孔

安置患儿

观察病情并记录

停止用氧〔撤去头罩→关氧气→分离管道〕,

安置患儿

终末处理

洗手,记录

空氧混合吸氧

洗手、戴口罩

评估患儿〔病情,缺氧程度,意识状态,分泌物情况〕

环境准备,个人准备

备齐用物〔中心供养氧气装置一套、湿化瓶内放蒸馏水、橡胶管〕

核对患儿,将流量表接头插入墙上氧气出口,对齐固定孔用力插入

向外轻轻拉接头,证实已接紧

连接用氧装置

检查接头与管道是否漏气,氧气流出是否通畅

接空氧装置〔先装控制器→接电源→打开开关→连接氧气导管→调节氧流量〕

测定氧浓度

罩住整个头部,缺口部位对准颈部

安置患儿

观察、记录

停止用氧〔撤去空氧混合装置→关控制器→拔电源→关氧气→分离管道〕

安置患儿

终末处理

洗手,记录

呼吸机給氧

洗手、戴口罩

评估患儿〔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是否已经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的性能〕

备齐用物〔呼吸机、消毒好的管道、湿化器、滤纸、蒸馏水、模拟肺、连接管、听诊器、中心供氧装置、电源转换器、记录单〕

核对患儿,正确安装湿化滤纸,加蒸馏水

连接管道

测压管

主机机器出口湿化器储水器插管连接口模拟肺

返回机器储水器出气管

连接电源、氧源、压缩空气

开启呼吸机、湿化器、显示器开关

调节呼吸机参数〔通气模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触发灵敏度、湿化器温度〕

取下模拟肺,连接患儿人工气道

听诊检查通气效果,监测有关参数

安置患儿

观察病情并记录必要时吸痰

掌握脱机指征,准备好合适的給氧装置,充分吸痰,常规做痰培养,妥善处理气道,撤去呼吸机,调至待机状态

观察病情,确认病情平稳,关湿化器、呼吸机、显示器主机,拔空气、氧气,切断电源

安置患儿

终末处理,〔分离管道,倒去湿化液,去除滤纸,浸泡,浸泡完毕,与时捞出,蒸馏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安装好管道和滤纸处于备用状态〕

洗手,记录

CPAP吸氧

洗手、戴口罩

评估患儿〔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CPAP机的性能〕

备齐用物〔CPAP机、消毒好的管道、湿化器、滤纸、蒸馏水、连接管、听诊器、中心供氧装置、电源转换器、记录单〕

核对患儿,正确安装湿化滤纸,加蒸馏水

连接管道

测压管

主机鼻塞子

机器出口湿化器储水器

连接电源、氧源、压缩空气

接电源,打开机器开关

调节参数,一般氧流量6-8L/分,氧浓度60%〔具体根据病人调节〕

贴上人工皮肤,固定鼻塞子,戴帽

安置患儿

观察病情并记录

掌握脱机指征,准备好合适的給氧装置,充分吸痰,妥善处理气道,撤去CPAP机

观察病情,确认病情平稳,关湿化器、CPAP机,拔空气、氧气,切断电源

安置患儿

终末处理〔分离管道,倒去湿化液,去除滤纸,浸泡,浸泡完毕,与时捞出,蒸馏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安装好管道和滤纸处于备用状态〕

洗手,记录

新生儿抢救流程

立即置远红外床上,心电监护

护士1开放气道必要时吸痰护士2准备气管插管的一切用物护士3立即通知医生

加压气囊给氧建立人工气道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采血检查〕

遵医嘱用药

人工呼吸,必要时胸外心脏挤压

连接呼吸机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

观察病情并记录

新生儿气囊加压给氧

评估患儿〔一看、二摸、三听〕,呼救

评估呼吸道是否通畅、面罩型号、有否吸痰和吸氧装置

准备急救气囊,必要时准备吸引装置

站立于病人床头,连接管道,打开流量表,氧流量10L/分,检查气囊是否漏气

打开气道,3C手法扣住面罩

潮气量10ml/分,两手指处于自然握持状态,频率20-40次/分

观察胸廓起伏与缺氧状况是否改善

根据病情采取其他抢救措施

洗手,记录

新生儿补液的配置

洗手、戴口罩

将输液单与医嘱核对

评估患儿〔病情,营养状况,穿刺部位皮肤和血管状况与肢体的活动度〕

环境准备,个人准备

备齐用物〔棉签、安尔碘、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胶布、弯盘、液体、药物、滴注单〕

护士1根据滴注单准备药物

第一份补液贴上滴注单,转抄第二份补液

护士2核对溶解药液

消毒加药口,根据滴注单加入药物注意用药后的核对

打勾签名

检查并插入输液器

补液带至床边,核对患儿床号和##手圈

补液挂在输液架上

排气,检查输液器无气泡,妥善放置

新生儿静脉输液

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核对评估患儿〔病情、营养状况、穿刺部位的皮肤和血管状况〕如与配补液一起则可省略评估环境个人准备

备齐用物〔止血带、剃刀、棉签、安尔碘、胶布、头皮针、注射器、留置静脉时备留置针一套废物桶三只〕

核对患儿

选择静脉,四肢扎止血带,头皮静脉剃去局部毛发〔止血带、剃刀一用一消毒〕

备好胶布

常规消毒皮肤

进针固定

普通头皮针静脉留置针

注射器抽水连接头皮针排气确定无气泡取针,去除针套,旋转松动外套管

取下护针帽一手固定皮肤,一手持针,穿刺见回血,再进针少许

一手固定皮肤,一手持针,退针芯,送外套管

穿刺见回血,再进针少许

固定

松止血带,固定

插入连接好注射器的头皮针

试推是否通畅

抽回血,试推是否通畅,记录穿刺时间

核对床号##无误后连接输液器,调节滴速

再次核对,观察,记录

安置病人

终末处理,洗手

新生儿通留置针正压封管

洗手、戴口罩

评估患儿〔留置时间、局部皮肤情况〕

环境准备,个人准备

备齐用物〔注射器抽水接头皮针、棉签、安尔碘、弯盘、注射盘〕

核对患儿,消毒肝素帽

排气确定头皮针内无气泡

将头皮针插入肝素帽,试推是否通畅

连接输液器,调节滴速

核对,观察,记录

安置患儿

输液完毕

注射器抽水接头皮针,向留置针内推注,并以边推注边退针的方法,退出针头,避免回血,使留置针内充满生理盐水

安置病人

终末处理

洗手,记录

新生儿PICC置管术

洗手、戴口罩

评估患儿〔病情要求无出血倾向,病情较稳定,出生三天以上的早产儿,估计需要长期

输液、经济状况、穿刺部位的皮肤和血管状况,首选右侧贵要静脉〕

家属谈话签署知情同意书

备齐用物〔PICC穿刺包一只包括止血带、切割器、穿刺针、尺、导管.治疗包一只包括

镊子1把、治疗巾3块、纱布3块、洞巾1块、血管钳2把、棉球、小药杯、

弯盘.无菌手套2副、肝素帽、棉签、安尔碘、胶布、头皮针、10ml注射

器2付、0.9%NS、肝素盐水1-5u/ml、皮肤保护膜、PICC专用贴膜、垃圾桶三只>

环境准备,个人准备<洗手、戴口罩,核对患儿将其平卧于远红外辐射抢救床上,手臂外

展90度,头转向穿刺侧,由一名助手负责维持体位与穿刺前扎止血带>

测量穿刺点至上腔静脉下1/3的距离即穿刺点至左胸锁关节的距离,测量双侧臂围

手臂下垫小毛巾,放好止血带

戴手套,消毒〔范围整个手臂、腋下、指尖两遍与另一位助手戴好手套后配合〕

建立无菌区〔打开治疗包,第一块治疗巾垫在手臂下,再铺洞巾,第二第三块治疗巾铺于患儿身侧形成一无菌区域〕

将无菌物品递送至无菌区域〔穿刺包镊子肝素帽贴膜纱布注射器等〕

戴手套,装上肝素帽,切管〔根据测量长度延长2cm切割〕

预冲导管〔10ml注射器抽肝素盐水1-5u/ml预冲导管,导管外用0.9NS湿润〕

助手扎止血带

实施穿刺〔去掉穿刺针保护套,松动针芯,两侧持针,绷紧皮肤,进针见回血,降低角

度再进针少许,推外套管进入静脉,助手松止血带,操作者左手中指按压外套管前端,减少血液溢出,退出针芯〕

置入导管〔用镊子夹住导管前端,将导管匀速送入静脉,松开左手中指,固定外套管针翼,送至所需长度加1cm〕

保护无菌区域,拍床边片,确认导管位置

按压外套管上端,退出外套管,劈开并移去外套管

抽回血再次确认穿刺成功,正压封管

清理穿刺点〔移去洞巾,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待干后应用皮肤保护剂

固定导管,覆盖无菌敷料〔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用胶布固定圆盘,在穿刺点上方放置4*4cm小纱布吸收渗血,并注意不要盖住穿刺点,覆盖贴膜在导管与穿刺部位,贴膜下缘不要超过圆盘,用第二条胶布从圆盘下交叉固定导管,第三条胶布再固定圆盘〕

连接输液,观察滴速

整理用物,安置病人

终末处理,洗手

穿刺后记录〔记录置入导管的长度,胸片位置,导管的型号,规格批号,所穿静脉名称,臂围,穿刺过程描述—是否顺利〕

新生儿PICC敷料、肝素帽的更换

洗手、戴口罩

评估患儿〔留置时间、局部皮肤情况,常规每周更换一次〕

环境准备,个人准备

备齐用物〔肝素帽、手套、0.9%NS10ml、PICC专用贴膜、安尔碘、棉签、皮肤保护膜〕

核对患儿,戴手套

更换肝素帽<连接头皮针排尽肝素帽内空气,反折延长管,旋下旧肝素帽,将充满液体的肝素帽连接于导管,按常规冲管,继续使用>

去掉旧敷料〔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签协助小心撕开,撕贴膜时一定要由下往上撕,以免导管移位〕

换手套,以穿刺点为中心范围7.5*7.5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签清洁3次,待干

以穿刺点为中心范围7.5*7.5用安尔碘消毒3次,在擦洗管道时物接触穿刺点避免刺激血管

待干后擦上皮肤保护膜

用胶布固定圆盘,覆盖贴膜在导管与穿刺部位,贴膜下缘不要超过圆盘,用第二条

胶布从圆盘下交叉固定导管,第三条胶布再固定圆盘〕

安置病人

终末处理,洗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