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士兵突击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685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士兵突击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3士兵突击教案.docx

33士兵突击教案

第三单元(三)士兵突击

Ø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欣赏小说的方法,本课应着重把握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极具个性的人物形象。

Ø通过分析文中语言、肖像、动作描写的作用,体会文章的主旨和人物形象。

Ø理解、学习当代军人善良、执着、坚毅的宝贵品格,体会他们“不抛弃,不放弃”、生死与共的战友情。

建议一采用自主阅读法、课堂讨论法、活动法

本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浅显易懂的文字,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加之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所以在教学时可采用自主阅读法,让学生唱主角,自己来品味、感悟、表达。

教师精心设疑进行思路导航,学生互动交流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建议:

1.以“了解人物形象、体会小说主题,感悟当代军人善良、执着、坚毅的宝贵品格,体会他们‘不抛弃,不放弃’、生死与共的战友情”为重点,以“自读——互动——延伸”为课堂教学基本思路。

2.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钻研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放映《士兵突击》电视剧片段,或者播放有关军事训练、比武的影视、图片,使学生对小说建构的故事情节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以便更好地融入到小说的情境里去。

3.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文中语言、肖像、动作描写的作用,体会文章的主旨和人物形象。

4.在了解人物、体会主旨的基础上,可拓展讨论:

论题可涉及友情、感恩、坚持、毅力等,特别是那种“不放弃自己、不抛弃战友”的精神,对学生现在的学习生活和将来的职场生涯,都该有很大的启迪,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示例:

一、读一读

学生运用多种方式阅读文本,或朗读、或默读;或齐读、或分组读;或速读、或跳读。

通过充分的阅读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小说主要人物是谁?

3.简略谈谈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二、议一议

教师设疑导航,学生思考讨论:

1.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三个人物(许三多、伍六一、成才)的性格中有什么共同点?

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3.小说用人物自己的言行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请分别找出描写成才、伍六一和许三多的语句,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4.文中多次写到伍六一的“愤怒”、“狂怒”和“声嘶力竭”,请分析他几次“愤怒”之下的心理活动。

最后他终于“慢慢平和下来”又是为什么?

5.在离终点仅有几百米的时候,伍六一却选择了弃权:

“我跑不动了!

我弃权!

”他真的是跑不动了吗?

他的这一做法是否违背了他们“不抛弃,不放弃”的准则?

6.同样怀着对成功的渴望,同样有着坚强不屈的意志,许三多和成才在最后的冲刺中却有着不一样的表现,请你在文中找出两人不同的言行,说说这体现了两个人怎样不同的性格特征。

7.根据小说的描写,你认为许三多和成才最后会得到怎样的评价(各自会有怎样的结果)。

8.许三多的话并不多,但却真实地表现了他的内心世界。

读读下面这段话,说说许三多绝不丢下伍六一的根源是什么?

“跑了好远……从家跑到这……前边都是你们推着扛着……最后这一下……我帮一下,又算什么?

三、演一演

揣摩文中人物语言,学生分组进行,分角色对话,进一步体会主人公“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和情感。

1.课下分组准备,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2.学生课堂表演并进行评比,评出“最佳演员”等。

四、说一说

让学生带着对小说主题的感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去体会身边的友情的美好,去思考怎样面对生活的挫折与磨难。

1.教师补充《士兵突击》精彩台词。

2.学生说说表现“友情”的名言、诗词。

3.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理解,如:

“友情是成功时朋友真诚的祝福;友情是沮丧时朋友温暖的拥抱;友情是困难时朋友坚定的扶持。

4.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不抛弃、不放弃”的理解。

建议二采用自主阅读法、扩展阅读法

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小说主题鲜明,易于把握;情节引人入胜。

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品味小说的细节描写,领会富有个性的语言特色,从而进一步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过程建议:

1.学习本文,可以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欣赏扣人心弦的情节艺术,揣摩人物描写中典型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体味小说细节的精彩之处。

2.可以通过扩展阅读小说其他章节,进一步体会小说的基本风格,感受文学的魅力。

3.纵观许三多的成长经历,他之能从一个傻乎乎,连原地转身都转不好的步兵列兵,成长到步兵之王老A,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从来不放弃自己,也从来不抛弃战友。

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甚至很木讷的农村孩子,却始终秉持自己的信念“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他能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这么一件件事做好,最后达到了一个谁都没想到的高度。

许三多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有所成就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聪明,而是责任、认真、执著和爱心。

现在社会上聪明人太多了,都玩小聪明,真正踏踏实实做事情的人却很少。

所以,教师可以精选一些小说其他章节,让学生扩展阅读,然后分析讨论许三多成功的原因,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事,也学会做人。

4.以“教师导学——学生品味——拓展延伸”为课堂教学基本思路。

5.《士兵突击》是一部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整部小说,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示例:

一、感知

1.把握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

2.了解人物,体会情感,把握小说主题。

二、品味

小说语言简洁却内涵丰富,极富表现力,同时,作者也很善于从细微之处表现出人物的鲜明特点。

请品读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特别是句中加点的词)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1.许三多再一次停住,然后向伍六一跑去,成才也停了下来,但是停在原地。

……成才看着,看看前边,又看看后方,一脸焦急。

2.成才面色忽然沉了下来,他看见了地平线上赶过来的那两名士兵。

3.许三多平静地对他说:

“用力跑,别用力嚷嚷。

4.所有的人都已经濒临了极限。

他们有一段是平行的,这平行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谁也没有能力把自己的步子再快一点点,但后来者在漫长的僵持中终于超前了半个身子,然后是一个身子,一米,两米……

5.成才忽然掉头就跑,往终点奔跑。

许三多却看也不看跑去的成才,他将背包背在了身子前边,抢上来抓住伍六一,他不想丢下他,他要背着他走。

6.“跑了好远……从家跑到这……前边都是你们推着扛着……最后这一下……我帮一下,又算什么?

”伍六一已经完全没力气可用了,他只能看着许三多往前一步步挣扎。

伍六一本来是狂怒加无奈的眼神也慢慢平和下来,他说:

“许三多,咱们是朋友。

7.许三多仍在喊叫着,喊叫声中救护车与他交错而过,喊叫声中许三多的声音将所有人的声音淹没,喊叫声中许三多刚流出的眼泪被风吹干,他在喊叫声中跨越了终点。

喊叫声中,许三多的双手砰的撑在那辆越野车的保险杠上。

8.成才欢天喜地地跑过来,他想与许三多拥抱,许三多抬起头,那双眼睛里的冷淡让成才愣住了。

三、拓展

比较阅读《士兵突击》其他章节。

1.学生讨论,进一步体会小说的总体风格,感受文学的魅力。

2.总结许三多的成功经历并讨论:

许三多为什么能从一个傻乎乎,连原地转身都转不好的步兵列兵,成长到步兵之王老A?

建议三采用自主阅读法、写作实践法

本文语言简洁但内涵丰富,极富表现力,作者运用神态、语言、行动等人物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

这些表现手法值得学生学习、模仿。

所以,本文的教学,也可以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充分品读描写人物语言、心理、行动等的语句后,通过仿写等形式,训练学生运用人物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建议:

1.首先品读课文,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文中语言、肖像、动作描写的作用,充分体会文章用人物自己的言行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2.进行句子仿写。

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处人物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妙处,并仿照此句描写班上的同学。

3.观看《士兵突击》另一章节的电视片断,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写作,要求故事情节叙述完整,运用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4.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竞赛的形式。

兰晓龙,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后进入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成为一名职业编剧。

曾创作了话剧《红星照耀中国》,电视剧《石磊大夫》、《步兵团长》。

话剧《爱尔纳·突击》获得2002年全军新剧目展演编剧一等奖。

2005年2月《爱尔纳·突击》获得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奖。

作者兰晓龙为了写好该部小说,深入装甲部队,潜心创作,用了近四年时间的雕琢,被读者一致认为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当代军事题材的好作品。

 

《士兵突击》作者兰晓龙专访

作者:

杨鸿

来源:

解放军报

许三多、成才、史今、伍六一……《士兵突击》里塑造的士兵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当代普通士兵的形象是如何创作出的?

为什么能让人感到如此鲜活如此真实?

8月26日,记者采访了该书作者兰晓龙。

贴近生活,永远是文学创作的根基

记者:

《士兵突击》中每一个人物和士兵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到非常自然真实,有人认为,作者一定是从基层部队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要不然不会对连队和普通士兵的生活拿捏得这么准。

甚至还有人认为,说不定许三多的故事里,就有作者自己的经历,是这样的吗?

兰晓龙:

这不是我的亲身经历。

我是1997年9月从地方大学毕业,直接走进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

如果按我的亲身经历去写的话,和许三多的形象会大相径庭。

但这个作品也不是“编”出来的,都源于现实,只是这些人物没有原型。

在我们基层部队,像许三多这样的人太多了,几乎每一个士兵身上都能看到许三多的影子,他们很朴实,看起来不是很聪明,但很努力,最后成为优秀士兵。

记者:

既然不是你的亲身经历,那一定来自于你对基层部队生活的体验。

现在,有的专业创作人员到部队体验生活,尽管也是住到一线班排和基层官兵生活在一起,但总感到还是有一种距离,难以走进士兵的内心世界。

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兰晓龙:

我认为,写士兵,就要以并肩战友的身份去感受士兵。

我也是在创作上走过一段弯路之后,才明白这个理的。

刚到部队,我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信,认为自己是科班毕业,满肚子的写作技巧,满脑子的写作激情,怎么能写不出作品。

根据军区的创作规划,我积极请战,拟定选题,在报纸堆中翻材料、挖故事、找灵感,很快就推出了几个“成果”。

谁知,别人看后却说:

“你写的这些军人是商场里的模特穿军装——假人一个。

”折腾两年,却一个像样的作品都没拿出来,我感到十分沮丧和惭愧,甚至对自己的创作能力产生了怀疑。

2000年的春天,总政和军区都要求专业创作人员必须到基层部队当兵代职,把“贴近部队、贴近生活、贴近官兵”贯穿于文艺创作的始终。

我暗下决心,踏踏实实当一回兵,看到底能不能写出好东西。

为了不让连队干部战士知道我的真实身份,我到了京郊某装甲团后,临时换了一身旧的迷彩服,佩戴着一级士官的军衔,冒充集团军机关分配下连的打字员,开始了我真正的士兵生涯。

可以想象,我的第一次队列出操是多么尴尬,我的第一次紧急集合是多么忙乱,我被战友们就兵龄津贴等常识问得张口结舌,我还要操心被子为什么总也整不成豆腐块……然而,当兵三个月后,我和士兵们已经成了真正的朋友,也有了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小秘密,他们和我想啥说啥、口无遮拦,也可以大大方方向我借钱。

直到总政艺术局领导下部队检查我们深入生活的情况时,我的身份才彻底暴露。

我很内疚,自费请我们班的几个兵和连队干部吃了顿饭,他们不仅原谅了我的“卧底”,反而给了我许多创作上的鼓励,那些激情的话语至今还在鞭策着我。

后来我到营部和团机关继续代职,并随部队参加了一次军区组织的大型军事演习,使我更加开阔了视野,切身感受到了模拟战争情况下部队动态的美感,感受到平凡士兵在战斗环境下的伟岸,集体力量的伟大。

我从一个地方大学生的视角看士兵外表,升华到并肩战友的身份感受士兵的内心世界,顿时觉得士兵军帽下的表情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表情,面部肌肉都不用动就可换一种心情,深藏着很多的内容和内涵,而我要的是表情后面真实的故事。

这些故事,只有和士兵们的感情深了才能挖掘出来。

这些故事有苦有甜,有笑有泪,那样鲜活而无法猜测想象。

这些人物和故事渐渐在我的心里越来越清晰,我综合生活中的故事,塑造出有着军人共同神韵的人物,并给他起了个平易上口的名字,这个人就是主人翁许三多。

很多人说,《士兵突击》中的每一个人几乎都可以在部队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原型,唯独许三多找不到,而大家又觉得他是其中最接近中国士兵的人,原因就在于我把那半年生活中认识的许许多多战友的形象、对许许多多战友的感受和理解,综合了、提炼了、提纯了。

士兵是军旅文学作品的永恒主角

记者:

如今军事题材的文学作品不管是革命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多把视角放在部队各级指挥员和领导机关上,鲜有个性鲜明生动的士兵形象。

我很好奇,你为什么把创作的视角集中在一群像许三多、成才、史今、伍六一这样的士兵身上,塑造了这些平凡而又生动的战士形象。

兰晓龙:

其实理由很简单,军队里面构成军队主体的这些人,就是这些士兵。

士兵是军中的基石,作为一名军队作家,我觉得他们最值得去写。

我之所以塑造这些普通士兵的角色,就是要让人们通过这群活生生的士兵形象,走进我们的军营生活,了解我们的当代士兵,相信当代军人特别是我们当代的士兵依然保持着最可爱的品质!

他们依旧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记者:

在《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是一个土得掉渣的士兵,网上有人评论说,在现实军营里,确实有像许三多一样笨拙的士兵,但他们不可能在短短时间内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特种兵。

许三多的好运来源于你对他的同情,所以在你的作品中,你把他“加工”成了成功的士兵。

兰晓龙:

我不这样认为。

我在某特种大队体验生活时,看到很多许三多那样的农村籍士兵,他们没见过世面,接受能力慢,初看总感觉笨笨的,甚至觉得他们缺根筋,但是他们肯吃苦,而且身上潜藏着令人惊讶的某些天赋。

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他们身上的军人特质很快得到挖掘,最后百炼成钢成为优秀士兵。

至于说到“加工”,我承认对士兵我有别样的感情。

他们在部队默默奉献付出,洒过汗、流过泪,甚至负过伤,但立功、入党、转士官、提干……他们个人苦苦追求的这些从军理想和目标,在服役期间不一定能实现。

就像史今,他想留在部队,但是,作为一个非技术型的士官,一到年限就得退伍,军事生涯不得不彻底结束了。

尽管是部队的优秀骨干,但他们依然面对自然淘汰的命运。

既然在现实中不能成全他们个人的梦想,就让人们记住他们在部队的奉献和付出吧。

真实,赋予文学作品鲜活的生命力

记者:

有人说,在近年流行的军事文学作品里,《士兵突击》总算没有女记者,没有女工程师,没有将军的女儿了……但这部没有女人的作品却获得了众多女性的追捧,同时也催落了许多大男人的眼泪。

当初创作时,你是刻意把它写成一部男人戏吗?

兰晓龙:

我并没有刻意去回避女性,而是尊重军营生活的客观现实。

现在一线部队是完全封闭的军营,本身就鲜有女人的身影。

我在代职期间,部队去内蒙草原驻训,茫茫四周不见人烟,正处青春期的战士们开玩笑说,就连抓只蚊子,也是公的。

一天,听说有牧民用马车拉西瓜来卖,而且有可能是女的,大家高兴极了,都早早做好了买瓜的准备。

可是那天偏偏来了一个老头子,大家都非常失望。

这就是基层士兵的生活,在封闭的环境里,不可能有女人出现,一旦加入就会变得不真实。

记者:

现在,有的军事题材文学作品陷入这样一种创作模式——不写战争,就写大型的军事演习,似乎只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和惊心动魄的情节才能吸引读者。

而《士兵突击》反映的,大都是基层部队平淡无奇的生活,你是如何做到在平淡中打动人心的?

兰晓龙:

文学作品只要拥有真实的人物,拥有真实的人物情感和内心世界,就能感染读者。

《士兵突击》能够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然朴实。

现实生活中,基层官兵的生活大都是平淡无奇的,但是,平淡不一定就不精彩,更不等于没有意义。

创作中,我通过士兵训练和生活的平凡小事,细微展现当代军人丰富的感情世界,让读者从平淡的小事和细节中感觉到军营生活的真实,从而不知不觉地与书中的这群士兵一起经历他们的成长,去感受他们的欢乐、郁闷以及他们的战友情、兄弟情。

书中的一些对白,如“不抛弃,不放弃”、“好好地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之所以能够在很多人口中流行,不仅因为通俗、简练,还因为朴实、单纯,引起了人们心中的共鸣。

让当代军人的理想情怀激励人心

记者:

《士兵突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已拥有了庞大的读者和观众,成为军事文学作品的一大奇观,你认为原因何在?

你当时在创作时,最想向这个社会传递什么?

兰晓龙:

我觉得《士兵突击》受到大家喜爱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许三多、史今、伍六一、袁朗等军中男儿的刚性故事,击中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部位。

在当今社会,我们究竟缺失了什么,我们需要什么?

与他们积极向上的理想情怀相比,与他们坚定的信念、意志相比,与他们的善良、朴实相比,很多人找到了答案。

他们虽然没有城市时髦青年的所学、所知、所闻,但他们却有真诚和善良,他们认定的事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因为他们骨子里面就有一种不服输的倔强。

就是这种无形的、积极向上、健康的东西打动人心。

我想《士兵突击》传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想情怀和“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也需要一种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

在许多人一心追求物质利益,放弃了理想信仰的现实之中,这部作品所渲染的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百折不挠的精神,应该会对很多人有所触动。

记者:

我相信,我们军队中的千千万万个士兵一定会是《士兵突击》的忠诚“粉丝”,因为这是一部真正反映他们现实生活和理想追求的作品。

作为作者,你最想告诉我们士兵兄弟的是什么?

兰晓龙:

许三多会给每个人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告诉人们究竟应该怎样去获得快乐,怎样去过好生活。

现在,独生子女士兵越来越多,一些士兵太敏感,神经太脆弱,经不起挫折。

希望大家从许三多身上,懂得怎样去做我们自己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

无论我们处在何种环境,何种岗位,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应该怎么做?

其实,生活本来就是一个问题挨着一个问题,我们要像许三多那样执着坚持,勇敢面对。

热门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研讨会实录(节选)

2007年10月31日17:

19中国新闻网

没有女性角色,没有大腕明星,没有情感纠葛,军旅电视剧《士兵突击》却以朴实无华的本质红遍大江南北。

新近公布的网络票选结果显示,在各地屡屡登顶收视率榜首的该剧成为最大黑马,一举获得最佳内地现代剧、网络人气剧和最佳男演员三项大奖。

2007年9月1日在长峰假日酒店三层会议室,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特别举办了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研讨会,以下是会议实录:

主持人李春武:

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研讨会现在开始,首先介绍今天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

今天参加会议的还有艺委会研究部编辑部相关人员,还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电视报》、《解放军报》、《文艺报》、《中国电影报》、《中国军事影视》、《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新京报》、新浪网等传媒的记者。

……

李京盛:

看了《士兵突击》以后很感动,我个人感觉它是近年来最好的一部作品,在这类题材、这类主题上,在赢得这么大的反响上,它是最好的。

……

这部戏好在哪里?

成功在哪里?

从很多角度都可以总结,个人总结有五个方面。

……

第三,人物形象刻画的成功。

许三多的形象已经成为当今电视剧人物性格画廊当中最鲜明、最生动的形象之一,他本性当中的笨拙、呆板、胆小、怯懦,同时他又善良、质朴、坚韧,能够吃苦耐劳,能够克己为人,这个形象从广义上许三多脱下这身军装,身边人很多也是这样的,有性格当中的两面性,从广义的人性角度正是许三多身上的这些性格特点,正是当今成千成万的普普通通地位卑微普通人、普通农民的形象,甚至可以说许三多的形象上的优点和缺点,某种意义上就是弱势群体身上的特点。

为什么这样一个形象能够打动这么多人呢?

这是从揭示人性角度上,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不见得是军人、士兵,在今天这个社会,其实强势和弱势、优势和劣势,地位高和地位低都是相对的,每一个人在生活阶段上都有自己受挫折的时候、懦弱的时候、被人看不起的时候,人一生当中往往这个时候更多一点,这个时候人应该是一种什么状态?

许三多身上的这些东西就是让所有人看到了自己可能曾经有过的那样一种经历、那样一种心态、那样一种处境。

这样来看这个人物性格就具有了被非常广泛的人所认同的形象特征。

这也是他感动人和打动人的地方。

他如果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的话,也是无可厚非的,甚至他还有很多平凡的美德,但是作为军人,他就必然要完成一种性格上的飞跃和转变,军人是不能这样的,军人这样就不是一个合格意义上的军人。

军队怎么样把一个懦弱的、卑微的、呆板的、笨拙的人变成一个坚强的战士?

这部电视剧就真实可信地把这个过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这种成功就是人物形象刻画得成功。

第四,人物群像刻画的成功。

这部电视剧看完以后,不光是许三多一个形象,几乎里面的每一个,无论是戏多戏少,无论他是跟许三多是什么关系,每个人都有感人之处,每个人身上都有戏,这是非常难得的。

班长老马,那几个兵油子,老卫、李猛、薛林,史今、伍六一、元朗,还有很多让大家看了以后,就过目不忘的形象,在每个人身上都不是在传统意义上为了陪衬一个主角而做的绿叶,他们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在自己的戏份上,在自己的形象塑造上都非常准确地完成了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确实是很难得的。

第五,细节上的成功。

《士兵突击》简单说也可以概括为一个士兵的成长故事,但实际上大家想一想,许三多在这部电视剧里的故事性并不强,他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怎么开头、高潮、曲折、周折,中间有多少突变,不是一个完整的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剧的故事性,不是讲故事。

他的故事性没有多强,但是作为以讲故事为特性的电视剧的表现形式,它却能够抓住人,我个人认为是作者在细节上下的工夫,才有今天的成功。

写李双双的那个艺术家,他说其实故事好编,但是零件难找,零件就是细节。

细节是最真实、最生动来表现人物、刻画人物艺术上最难的手法。

这部电视剧看完以后,每当我们看到热泪盈眶的时候,都是那些细节感人。

看完以后让我们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如果用我们的嘴把这部电视剧给没有看过电视剧的人,他不会感动人,没法讲,但是看了以后,那确实是很感人,就会被感动。

我们记录的这些细节,比如史今班长招兵的细节,就是一句话,一碗酒,一个承诺,可以说是这个班长一次失去理性的冲动的冒险,就让许三多入了伍,这个戏是多么感人。

比如许三多见了坦克兵的戏,多么的真挚,印入了每个人的脑海,连长就因为一个动作,对他永远有了印象,认为他是一个孬兵,认为他是不能当兵的。

比如钢七连入连的誓词的场面,反复一遍,看一遍让人感动一遍。

比如许三多刚被分配到班里的时候,在分配床位的时候的程序,伍六一班长、史今班长在叫新兵的时候,告诉他们床位在哪里、几号床,那么一个非常琐细的生活小细节,最后,在镜头当中在许三多回忆起他的入伍时,每出现一次,我们就感动一次。

这些细节,没有生活,没有作者到部队去深入生活的提炼,你如果在宾馆里永远也不可能发现。

还有许三多在单杠上做抚臂循环的戏,这些地方都让人看了以后,永远也忘不了。

其实它没有故事性,讲不出连贯的故事,但是这些细节确确实实把每个官兵都打动了。

这也是我看了这部电视剧以后,个人认为它的成功所在。

朱虹:

这部戏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思想性,电视剧思想性是《士兵突击》的亮点。

过去经常讲对一个电影电视剧的评价标准是三性统一,第一条就是思想性,但是现在恰恰作为电视剧电影当中最难出现的思想性,最不好反映的就是思想性。

但是这部戏的思想性体现得非常充分。

第一个思想,提出了人要过有意义的生活,这个兵不聪明,比较笨,但是始终坚持要过有意义的生活,在这个电视剧当中前前后后重复了十几遍,他自己说,而且他确实在实际生活当中一直是这么坚持追求的。

钢七连撤销的时候,当时连长去工作,其余人都觉得没什么事情,就消磨时光,他坚持打扑克没有意义,他要做有意义的事,他自己就修路,而且通过他自己一个人的劳动,带动整个班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