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726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常见的物质中,不代表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钙、熟石灰

B.氧氧化钠、苛性钠

C.碳酸钠、烧碱

D.碳酸氢钠、小苏打

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B.将二氧化碳通入含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溶液变成红色

C.加热铜绿,生成黑色氧化铜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3.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超市购物提倡使用塑料袋

B.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节约水资源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D.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4.为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提供的试剂有:

Zn、Cu、H2SO4溶液、ZnSO4溶液、CuSO4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Zn和Cu的硬度能判断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ZnSO4溶液中加入Cu不能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

D.选用两种试剂就可实现实验目的

5.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所选的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

A

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燃着的木条

B

氯化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氢氧化钠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酚酞试剂

D

稀盐酸和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A.A

B.B

C.C

D.D

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在pH<7的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是()

A.Na+、Ag+、NO3-、Cl﹣

B.NH4+、Ba2+、NO3﹣、SO42﹣

C.Al3+、K+、CO32﹣、OH﹣

D.Fe3+、Mg2+、SO42-、Cl﹣

7.下列实验设想中,不可行的是()

A.区分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

B.工业上制取氧气:

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

C.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用水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

D.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用铁丝代替红磷

二、填空题

8.物质的构成与变化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以下是生产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应用。

①铜制成导线              ②用熟石灰中和废水中的稀硫酸

③氧气用于医疗救急          ④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⑥用湿法冶金的方法从硫酸铜中获取金属铜

⑦水通电分解             ⑧酒精做燃料

⑨核电站利用原子核的分裂释放出的能量发电

(1)请在下表空格处填入相应物质的名称、化学式、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号及物质类别:

物质名称

熟石灰

___

___

干冰

酒精

化学式

___

___

CuSO4

O2

___

___

物质构成

微粒符号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物质类别

金属单质

___

___

___

___

___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以上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有____(填序号)。

(3)依次写出变化②、⑥、⑦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中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三个变化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

我们知道,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

在②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新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⑥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_________,微粒的转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和⑨两个变化的实质是否相同?

_____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

(4)有限的一百余种元素组成了众多的物质。

物质(或粒子)的组成或结构直接影响着物质的性质,分析下列各组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

铜与金刚石化学性质不同,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现有下列物质:

①液态的氧气;②新鲜的空气;③冰水共存物;④二氧化碳;⑤澄清的石灰水;⑥氯化钠;⑦稀盐酸;用序号填空:

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0.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的固体的溶解实验。

(定性研究)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发现1号试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2号试管中固体没有完全溶解。

由此获得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要使2号试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量研究)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的固体溶液实验。

实验数据如下。

请根据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

80

100

120

140

溶液质量(g)

180

200

210

M

(1)请计算实验2中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2)现将实验2中的溶液稀释成2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请判断实验2中硝酸钾溶液是________溶液。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4)实验4中M的数值是_______。

11.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构成汞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填名称)。

(3)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下图为三种元素的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

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

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_________相同。

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                                   :

(2)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三、简答题

13.清明时节,同学们相约外出踏青野炊.请用化学知识分析小丽问题:

(1)野炊食谱人表所示:

从合理膳食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填字母);

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肉

(2)野炊后同学们准备将垃圾分类处理,其中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填字母);

A.废纸 B.果皮 C.易拉罐 D.塑料桶

(3)小滨用洗涤剂洗去手上的油迹,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4)大家在田边看到农民正在使用化肥NH4NO3,于是联想到NH4NO3不能和熟石灰混合施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

四、推断题

14.A、B、C、D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D是世界上年产量最多的金属(连线表示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箭号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生成另外

一种物质)

(1)B属于__________(填“酸”“碱”或“盐”)。

(2)若C溶液呈蓝色,则A、B之间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写出C、D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5.在日常生活中,制作馒头时常加入泡打粉,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口。

某小组同学对泡打粉的发面原理产生兴趣,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泡打粉是一种复合膨松剂,又称为发泡粉,可作为快速发面剂用于制作面食。

某种泡打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粉和酒石酸氢钾。

(提出问题)泡打粉为什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与假设)

猜想1:

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2:

酒石酸氢钾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3:

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在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在装置1的a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加热

a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

b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

2

在装置1的a试管中放入酒石酸氢钾,加热

a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

b试管中石灰水不变浑浊

3

在装置2的c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的混合物,滴加________。

d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

(进行实验)利用以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解释与结论)

(1)俗称小苏打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1中,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的现象表明,猜想2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4)实验3的操作:

在装置2的c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的混合物,滴加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3成立。

(反思与评价)

(5)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又查阅到碳酸氢钠分解的反应为:

2NaHCO3

Na2CO3+H2O+CO2↑,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和所学知识,小组同学对探究问题又提出了第4个猜想,并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利用装置2完成实验验证,其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下列关于泡打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泡打粉保存时要注意防潮

B蒸馒头时,先将泡打粉溶于水,再用此溶液与面粉和成面团

C用纯碱替代小苏打制成的泡打粉蒸馒头时,也能起到膨松的效果

D在用泡打粉蒸馒头时,在加水揉面过程与蒸的过程中均能起到发面作用

六、计算题

16.黄铜是铜和锌形成的合金.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黄铜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足量)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剩余物为109.9g(假设除气体外无其他物质逸出).求:

(1)生成氢气多少克?

(2)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二、填空题

1、

2、

3、

4、

5、

三、简答题

1、

四、推断题

1、

五、科学探究题

1、

六、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