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7281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3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docx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答案

第六章包装危险货物运输

2011-3-13

第一节包装危险货物的分类及其特性

1.下列()属于潮湿时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A.废电影胶片

B.磷化氢

C.潮湿的棉花

D.赛璐璐

2.在《国际危规》中,铁屑属于()。

A.4.1类

B.4.2类

C.4.3类

D.1.2类

3.按《国际危规》的分类,以下属于第4.1类的是()。

①黄麻;②铝粉;(有涂层的)③铁屑;④赤磷;⑤乒乓球;⑥镁粉;⑦钠。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⑥⑦

4.按《国际危规》的规定,卫生球属于第()类危险品。

A.5

B.4

C.6

D.9

5.《国际危规》中将爆炸品分为()小类,分类号越大,危险性越()。

A.5;小

B.6;小

C.6;大

D.6;不确定

6.铝粉(无涂层的)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它在危险货物中属于()。

A.易自燃物质

B.氧化剂

C.易燃固体

D.爆炸品

7.以下属于腐蚀性危险物质的是()。

①酒精;②王水;③冰醋酸;④氧化钠;⑤高锰酸钾。

A.①~⑤

B.②~⑤

C.②~④

D.②④⑤

8.按《国际危规》的规定,干的棉花属于(),未经抗氧化处理的鱼粉属于()。

A.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

B.易燃固体;易燃固体

C.易自燃物质;易自燃物质

D.易自燃物质;易燃固体

9.按《国际危规》的分类,磷化氢属于()。

A.易燃固体

B.易自燃物质

C.潮湿时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D.易燃气体

10.下述()不属于易自燃物质。

A.活性炭

B.鱼粉(未经抗氧化处理)

C.白磷

D.赤磷

11.()不属于危险品。

A.苦味酸

B.硫化碳酰

C.甲醛缩二甲醇

D.骨粉

12.用水或其他液体浸湿的苦味酸和三硝基苯属于()。

A.氧化剂

B.爆炸品

C.易燃固体

D.易自燃物质

13.《国际危规》规定的危险货物中的气体按其危险性,可以分为()。

①易燃气体;②有毒气体;③无害气体;④非易燃、无毒气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下列()不属于第九类危险品。

A.干冰

B.聚苯乙烯颗粒

C.B型硝酸铵

D.过氧化钠

15.按危规的规定,工业用酒精和过氧化钠分别属于()。

A.3类;5.2类

B.4类;5.1类

C.3类;5.1类

D.7类;第8类

16.退敏爆炸品属于《国际危规》中的()危险货物。

A.第1类

B.第3类

C.第4类

D.B或C

17.液体退敏爆炸品属于《国际危规》中的()危险货物。

A.第1.2类

B.第3类

C.第4.1类

D.B或C

18.按危规的规定,氧化汞和氯酸钾分别属于()。

A.6.1类和5.1类

B.6.1类和5.2类

C.第8类和5.1类

D.第8类和第8类

19.《国际危规》根据货物()将危险货物分为9大类。

A.配积载原则

B.理化特性

C.在常温下表现形式

D.危险性大小

20.以下()属于《国际危规》第9类危险品。

A.蓖麻籽和白石棉

B.温度等于100℃时交付运输的液态物质

C.温度不小于240℃时交付运输的固态物质

D.A、B和C均是

21.我国现行《水路危规》将爆炸品分为()小项。

A.3

B.4

C.5

D.6

22.对于具有2种以上危险性的货物,《国际危规》按()确定其类别。

A.分别属于不同种类的危险货物

B.占主导地位的危险性

C.对人身危害程度大小

D.以上均不对

23.干燥状态下的苦味酸和三硝基苯属于()。

A.氧化剂

B.爆炸品

C.易燃固体

D.易自燃物质

24.在运输或储存条件下,如果不采取冷藏、稀释、抑制或其他等效的防止危险的必要措施,会因发生分解、聚合等自发反应而产生危险的物质或物品属于()。

A.不维持燃烧的液体

B.不稳定物质

C.不相容物质

D.不能运输的物质

25.闪点高于35℃,但含水质量在90%以上的混合溶液属于()。

A.不维持燃烧的液体

B.不稳定物质。

C.不相容物质

D.不能运输的物质

26.既无整体爆炸危险又极不敏感的物品属于()类爆炸危险品。

A.1.1

B.1.2

C.1.4

D.1.6

27.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属于()类爆炸危险品。

A.1.1

B.1.2

C.1.3

D.1.4

28.具有燃烧危险并且或者具有较小爆炸危险,或者具有较小喷射危险,或同时具有此两种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属于()类爆炸危险品。

A.1.3

B.1.4

C.1.5

D.1.6

29.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属于()类爆炸危险品。

A.1.1

B.1.2

C.1.3

D.1.4

30.具有整体爆炸危险但很不敏感的物质属于()类爆炸危险品。

A.1.1

B.1.2

C.1.5

D.1.6

31.固体退敏爆炸品属于()类危险品。

A.1.1

B.1.5

C.1.6

D.4.1

32.无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属于()类爆炸危险品。

A.1.3

B.1.4

C.1.5

D.1.6

33.两种以上的物质或物品积载在一起会发生危险性化学反应的物质属于()。

A.不维持燃烧的液体

B.不稳定物质

C.不相容物质

D.不能运输的物质

34.根据《国际危规》的规定,固态二氧化碳属于()类。

A.第九类

B.第四类

C.第六类

D.第三类

35.在包装容器中溶解于溶剂中的气体物质属于()。

A.压缩气体

B.液化气体

C.冷冻液化气体

D.溶解气体

36.我国《水路危规》将棉花、黄麻列为()。

A.可燃物

B.易燃固体

C.过氧化物

D.易自燃物质

37.按《国际危规》规定,闪点高于35℃且燃点高于100℃的液体属于()。

A.不维持燃烧的液体

B.不稳定物质

C.不相容物质

D.不能运输的物质

38.根据《国际危规》,自反应物质属于()类危险品。

A.3.1

B.3.2

C.4.1

D.5.1

39.混有一种或多种其他类别物质蒸气的混合气体属于第()类危险品。

A.2

B.3

C.4

D.5

40.《国际危规》中将危险货物分为(),其中工业酒精属于()。

A.九类,第三类

B.九类,第四类

C.十类,第三类

D.十类,第四类

41.黄磷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它在危险货物中属于()。

A.氧化剂

B.爆炸品

C.易燃固体

D.易自燃物质

42.以下()物质属于危险货物:

①乒乓球;②花露水;③高锰酸钾;④泡立水;⑤干冰。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3.以下()物质属于危险货物中的第2类。

①乙炔;②氧气;③惰性气体;④光气。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4.以下()物质属于危险货物中的腐蚀性物质。

①酒精;②硫酸;③氢氧化钠;④高锰酸钾。

A.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5.我国《水路危规》规定下列()危险货物不属于感染性物质。

A.疫苗

B.含有感染性物质的血液

C.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排泄物

D.B、C都是

46.船舶常备的钢瓶内乙炔气属于《国际危规》中的第()类。

A.2.1

B.2.2

C.2.3

D.以上都不对

47.以下()为海洋污染物。

A.易对海床造成污染

B.易对海底植物造成危害

C.易对海岸植物生长造成危害

D.易对海产品造成污染

48.用来衡量生物体受射线照射危害程度的指标是()。

A.放射性活度

B.放射性比度

C.放射性强度

D.剂量当量

49.某种爆炸品,爆炸一经引发,瞬间即影响到全部货载,此类爆炸品属于《国际危规》的第()类。

A.1.1

B.1.2

C.1.3

D.1.4

50.危险货物的开杯试验用于测定易燃液体的()。

A.闪点

B.流动水分点

C.适运水分限

D.临界压力

51.爆炸品的起爆感度系指()。

A.炸药对起爆药爆炸时产生的爆轰波能量的敏感程度

B.生物机体对放射性物质的敏感度

C.船舶谐摇时货物产生的相应摇荡感度

D.油轮扫舱管线中油气压力的敏感度

52.判别易燃液体的危险程度之一可用()。

A.闪点划分,闪点越低越危险

B.自燃点划分,自燃点越低越危险

C.燃点划分,燃点越低越危险

D.以上均可

53.易燃液体的闪点是指在一定加温条件下,易燃物质的()。

A.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能持续燃烧5s以上的最低温度

B.分子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即能爆炸的最低温度

C.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一点即燃的最低温度

D.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能发生不连续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

54.易燃液体的燃点是指在一定加温条件下,易燃物质的()。

A.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能持续燃烧5s以上的最低温度

B.分子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即能爆炸的最低温度

C.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一点即燃的最低温度

D.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能发生不连续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

55.半数致死剂量是衡量()指标。

A.有毒物质的毒性

B.爆炸品的危险性

C.放射性物质的危险性

D.感染性物质的危险性

56.氰化钠的危险性应利用()度量。

A.闪点

B.运输指数

C.半数致死剂量

D.爆炸极限

57.半数致死浓度和半数致死剂量是衡量()的指标,其值越(),危险性越大。

A.放射性;小

B.有毒物质;小

C.放射性;大

D.有毒物质;大

58.《国际危规》规定,对含有多种危险性的物质,其下列()主要危险总是优先列出的类别。

A.第4.2类包装Ⅲ类物质和物品

B.第2类气体

C.第4.3类包装Ⅱ类物质

D.以上都是

59.以下()不是衡量放射性物质的指标。

A.放射性活度

B.剂量当量

C.运输指数

D.半数致死量

60.以下()不属于气体的危险特性。

A.易燃性和易爆性

B.窒息性和毒性

C.麻醉性

D.腐蚀性

61.人体受放射性物质射线照射的剂量当量率与距离的平方()。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没有关系

D.关系不能确定

62.运输指数是衡量()危险品的指标。

A.第8类

B.第7类

C.第6.1类

D.第9类

63.易燃液体闪点的高低与()有关。

A.物质本身品质

B.外界温度

C.测定闪点的仪器

D.A和C

64.《国际危规》中衡量放射性物质放射性强弱的指标是()。

A.放射性活度

B.辐射水平

C.剂量当量率

D.运输指数

65.一般来说,同一物质的闭杯闪点比开杯闪点()。

A.高

B.低

C.二者相等

D.二者关系不定

66.在相同条件下的易燃液体,其闪点比燃点()。

A.低

B.高

C.二者相等

D.二者关系不定

67.一群试验动物口服毒物后14天内死亡一半时,平均每千克动物体重所用的毒物剂量称为()。

A.LA50

B.LB50

C.LC50

D.LD50

68.有毒物质的毒性大小与()因素有关。

A.可溶性

B.挥发性

C.颗粒度

D.以上都是

69.有毒物质的可溶性越(),挥发度越(),粒度越(),则毒性越大。

A.大;高;大

B.小;高;小

C.大;高;小

D.小;低;大

70.()是表示放射性物质单位质量(或体积)所具有的放射性强度。

A.放射性比活度

B.射线的剂量

C.运输指数

D.剂量当量率

71.放射性活度是指放射性物质()。

A.每秒钟发生的核衰变数

B.每秒钟放出的粒子数

C.每秒钟质量的减小

D.A和B均对

72.《国际危规》中的5.2类和2.2类分别称为()。

A.有机过氧化物和非易燃无毒气体

B.易自燃物质和有毒气体

C.自反应物质和非易燃无毒气体

D.氧化性和易燃气体

73.危险品中“未列明(N.O.S.)物质”系指()的同一特定种类的物质。

A.主管当局不允许列出具体名称

B.不另外具体列出名称的

C.IMO不允许列出具体名称

D.联合国不允许列出具体名称

74.《国际危规》将危险品分成()大类,其中第3类为()。

A.9;易燃气体

B.8;易燃固体和物质

C.9;易燃液体

D.8;易燃气体

75.在《国际危规》中,易燃液体的包装类是按()划分的。

A.开杯闪点

B.闭杯闪点和初沸点等

C.闭杯闪点

D.初沸点

76.《国际危规》中第5类为(),高锰酸钾属于()类。

A.易燃固体;5.1

B.氧化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5.1

C.易燃液体;3.3

D.有毒的物质;6.1

77.按《国际危规》,第8类腐蚀性物质又可分为()个小类。

A.3

B.2

C.4

D.以上都不对

78.《国际危规》定义的危险货物应同时具有()。

Ⅰ.海洋污染性质;Ⅱ.能抵御海运一般风险,但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事故Ⅲ.需要特别防护;Ⅳ.《国际危规》所列危险货物类别的性质。

A.Ⅰ,Ⅱ,Ⅲ,Ⅳ

B.Ⅲ,Ⅳ

C.Ⅱ,Ⅲ,Ⅳ

D.Ⅱ,Ⅳ

79.在《国际危规》中将装于散货集装箱内的散装易燃固体定义为()。

A.散装危险品

B.散装固体危险品

C.包装危险品

D.A、B和C均错

80.储存于压力容器内的压缩空气、氯气和乙炔加压溶解气体分属于《国际危规》中的()。

A.2.1类,2.2类和2.3类

B.2.2类,2.3类和2.1类

C.非危险货物,2.2类和2.3类

D.2.2类,2.1类和2.3类

81.按《国际危规》规定,干棉花属于(),鱼粉(未经抗氧处理)属于()。

A.易燃固体;易燃固体

B.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

C.易自燃物质;易自燃物质

D.易自燃物质;易燃固体

82.易燃液体的闭杯试验用于测定()。

A.闪点

B.流动水分点

C.适运水分限

D.临界压力

83.《国际危规》中的4.2类和6.2类分别称为()。

A.自反应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B.易自燃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C.易燃固体和有毒物质

D.氧化物和有毒物质

84.载于耐压容器中运输的甲烷、乙炔等气体在《国际危规》中属第()类。

A.2.1

B.1.2

C.1.3

D.1.4

85.《国际危规》中所谓的“后果严重危险货物”是指()。

A.会产生大量人员伤亡或巨大破坏的后果B.9大类危险货物中其危险度最高的货物

C.在恐怖事件中有被滥用的潜在可能

D.A和B

86.()危险品是《国际危规》中确定的“后果严重危险货物”。

A.第1.5类

B.第2.3类

C.第6.2类

D.A、B和C均是

87.有毒物质危害人体的途径有()。

A.吞咽

B.吸入

C.皮肤接触

D.以上都是

88.下列()是易燃液体的特性。

A.挥发性和易燃性

B.爆炸性

C.麻醉性和毒害性

D.A、B和C

89.危险货物中的气体具有以下()危险特性。

A.易燃性和易爆性

B.窒息性和毒性

C.麻醉性

D.A+B+C

90.下列()不属于爆炸品的特性。

A.爆炸性

B.毒性和窒息性

C.自燃性

D.易燃性

91.《国际危规》中的5.2类危险货物一般是()的物质。

A.含有放射性元素

B.含有高价态原子

C.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

D.含有致病的毒素

92.下列()为第4.1类易燃固体的特性。

①易于燃烧和经摩擦可能起火;②自反应物质易产生强烈的放热分解;③固体退敏爆炸品如运输不当会引起爆炸;④燃烧时可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3.下列()为第8类腐蚀品的特性。

①化学性质活泼,对人体有特别严重的伤害,如严重灼伤皮肤、眼睛和粘膜;②很多物质易挥发,产生的蒸气刺激眼、鼻;③有些物质由于高温而分解,产生有毒气体;④温度过高易于爆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4.第6.2类感染性物质的危险性在于()。

A.含有会使动物或人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和其他媒介的物质

B.当接触皮肤时可能造成人或动物致残、生命危险或产生致命疾病

C.很多物质易挥发,产生的蒸气刺激眼、鼻等

D.A和B

95.《国际危规》第3类的易燃液体中不包括(),包括()。

A.自反应物质;液态退敏爆炸品

B.任何爆炸品;自反应物质

C.任何爆炸品;易自燃液体

D.交付运输时温度高于其闪点的液体;液态退敏爆炸品

第二节危险货物的包装和标志

1.不会在完好的动物皮肤上引起可见坏死现象,但在实验温度为55℃时对试验用钢或铝的表面年腐蚀率超过6.25mm的腐蚀性物质,应使用()。

A.Ⅰ类包装

B.II类包装

C.III类包装

D.A或B

2.按《国际危规》,危险货物包件进行跌落试验时,I类包装的跌落高度为()m。

A.0.5

B.0.8

C.1.2

D.1.8

3.按《国际危规》,危险货物包件的堆码试验的最低堆装高度为()m。

A.3

B.6

C.9

D.12

4.第1类爆炸品的包装除特殊要求者外均应采用通用包装的()。

A.I类包装

B.II类包装

C.III类包装

D.A、B、C均可

5.通用包装的I类包装可以盛装()。

A.高度危险性的货物

B.中度危险性的货物

C.低度危险性的货物

D.A、B、C均可

6.以下有关通用包装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I类包装能盛装中等危险性的货物

B.II类包装能盛装高度危险性的货物

C.III类包装能盛装低度危险性的货物

D.I类包装能盛装低度危险性的货物

7.关于《国际危规》对通用包装的要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包装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较好的密闭性

B.包装内表面的材料性质应与所装物质的性质相容

C.包装外表面不允许沾染任何有害物质

D.盛装过危险货物的空容器不论是否清洗或处理过,均应作为其装过的危险货物对待

8.危险品包装类型代码的第一部分用()来表示。

A.一个阿拉伯数字

B.一个大写拉丁字母

C.两个大写拉丁字母

D.两个阿拉伯数字

9.危险品包装类型代码的第二部分用()来表示。

A.一个阿拉伯数字

B.一个大写拉丁字母

C.两个大写拉丁字母

D.B或C

10.危险品的包装类型代码由二部分或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三部分部分表示()。

A.包装的材料

B.包装类型的特殊结构性能

C.包装的类型

D.表示包装的强度

11.危险品的包装类型代码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表示()。

A.包装的材料

B.包装类型的特殊结构性能

C.包装的类型

D.表示包装的强度

12.国际危规中规定,包装类型的代码由()组成,其中第二部分表示包装的()。

A.二部分或三部分;形式

B.二部分或三部分;材料

C.三部分或四部分;材料

D.三部分或四部分;形式

13.《国际危规》中第3类危险货物的包装是按()划分的。

A.运输时间

B.容器压力

C.运输指数

D.闪点、初沸点等

14.按包装类确定的通用包装不适用于()。

A.第1类中部分货物、第3类、第6.2类和第7类物质

B.第8类部分货物、第7类、第6.2类和第5类物质

C.第1类部分货物、第2类、第6.2类和第7类物质

D.第1类部分货物、第7类、第4.2类和第5类物质

15.根据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的强弱,《国际危规》将放射性包件按危险程度划分为()个等级,其中()类危险性最大。

A.3;第III类

B.3;第I类

C.4;第IV类

D.4;第I类

16.在3min或3min以上60min以内的暴露期后开始的直到14天的观察期内能使完好的动物皮肤出现坏死现象的腐蚀性物质,可使用()。

A.Ⅰ类包装

B.II类包装

C.III类包装

D.A和B

17.在3min或少于3min的暴露期后开始直到60min的观察期内能使完好的动物皮肤出现坏死现象的腐蚀性物质,应使用()。

A.Ⅰ类包装

B.II类包装

C.III类包装

D.A和C

18.呈现较低毒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适用于()。

A.包装Ⅰ类

B.包装IV类

C.包装III类

D.A和C

19.呈现剧毒危险的物质和物品适用于()。

A.包装Ⅰ类

B.包装II类

C.包装III类

D.A和C

20.有毒物质是根据()确定包装类别的。

A.急性口服LD50

B.急性皮肤接触LD50

C.急性吸入LC50

D.以上都是

21.《国际危规》规定,()的易燃液体适用于Ⅲ类包装。

A.初沸点≤35℃

B.闭杯闪点<23℃且初沸点>35℃

C.23℃≤闭杯闪点≤60℃且初沸点>35℃

22.《国际危规》规定,()的易燃液体适用于Ⅱ类包装。

A.初沸点≤35℃

B.闭杯闪点<23℃且初沸点>35℃

C.23℃≤闭杯闪点≤60℃

D.初沸点≤60℃

23.《国际危规》规定,()的易燃液体适用于Ⅰ类包装。

A.初沸点≤35℃

B.闭杯闪点<23℃,且沸点>35℃

C.23℃≤闭杯闪点≤60℃

D.初沸点≤60℃

24.《国际危规》所指的“救助包装”是用于盛放()。

A.医疗急救用具

B.急救药品

C.应急灭火用具

D.运输途中破损的危险货物

25.符合《国际危规》包装试验标准的危险货物包装,根据其包装类型代码可以了解()。

Ⅰ.包装材料;Ⅱ.制造商名称;Ⅲ.容许最大装载重量;Ⅳ.适合于装载的货物形态;Ⅴ.包装形式。

A.Ⅰ,Ⅱ,Ⅲ,Ⅳ,Ⅴ

B.Ⅰ,Ⅲ,Ⅴ

C.Ⅰ,Ⅲ,Ⅳ,Ⅴ

D.Ⅱ,Ⅲ,Ⅴ

26.船舶承运曾盛装过危险货物的空容器,若未经处理的,则应()。

A.按普通货物处理

B.给予适当的通风

C.保持原危险货物标志

D.按杂类危险货物贴标志

27.《国际危规》中第8类危险货物的包装是按其()划分的。

A.毒性大小

B.腐蚀性大小

C.货物性质

D.容器压力

28.危险货物的复合包装是指()。

A.两种不同的材料复合而成

B.两种相同的材料复合而成

C.内容器+外包装并在结构上成一整体

D.内包装+外包装并在结构上成一整体

29.符合《国际危规》按限量运输要求的包装危险货物可以()。

A.免除任何标志

B.免除“海洋污染物”标记

C.免除正确运输名称或“限量”字样D.A和B均对

30.装有海洋污染物的货物运输组件,其三角形标记的边长应不小于()mm。

A.250×250

B.100×100

C.76×76

D.50×50

31.《国际危规》规定,危险货物的标记应满足()。

Ⅰ.明显易见且易识别;Ⅱ.应使其在海水中至少浸泡3个月仍然清晰可辨;Ⅲ.与包件外表面的背景形成鲜明的颜色对比;Ⅳ.不应于可能大大降低其效果的其他标志放在一起。

A.Ⅰ,Ⅱ,Ⅲ,Ⅳ

B.Ⅰ,Ⅱ,Ⅲ

C.Ⅰ,Ⅱ,Ⅳ

D.Ⅱ,Ⅲ,Ⅳ

32.国际危规规定,危险货物标牌的尺寸应不小于()mm。

A.250×250

B.100×100

C.76×76

D.无具体规定

33.《国际危规》规定,危险货物图案标志的尺寸应不小于()mm。

A.250×250

B.100×100

C.76×76

D.50×50

34.《国际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