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7837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精编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柳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

语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差使(chāi)池沼(zhǎo)分道扬镳(biāo)

B.翡翠(fěi)地壳(ké)酣然入梦(tián)

C.宁可(nìng)粗犷(guǎng)人迹罕至(hǎn)

D.摩娑(suō)咀咒(zǔ)分外妖娆(fèn)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B“壳”应念qiào;“酣”应念h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B.这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C.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D.我算愁躇起来了:

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D“愁躇”应为“踌躇”。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中考励志大会上,校长那激情四射、惟妙惟肖的演讲让同学们夺取中考胜利的信心更足了。

B.班主任虽然是个老师,但却是个极细心的人,全班五十个学生的各种信息他都了如指掌。

C.壮族人民的好儿子黄大年为了祖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春日的柳州,和风佛面,细雨如丝,紫荆花含苞欲放,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成语使用不恰当。

惟妙惟肖:

模仿或描写得非常美妙、非常逼真。

不能用来修饰“演讲”。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上,几个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让与会人员为之动容。

B.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二十多年后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

C.通过改善交通条件,挖掘侗族特色文化,增设旅游景点,使三江县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D.柳州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有歧义。

“几个单位先进人物”,既可以理解为“不同单位的几个人物”,也可以理解为“同一个单位的几个先进人物”。

B搭配不当。

“笑貌”不能与“在耳边回响”搭配。

C主语残缺。

去掉“通过”或“使”。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谈到桔梗花,朝鲜族人民对其特别有感情

①我国的很多地方用桔梗花制作腌菜,颇具风味,并深得人们的喜爱。

②在中医的眼里,桔梗花还是一种中药材,其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记载。

③桔梗原产我国,全国各地都有生产。

④桔梗也可以酿酒,制作糕点,种子可榨食用油。

A.③②①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④②D.①②④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

1、是否同一。

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

2、是否呼应。

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

3、是否协调。

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

此题注意③产地;①用途“腌菜”;④用途“酿酒”、“制作糕点”、“榨食用油”;注意“也可以”这个标志性词语。

②用途,制药。

①④为食用,②为中医制药。

因此选C。

6.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在《格列佛游记》描述的小人国里,如果重要职位出缺,候补人员就会通过绳上跳舞比赛来决定谁接任这个官职。

B.《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宋江等好汉诱使杨志上钩而全然不露痕迹,体现了宋江的足智多谋。

C.《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印第安人乔最后死在山洞里。

汤姆和哈克挖出海盗埋在山洞的金银并分了那一大箱金子,汤姆和哈克都成了富人。

D.“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她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一生恪守的人生原则。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考查文学常识。

B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

两处“宋江”,应是“吴用”。

现代文阅读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人工智能时代以疾风暴雨之势降临人间,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生产演化的规则,颠覆了人们衣食住行用的传统生活方式,也严峻地冲击着人们传统阅读书籍的习惯。

如今,在几乎人人一部手机和电脑的情况下,网络阅读已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

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

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也许正是阅读让他度过了那段苦难的岁月。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

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

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让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

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

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

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

各取所需的阅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

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

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

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

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7.下列对“有重量的”阅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B.是无功利性、无预期的自发性阅读。

C.时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式阅读。

D.是各取所需、立竿见影的快餐式阅读。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阅读能使人们快速、便捷地获得大量信息,但人们也由此产生了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B.“无用”的阅读不为生计,令人心境解放,容易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温暖和自身的价值。

C.文章除了引用举例、对比的论证方法外,还运用了比喻论证,如第①段的“疾风暴雨之势”“细嚼慢咽似的”等。

D.文章通过准确、通俗、朴实的语言将“有重量的精神运动”这个抽象的内容阐述的清楚明了。

9.下列材料,能够论证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读书时也应该像牛进食一样,不但慢慢咀嚼,而且需要反刍,吧吃进的草料再加以精磨详研,如此反复,当然效果极佳。

”——刘心武

B.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血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C.东吴大将吕蒙不喜读书,经过孙权再三劝读,他才答应。

不久,鲁肃与吕蒙共商国事,发现他谈吐不凡,感慨他变化很大。

吕蒙说: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D.意大利卓越画家达·芬奇从小就爱好绘画,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苦练素描基本功,经过长期的艰苦磨练和实践,终成一代艺术大师。

【答案】7.D8.C9.A

【解析】

7.试题分析:

D项对“有重量的”阅读理解不正确。

可分析6段的“各取所需的阅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一句。

“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就说明D选项中的内容不是“有重量的”阅读。

8.试题分析:

C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疾风暴雨之势”“细嚼慢咽似的”等是比喻修辞,不是比喻论证。

9.试题分析:

A项的材料能够论证本文观点。

选项的内容强调反复,细嚼慢咽的阅读。

这正好是“有重量的”阅读。

文言文阅读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这曰: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王生不说,曰:

“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李生说之曰: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

”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邪?

盍改之乎?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王生惊觉,谢曰: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10.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食主人日再食同食之不能尽其材

B.被舍生皆被绮绣将军身被坚执锐

C.信或谓君不善学,信乎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D.善岂善学者应有邪以咨诹善道

1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足肤皲裂而不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于今诸生学于太学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之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以而君变色以去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12.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的“太学”是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司业”“博士”是官名,国子监的老师。

B.【乙】段选文中包含的熟语主要有“不耻下问”“拒人千里”“万事蹉跎”“择善而从”等。

C.【甲】文通过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习要“专心”,【乙】文通过任务对话强调了学习要“思考”。

D.【甲】【乙】两段选文都阐明了要“学有所成”,就必须勤学不懈,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道理。

13.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文种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2)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答案】10.B11.A12.D

13.

(1)不必像我一样亲(用)手抄录,(只有)向别人借书而后才能读到。

(2)你只是记住了老师说的,却没有思考它。

【解析】

10.试题分析:

B加点的词意思相同。

A提供食物;饲养。

B同“披”。

C确实;信用。

D善于;好的。

11.试题分析:

A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

A都表转折,却。

B在;向。

C的;去。

D相当于“而”,表修饰;把。

点睛:

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

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而”“则”作为连词使用,可根据上下文推断它的用法。

12.试题分析:

D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

D项所讲的,仅是甲文所要阐明的道理。

1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手”“假”“但”“志”等字词的翻译。

(一)译文: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

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二)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

“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

”王生不高兴,说:

“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

”李生劝他说:

“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说你善于学习呢?

”王生更加生气,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开了。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

“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

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

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

如果你现在不改正,等你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

”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

“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

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警戒自己。

古诗鉴赏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本词中“孙郎”指的是①。

②上阙描写的是的场景。

15.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

【答案】14.①孙权;②冬季打猎(或壮观的出猎、出猎、狩猎)

15.示例: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活用典故,作者拿魏尚自比,表达了词人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报国的思想感情。

【解析】

14.试题分析:

考查对词篇内容的理解。

“孙郎”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孙权。

表达了作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从“锦帽貂裘”的穿着,从“左牵黄,右擎苍”的行为来分析,上阙描写的场景应该是冬季打猎。

15.试题分析:

赏析词句。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一样。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答此类题,一定要答出词人的思想感情,即抒发作者报国的壮志。

古诗文默写

16.按原文默写。

①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②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

④日暮乡关何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⑤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论语》八则)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

⑦人民教师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精神在龚自珍《己亥杂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⑧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

【答案】

(1).①天涯若比邻

(2).②铁马冰河入梦来(3).③壮心不已(4).④烟波江上使人愁(5).⑤诲人不倦(6).⑥亲贤臣(7).⑦落红不是无情物(8).化作春泥更护花(9).⑧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析】试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涯”“海”等字词的书写。

综合实践

一个城市应该有自己的名片才会被人记住。

柳州已有的城市名片有柳州汽车、百里柳江、柳州奇石、柳州水上运动等,而螺蛳粉、柳州新能源汽车、紫荆花成为下一张柳州名片的呼声很高。

为此,班上准备开战一次“柳州新名片我来选”活动。

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项活动任务。

[材料一]螺蛳粉

柳州螺蛳粉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出现预包装,2017年产值便达到30亿元。

目前,我市网上螺蛳粉店铺达8700多家,互联网日均成交量超过30万盒。

螺蛳粉成了当之无愧的“网红”小吃。

今年年初,柳州螺蛳粉饮食文化博物馆在鱼峰区开馆,人们可从中了解柳州螺蛳粉相关的历史人文。

柳州人从嗍螺到销螺再到制作螺蛳粉的进程,是柳州近现代农耕文化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螺蛳粉手工制作工艺已被列入柳州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柳州新能源汽车

2017年8月,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E100纯电动汽车上市,市民们亲切地称之为“小E”。

“小E”充电方便,所耗功率小,破解了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里程焦虑”。

截止今年3月,销量已超过1.3万辆。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西代表团举行的团组开放日活动上,柳州市长吴炜拿着宝骏E100模型介绍柳州汽车产业“出新”,引起媒体关注。

“小E”还是环保理念的宣传大使,让环保意识进入柳州的千家万户。

[材料三]紫荆花

柳州从“酸雨之都”转变为“紫荆花城”,实现了“金山青山”两共赢的格局,成为广西首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曾连续四年跻身《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前20强。

目前,我市种植紫荆花26万株,是全国紫荆花种植量最大的城市。

美丽的紫荆花已成为柳州人民的骄傲,不少赞美紫荆花的原创诗文、歌曲应运而生。

经过媒体宣传、民间传播,紫荆花海名动四方,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观赏,呈现出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双增长的态势。

17.为扩大宣传,班委请你为此次“柳州新名片我来选”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

要求: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5个字。

 

18.城市名片从经济层面看,应该能够创造经济价值,促进消费;从社会层面看,能够聚集人气,提高城市知名度;从文化层面看,能够增强城市人文气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班级发放了“柳州新名片推荐卡”,请从候选名片中任选一个推荐,并依据材料写出三条推荐理由。

19.班上打算以这次活动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请你在下周五之前完成组稿工作,你打算当面向语文学科李老师约稿,请她写一首关于紫荆花的现代诗。

你会怎样说?

我会这样说:

李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示例:

“选城市新名片,做柳州小主人”(或:

让柳洲新名片走向世界。

或:

为柳州选名片,助龙城扬美名。

或:

选柳州新名片,为家乡锦上添花)

18.示例一:

我推荐:

螺蛳粉。

理由一:

从经济层面看,2017年产值达到30亿元,创造了经济价值;理由二:

从社会层面看,互联网店铺多,成交量大,人气高;理由三:

从文化层面看,见证了柳州近现代农耕文化和工业发展,制作工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示例二:

我推荐:

柳州新能源汽车。

理由一:

从经济层面看,销量已超1.3万量,创造了经济价值;理由二:

从社会层面看,深受市民欢迎,受媒体关注,聚集人气;理由三:

从文化层面看,倡导环保理念,提升城市品位。

19.示例:

班上要以“柳州新名片我来选”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我想请您为我们的黑板报写一首关于紫荆花的现代诗,下周五之前我来去,您看,行吗?

【解析】

17.试题分析:

宣传标语,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

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柳州新名片我来选”的主题。

同时注意15个字的字数要求。

18.试题分析:

写推荐语。

首先要从“螺蛳粉”“柳州新能源汽车”和“紫荆花”挑选出你最熟悉、印象最深、最有话说的一个事物,然后用简洁而明了的语言分三条概述理由。

此题也在考查学生的生活实践。

如我推荐紫荆花。

理由一:

从经济层面看,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柳州,创造了经济价值。

理由二:

从社会层面看,让柳州成为广西首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跻身《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受市民乃至外地人热捧,名动四方。

理由三:

从文化层面看,催生了紫荆花文化,增强了城市人文气息。

19.试题分析:

最好先陈述你请李老师写关于紫荆花的现代诗的缘由,注意使用第二人称。

然后写明周五的组稿时间。

要以请求的口吻,恳切的语气,谦虚的态度,以征得对方心灵的共鸣。

现代文阅读

人为什么要善良

鲁西西

在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小修车铺。

我第一次去大叔那里补胎,他干完活,满手油污地立在那里,对我说:

好了。

我问,师傅,多少钱?

他说:

“4块。

我忍不住惊讶,在这城市,这种脏累的活,时间成本和店租成本,收费却这么低廉。

他老婆闻迅而来,纠正道:

“5块。

大叔不高兴地扭过头,冲他老婆说:

“我说4块就4块!

他老婆说:

“你每次都这样!

”战火仿佛一触即燃。

不想看两口子因为一块钱而吵架,我连忙喊:

“你们不要吵啦!

”丢下5块钱跑了。

后来我都把车推到他店里修,等待的时候,就会观察他的店面。

不足10平方,供一家三口做生意,吃饭、阁楼上睡觉。

条件很艰苦。

有一次,他修车的时候,我坐在旁边看他修。

我才发现他有一只手的手指不太灵活,仔细一看,发现他的四个手指齐齐断过,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