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81674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册题库单元测评必修3第810单元

第八单元综合测评

(建议用时: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共7小题,共42分)

1.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2.(2019届贵州绥阳月考,5)某人尿中持续含有葡萄糖,经检查发现此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值,胰岛素含量高于正常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人可能偏瘦,可以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B.此人体内胰岛素可能无法发挥降血糖作用

C.此人体内的胰高血糖素含量可能较正常人高

D.此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也低于正常值

3.(2019届北京牛栏山一中期中,25)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B系鼠和C系鼠的皮肤对于子代A系鼠是抗体

B.子代A系鼠的浆细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皮肤

C.C系鼠的皮肤没有引起子代A系鼠的免疫应答

D.注射淋巴细胞使子代A系鼠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4.下图为人体屈臂反射过程中,兴奋传导和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若刺激神经元甲,则在神经元丙上可检测到动作电位。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刺激a处,电流表会发生偏转,神经元甲会发生电位变化

B.给予b处适宜刺激,电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

C.刺激c处,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

D.兴奋由d→e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5.某种突触传递兴奋的机制为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简称NE),在突触间隙中,NE将发生如下图所示的结合或摄取。

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和后膜均能摄取NE,但不能说明兴奋可以双向传递

B.NE是一种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NE需要受体

C.NE作用于突触前膜后抑制NE的释放属于反馈调节

D.NE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将引发后膜电位变化

6.图中①~④表示A刺激引起的人体调节过程,B是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可通过①过程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以维持血糖平衡

B.若A刺激是食物过咸,可引起B产生渴觉,并通过②④过程进行调节以维持水盐平衡

C.若A刺激是寒冷,可通过②③过程的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

D.若A刺激为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过高,可引起B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7.(2018江苏南通考前卷四,14)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机制模式图,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该模型的是(  )

A.①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是抗利尿激素,②是垂体细胞

B.①是甲状腺细胞,A是甲状腺激素,②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C.①是传入神经元,A是神经递质,②是传出神经元

D.①是T细胞,A是淋巴因子,②是B细胞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8分)

8.(18分)(2018湖北稳派教育联考,33)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是植物体内常见的五种植物激素,然而近几年科学家陆续发现一些其他植物激素,比如独脚金内酯等。

GR24是人工合成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某科研人员为了研究GR24对侧枝数目的影响,以拟南芥的野生型植株和突变体植株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指的是______________。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是否全部依赖于激素的调节?

________(填“是”或“否”)。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结果推测,GR2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拟南芥的该突变体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

(4)与独脚金内酯相比,GR24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8分)幼年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或受“环境激素”的影响,会引起儿童的性早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________分泌,当它与垂体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会引起垂体释放______增加。

(2)目前治疗此类性早熟的方法是给患儿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缓释剂,其原理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持续作用于受体,从而使其对GnRH不敏感,进而使垂体分泌相应激素的过程受抑制,最终使________水平显著下降。

但此治疗方案可能会引起儿童生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垂体分泌的________也会减少。

(3)研究表明雌性激素能增强免疫力,但会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其生理过程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雌性激素能促进________的增殖和分化,最终使________的产生量大大提高,从而导致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Ach无法发挥作用,引起肌肉无法收缩,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10.(22分)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和免疫应答水平必须适应免疫防御和维持体内稳态的需要,这要通过精确的免疫调节来实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抗原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的物质。

大多数病原体进入人体,经过_______细胞内_______中的酶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

B细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________细胞,从而产生相应的抗体;机体中某些物质可与抗原竞争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但这些物质与受体结合后不能引起免疫应答,由此可以推断抗原的________可以影响免疫应答的强度。

(2)抗体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

为验证已存在的抗体会对同种抗体的产生有抑制作用,研究人员用家兔进行了以下实验。

A组处理:

注射抗原。

B组处理:

注射等量同种抗原,约50d后,抽出部分血液同时补充等量________(填“含同种抗原的血液”或“不含抗原的血液”)。

每日测定家兔体内相应的抗体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由上述实验可以证明已存在的抗体会对同种抗体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B细胞表面存在______________,使一定条件下抗体可以与B细胞结合,从而抑制B细胞的功能,导致抗体分泌减少。

这种抗体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机制。

人体内还有一种抗体调节的方式,当体内抗体浓度升高时,通过________结合,使得与B细胞结合的抗原减少,导致抗体分泌量也下降。

(3)通过抗原和抗体等的共同调节,免疫系统得以正常运作。

如果调节异常,淋巴细胞可能会________,从而导致淋巴瘤(一种恶性肿瘤)的发生。

 

第九单元综合测评

(建议用时: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50分)

1.(2019届山东青岛调研检测,27)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

C.高山植物群落因海拔变化而呈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D.水生群落因光的穿透、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而分层

2.(2019届浙江仿真模拟,5)美洲热带的切叶蚁只吃它们用叶子碎片“种”出来的真菌A;真菌B会攻击并毀坏切叶蚁的菌圃;一种生活在切叶蚁身上的放线菌能产生抑制真菌B生长的抗生素,这种放线菌主要靠切叶蚁独特的腺体分泌物生存。

根据上述信息,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A.切叶蚁单一的食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上述生物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C.切叶蚁和真菌B的种群数量相互制约

D.切叶蚁和放线菌互惠互利,共同进化

3.Nt表示某经济动物种群第t代的种群密度,Nt+1表示该种群第t+1代的种群密度,下图表示该经济动物种群密度Nt与Nt+1/Nt的关系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为a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c点时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b和e点时,该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D.种群密度为d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4.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苗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斗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5.(2018山东青岛模拟,6)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将欧洲兔带到澳大利亚草原放养,后来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

生态专家先后采用引入狐狸(y1年)和黏液瘤病毒(y2年)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引入狐狸防治欧洲兔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狐狸捕食较多的袋鼠

B.引入的病毒能防治欧洲兔但对袋鼠影响不大,原因是病毒的专性寄生

C.O~y1年欧洲兔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y1年时为防治的最佳时间

D.若调查中被标记的部分个体的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6.如图所示为某群落中棉蚜及其天敌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7月5日后瓢虫数量下降表明该群落中动物的丰富度降低

B.棉蚜活动能力较弱,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棉蚜的种群密度

C.棉蚜与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反映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

D.瓢虫数量上升具有滞后性,棉蚜发生初期应及时进行人工防治

7.(2018河南漯河第三次模拟考试,36)下图是研究人员为净化水质在湖边建立的人工湿地,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种植的各种植物体现了湿地群落的垂直结构

B.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湿地的群落演替方向和速度

C.人工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直接价值

D.各种植物分布区域不同不存在竞争关系

8.(2018安徽皖南八校模拟,6)某生态系统中,黑线姬鼠处于第二营养级。

现将某动物新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黑线姬鼠与Z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年

1

2

3

4

5

6

7

8

黑线姬鼠

数量/只

18500

19200

14500

11500

9400

9500

9400

9500

Z的种群

数量/只

100

120

190

240

170

160

170

160

A.在引种初的4年内,物种Z处于理想环境中

B.在第3年,Z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

C.黑线姬鼠种群和Z种群为捕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

D.Z种群数量增加时,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会减少,二者为竞争关系

9.(2019届河南洛阳联考,22)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

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

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

B.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

C.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

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

10.(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6)某科研小组调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某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

B.调查结果表明高山蒿草种群属于衰退型

C.随着有效洞穴密度增加小花草玉梅种群密度有增大趋势

D.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会改变该群落的演替速度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11.(16分)种群密度能够明显影响布氏田鼠的内分泌水平且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水平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专门研究。

实验简要过程如下:

①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的两样地(相距约30km),样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35只/hm2,样地2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12只/hm2。

②在各样地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内__________,从其颈部取血4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充实验简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10hm2的样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17只,其中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高原鼠兔密度约为________(取整数),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为________,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6分)某滩涂湿地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水分减少不断退化,其植被变化顺序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芦苇群落→芦苇—柽柳群落→旱柳群落

(1)海三棱藤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___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

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为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________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由芦苇—柽柳群落演变为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与旱柳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旱柳的数量变化呈现“________”型增长,一定时间后,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该种群的数量最大值称为________。

(3)图中四种群落的命名是根据群落中的________命名的。

土地较干旱的地方分布着大量旱柳,在水分较多、湿度较大的地方分布着大量芦苇,芦苇低处分布着海三棱藤草,上述描述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4)图示群落的变化说明了人类的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

13.(1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

(1)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________法。

(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从选取的土样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数量如图乙所示:

土壤动物群落数量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单位面积土壤动物总数量在7月左右出现高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般是________。

其群落结构和数量与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关系十分密切。

分析上图可推测,四种植被类型的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最低的是________。

第十单元综合测评

(建议用时: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共7小题,共42分)

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草原群落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C.农田生态系统退化成荒地时,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随之降低

D.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这种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2.(2018宁夏银川模拟,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

C.信息的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3.(2018江苏镇江一模,16)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

B.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防止滩涂被破坏

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D.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可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

4.某莲藕池塘中存在着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存在3条食物链,每条食物链都含有3个营养级

B.图中所有的生物可以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该池塘实施莲藕和鱼共同种养模式后,鱼粪便中的能量可以流入莲藕

D.若蜘蛛的同化量增加1J,则莲藕的同化量至少需要增加25J

5.(2018云南玉溪一中期中,6)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利用饲料人工养殖了多种鱼,其中某种鱼(A鱼)不同年龄阶段食性不同,幼年A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成年A鱼主要以小鱼(包括幼年A鱼)、小虾为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小于所有消费者的同化量之和

B.成年A鱼和幼年A鱼可能因为食物主要来源不同,在池塘中存在垂直结构

C.增加池塘中养殖物种的丰富度就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成年A鱼和幼年A鱼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6.(2018河南南阳模拟,5)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

B.温室效应主要由过程②③④造成的

C.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④是微生物的有氧呼吸

7.(2018江西南昌联考,7)大闸蟹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甲壳类,因其味道鲜美而被大量养殖。

如图为养殖大闸蟹的阳澄湖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的英文字母和数字表示能量(单位:

kJ)。

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

B.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b+2)×100%

C.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该区域由于有人工的管理,生态系统稳定性一定比自然区域高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8分)

8.(18分)(2019届甘肃甘南州模拟,10)下图是某沙漠地区的植物模式图。

其中的德克萨斯角蜥主要以收割蚁为食,该食物约占其食物总量的66%。

某段时间内收割蚁的栖息地被破坏,收割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使得火蚁的数量迅速超过收割蚁的数量,从而导致德克萨斯角蜥的种群数量也随之下降,因为德克萨斯角蜥不以火蚁为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包含多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包含________个营养级。

图中的生物除了仙人掌外,都是________(成分)。

山狗与响尾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资料显示,某段时间内,德克萨斯角蜥的种群数量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最短的食物链中,碳元素在各种生物之间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

(4)若仙人掌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收割蚁将仙人掌的能量同化在体内后,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假设能量值为a),另一部分用于________________(假设能量值为b)。

由此可知能量在第一、二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

(5)一般来说,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6)响尾蛇能够依据德克萨斯角蜥留下的气味去捕猎后者,德克萨斯角蜥同样也能够依据响尾蛇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

由此可见,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9.(18分)(2018河南豫南九校联考,34)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B、C、D是丙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其有机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

下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统计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A生物的下一营养级生物为________(填字母)。

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

(2)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由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遗体、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包含________中的能量。

(3)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

在演替过程中,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利用阳光的能力提高,固定的CO2量________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

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更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样方法调查该草原植物类群丰富度时,样方的大小一般为1m×1m。

若调查的是森林植物类群丰富度,样方面积应当________________。

10.(22分)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

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称为______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

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1·g·d-1

不同处理

蒙古栎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____________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对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_____最为喜好。

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____________的数量,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单元综合测评

1.D 【解析】据题图分析,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

当2、6受阻时,组织液中的液体不能进入血浆和淋巴,积聚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双向交换,组织液可进入淋巴,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血浆与血细胞内液间是双向交换。

淋巴可进入血浆,淋巴细胞可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

O2由红细胞运输,当丁表示红细胞时,丁中O2浓度比甲中的高。

2.B 【解析】此人可能患有糖尿病,体内胰岛素含量偏高,说明此人组织细胞可能缺乏胰岛素受体,这类糖尿病无法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A错误;此人体内胰岛素含量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