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8235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安徽省江淮十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淮十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C12N14016P31Fe56Pb207

第1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SCR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一种以NH3作为还原剂,将烟气中NOx,分解成无害的N2和H2O的干法脱硝技术,反应原理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为酸性氧化物

B.H2O很稳定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C.反应③中每生成22.4LN2,转移电子数1.5NA

D.NH3的沸点比PH3的沸点高

2.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以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B.Si02制成的玻璃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通讯光缆

C.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可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

D.焰火“脚印”、“笑脸”使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的知识相关,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3.下列物质、类别、用途或储存方法对应关系都正确的是()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Cl原子数目为0.4NA

B.白磷分子(P4)呈正四面体结构,12.4g白磷中含有P-P键数目为0.6NA

C.5.6g铁粉在2.24L(标准状况)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D.常温常压下,10g46%酒精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总数为0.1NA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N2分子的电子式:

B.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的原子符号:

C.18O2-的结构示意图:

D.CO2的比例模型: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臭氧空洞、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B.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纤维素制火棉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C.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D.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

7.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有关现象和解释均正确的是()

8.常温下.存下列指定条件的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含

的溶液中:

B.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

C.

的溶液中:

D.不能使酚酞变红的无色溶液中: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

B.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

C.稀硝酸除银镜:

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10.在酸性介质中,往MnSO4溶液里滴加(NH4)2S2O4(过二硫酸铵)溶液会发生如下离子反应:

(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该反应检验Mn2+

B.氧化性比较:

C.该反应中酸性介质可以为盐酸

D.若有0.1mol氧化产物生成,则转移电子0.5mol

11.已知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按D、E、B、C、A的顺序依次减小,B和E同主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A、B、E一定在不同周期B.D为第二周期

C.A、D可能在同一主族D.C、D的单质可能化合为离子化合物

12.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表中①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

B.表中②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表中③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1,电子转移数目是6e-

D.氧化性强弱比较:

13.利用

反应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B.A极电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B为正极

C.A极电极反应式为

D.当有2.24LNO2(标准状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4mol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B.丙烯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还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D.相同质量的甲烷和乙烷完全燃烧,乙烷耗氧量多

15.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l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D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B.2min后,加压会使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变慢,平衡正向移动

C.反应过程中A和B的转化率之比为3:

1

D.开始到平衡,用A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3

16,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部分已略去)正确的是()

17.某有机物A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机物A属于芳香烃

B.有机物A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C.有机物A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D.lmolA和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3molNaOH

18.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对该混合物做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Al,但质量不可确定

B.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

C.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D.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填空题(共4大题,共46分。

19.(14分)N、O、Na、Mg、S、Br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Br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____族;Na和O形成1:

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该物质含有的化学键为:

(2)用“>”或“<”填空:

(3)已知多硫化钠一溴储能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结构如图。

电池总反应为:

①放电时Na+向极迁移(填“a或b,”)。

②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已知N4为正四面体结构,N-N键能为167kJ·mol-1,N-N键能

为942kJ·mol-1。

写出N4(g)转化为N2(g)的热化学方程式

20.(8分)三氯化铁是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

同学们利用废铁屑

(含少量铜杂质)来探究制备FeCl3·6H2O的方法,同学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实验步骤如下:

A中放有废铁屑,烧杯中盛有足量的稀硝酸,实验时先打开a并关闭b,用分液漏斗向A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此时溶液呈浅绿色;再打开b进行过滤,过滤结束后,取烧杯内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蒸发掉部分水并使剩余HNO3分解,再降温结晶得FeCl3·6H2O晶体。

填写下列空白:

(1)滴加盐酸时,发现反应速率较之盐酸与纯铁粉反应要快,其原因是____。

(2)烧杯内放过量稀HNO3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夹a都必须打开,除为排出产生的气体外,另一个目的是____。

(4)乙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他是用空烧杯盛接滤液,加入适当的试剂,然后在HC1的气流中、一定温度下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而得到纯净的FeCl3·6H2O,你认为加入的试剂可以是____。

(填序号)

①适量氯气②适量过氧化氢和稀盐酸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

21.(12分)回收铅蓄电池的电极填充物(铅膏,主要含

),可制备热稳定剂三盐基

硫酸铅(组成可表示为

),其实验流程如下:

(1)物质X可以循环利用,该物质是。

最后一次过滤之后需要洗涤,检验三盐基硫酸

铅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2)从滤液A可提取出一种含结晶水的钠盐副产品。

若检验该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所需的硅酸盐材质仪器有____、____、、玻璃棒、石棉网、干燥器等。

(3)流程中不直接利用H2SO4溶液与PbO、PbCO3反应制取PbSO4,原因可能是。

(4)生成三盐基硫酸铅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5)向铅膏浆液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将其中的PbO2还原为PbO。

若实验中所取铅膏

的质量为47.8g,其中PbO2的质量分数为15.0%,则要将PbO2全部还原,至少需加

mL1.0mol·L-lNa2SO3溶液。

22.(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探究在含Mg2+、A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生成氢氧

化物沉淀的过程。

【实验】在0.1mol·L-lMgSO4,0.05mol·L-l-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5mol.L-1NaOH

溶液,借助氢离子传感器和相应分析软件,测得溶液的pH随NaOH溶液的加入变化情况如右

图所示。

(1)为精确控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可将NaOH溶液置于

(填仪器名称)中滴加。

(2)图中有三个pH增加缓慢的阶段,第一阶段(a点前)对应

的实验现象是____。

(3)对第二阶段(b、c之间)溶液pH变化缓慢的本质,小组同学做出如下推测,请补充推测2和3:

推测l:

生成Mg(OH)2沉淀,消耗OH-;

推测2:

____;

推测3.____。

.若推测l符合实际情况,则a点之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一,请

据此描述Mg(OH)2,A1(OH)3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溶解性的差异。

(4)请分析e点后溶液中较大量存在的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并设计实验检验(可不填满):

较大量存在的含金属元素的离子

检验方法

 

“江淮十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C

B

B

A

A

A

A

D

C

B

A

C

B

D

C

D

D

19.

(1)四ⅦA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电子式2分,其它每空1分)

(2)<><>(每空1分)

(3)b(1分)3S22--2e-=2S32-(2分)

(4)N4(g)=2N2(g)△H=-882kJ/mol(2分)

20.(共8分,每空2分)

⑴废铁屑中的不溶性杂质与Fe在盐酸中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

⑵(将Fe2+全部氧化成Fe3+)NO3-+4H++3Fe2+=3Fe3++NO↑+2H2O

⑶使装置内部与外界大气相通,便于A中液体流下

⑷①②

21.

(1)HNO3溶液(1分)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无沉淀,则已洗净(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坩埚酒精灯泥三角(每空1分)

(3)PbSO4不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发生(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4PbSO4+6OH-=3PbO·PbSO4·H2O+3SO

+2H2O(2分)

(5)30(2分)

22.(共12分,每空1分)

⑴碱式滴定管

⑵生成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

⑶生成Al(OH)3沉淀,消耗OH-Al(OH)3沉淀溶解,消耗OH-

较大量存在的含金属元素的离子

检验方法

Na+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待测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表明存在Na+(2分)

AlO2-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盐酸过量时,沉淀又溶解(2分)

Al3++3OH-- Al(OH)3↓Al(OH)3比Mg(OH)2更难溶于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