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8360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2018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把青春献给教育事业

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行动“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苦多。

”从教十几年,风风雨雨,备尝个中酸甜苦辣,xxx老师深深体会到“教师”的光荣所在,也深刻认识到要当好一名教师,就必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提醒自己,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她用心、用情、用智慧,把青春献给教育事业。

一、用心

xxx老师参加工作十三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并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她深知教育学生是一项艰巨的灵魂塑造工程,深知自己身上的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兢兢业业地投入到这项工作,全身心地奉献于自己的教育事业。

以人格魅力感染激励学生。

从教十三年,她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在政治素质、业务学习、文明礼貌、心理素质、敬业精神等方面为学生作榜样。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劳动,她既是指挥员,又是劳动者;运动会,她既是组织者,又是服务员;自习课,她既是巡视者,又是辅导员。

在班级各项活动中,她通过自己的人品、才艺,带动学生,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学生喜欢她,同仁佩服她,领导信任她,在学校第一届“阳光教师”评选中,她以高票数当选。

以公平严格的制度管理学生。

她与班委会一道建立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有制可依,有章可循,职责分明。

她把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变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推动班级工作沿着思想工作有规章约束力,规章制度有思想动力的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保证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她所带的班级,管理井然有序,都是年级的榜样。

以持之以恒的劲头管理班级。

坚持管理落实到位,每天常规检查、每周班级总结,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总结反思习惯。

她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气氛。

她引导学生制定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自治、自立的能力和精神,使学生发挥班级主人翁的作用。

她所带班级行为习惯好、学习气氛浓,均荣获渝中区或重庆市先进班级的荣誉称号。

二、用情

xxx老师认为:

班主任工作的切入是爱心,爱心可以产生巨大的合力。

关心爱护学生既是教师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也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她对学生在生活上给予关怀,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在思想上给予扶持和点拨。

在担任高XX级9班班主任时,高三那一年,她几乎每天最早来,最晚走。

每一个月,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状态逐一找他们谈话,进行心理疏导,鼓舞斗志,让学生满怀自信充满干劲地面对高考。

高三最后一个月的每一个夜晚,她陪伴学生度过晚自习的漫漫时光,或在教室解答疑惑,或在办公室解开困惑。

当忙完这一切回家时,已过1(范文大全)0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XX年的高考中,全班44名学生,全部考取本科院校,其中上重点分数线41人,占参考人数的93%,600分以上7人,最高分653分,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

如此用情的工作,得到学生爱的回馈。

在她生日那天,收到了全班学生的一份厚礼——厚厚的留言册!

上面记载着44名学生最真挚的祝福和问候。

那天,当着全班同学,她哭了,告诉学生:

无论面对多大的人生挑战和挫折,老师都将和你们在一起。

这一番话发自肺腑,也感动和激励

着所有的学生们。

三、用智慧

xxx老师懂得: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复合体,是教育机智与教育原理的高度统一。

她努力用智慧使自己成为一名创新型的教师。

在教学工作中,一方面,她努力深钻教材,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能力,所带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

另一方面,她积极参加高层次学习,03—XX年,她在西南大学攻读在职研究生。

XX年,她以论文《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探索》参加毕业答辩,获得好评。

XX年,指导学生余杰等人在重庆市第二届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03—XX年,她参与了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认真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研究。

XX年,她代表学校在“西部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上,将课题研究运用于课堂实践,所上课文《鸿门宴》博得与会300多名参研教师的一致好评,得到语文学科和市信息技术专家嘉奖。

XX年,她(范文大全)代表重庆市课题研究组到上海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阶段总结说课评比,荣获全国二等奖。

她还参加了学校承担的重庆市“示范高中建设研究”子课题研究,XX年所写论文《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改革探索》荣获重庆市总课题组阶段成果一等奖。

目前,她作为主要参研人员,正积极参与渝中区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题实验成果推广”研究,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在全区教学实践中得以运用。

她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平和的态度对待人、丰富的学识引导人、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为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培养能适应变化、有自主能力的未来人,她不懈奋斗着!

附:

个人基本情况表

渝中区师德标兵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XX年6月3日

基本情况表

姓名

xxx

性别

年龄

35

工龄

13

教龄

13

政治面貌

党员

所教学科

语文

现任职务

中学一级教师

获奖情况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教育的实质是把人类改造世界所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一代一代传下去,并不断地丰富发展。

教师职业是崇高的,它之所以崇高,是因为它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在充分认识到了教师职业高尚的前提下,该同志尽自己最大努力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思想上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认真学习有关材料,深刻剖析自己,并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起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敬业爱岗,责任心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年至今,该同志主讲了两门本科生的课程,其中一门为专业基础课;主讲了两门研究生的课,两门课程均为学位课;每年还要指导毕业设计,工作量较大;同时还负责本系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

但是该同志从不抱怨,每一项工作都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

从讲课方面,由于意识到了工作的本质,认真备课,广泛收集讲课素材,尽最大可能传授新的知识给学生。

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该同志在讲课当中尽量穿插研究动态,最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等等,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他们寻找自学的方向,提高自学的能力。

在历年的教学评价中都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该同志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获年校级优秀学位论文一等奖。

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获年校级优秀硕士论文一等奖。

指导的本科生在年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各一项。

3、该同志一贯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注意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及时把握其思想动态,主动与学生交心交友,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学业、行为规范和生活的领路人。

首先,针对目前学生考研的状况,先后作了有关考研的交流与报告,解决了学生在考研方面的误区。

其次,针对学生课堂状况开了班会。

从老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出现的问题。

如果属于学生方面的问题,该同志马上给他们指出来,要求学生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同时还要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如何学习书本知识,如何去拓宽知识面,如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等;如果确属于老师方面的责任,该同志从两个角度去解决:

一是主动找任课教师谈,把学生的意见及时反馈给老师,再就是鼓励学生与老师沟通,勇敢地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个别学生情绪的问题和上课的精神状态,找他们单独谈话,及时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心理活动,然后讲一些能让他们接受的道理,用亲情式的温暖话语和举止,给他们以心理疏导、思想道德引导、学习生活指导等帮助他们从忧郁中走出来,或者与院领导沟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4、积极投身教学研究,为提高教学效果而不断努力。

该同志自从教以来,不断探索好的教学方法,课前备课认真,还主动去现场参观实习,发现实际问题,并在讲课过程中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学习该课程的目的。

随着全国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均培养经费在不断减少,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制约,使得各高校工科类学生的实践教学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实习这个环节,几乎是走马观花似的看看,效果很不明显为了缓解目前学生实习这个环节出现的一些问题,该同志在充分收集素材的情况下,对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

承担了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一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虚拟实践教学系统的开发”。

该项目的目的在于,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实践教学工作;利用大量的实例照片、流程动画、实际系统设计介绍等更贴近实际的素材,使学生对实物有感性认识,学以致用。

该教学系统的设计可以改变目前学生实习的形式化、走过场的局面。

参与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一项,在XX-XX年度,共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

5、现代科技的发展向大学教师提出了两方面的挑战:

一是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的更新;二是新兴学科不断产生。

为此,教师通过参加科研来补充新知识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

大学教师把学生带到学科发展前沿的同时,从事开拓性工作,并把研究不断转化为新的教学内容。

这一方面推进了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直接训练了学生,这是大学科研的显著特点。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该同志积极投身科研,该同志XX-XX年度中,该同志主持承担了青岛市科技局项目“智能式真空预冷装置的研究开发”和山东省教育厅项目“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之一,参与了山东省中青年科研奖励基金项目“单元复合式吸附机理研究”。

发表科研论文7篇,其中有两篇被ei收录。

并广泛从事横向合作,参与了多项横向项目,为企业解决难题,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出力。

6、充分意识到集体力量的重要性。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整个集体的力量,个人的发展也需要融入到集体当中。

认识到这一点,该同志在负责本系事务的时候,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结合个人的特点,给安排具体的事务。

其次,还经常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展开讨论,让老师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献计献策。

动员教师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自己尽最大可能去配合学院为教师开展科研创造条件。

平时带动本系教师积极投身到实践中,一方面丰富了他们的业务知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增强了系的凝聚力,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为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材料:

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2018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李xx老师从教以来,坚持传道、授业、解惑为已任,坚持党的领导和四项基本原则,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和个人综合素养,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一致好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刻苦学习专业知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了能更优秀地担当这一重任,李xx老师积极进修学习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xx-xx年在xx林业大学攻读了硕士学位,xx年到xx林业大学进修学习,认真听取了《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植物种植设计》、《园林建筑设计》、《插花与艺术设计》、《花卉应用设计》、《花卉学》、《园林树木学》、《草坪及地被植物》等课程。

学习期间,无论是星期天或是节假日,每天都是5点多起床,上到晚上教室息灯或图书馆关门才回宿舍。

中午为了节省时间,常常吃早餐时多买几根油条和一瓶开水当做中餐。

xx植物园植物种植种类大约xxxx多种,绝大多数挂有规范的标识牌,为了更加准确的掌握植物识别技巧和了解植物的生物学习性,多次到xx植物园,每次去都要去一整天,累计记录植物识别笔记两本,拍照植物照片xxxx多张。

不但丰富了自己的植物知识,给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摸索和掌握了“传、帮、带”年轻的老师和带领学生到现场实习的有效技巧和方法。

二、下企业提高实践技能

为了让课堂理论讲授更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授课更生动和实用,响应学校下企业锻炼的号召,xx年春季开始,李xx老师带领几个学生到驻马店市“枫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锻炼。

在担任天中山大道绿化施工技术指导期间,不怕辛苦,不怕累。

为保证按工期完成,5月份有300多株大树要尽快栽植,为保证苗木成活,指导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夏季移栽保活的关键技术进行操作----土球大小由常规栽植时胸径5-8倍,扩大到10-12倍,栽前根部喷“酒精+生根粉”、栽后修剪+喷抗蒸腾剂、盖遮阴网等技术处理措施,验收成活率达到98%。

在施工过程中,定植、放线以规划设计图纸为总指导,有时还要根据现有条件、环境的变化进行微调和再创作,而施工人员不能理解规划意图,往往施工出来达不到设计的效果,需要耐心讲解施工技巧和保活关键技术等人际协调与沟通工作。

通过这次企业实践李xx老师和同学们都深切感受到:

一是设计人员必须到现场与施工放线人员合作才能准确把设计人员好的设计创意创造出来;二是设计人员不能只在室内画图,要不怕风吹日晒、到现场与工人沟通、不怕苦不怕累才能做出与周围环境完美结合的好设计,才能设计出能放线的设计,才能设计出人性化、生态化、节约型园林设计。

三是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协调沟通是圆满完成工程的重要关键所在。

四、要求园林毕业生能现场验苗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老师朋友妈

“老师朋友妈”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美术教师,工作在这个岗位整20个年头了。

我爱我的工作,爱我的学生们。

记得92年刚毕业的时候,中心校的xx校长听我的课,听完了很慈祥地笑笑什么也没说,可能是没法说或者根本是不上路吧。

一年一年地过去了,我在不断地学习与磨炼中成长,渐渐地与教师这个职业融为一体,学生们也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给我带来最深刻的影响的是xx年下乡支教。

它是我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从那以后,做教师不仅仅是我获取报酬的一个职业,而是成为了我全身心为之付出的事业。

那年秋天,我响应局里的号召来到了xx小学,担任5年级的班主任,除了英语课所有课程全教。

xx离家远,我每周只能回家一次,但我是完全自愿来到这所山村小学的,所以我没有任何的抱怨,从来的第一天起,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们中间。

我深知,在小学,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源泉首先来自于他喜欢的老师。

我是个爱笑而活泼的人,我的外在首先感染了他们,过了几天,我大概摸清了每个孩子的脾气秉性和学习状况。

就把每个学生都单独找来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肯定每个人的优点,给每个人确立或近一些或远一些的学习目标。

农村孩子的心是纯朴的,她们慢慢地开始信任我,喜欢我,听我的话,班里渐渐有了一股浓厚的学习气氛。

30个孩子水平当然是参差不齐的,但我高兴地看到每个人都有尽自己的能力来努力学习。

学习最吃力的一个男孩叫xx,全班他最高最壮,可读课文的时候轮到他就卡壳,站在那愣愣地瞅着课文不吱声,原来他上到五年级了还只认识几个。

我就给其他的每个孩子安排任务,轮流每天教会他两个,虽然他还是学两个忘一个的,但必竟是一点点在进步了。

最爱流鼻涕的孩子叫孙立志,个子最瘦小,数学题总是做不好,一次次拿回去改,但是绝不去抄别人的,每次看到他吸一下鼻涕转身倔强离开的背影,我都挺心疼的。

和我配合最默契的女孩叫xx,她有点黑,笑起来一口整洁的小白牙很可爱,她父亲就是xx小学的一名优秀教师,她有些早熟,但聪明温顺,她几乎能读懂我的每一个眼神,我课上提的所有问题,我知道她都会,每次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我,全班都答不上来的时候我才会给她发言的机会。

数学总考100分的是xx,总爱提一些刁钻问题的是王子军,兜里总少不了零食的是xx,最爱画画的是xx,父母离异性格孤僻的女孩是xx……

对他们都有了了解后,我到每个孩子家里去家访。

三十个孩子住得很分散,但我一家也没有落下,用了十几天的放学后时间才走完全程。

不管每个孩子的情况如何,我在任何时候都平等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我对他们的尊重。

孩子们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冬天到了,农村都吃上了两顿饭,学校里每天六节课连着上,我从早晨一进班就是一天,孩子们也是一样。

但是我们每天在一起是那么快乐啊,不知不觉地就要放学了,每当我宣布放学的时候,大家都边收拾书包边大声唱歌,那个镜头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孩子们站着的,坐着的,翻书包的,低头看桌堂的……只是嘴里都共同唱出歌声,没有羞涩,没有扭捏,有的只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欢畅。

元旦要来了,我们商量搞一个别开生面的的庆祝活动,我提议包饺子,大家兴奋极了,讨论怎么分组,定谁拿哪些东西,说得不亦乐乎。

元旦那天好热闹,我负责煮饺子,在炉子边煮了好多锅啊,烤得我头都晕了。

寒假来了,大家恋恋不舍地分别,盼着早点开学继续这样快乐的学习生活。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学了《乌塔》这篇课文,乌塔是个德国小姑娘,她年仅十二岁,但是利用假期一个人周游了欧洲,我和孩子们都很震憾。

他们也是十二岁,可是大部分孩子连在xx街里独自走过的经历都没有。

我当时萌发了一个念头,想带他们去xx,放开手让他们自已去闯一闯。

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出了事谁负责?

家长是否赞同?

学校是否同意?

吃住行都如何安排?

孩子们热切的眼神给了我勇气,我决定做这件事。

我给每个家长发了一张征求意见书,最后有二十几个家长同意,一切都准备好了,孩子们分两批随我来到xx,吃饭是小问题,可我家住不开,没办法,在我姐姐家又安排了几个。

晚饭后带他们去洗了澡,第二天早饭后分不同的路线上街,我把每条路线画好图,标上明显建筑物,写好家里的电话。

还好还好,两批孩子没有发生任何问题,全部安全回家,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这次特殊的经历对于孩子们来说意义非凡,我想我是用我自己的行为来感染着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们有正觉正念。

一个学期又飞快地过去了,到了我该离开的时候了。

我给每个孩子写了留言,告诉大家都不要哭,我们一定会再见。

是的,我们都做到了,直到今天,我们从没有停止过联系。

第二年夏天,有9个孩子被四中录取,xx在全县16个免费生之内。

三年后有8个考入一中,其余的孩子有的在别的高中就读,有的缀学出去打工了。

姜xx最早去了油田,因为能吃苦,说话做事总能为别人着想,两年就升了职。

拿了工资回来好恭敬地请我们一家人吃饭,再也不是那个拿着课本脸憋得通红的傻大个了。

xx去到外地开了几年塔吊车,回来后到家里来看我,全然变了个样子,个子长了,肩膀宽了,好壮的一个小伙子!

大部分孩子都在上大学,xx上高中学美术,如愿考上了宁波大学学,xx去了徐洲学土木工程,xx在廊坊读师范学院,xx在燕山大学读汉语言文学……孩子们的情况我都知道,说也说不完。

每年过年总有一天我们会相聚在一起尽情畅谈欢笑,xx是我们推选出的后勤主任,他为我们全班建了群,我被称为“dearteacher”,他常给大家发短信约个时间在群里开个会,当然总是先让我讲几句。

高考那一年暑假我过生日,孩子们联系好二十几个给我过生日,他们为我唱着生日快乐歌,我泪眼模糊地看着一个个孩子们,做教师做到这般时候,夫复何求?

支教回来以后,我用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我重新审视美术课的价值,认真钻研教材,制作教具,想办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如今,我的国画课,剪纸课成为我校多年来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我带的课外小画虫艺术组是我校很有生命力的一支队伍;我校的楼道艺术作品全是出自他们之手;我的工作室是热爱美术的学生们共享的天堂。

多年以来我的课堂向来是学生最喜爱的课堂之一,偶尔因有事而耽搁的课,学生会追着问我什么时候补上;偶尔原计划不能去上课,而我又出现在讲台上,学生们会抱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有幸福感,说实在的,这个时候,我真的很骄傲!

从教20年,值得回忆的故事太多太多。

我和一个患类风湿的学生以姐妹相称维系着二十年的友谊,在她最痛苦的时候我一直相伴在她身边;一个患白血病的学生我在网上发贴募捐,她还是去世了我和她的妈妈抱头痛哭;我和四个单亲家长大的女孩一直保持亲密的联系,她们现在一个在初二,一个在高一,一个上大二,一个在石家庄工作了。

记不清多少个孩子在我家吃过饭,数不清与多少个孩子曾促膝长谈……其实每一个热爱教育的工作者都有很多很多感人的故事,在我的学校,在我县的教育战线上,比我做得更好更优秀的人有很多很多。

谁在说:

现在的老师利欲熏心,缺乏良知?

谁在说,现在的老师无所事事,误人子弟?

那只个极个别的现象,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战友们,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尊重!

每一天,我迎着朝阳走在上班的路上,我的心是欢畅的,我的脚步是轻快的,学校里未完的工作在等着我,课堂上喜爱我的学生在盼着我,远方有爱我的孩子们在牵挂着我,每一天我都在爱的温暖里享受幸福。

所有的孩子里,xx与我往来最密,她几乎要长成了我的翻版,快乐、阳光。

每年的寒暑假她都到我家来住几天,我们有说不完的话。

我没有女儿,她就像女儿一样是我的贴身小棉袄。

今年的母亲节,我收到两份礼物,我儿子一早悄悄跑出去,给我买了一支康乃馨。

我还收到了xx给我寄来的贺卡和一封电子邮件,是一篇她的作文,说是她的苛刻的文学教授这半年来唯一给a的作文。

我边读边忍不住泪如雨下,我付出的时候真的没有去想过回报,但是回报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来的你的身边。

我把这篇文章抄录下来,谨以此献给所有默默奉献在教育一线的同行们,我们虽然与大富大贵无缘,但我们的精神是富有的!

老师,朋友,妈

她给我写的临别赠言:

你是我的学生、朋友、孩子,至今仍陪伴着我,温暖着我。

她是我五年级的老师。

那年,她下乡支教。

本可以不去的,然而她还是去了,留下还在婆婆怀里两岁的儿子。

她个子不高,胖胖的,一张白白的脸,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头发并不浓密,两颗门牙间有一条大缝,却依然爱笑。

完全不是我们脑袋里傲慢、冷漠的城里人形象。

冬天到了,上完六节课才放学。

她看到我们中午饿得没精打采,悄悄买来一个水吊子,中午在炉子上烧水,把每个人的方便面放好,冲好水,放好调料,盖好盖子。

等我们吃完热腾腾的午餐才开始上课,而她连口汤也没喝。

元旦那天,我们按她的吩咐从家里带了各种东西,有带和好的面的,有带做好的馅的,有带面板和擀面杖的。

她把我们分成四组进行比拼,她在各组间忙碌着,记录着数量,指点着我们捏得难看的饺子,再到炉子旁看火、烧水,她胖胖的身体在狭小的教室里转来转去。

那天,我吃到了世界上最香的一顿饺子。

饭后,还上演了一台我们自导自演的联欢会。

她在中间笑着,笑得像一朵白莲花。

腊月二十七晚上,父亲给我一张贺卡让我寄给她。

我说:

“怕来不及了,我想给她打个电话。

”父亲说:

“那更好。

”我跟父亲到村里唯一有电话的那家。

我手有点抖,拿起听筒,拨通了她家的电话。

通了,听见她快乐的笑声,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听着她询问这个好不好,那个好不好,我哽咽了。

直到她关切地把所有能问的问题都问了个遍,我还是说不出一句祝福的话。

回家的路上,我泪眼模糊。

黑暗中,许久,父亲说:

“她是个好老师呀,太难得了!

”我狠狠地点头。

她最伟大的“壮举”是把我们带到了城里。

全班30个同学被分成两批,晚上住在她家,她还带我们去洗了澡。

第二天早上,她给我们画好地图,说:

“去吧,注意安全,我在家等你们。

”我们拿着地图,大着胆子按着各自的路线出发,第一次完成了一个人的冒险。

面对着城里的高楼和马路,这一次,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一年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她又回到了城里。

我们依旧时常想起、说起她。

想起她第一节课就要求我们讲普通话,想起天冷了她带我们去操场跑步,想起她让我们第一次走上讲台讲课,想起艺术节她去城里给我们借军装,想起太多太多……

后来,她的家发生了变故。

跟那一年去支教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然而,她跟我说:

她不后悔。

今天,她依然跟每个同学保持联系。

我们每年都去看她。

我们分享着各自的小秘密,她有什么开心的不开心的都说给我听,因为她说我懂她。

每次放假她都等我回去,给我做我最爱吃的红烧肉。

我把我们的故事讲给我的同学们听,所有的人都羡慕我有两个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