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8616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题型07 非选择题.docx

题型07非选择题

题型7 非选择题•背景、内容、影响类设问

背景类设问类型方面,其一是限定性的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如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其二是宽泛性的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有哪些等。

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

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内容有哪些等。

影响类限定性的设问,如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或者消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有哪些影响,对中国或者世界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影响等。

影响类宽泛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

这类问题在回答时应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切忌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

其中积极的影响和作用等即是指意义。

1.法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

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

你必须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材料三 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

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据此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法律的本质特征。

(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材料二中“最大的困难”的?

(4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的法治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分析其法治主张在近代中国难以实现的原因。

(6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从产生到被改造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曲折历程。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

属于图中第2、3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图中第3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6分)

 

材料二 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家。

在辛亥革命之前,张謇一直是帝党成员,主张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之后,他迅速地转向共和,剪掉辫子,日记换成阳历,他受孙中山邀请担任民国内阁实业总长。

和孙中山会面后,张謇对孙中山的评价是四个字:

不知崖畔,“崖”即“边际”,当时南京临时政府资金紧张。

之后,张謇离开了南京,北上加入了袁世凯的阵营。

1913年袁世凯成为正式总统,任命张謇为农商总长。

到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出卖国家主权的“二十一条”时,张謇愤然辞职,在袁世凯复辟称帝之前彻底与袁世凯斩断了联系。

(2)结合材料二简要评价张謇面对中国政局变动的表现。

(6分)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

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徙、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请回答:

(1)明清两代为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采取了哪些措施?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

(6分)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有何重要意义?

(3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

(3分)

 

4.历史的经验告诉后人,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常常有危险。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里根1981年2月18日向国会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有四根支柱,这就是大幅度减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消不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规章约束和严格控制通货流量。

它兼采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被人们称之为“里根经济学”,有人称之为“里根革命”。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经济复兴计划”出台的背景。

其政策为什么被称为“里根革命”?

(8分)

 

材料二 自1966年全面推行新经济体制后,苏联政府和有关部门只是在减少计划的指令性指标、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和调整生产劳动积极性方面做做文章,未能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而且从1971年的苏共二十四大开始,勃列日涅夫在各种讲话中开始只讲“完善”和“发展”原有体制,否定和讳言“改革”,……使得新经济体制改革到70年代初就基本停止。

直到80年代初,苏联的经济体制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框。

——张建华《俄国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经济体制在80年代初仍没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原因及后果。

(10分)

 

材料三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198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8分)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

……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

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

……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

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农村开始生产供出口的大宗商品,包括供应通商口岸工厂的经济作物,这趋向于转入新的商业渠道。

但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市场结构正欣欣向荣,直到1949年都很少有衰落的迹象。

……首先在通商口岸直接感受到的世界市场上银价或中国农业输出品行情的波动,有时候能波及农村。

但总的说来,直到1949年,农村地区和通商口岸经济依旧只有很松散的联系。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材料三 美国的经济在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之间以飞快的速度发展。

大量的粮食和各种原料通过铁路和轮船运到美国东部和欧洲西部那些正在迅速发展的城市中心。

同时,数以百万计的移民为美国实业家和农场主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发展对当时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农业对工业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19世纪中后期农业对工业化迅速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

 

(3)牛津大学伊懋可教授认为农业变革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伊懋可教授的观点。

(10分)

 

题型8 非选择题·归纳概括、评述评价类设问

 归纳概括类试题指的是对给定资料或试题中特定部分的内容要点、精神主旨、思想意义进行提炼,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的试题。

这类试题在提问方式上多使用“归纳”、“概括”、“概述”等关键词。

“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述”既要叙述,又要评价,要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评论”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评价、评述类设问含有这样的词语:

评价、简评、评论等。

1.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力地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房地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上海迅速崛起。

……1860年至1862年,太平军三次逼近上海,又对租界房地产起了推动作用。

有洋枪队保护的上海租界成了避难所,士绅和平民大量涌入。

……到1914年,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携巨资来沪定居的地主、官僚、富商也纷纷加入。

——李扬《上海房地产的百年动荡》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上海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8分)

 

材料二 上世纪20年代,美国一股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来越汹涌澎湃。

其中1925年,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000多家房地产公司,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

不久美国房地产市场趋于萎缩,许多人拖欠贷款。

1929年10月,美国房地产市场骤然滑坡。

——龙福永《中美房地产及房地产金融业概论》(2007年)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0年代美国房地产业产生巨大泡沫的原因。

(4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是如何解救那些受房地产泡沫冲击的行业的?

(4分)

 

材料三 改革开放30年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

……据统计,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达20%,对GDP的贡献,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则更大。

——徐挺立《改革开放30年房地产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房地产业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5分)发展中有何隐忧?

(2分)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出的深刻启示是什么?

(2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约在上一世纪中叶,英国是棉纺织工业的主要中心,由于对棉纺织品的需要急剧增长,那里自然就成了发明机器的地方,这些机器借助了蒸汽发动机,首先完成了棉纺织工业的革命,接着完成了其他纺织工业的革命。

此后,使英国的工业品在大西洋彼岸的所有市场和欧洲某些市场上获得了实际的垄断地位。

当1815年和平恢复时,拥有使用蒸汽的工厂的英国,已经能够供应全世界,而其他国家当时还几乎不知道蒸汽机,在工业生产方面,英国已经远远走在它们前面了。

——节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这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8分)

 

材料二 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

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

……根据法案还确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同工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及签订集体合同事宜。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复兴工业的主要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美国政府经济决策的变化及其成因。

(10分)

 

材料三 1925年的农业、工业和运输业与1913年相比,农业产值达到87%,谷物收获量达94%,播种面积达到99.3%,工业总产值达到75%……铁路运输货运周转量为80%。

——节选自顾玉兰《苏联工业化的代价及原因分析》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发展工业化道路上的相同点。

(7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4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还没有散尽,来自45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聚集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结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那种混乱的国际经济秩序,寻求国际货币合作的新方式。

围绕着这个问题,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和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史称“凯恩斯与怀特之争”。

凯恩斯与怀特二人虽然私交甚好,但在谈判桌上都为捍卫本国利益而努力。

……凯恩斯主张由债务国和债权国共同对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承担责任,成立一个专门的国际机构,发行300亿美元的货币,无偿地提供给各成员国,用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结算。

怀特计划的核心精神是“黄金规则”,即“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

目的是由美国来重整国际货币体系,强调国际货币应以黄金为基础,以保持其币值的稳定。

由于这两个计划是针锋相对的,因而凯恩斯与怀特之间的讨价还价也异常地激烈。

最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以怀特方案为基础,以凯恩斯计划为参照,形成了一个折衷的货币合作协定,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凯恩斯与怀特之争”。

(12分)(要求:

字数不超过180字)

 

4.希腊,曾因是古代欧洲文明的滥觞而著称于世。

今天,又因其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一场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债务风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用相关史实论证“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滥觞”。

(4分)

 

2010年起希腊的债务危机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整个欧元区面临欧元流通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我们知道,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催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了道路。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原因并指出欧元诞生的影响。

(4分)

 

由于欧盟对世界经济和货币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得不竭尽全力。

加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出手,至少目前为止,仍然基本上可以稳住欧元。

……欧元的最终前景,则是确信无疑的。

(3)根据材料论证“欧元不可能崩溃”的理由。

(3分)

 

5.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

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

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

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

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

……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

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12分)

 

题型7 非选择题•背景、内容、影响类设问

1.答案 

(1)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

(或答:

对触犯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严惩不贷)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或答:

维护封建统治)评分标准:

共计4分。

两个要点能准确回答各得2分。

(2)“控制被统治者”:

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拥有最高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

(或答:

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

“控制自己”:

中央政府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与平衡。

(或答:

中央政府实行三权分立与彼此制衡。

评分标准:

共计4分。

要求对解决的方法具体阐释,不可仅搬用材料而无实际内容。

两个要点能准确回答各得2分。

(3)表现:

推翻清朝君主专制政体;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或答:

建立中华民国;规定主权在民。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若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制约”也可得分)

评分标准:

共计6分。

要求归纳完整,关于“表现”的回答,如能准确答出,两要点各得2分;关于“原因”的回答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2.答案 

(1)共同原因:

政府的政策;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两点各得1分。

如分别答出各自的原因,不是两者的共同原因,不给分)。

影响:

促进了新文化运动兴起;使无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其中4个关键词各占1分,遗漏一点即扣1分)评分标准:

本问共计6分。

紧扣设问要求,结合教材的要点归纳准确无误。

(2)思想开明、支持民主革命但不坚决、维护自身利益、爱国。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评分标准:

本问共计6分。

如有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

3.答案 

(1)措施: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两点各占2分)

评分标准:

共计4分。

要求准确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

(2)问题:

当时人们没有真正理解“民主”的内涵。

(答对得2分)

原因: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西方国家了解不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评分标准:

共计6分。

要求言简意赅,表述准确。

(3)进步性:

明确提出主权在民。

(答对得1分)

意义:

在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两点各占1分)评分标准:

共计3分。

要求两核心词区分明确,不得混淆。

(4)特点:

扩大了基层民主、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标志着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或答:

是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答对其中1点得1分,但总分不超过3分)

评分标准:

共计3分。

要求言简意赅,表述准确。

4.答案 

(1)背景:

面临严重的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问题;凯恩斯主义失灵。

(两点各计2分)

原因:

改变了战后长期奉行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

(或答:

采用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主张也可给2分,但本要点不超过4分)

评分标准:

共计8分。

要求归纳简洁,表达严谨。

(2)原因: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本身没有突破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答:

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小修小补。

本要点2分)70年代起否定和讳言“改革”。

(或答:

70年代起过分追求稳定。

本要点2分)

后果:

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累,使苏联陷入困境。

(三个分句每答对一点即可给2分)评分标准:

共计10分。

要求紧扣设问要求,表达完整。

(3)意义: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每答对其中一个要点即可给2分)

评分标准:

共计8分。

要求既能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又能结合教材把问题回答充分。

只依据材料或教材作答酌情在1~4分之间给分。

5.答案 

(1)影响: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加速了分封制崩溃,封建政治制度最终确立;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百家争鸣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个方面各占2分)

评分标准:

共计6分。

要求农业发展状况从生产工具的改进、新的土地制度的建立、新的阶级阶层的兴起等方面来概括,影响从对旧的经济形态、土地制度、旧的统治阶级的衰弱以及文化思想方面的变化来论证。

(2)影响:

工业化进程缓慢;农村与通商口岸经济联系松散。

(两个要点各占2分)

评分标准:

共计4分。

要求概括回答,要点明确。

(3)作用:

提供了原料;国内市场扩大。

(两点各占1分)

评分标准:

共计2分。

抓住关键信息“大量的粮食和各种原料”“扩大了国内市场”来回答问题。

(4)农业变革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

(答对得2分)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农村发展滞后导致工业化进程缓慢;农产品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工业提供原料供应不足。

(两个要点,答对1点得2分)美国农业的变革为美国的工业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或答:

美国农业的变革为美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市场和原料。

答对得2分)。

中国、美国近代农业发展的条件不同,分别对工业近代化进程及社会转型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答对得2分)

评分标准:

共计10分。

要论证观点,选取农业提供的原料、市场、廉价劳动力等角度进行论证。

题型8 非选择题·归纳概括、评述评价类设问

1.

(1)原因:

《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吸引大批外国人来沪;太平天国运动造成政局动荡,促使周边地区大量人口涌入上海租界;国内外房地产商大量投入资金开发;上海外资企业、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吸引大量农民入城工作。

(8分)(每答对一点得2分,本问不得超过8分)

评分标准:

共计8分。

要求条理清楚、史论结合。

(2)原因:

银行贷款推动炒房;房地产商盲目扩大开发。

(两点各占2分)

解救: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两点各占2分)

评分标准:

共计8分。

要求既能体现材料信息,又能结合所学知识,充分调动知识。

(3)贡献:

拉动了相关产业和GDP的增长;带动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

(答出其中1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全部答出得5分)

隐忧:

经济的增长和财政收入过分依赖房地产,容易产生房地产泡沫。

(答对得2分)

启示:

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

(其他言之有理亦可,2分)

评分标准:

共计9分。

要求信息获取充分,能结合相关现实热点回答问题。

2.答案 

(1)特点:

以棉纺织为先导的轻工业为主导;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

(两点各占2分)

影响: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加快了殖民扩张,东方日益从属于西方。

(答出其中任意2点即可得4分)

评分标准:

共计8分。

要求概括精炼,要点分明。

(2)措施:

建立工业复兴局;调整企业关系(制订公平竞争规则);调整劳资关系。

(三个要点各占2分)

变化:

由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

(答对得2分)

成因:

胡佛政府采用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

(答对得2分)

评分标准:

共计10分。

要求材料信息获取全面,知识调动准确。

(3)本质问题:

新经济政策推动下的苏俄工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答对得3分。

如只答工业或农业酌情扣1~2分)

相同点:

注意调整生产关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

(两点各占4分)

评分标准:

共计7分。

要求归纳准确,重要结论表述无误。

3.答案 

(1)评述基本完整,要点正确,条理清楚给10~12分。

评述不够完整,要点不够确切,表达尚通顺,给5~9分。

对材料理解有误,要点缺漏较多,文句欠通顺,给0~4分。

(2)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酌情加0~2分,但总分不超过12分。

超过180字的酌情扣1分。

背景: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世界经济秩序的混乱;英国经济实力的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的膨胀。

实质:

英美对世界经济霸权之争。

结果:

双方达成妥协,形成一个有利于美国的折中方案,即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影响:

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同时有助于美国确立经济霸权地位和经济势力的扩张。

评分标准:

内容应围绕“凯恩斯与怀特之争”的背景、实质、结果、影响展开评述。

答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

4.答案 

(1)古希腊工商业和对外贸易发达,为以后欧洲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模式;雅典的民主政治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是民主政治的发祥地;作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渊源,为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思想解放提供了思想基础。

(从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任意答出两个方面的每方面得2分)

评分标准:

本问共计4分。

要求希腊的文明与所论证的欧洲文明之间联系密切。

(2)原因: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难以维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