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8631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docx

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填空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填空题

答案解析

1.(2017•锦州)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则连接的瞬间,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是从 A→B (选填“A→B”或“B→A”),发生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是 自由电子 。

【分析】

(1)验电器使用时是让金属杆上的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然后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从而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

(2)验电器A带正电,少电子,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B连接起来,B上的一部分电子会通过金属棒转移到A,说明电子从A到B移动,据此判断电流方向。

【解答】解:

(1)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2)A验电器带正电,说明A缺少电子,连接的瞬间,自由电子从B移动到A,而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A→B。

故答案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A→B;自由电子。

【点评】本题的目的是考查对验电器使用原理、电流方向的掌握情况。

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负电荷(自由电子),所以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始终与自由电荷的运动方向相反。

 

2.(2017•淮安)为避免点燃烟花造成人员伤害。

小明设计了烟花定时自动点火装置,原理如图所示。

装置中的点火器有电流通过时,就会自动点燃烟花,定时器控制点火时间。

为完善设计方案,还需要在 a (选填“a”或b”)处安装一个开关S,断开此开关,指示灯熄灭,整个装置停止工作,点放烟花前,定时器在电路中应处于 通路 状态,目的是 进行倒计时,避免点燃烟花造成人员伤害 。

【分析】

(1)由电路图可知断开此开关,指示灯熄灭,整个装置停止工作,则开关与指示灯串联,同时能控制整个电路;

(2)由于点火器有电流通过,则会点燃烟花,所以点放烟花前点火器不能有电流通过,由于定时器与点火器并联,则应采取短路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解答】解:

(1)由题知,断开此开关,指示灯熄灭,整个装置停止工作,所以,该开关应与指示灯串联,同时能控制整个电路;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应安装在a处;

(2)由电路图可知,定时器与点火器并联;

点放烟花前,只有定时器是通路时(相当于一根导线),才能将点火器短路,使点火器不能工作;否则,在进行倒计时,点火器工作会点燃烟花造成人员伤害;因此其目的是:

进行倒计时,避免点燃烟花造成人员伤害。

故答案为:

a;通路;进行倒计时,避免点燃烟花造成人员伤害。

【点评】本题考查电路的分析,关键是知道要使用电器不工作有两种方式,即让电路处于断路或让用电器短路。

 

3.(2016•兰州)有些建筑物的顶端有避雷针,避雷针是针状金属物,它可以利用尖端放电,把云层所带的电荷导入大地,若云层带正电,那么尖端放电时,避雷针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方向是 从大地到云层 (选填“从云层到大地”或“从大地到云层”)。

【分析】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可使云层所带电荷通过避雷针进入大地,从而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

【解答】解:

当带正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由于云层带正电,缺少电子,避雷针中的自由电子会从大地到云层,逐渐中和云层中的电荷,从而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

故答案为:

从大地到云层。

【点评】此题考查静电常识,知道尖端放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防止即可正确答题。

基础题目。

4.(2018•赤峰)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看到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张开,说明橡胶棒 带了电荷 。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是使电荷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

【分析】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解答】解: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因为带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张开,说明橡胶棒带了电荷;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是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故答案为:

带了电荷;转移。

【点评】此题考查了验电器的原理和摩擦起电的实质。

 

5.(2018•陕西)PM2.5颗粒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 (填单位)的颗粒物。

有一款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空气进入净化器静电箱内被电离,使PM2.5颗粒带电,然后被静电箱的带电极板吸附,这是利用了异种电荷相 相互吸引 ,来实现对室内空气净化的。

【分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PM2.5颗粒带电后,会被静电箱的带异种电荷的电极板吸引,从而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净化。

故答案为:

微米;相互吸引。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长度的单位,属于基础知识。

 

6.(2018•福建)如图,悬挂在一起的两个气球,被毛织品擦过后彼此排斥分开,此时两个气球带 同种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气球是因为 摩擦 而带电。

【分析】电荷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解答】解:

被毛织品擦过后的两只气球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两气球相互远离,说明两只气球带上了,摩擦可使物质得失电子,故气球是因为摩擦而带电。

故答案为:

同种;摩擦。

【点评】此题考查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要牢记这条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以及摩擦起电的实质。

 

7.(2018•云南)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负电,B不带电。

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从 B到A (选填“A到B”或“B到A”)。

【分析】

(1)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解答】解:

(1)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验电器A带负电,说明A有多余的电子,而验电器B不带电,用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自由电子由A向B移动;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由B到A。

故答案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到A。

【点评】明确电流的方向、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可解答此题。

 

8.(2018•常德)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B和C互相排斥,则B 带正电 (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者“不带电),A和C互相 吸引 。

【分析】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②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③解题时,根据小球间的作用关系并结合A球带负电这个已知条件判断。

【解答】解:

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B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由于C和B互相排斥,所以B一定时带正电,故C带正电,A和C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

带正电;吸引。

【点评】异种电荷相吸引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的物体这两个知识点要考虑周全,考虑不全是此题选错答案的原因。

 

9.(2018•绥化)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因 失去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上 正 电荷。

【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解答】解: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电子。

故答案为:

失去;正。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起电的实质,属于基础题。

 

10.(2018•威海)苹果园里铺满银光闪闪的膜,用途是 利用光的反射,促进苹果均匀着色、增糖 ;这种膜表面涂有铝粉,若不小心刮到高压线上可能会导致 短路 。

(填一种电路故障)

【分析】苹果园铺设反光膜是苹果套袋的一种配套技术,铺设反光膜可以改善果园的光照条件,使果实不易着色的部位充分着色、增糖。

金属铝具有较好导电性能,一旦接触到高压线会瞬间引发线路短路。

【解答】解:

在苹果树下铺设一层反光膜,利用光的反射。

让每一个苹果都能充分吸收阳光照耀,促进苹果均匀着色,增糖;

由于反光膜表面的金属铝具有较好导电性能,一旦接触到高压线会瞬间引发线路短路。

故答案为:

利用光的反射,促进苹果均匀着色、增糖;短路。

【点评】此题以苹果园里铺满银光闪闪的膜为载体,考查光的反射和电路的三种状态,内容新颖,是一道好题。

 

11.(2018•攀枝花)如图所示,将吸管放在铁支架上,吸管可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再用一带负电物体靠近吸管,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吸管带 负 (选填“正”或“负”)电荷,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 绝缘体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分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解答】解:

用带负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吸管带负电荷;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绝缘体。

故答案为:

负;绝缘体。

【点评】此题考查电荷间作用规律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12.(2018•江西)简单电路是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

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用电器 ;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电源 。

【分析】充电宝类似于教材上的蓄电池,可以通过充电获取电能,也可以向外供电,提供电能。

【解答】解:

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消耗电能,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用电器;

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提供电能,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电源。

故答案为:

用电器;电源。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注意电源是提供电能的,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注意区分。

 

13.(2018•长春)如图所示,某手机移动电源(俗称充电宝)有两个输出端,通过电源线可以单独或同时为手机充电,这两个输出端的连接方式是 并 联;用移动电源为手机充电时,手机相当于电路中的 用电器 。

【分析】

(1)移动电源给手机充电过程中,各手机应互不影响,根据串、并电路特点分析手机的连接方式;

(2)移动电源为手机充电时,移动电源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手机相当于用电器。

【解答】解:

(1)移动电源给手机充电过程中,各手机间互不影响,所以输出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2)用移动电源为手机充电时,手机消耗电能,则手机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

故答案为:

并;用电器。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充电宝”有关信息的掌握和应用,体现了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4.(2018•黄冈)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某企业引进静电除尘设备,治理生产中的空气污染。

启动静电除尘设备,混浊空气进入除尘腔即被电离成离子和电子,由于异种电荷互相 吸引 。

其中的电子会向设备的阳极板(带正电)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上 负 (选填“正”或“负”)电荷,带了电的尘粒继续运动,碰到阳极板失去电性,在 重力 的作用下,落向底部的集尘板。

【分析】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气体分子被电离成为电子和正离子,电子较轻,向设备的阳极板(带正电)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电子遇到尘粒容易被吸附,使尘粒带负电,碰到阳极板失去电性,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向底部的集尘板。

【解答】解:

(1)启动静电除尘设备,混浊空气进入除尘腔即被电离成离子和电子;电子带负电,阳极板带正电,由于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其中的电子会向设备的阳极板运动;

(2)在运动过程中电子遇到尘粒容易被吸附,使尘粒带负电(接触带电),带了电的尘粒继续运动,碰到阳极板失去电性(发生电中和),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向底部的集尘板。

故答案为:

吸引;负;重力。

【点评】本题涉及静电除尘的原理,关键是电子容易被吸附到灰尘上,故灰尘会吸附电子带负电。

 

15.(2018•南充)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在其两端只接一只电阻值为12Ω的电阻R1,电流是0.5A.如果在电阻R1两端并联一个电阻值为8Ω的电阻R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 8 A,若将R2改为与R1串联在原电路中,电路中电流为 0.46875 A。

【分析】

(1)根据“在其两端只接一只电阻值为12的电阻R1,电流是0.5A。

”可求得电源电压;在电阻R1两端并联一个电阻值为8Ω的电阻R2,

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得流经R2的电流,然后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求总电流;

(2)将R2改为与R1串联在原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得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然后利用欧姆定律可求得电路的总电流。

【解答】解:

(1)已知“在其两端只接一只电阻值为12Ω的电阻R1,电流是0.5A”,

由I=

可得,

电源电压U=I1R1=0.5A×12Ω=6V,

在电阻R1两端并联一个电阻值为8Ω的电阻R2,

在流经R2的电流I2=

=

=0.75A。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I=I1+I2=0.5A+0.75A=1.25A;

(2)将R2改为与R1串联在原电路中,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

=0.3A。

故答案为:

1.25;0.3。

【点评】此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灵活应用,关键是公式和规律的灵活应用,是一道难度适中的题目。

 

16.(2018•连云港)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只有 两 种,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

【分析】

(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称为正电荷;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

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只有两种,分别是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故答案为:

两;排斥。

【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要求知道自然界中只有哪两种电荷,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规律。

 

17.(2018•江西)公路上,路灯的连接方式是 并 联;回到家中,按下开关,电灯亮了,开关与电灯的连接方式是 串 联。

【分析】①用电器逐个依次连接在电路中,组成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个路径,一个用电器损坏,其它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②用电器并列连接在电源两端,组成并联电路;并联电路包括干路和支路两部分,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用电器工作状态互不影响。

【解答】解:

公路边的灯虽然要亮一起亮,要灭一起灭,但一盏灯泡不亮,其它的灯泡还能工作,说明彼此互不影响,所以是并联的;

家中的电灯与控制它的开关之间的连接是串联的,开关对电灯才能起到控制作用。

故答案为:

并;串。

【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认识和理解,把握用电器“互相影响”还是“互不影响”是确定电路连接关系的基本标准。

 

18.(2018•衢州)小柯在科技馆看到许多奇思妙想和趣味实验;

(1)奇思妙想﹣六冲程引擎。

这种引擎在完成四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产生第五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第六冲程是让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变成可再次注入汽缸的水。

则第五冲程相当于图中四冲程汽油机的 丙 (填序号)。

(2)趣味实验﹣静电实验,实验情况如图所示,P1、P2、P3表示将小球B先后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位置

①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②据图示情景,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电荷间的距离越大,其相互间的作用力越小 

【分析】

(1)水变为水蒸气,水蒸气就会膨胀做功,相当于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对本题四幅图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

(2)小球偏离竖直方向,说明其受到了力的作用,要从其受力的角度去分析。

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大小,反应力小球受到的力的大小不同,将小球受到的力的大小不同,与小球距离A的距离的远近不同联系起来,即可解题。

【解答】解:

(1)甲图: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

乙图: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丙图: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丁图: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是排气冲程;

由题知,第五冲程中,水注入气缸,气缸内的温度是比较高的,水就会迅速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活塞运动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相当于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即与图丙相同;

(2)小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应该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小球向右偏转,说明其受到了向右的力,由于小球与物体A都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造成小球向右偏转。

由图可知,小球与带电体A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发现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偏转的角度在减小,即其受到的作用力在减小,故可得出结论:

电荷间的距离越大,其相互间的作用力越小。

故答案我:

(1)丙;

(2)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②电荷间的距离越大,其相互间的作用力越小。

【点评】这是一道综合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

分析这类题时,首先要知道利用的是哪一方面的知识,然后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19.(2018•齐齐哈尔)下列三种测量仪器中,使用正确的是 A (选填“A”、“B”或“C”),其读数为 0.5A 。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使用电流表时要串联在电路中,并且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读数时,先确定选择的接线柱(量程)、相应的分度值,再根据指针位置读数;

(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3)利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左物右码”,即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里。

【解答】解:

(1)如图A所示,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且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电流表的连接是正确的;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读数为0.5A;

(2)如图B所示,温度计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故温度计的读数方法错误;

(3)如图C所示,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所以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错误。

故答案为:

A;0.5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表、温度计和天平的使用方法,属于基础题目。

 

20.(2018•泰安)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吸引乙物体,乙物体排斥丙物体。

如果丙物体带正电,则甲物体带 负 电。

【分析】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即可判断。

【解答】解:

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且丙物体带正电,因乙物体排斥丙物体,说明乙也带正电;甲物体吸引乙物体,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甲带负电。

故答案为:

负。

【点评】本题考查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从丙的带电情况入手,逐个分析判断即可。

 

21.(2018•枣庄)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 同种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 排斥 的结果。

【分析】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

人体是导体,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体也带了和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故人的头发上也会带上与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据同种电荷相斥可知,头发之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头发会蓬松竖起来。

故答案为:

同种;排斥。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2.(2018•重庆)丹麦物理学家 奥斯特 首先发现了电与磁之间存在本质联系,生产生活中的 电磁起重机 (选填“电磁起重机”“台灯”或“电热毯”)主要是利用电流磁效应工作的。

【分析】

(1)在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2)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解答】解:

(1)奥斯特把通电直导线放在水平方向静止的小磁针上,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受到磁力作用,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这就是的电流的磁效应,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都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台灯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光和热,不是利用电流磁效应工作的;电热毯是利用电流流过导体时发热而工作的,应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故答案为:

奥斯特;电磁起重机。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常识和电流的磁效应,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23.(2018•无锡)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 正 电,用它去靠近一个不带电的轻质小球,小球会被 吸引 。

【分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解答】解: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带正电的玻璃板会吸引不带电的轻质小球。

故答案为:

正;吸引。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带电体的性质,属于基础知识。

 

24.(2018•济宁)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

这是因为他擦过的镜面因 摩擦 而带了电,带电体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分析】物体有时摩擦过后,会由于摩擦起电,而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解:

用干绸布擦拭穿衣镜,擦过的镜面很容易吸上细小绒毛,这是由于此时的镜面因摩擦而带了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故本题答案为:

摩擦;吸引轻小物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的现象及带电体的性质:

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25.(2018•张家界)秋天,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会吸起碎纸片,这是 摩擦起电 现象;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 负 电。

【分析】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

在头发上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可以吸起碎纸片,是因为梳子摩擦起电而造成的;

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梳子带负电。

故答案为:

摩擦起电;负。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现象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属基础题。

 

26.(2018•襄阳)电流表内部电阻很小,当电流表 串 联接入电路中时,电路的总电阻和电流的变化可以忽略。

但是,电流表的接入使电路有所变化,测量是有误差的,由此引起电流的测量值比真实值略 小 (填“大”或“小”)。

【分析】从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内部结构进行分析。

【解答】解:

因为电流表的电阻非常小,如果并联在电路中,会使电路形成短路,所以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

尽管电流表的电阻非常小,但是还是有电阻的,对电流也有阻碍作用,所以,电流表测量的值比真实值略小。

故答案为:

串;小。

【点评】会正确使用电流表,会根据电流表的结构进行分析。

 

27.(2017•舟山)小明在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按图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和S1,观察示数,再闭合开关S2,示数保持不变的电流表是 A1 (电源电压不变),同时小明观察到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所示,为了使测量更精确,断开开关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将“3A”上的线头改接到“0.6A”处 。

【分析】①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工作过程互不影响;

②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时,要根据电路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量程。

【解答】解:

(1)由图知,闭合开关S和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A1和A均测R1的电流;

再闭合开关S2,两只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量干路电流,A1仍然测R1的电流,A2测量R2支路电流,电流表A2的示数从0增大到一定数值;

由于干路电流大于各支路的电流,所以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保持不变。

(2)由图可知,电流表A的指针向右偏转幅度很小,说明干路电流较小,电流表选择的量程偏大,所以需要改接小量程,也就是将“3A”上的线头改接到“0.6A”处。

故答案为:

A1;将“3A”上的线头改接到“0.6A”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