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8722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docx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第节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练习教科版选修docx

第1节 传感器

第2节 温度传感器和光电式传感器

1.传感器通常是把被测的______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________的输出器件或装置.

2.传感器有一定的结构,一般由______元件和__________组成.

3.温度传感器中使用感温的敏感元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4.光电式传感器是测量________的传感器,它利用了有些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在电路中受到光照时,可以产生________的特点,实现________向电信号的转化.

5.关于干簧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电阻的作用

B.干簧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C.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开关的作用

D.干簧管是作为电控元件以实现自动控制的

6.如图1所示是观察电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现在把杯中的水由冷水变为热水,关于欧姆表的读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设水对电阻阻值的影响不计)(  )

图1

A.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读数变大,且变化非常明显

B.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读数变小,且变化不明显

C.如果R为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成),读数变化非常明显

D.如果R为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成),读数变化不明显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 电容式话筒的原理

1.电容式话筒的保真度比动圈式话筒好,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Q是绝缘支架,薄金属膜M和固定电极N形成一个电容器,被直流电流充电.当声波使膜片振动时,电容发生变化,电路中形成变化的电流.当膜片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有(  )

图2

A.电容变大

B.电容变小

C.导线AB中有向左的电流

D.导线AB中有向右的电流

2.如图3中电容式话筒右侧固定不动的金属板B,与能在声波驱动下沿声源水平方向振动的镀有金属层的振动膜a构成一个电容器,a、B分别通过导线与恒定电源两极相接.声源S做位移为x=Asin2000πt的振动,则有(  )

图3

A.a振动过程中a、B板之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B.导线中的电流的频率为2000Hz

C.导线中的电流的频率为1000Hz

D.a向右位移最大时,a、B板形成的电容最大

知识点二 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

3.如图4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

图4

A.R1两端的电压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

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

图5

4.如图5所示为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线1是热敏电阻的图线,它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

B.图线2是热敏电阻的图线,它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C.图线1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灵敏度高

D.图线2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差、测温范围小、灵敏度高

知识点三 光电式传感器

5.如图6所示为光电式烟尘浓度计的原理图,试说明其工作原理.

图6

 

6.图7为光电式转速表原理图,请说明其工作原理.

图7

 

【方法技巧练】

传感器电路的分析技巧

7.如图8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光敏电阻,当照射光强度增大时(  )

图8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R2中电流减小

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

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

8.如图9所示是一火警报警装置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是半导体热敏传感器,它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a、B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电流表的电流I和a、B两端两压U与出现火情前相比(  )

图9

A.I变大,U变大B.I变小,U变小

C.I变小,U变大D.I变大,U变小

1.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金属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

C.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感知电阻的变化来传递信号的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光敏电阻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是因为(  )

A.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也发生变化

B.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光敏电阻的体积也发生变化

C.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光敏电阻的长度也发生变化

D.光照照度发生变化时,光敏电阻的横截面积也发生变化

图10

3.如图10所示,R3是光敏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a、B两点等电势.当用光照射电阻R3时,则(  )

A.R3的电阻变小,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B.R3的电阻变小,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C.R3的电阻变大,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D.R3的电阻变大,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4.在温控电路中,通过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可实现对电路相关物理量的控制.如图11所示电路,R1为定值电阻,R2为半导体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电阻越小),C为电容器.当环境温度降低时(  )

图11

A.电容器C的带电荷量增大

B.电压表的读数增大

C.电容器C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

D.R1消耗的功率增大

5.如图12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T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G为光敏电阻,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正常发光,由于环境条件改变(光照或温度),发现小灯泡亮度变暗,则引起小灯泡变暗的原因可能是(  )

图12

A.温度不变,光照增强

B.温度升高,光照不变

C.温度降低,光照增强

D.温度升高,光照减弱

6.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多用电表研究热敏特性实验中,安装好如图13所示装置,向杯内加入冷水,温度计的示数为20℃,多用电表选择适当的倍率,读出热敏电阻的阻值R1,然后向杯内加入热水,温度计的示数为60℃,发现多用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较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

A.应选用电流挡,温度升高换用大量程测量

B.应选用电流挡,温度升高换用小量程测量

C.应选用欧姆挡,温度升高时换用倍率大的挡

D.应选用欧姆挡,温度升高时换用倍率小的挡

7.传感器是把非电学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压力、角度等)转换成电学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荷量等)的一种元件.如图14所示的甲、乙、丙、丁是四种常见的电容式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4

A.甲图中两极板带电荷量不变,若电压变小,可判断出h变小

B.乙图中两极板带电荷量不变,若电压变大,可判断出θ变大

C.丙图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有电流流向传感器的负极,则x变小

D.丁图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有电流流向传感器的正极,则F变大

8.如图15所示为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将平行板电容器、灵敏电流表(零刻度在中间)和电源串联成闭合回路,当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膜片发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导致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在对膜片开始施加压力使膜片电极从图中的虚线推到图中实线位置并保持固定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为(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  )

图15

A.向右偏到某一刻度后回到零刻度

B.向左偏到某一刻度后回到零刻度

C.向右偏到某一刻度后不动

D.向左偏到某一刻度后不动

9.传感器是把非电学物理量(如位移、压力、流量、声强等)转换成电学量的一种元件.如图16所示为一种电容式传感器,电路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路中a、B构成一个电容器,B是固定不动的金属板,a是能在声波驱动下沿水平方向振动的镀有金属层的振动膜.若声源S发出频率恒定的声波使a振动,则a在振动过程中(  )

图16

A.a、B板之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B.a、B板所带的电荷量不变

C.电路中始终有方向不变的电流

D.向右位移最大时,电容器的电容量最大

10.有一些星级宾馆的洗手间装有自动干手机,洗手后将湿手靠近,机内的传感器就开通电热器加热,有热空气从机内喷出,将湿手烘干,手靠近干手机能使传感器工作,是因为(  )

A.改变湿度B.改变温度

C.改变磁场D.改变电容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图17

11.如图17所示,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电表的两支表笔分别与光敏电阻RG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中央.若用不透光的黑纸将RG包裹起来,表针将向________(填“左”或“右”)转动;若用手电筒的光照射RG,表针将向________(填“左”或“右”)转动.

12.按图18所示连接好电路,合上S,发现小灯泡不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吹风对热敏电阻吹一会儿,会发现小灯泡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热敏电阻放入冷水中会发现__________.

图18

13.如图19所示为一实验小车中利用光电脉冲测量车速和行程的装置示意图,A为光源,B为光电接收器,A、B均固定在车身上,C为小车的车轮,D为与C同轴相连的齿轮.车轮转动时,A发出的光速通过旋转齿轮上齿的间隙后变成脉冲光信号,被B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由电子电路记录和显示.若实验显示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为n,累计脉冲数为N,则要测出小车的速度和行程还必须测量的物理数据是________;小车速度的表达式为v=________;行程的表达式为s=________.

图19

14.如图20所示为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中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此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图20

 

第三章 传感器

第1节 传感器

第2节 温度传感器和光电式传感器

答案

课前预习练

1.非电 电信息

2.敏感 处理电路

3.热电偶 热双金属片 热敏电阻

4.光信号 电流或电压 光信号

5.CD [干簧管能感知磁场,是因为当两个簧片所处位置的磁场方向相同时,就会吸引,所以是做开关来使用,当磁场靠近或远离的时候,就会实现闭合或断开.]

6.C [金属热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灵敏度较差.而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灵敏度高,所以选C.]

课堂探究练

1.AC [由电容器的电容公式C=

可知,当膜片向右运动时,相当于电容器两极间的距离变小,电容变大,电源对电容器充电,电流的方向由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故导线AB中有向左的电流.]

2.CD [a振动过程中,a、b间距变化,由平行板电容器公式可知电容C变化,且a向右位移最大时,a、b板电容最大,则A错,D对;振动过程中,电容器不断地充放电,导线中电流频率与a的振动频率一致,C正确,B错.]

点评 电容式话筒的薄金属膜和固定电极形成一个电容器,被充电后,声波使膜振动,电容变化,形成变化的电流.

3.C [R2与灯L并联后与R1串联,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当热敏电阻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R2的阻值增大,外电路电阻增大,电流表读数变小,R1两端电压减小,灯L两端电压增大,灯泡亮度变强,故C正确,其余各项均错.]

点评 热敏电阻温度升高,电阻减小;温度降低,电阻增大.

4.BD [热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灵敏度高,金属热电阻随温度升高电阻增大,灵敏度不高,但测温范围大,化学性质稳定.故B、D正确.]

点评 1.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热敏电阻温度升高,电阻减小,金属热电阻温度升高,电阻增大.

2.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明显.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

5.见解析

解析 光源1发出的光线经半透半反镜3,分成两束强度相等的光线.一路光线直接到达光电转换电路7上,产生作为被测烟尘浓度的参比信号.另一路光线经反射镜4穿过被测烟尘5到达光电转换电路6上,其中一部分光线被烟尘吸收或散射而衰减,烟尘浓度越高,光线的衰减量越大,到达光电转换电路6的光就越弱.两路光线分别转换成电压信号U1、U2,如果U1=U2,说明被测的光路上没有烟尘,相反,如果U1、U2相差较大,说明烟尘较大,因此可用两者之比,算出被测烟尘的浓度.

点评 光通过半透半反镜3被分成两束相等的光线,经过7的光强不再发生变化,经过6的光强由于受到烟尘的作用被衰减,这两束光就出现了差别由此来检测烟尘的浓度.

6.见解析

解析 光源1发出的光线经透镜2会聚成平行光束照到被测旋转物3上,光线被事先粘贴在旋转物体上的反光纸4反射回来,经透镜5聚焦落在光敏二极管6上,它产生与转速对应的电脉冲信号,转速快慢不同,接收的脉冲信号数量多少不同,经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后,由显示器10显示出每分钟或每秒钟的转数即转速.

点评 测速原理为:

旋转物体的转速转换为反光纸单位时间反光的次数,经光敏二极管后又转化为电脉冲信号单位时间内的数量,再经处理后显示出转速.

7.ABC

解析 当光强度增大时,R3阻值减小,外电路电阻随R3的减小而减小,R1两端电压因干路电流增大而增大,同时内电压增大,故电路路端电压减小,而电压表的示数增大,A项正确,D项错误;由路端电压减小,而R1两端电压增大知,R2两端电压必减小,则R2中电流减小,故B项正确;结合干路电流增大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必增大,则小灯泡的功率增大,C项正确.

8.D [当传感器R2出现火情时,温度升高,电阻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总电流I增大,路端电压Uab=E-Ir减小,I(r+R1)增大,U并=E-I(r+R1)减小,通过R3的电流I3减小,通过R2的电流I2=I-I3增大,D对.]

方法总结 电路中涉及热敏电阻、光敏电阻或金属热电阻等元件时,熟记各种元件的特性,然后依据动态电路问题的分析思路,由部分到整体再到部分的顺序进行分析.

课后巩固练

1.AB

2.A [光敏电阻的特性是光照强度变化时,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而长度、体积、横截面积等基本不变,故光敏电阻阻值大小会发生变化,A正确.]

3.A [R3是光敏电阻,当有光照射时电阻变小,R3两端电压降减小,故a点电势将升高,因其它阻值不变,所以a点电势将高于b点电势.]

4.AB [降温,则R2↑,I总↓,所以RR2=E-(r+R1)I总↑则UC=UR2↑,Q=CUC↑,A项正确.I总↓,则U外=E-I总r↑,○V↑,B项正确.I总↓,P1=I

R1↓,D项错误.C板间E=

↑,故C项错误.]

5.AC [由题图可知,当光敏电阻阻值减小或热敏电阻阻值增大时,小灯泡L都会变暗,结合光敏电阻特性可知,A正确,B错误.若光敏电阻阻值减小的同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小灯泡L变暗,C正确.若热敏电阻减小,光敏电阻增大,则小灯泡变亮.D错误.]

6.D [多用电表与热敏电阻构成的回路中未接入电源,故不能用电流挡,A、B均错.当温度升高时多用电表指针偏转角度较大,说明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了,应该换用倍率小的挡,C错误,D正确.]

7.BD [A选项若Q不变,由C=

知U变小,C变大,可知h变大,A错;B选项若Q不变,由C=

知U变大,C变小,可知θ变大,B对;C中若U不变,电流流向负极表示正在放电,Q减小,可知C减小,x变大,C错;D中若U不变,电流流向正极表示在充电,Q增加,可知C增大,d减小,F增大,D对.]

8.A [压力F作用时,极板间距d变小,由C=

,电容器电容C变大,又根据Q=CU,极板带电荷量变大,所以电容器应充电,灵敏电流计中产生由正接线柱流入的电流,所以指针将右偏,极板保持固定后,充电结束,指针回到零刻度.]

9.D [a、b始终跟电源相连,电势差U不变,由于a、b间距离变化,由E=

知场强变化,A错误;由C=

知d变化时C变化,a向右位移最大时,电容最大,D正确;由Q=CU知a、b所带电荷量变化,电路中电流方向改变,B、C错误.]

10.D [根据自动干手机工作的特征,手靠近干手机电热器工作,手撤离后电热器停止工作,人是一种导体,可以与其他导体构成电容器.手靠近时相当于连接一个电容器,可以确定干手机内设有电容式传感器,由于手的靠近改变了电容大小,故D正确;用湿度和温度来驱动电热器工作,理论上可行,但是假如干手机是由于温度、湿度的变化工作就成了室内烘干机.]

11.左 右

解析 光敏电阻受光照越强,电阻越小,所以将RG用不透光的黑纸包起来,电阻增大,指针左偏;若用手电筒的光照射RG,电阻减小,指针右偏.

12.温度低,热敏电阻阻值大,电磁铁磁性弱,触点断开 发光 温度升高,热敏电阻阻值变小,电磁铁磁性增强,触点接触 小灯泡熄灭

13.车轮半径R和齿轮的齿数P 

 

解析 小车的速度等于车轮的周长与单位时间内车轮转动圈数的乘积.设车轮的半径为R,单位时间内车轮转动的圈数为k,则有v=2πRk.

若齿轮的齿数为P,则齿轮转一圈电子电路显示的脉冲数即为P,已知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为n,所以单位时间内齿轮转动的圈数为

.由于齿轮与车轮同轴相连,它们在单位时间内转动的圈数相等,即k=n/P.

由以上两式可得,v=

.

同理,设车轮转动的累计圈数为k′,则有s=2πRk′,且k′=N/P,所以s=

.

可见,要测出小车的速度v和行程s,除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n和累计脉冲数N外,还必须测出车轮半径R和齿轮的齿数P.

14.见解析

解析 当光被元件挡住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1增大,电路中电流减小,R2两端电压减小,信号处理系统得到低电压,每通过一个元件就获得一次低电压,计数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