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887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94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小数单元教案

(数学学科)第三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体会了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分数间的联系;还教学了分数的知识,学生初步理解了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等分数的意义。

这些都是继续教学小数知识的必要基础。

本单元系统的教学小数知识,将使学生建立比较完善、比较深刻的小数概念。

始终把小数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

本单元编排的四部分教学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小数的意义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则、改写大数的方法的基础,后面三个内容的教学又促进了小数概念的逐步清晰、逐步深化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的记数单位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进行小数的化简,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经历小数概念的抽象和小数性质的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内容安排

授课时数

起止日期

备注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

9.24——9.25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2

9.28——9.29

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及求小数的近似数

2

9.30——10.9

含国庆、中秋假

整理复习

2

10.10—10.12

1~3单元练习

2

10.13―10.14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1

10.15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第1课时总第15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30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实际的情景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小数意义探索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元1分米=()米

2角=()元5毫米=()厘米

说说怎么想的?

2、指名读下面的小数,并说说各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0.93.524.8

二、激发导入

出示例1

 

你认识图中的哪个小数?

知道0.3是几角钱吗?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小数的知识?

小结: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的小数,从今天开始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三、引导探究

1.你还会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吗?

指名回答问题。

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2.教学小数的读法:

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0.05读作:

零点零五0.48读作:

零点四八

引导学生总结读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方法:

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

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想一想:

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

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

0.48元呢?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

0.3元是1元的十分之三。

0.05元是1元的百分之五。

提问:

为什么:

思路:

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0.05元是5分,是5个,也就是1元的……。

根据上面的思路,让学生说明0.48元是1元的。

学生回答:

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0.48元是48分,是48个,也就是1元的。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到0.05和0.48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4.教学例2

拿出直尺,找到1厘米的刻度,再说说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

用小数怎么表示呢?

A.理解:

1厘米是

米,可以写成0.01米。

指名理解1厘米为什么是

米。

(1米=100厘米,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米,1厘米也就是1米的,就是

米。

B.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4厘米与9厘米。

在书上填一填,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C.观察板书:

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

(百分之几的分数

这三个小数呢?

(两位小数)

我们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

(百分之几)

5.拿出直尺,找到1毫米,想一想1米里有多少1毫米?

1毫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呢?

用小数可以怎样表示呢?

(板书)

7毫米、15毫米写成分数是多少呢?

用小数表示呢?

(板书)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小数?

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说说看。

6.比较、抽象和概括:

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

结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四、巩固应用

1.试一试:

把什么看作“1”?

(正方形)那么染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呢?

学生交流,在书上填一填,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

0.1表示什么?

0.01又表示什么?

2.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评讲。

说说怎么想的?

3.练习5第1题

在下面每个正方形中涂上颜色,并把它们写成小数,填在括号里。

学生自主练习,进一步体验小数的意义。

4.练习5第4题

写成小数是多少?

呢?

你能写一写、读一读吗?

5.作业:

练习五的第5题。

6.课外作业

1.自己写几个小数,读出来,并说说它们各表示什么。

2.回顾学习过的十进制记数法,预习P32页例3。

五、课终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知道什么?

小数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第2课时总第16课时)

教学内容:

30——31页例3、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6—10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小数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组成,整理出数位顺序表,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

数位顺序表、记数单位及之间关系。

教具准备:

学具:

卡片0、0、1、2和小数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下面的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

0.10.010.001

你能从右向左说出整数的数位吗?

它们的计数单位各是什么?

由于我们采用了十进制计数法,整数就有了一、十、百、千、万等计数单位。

每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

那么小数的数位有哪些?

怎样排列的?

计数单位有哪些?

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引导探究

1.你能举例说说1和0.1的关系吗?

如:

1米和0.1米,0.1米是1分米,1米=10分米,也就是1米是10个0.1米,或者说10个0.1米是1米。

1元和0.1元、1分米和0.1分米等。

可不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探索1和0.1的关系?

学生自主画图探索。

结论:

1里面有10个0.1。

2.你能用类似的方法探索0.1和0.01有什么关系?

0.01和0.001呢?

学生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3.出示例3,让学生在书上填空。

小结: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10。

整数部分的1和小数部分的0.1之间的进率也是10,同整数一样,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的数位。

4.教学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记数单位,整理出数位顺序表。

教师: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5.提问:

(1)小数部分有一个数位,叫几位小数?

(让学生举例)

(2)小数部分有4个数位,叫几位小数?

(让学生举例)

小结:

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叫做几位小数。

提问:

(1)0.7表示什么?

(2)0.26表示什么?

(3)0.008表示什么?

6.出示例4,

让学生写出横线上的小数,再说一说每一位上的数各是几,各表示什么?

7.把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

填完后,交流。

提问:

(1)顺序表里整数部分的数位从各位起往什么方向排列,小数部分呢?

(2)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右边第一位呢?

(3)百位和百分位分别是小数点哪边的第几位?

(4)1个千是几个百?

10个10是几个百?

(5)0.1是几个0.01?

10个0.001是几个0.01?

(6)1里面有几个0.1,10个0.1是多少?

三、巩固应用

1.试一试和练一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2.练习五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3.练习五第7题。

独立完成,订正时注意十二秒九一,联系上下文应该写作12.91秒,不要忘记写单位名称。

4.练习五第9题。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时,板演的同学阐明观点。

5.练习五第10题。

学生拿出准备的卡片,老师读要求,同学们在课桌上拼摆。

让摆的又快又对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小窍门。

小数的性质

(第3课时总第17课时)

教学内容:

P34-35页例4和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1元=()角=()分

(2)在下面()里填适当的小数。

3角=()元30分=()元100毫米=()米

(3)0.4里面有()个0.10.40里面有()个0.01

二、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知道了小数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

你能用含有小数的一句话,说一说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或自己看到的一件事吗?

学生自由说有关小数的事例。

三、引导探究

1.教学例5:

这两位同学也经历了一件事情,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吗?

(橡皮和铅笔的钱数一样多)

(1)这两样文具的钱一样多,同意吗?

那我们可以把0.3和0.30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呢?

(板书0.3=0.30)谁能解释0.3和0.30为什么会相等呢?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和同学互相说一说。

(2)汇报交流想法,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3)观察这两个相等的小数,有什么不同?

提问:

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

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课本试一试:

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学生自主填空。

(2)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3)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察板书:

你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

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是小数的性质。

3.出示例6:

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

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

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

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4.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3.16=()10=()

学生自主改写。

交流:

(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四、巩固应用。

1.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自主比较,得到结果,并运用学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阐明。

3.练习六的1—5题。

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

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

这些练习题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小数的性质。

五、课终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能说说什么是小数的性质吗?

比较小数的大小

(第4课时总第18课时)

教学内容:

P36页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的6-11题。

教学目标:

 1.根据小数意义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并通过比较大小进一步充实小数的概念。

 2.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比较下面整数的大小:

65380和9129345和319

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

2.我们已经会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那么两个小数的大小如何比较呢?

今天我们来研究小数大小的比较。

(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1.出示例7

三角尺和练习簿,哪个贵一些?

你是怎么想的?

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汇报:

(1)0.6元是6角,0.48元是4角8分,所以0.6>0.48。

(2)0.6是60个0.01,0.48时48个0.01,所以0.6>0.48。

(3)画图比较。

2.完成试一试。

 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3.归纳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在小组里说说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4.两个同学一组,一人任意说出两个小数,另一人比较小数的大小.要求小数的位数不超过四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2.比较下面小数的大小.

  7.9○8.20.51○0.5091.374○1.3

  5.7○5.8 0.6○0.60 1.23○1.32

3.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0.80.8070.0780.870.780.087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4.判断:

  

(1)6.809>6.799()

(2)5.1>5.1002()

  (3)38.748<38.75()(4)0.009>0.010()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补充作业:

  1.几个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是:

小军1.56米;小强1.6米;为平1.52米;小云1.48米.把前三名的名字写在领奖台上.

  2.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1)□<1.8<□

(2)□>23.47>□

(3)□<5.006<□(4)□>70.02>□

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第5课时总第19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39——40例8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七的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作单位的数。

2.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在探索过程中,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数的改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将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245000029900000000

二、引导探究

1.出示例8。

观察情境图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说说,看到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能不能用更简单的形式表示这两个数呢?

哪个用万作单位?

哪个用亿作单位比较合适?

学生讨论交流,指名说理由。

2.探究把384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想想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A、384400里有三十八个万,4400个一。

38应该是整数部分的数,4400不够一万,如果用万作单位应该在这个数的小数部分。

384400=38.4400万

根据小数的性质,38.4400万可以写作38.44万。

所以:

38.4400万=38.44万

B、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

(3)讨论为什么可以只要在万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

3.出示问题

(2)把149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多少?

(1)你能用刚才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方法来考虑这个数该怎样改写呢?

(2)独立完成改写,想一想,用什么方法你认为最方便?

(3)集体订正。

(4)讨论:

为什么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

(5)比较两次改写,看看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汇报思路。

4.小结

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万”或“亿”字就可以了。

三、深化拓展

1.完成“试一试”。

要求学生独立改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57910000不足1亿,该怎么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呢?

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说说亿位是多少呢?

为什么?

2.指名汇报结果。

3.讨论: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时要注意什么?

(1)改写时可以直接在原数的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

(2)同时要在改写后的小数后面添上“万”或“亿”字;

(3)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位数。

四、巩固应用

1.练一练第1题。

(1)学生自主练习,集体订正。

(2)4476、1433这几个数字都不足1万,所以整数部分为0;409改写成“万”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因为409不足10000,改写后,整数部分应该是0,而且409千位上也没有数,所以改写后小数部分的十分位还要补上一个0。

(3)学生改写如果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中进行。

(4)找到万位,然后添加小数点,不足1万的在万位上添0补位,个级有空缺的也要添0补位。

2.练一练第2题。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数位顺序表。

3.练习七1~3题

(1)做练习七第1题。

(同桌互说,然后指名回答)

(2)做练习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改写后让学生根据改写后的数据重新制作统计表。

提问:

把题目中原来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什么好处?

(3)做练习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提问:

表中的数改写后小数,后面的单位是什么?

(万人、亿人)第1题和第2题改写后,小数后面的单位是什么?

那里为什么不写“人”字或“吨”字?

五、课终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怎样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作单位的数?

相信你们一定会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课外练习

(1)马拉松长跑比赛的全程是42195米。

()

(2)喜马拉雅山峰高8848米。

()

(3)地球赤道的周长大约是40076米。

()

2.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2005年我国彩色电视机产量为82830000台。

()

(2)2001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33000000人。

()

(3)截止到2001年7月底,我国手机拥有量达到了120600000台。

()

小数的近似数

第6课时总第20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40页例9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七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学习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旧知和类比推理的能力,在探索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求“四舍五入”法后要进位的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独立完成。

说说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二、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昨天老师到银行去取款,我的利息单上写着税后利息:

9.547元,你觉得银行应该付我多少比较合理?

你是怎么想的?

今天我们学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之后,你就会解决生活中这类现象了。

(出示课题)

三、引导探究

1.出示例9

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

出示问题

(1)精确到十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思考:

要保留几位小数?

怎样确定近似数?

小组讨论。

明确:

把1.496精确到十分位,就是要保留一位小数,而保留一位小数要看这个小数百分位上的数。

因为1.496百分位上是“9”,所以要向十分位进1,结果是1.5。

出示问题

(2)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思考:

要保留几位小数?

怎样确定近似数?

学生回答,得出结论。

2.比较近似数1.5和1.50,哪一个更精确一些?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各组思路。

提问:

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

为什么?

结论:

1.5是精确到十分位的结果,而1.50是精确到百分位的结果,所以1.50

要比1.5更精确一些。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近似数1.50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

3.试一试

投影出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解题思路。

4.总结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方法:

A.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

B.根据要求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

C.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确按不同精确要求求近似数的方法。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比较取一个数的近似数与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方法有什么不同。

3.判断题(用手势表示“√”或“×”)

3.97精确到十分位是4.0。

()

9.996精确到百分位是10.00。

()

8和8.0的大小相等,它们的精确度也相同。

()

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应该去掉。

()

解决前面的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9.547元≈()元

4.练习七第3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完成后通过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在“改写”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记数单位。

5.练习七第4题。

要注意学生把9.9674分别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结果,并根据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6.练习七第5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7.作业:

练习七6—8题

五、课终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的近似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课余留心观察,看什么地方有了小数近似数,下节课来大家交流。

整理与复习

(第7课时总第21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回顾与整理”,完成第44-45页“练习与应用”第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