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问题专项质量方案样本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89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问题专项质量方案样本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程质量问题专项质量方案样本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程质量问题专项质量方案样本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程质量问题专项质量方案样本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程质量问题专项质量方案样本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工程质量问题专项质量方案样本doc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工程质量问题专项质量方案样本doc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工程质量问题专项质量方案样本doc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问题专项质量方案样本doc文档格式.docx

《工程质量问题专项质量方案样本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问题专项质量方案样本doc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质量问题专项质量方案样本doc文档格式.docx

开工时间

参建单位名称

项目负责人

建设单位

勘察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总承包

单位

分包单位

四、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小组

组长: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成员: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五、治理措施 

1、裂缝防治要点 

1.1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

1.1.1 

管线应尽量布置在梁内,当楼板内需埋置管线时,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钢筋网片之间,且不宜立体交叉穿越,确需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二层管线。

为确保线管四周混凝土浇筑密实,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线管净距不宜小于25mm,PVC线管接头处应采用短钢筋固定。

当两根以上管并行时,沿管方向应增加Φ4@150宽500mm的钢筋网片,做到在应力集中部位有双层布筋。

1.1.2 

后浇带处应采用独立的模板支撑体系。

后浇带浇筑前和浇筑后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之前,其两侧梁板下的支撑不得拆除。

1.1.3 

应加强对现浇楼板负弯矩钢筋位置的控制。

控制负弯矩钢筋位置应设置足够强度、刚度的通长钢筋马镫,马镫底部应有防锈措施。

双层上排钢筋应设置钢筋小马镫,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

1.1.4 

为防止踩踏钢筋,混凝土浇筑前,应搭设临时道路并在工作面搭设工作台。

1.1.5 

预拌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

1.1.6 

现浇板浇筑时,应振捣充分,在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二次压抹,压抹后应及时覆盖和浇水养护。

1.1.7 

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宜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冲击。

1.1.8 

主体验收前,应对现浇楼板进行检查,发现裂缝立即处理,并形成记录。

 

1.2填充墙裂缝 

1.2.1 

蒸压(养)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类的墙体材料至少养护或陈化28d后方可用于砌筑。

1.2.2 

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应采取加强网的抗裂措施,加强网与不同基体的搭接宽度每边不小于100mm。

当采用镀锌钢丝网片时,网孔尺寸不大于15mmх15mm,钢丝直径不小于1.0mm,采用钢钉或射钉加10mm垫片固定间距不大于300mm。

当采用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时,应对材料的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进行现场取样复试,施工应保证玻纤网位于抹灰层中间部位。

1.2.3 

填充墙砌体应分次砌筑。

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

灰缝砂浆应饱满密实,嵌缝应嵌成凹缝,严禁使用落地砂浆和隔日砂浆嵌缝。

1.2.4 

填充墙砌筑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间,至少间隔14d后,采用梁(板)底预留30-50mm,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或干硬性C25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塞方法,并用防腐木楔@600mm挤紧。

1.2.5 

填充墙砌体临时施工洞处应在墙体两侧预留2Ф6@500拉结筋,补砌时应润湿已砌筑的墙体连接处,补砌应与原墙接槎处顶实,并外挂钢丝网片,两边压墙不小于100mm。

1.2.6 

在填充墙上剔凿设备孔洞、槽时,应先用切割锯沿边线切开,再将槽内砌块剔除,因剔凿造成砌块不完整的应补强处理,剔槽深度应保证线管外壁距墙体表面15mm,剔槽宽度应保证线管两侧及管间间距不小于25mm,用M10水泥砂浆抹实,外挂钢丝网片两边压墙不小于100mm,填塞前浇水湿润、填塞后洒水养护,三根及以上线管集中敷设处采用细石混凝土填实。

1.2.7 

填充墙上箱体预留洞上的过梁,应在其线管穿越的位置预留孔槽,不得事后剔凿,预留洞四周应采用砖砌或混凝土填实,背面采取加强网的抗裂措施。

1.3抹灰层空鼓裂缝 

1.3.1 

应严格控制抹灰砂浆配合比,宜用含泥量<5%的中砂,保证砂浆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

1.3.2 

对混凝土、填充墙砌体基层抹灰前,应先清理基层,再用掺界面剂的水泥浆甩浆处理并及时养护。

1.3.3 

抹灰前墙面应浇水,墙面抹灰应分层进行,抹灰总厚度超过35㎜时,应采取加强网的抗裂措施,墙体抹灰完成后应及时喷水进行养护。

1.3.4 

为防止抹灰面层空、裂,抹灰砂浆宜掺加聚丙烯抗裂纤维、碳纤维或耐碱玻璃纤维等纤维材料,必要时在基层抹灰和面层砂浆之间增加玻纤网;

如墙面抹灰有施工缝时,各层之间施工缝应相互错开;

抹灰面层严禁使用素水泥浆抹面。

2渗漏防治要点

2.1外窗渗漏 

2.1.1 

外窗进场后应见证取样送检,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及抗风压性能复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安装。

2.1.2 

外窗制作前必须对洞口尺寸逐一校核,保证门窗框与墙体间有合适的间隙;

窗下框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应采用连接片法安装,连接片为1.5mm镀锌铁片;

固定点起步距窗角不大于180mm,中间间距不大于500mm。

2.1.3 

窗框四周聚氨酯发泡胶应填充饱满,施打前应清理干净,连续施打一次成形。

2.1.4 

外窗框四周密封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保证打胶完整、连续、严密;

打胶应在外墙涂料施工前完成,基层应干燥、无空裂。

2.1.5 

内窗台高于外窗台不应小于10mm,外窗台应有不小于10%的坡度,窗楣上应做鹰嘴或滴水槽。

2.1.6 

组合外窗的拼樘料应采用套插或搭接连接,并应伸入上下基层不应少于15mm。

拼接时应带胶拼接,外缝采用硅酮密封胶密封。

2.1.7 

外窗排水孔位置、数量及开口尺寸应满足排水要求。

2.2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地面渗漏

2.2.1 

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楼板不得留设施工缝或后浇带,混凝土止水带应与楼板同时浇筑。

2.2.2 

管道穿过楼板的洞口处封堵时应支设模板,将孔洞周围浇水湿润,用高于原设计强度一个等级的防渗混凝土分两次进行浇筑;

管道根部应设止水台,洞口封堵时同时浇筑,止水台高度高出成品地面不低于20mm。

2.2.3 

房间地面有暗敷管道时,管道安装前后应分别做两道防水,因管道安装造成底层防水破坏的应及时修复。

2.2.4 

防水层上翻高度不小于300mm;

卷材防水在管道根部、转角处、墙根部位应做附加层。

2.2.5 

防水层上施工找平层或面层时应做好成品保护,防止破坏防水层。

2.2.6 

房间地面标高应低于相邻无防水要求房间地面不小于20mm;

地面应坡度正确、排水顺畅。

2.2.7 

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应做二次蓄水试验,即防水隔离层施工完成时一次,工程竣工验收前一次,蓄水时间不少于24小时,蓄水高度不少于20-30mm,并形成记录。

2.3屋面、地下室外墙、地下车库顶渗漏 

2.3.1 

不得擅自改变防水等级和防水材料,确需变更的应由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

设计应明确节点细部做法。

2.3.2 

卷材防水基层在所有阴阳角处应做防水附加层,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沥青防水卷材为100~150mm、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50mm、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为20mm。

2.3.3 

卷材立面收头端部应裁齐塞入预留凹槽内,用15×

30mm防腐木条固定并嵌填密实,卷材平面收头端部裁齐用-20×

2mm扁钢固定并有砂浆保护层,钉距不大于450mm。

2.3.4 

设备基础应在结构层上浇筑,基础高出成品屋面不低于250mm,卷材防水应包裹基础;

出屋面管道底部应做防水台,防水层收头处应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封口;

设备、管道及其预埋(件)套管安装时应采取措施不得破坏防水层。

2.3.5 

屋面水落口周围500mm范围内应设不小于5%的坡度;

防水层伸入水落口内部不小于50mm,水落口处用不小于2mm厚高分子防水涂料或3mm厚高聚物改性沥青类涂料涂封。

2.3.6 

刚性保护层与柔性防水之间应作隔离层;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分格缝间距不宜大于4.0m;

上人屋面的泛水、管根部及设备基础应做保护层。

2.3.7 

地下室外墙有穿墙套管时,套管与管道间应采用防水材料填塞密实,废弃不用的预留套管应及时封堵严密。

3外墙保温施工质量通病防治要点 

3.0.1 

建设、施工单位不得更改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和组成材料,节能设计变更均应经原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批准。

3.0.2 

外墙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应与其系统型式检验报告一致。

EPS板自然条件下陈化期不得低于42天,60度恒温蒸汽条件下不得低于5天;

XPS板陈化期不得低于28天。

3.0.3 

外墙外保温基层应设砂浆找平层并注意养护保证强度,找平前应对架眼、孔洞及穿墙螺栓孔妥善处理,封堵严密。

3.0.4 

条粘法需用锯齿工具涂抹,涂抹面积应达到100%;

点框法粘结面积不应小于50%。

保温板应拼接严密、相邻板齐平,高差不得大于1.5mm,板间缝隙应采用阻燃型聚氨酯发泡材料填实。

3.0.5 

门窗洞口四角保温板不得拼接,应采用整板切割成型,拼缝离开角部不小于200mm。

3.0.6 

墙下端、檐口处及门窗洞口周边等起始和终端部位应做耐碱玻纤网的反包处理,阴阳角两侧的耐碱玻纤网布应互压搭接,每侧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洞口四角各加贴一块长300mm、宽200mm的45°

斜向耐碱玻纤网布;

两米以下的外墙面应采用双层耐碱玻纤网加强,抹面砂浆厚度不得小于5mm。

3.0.7 

薄抹灰抗裂砂浆厚度不得低于3mm,厚抹灰钢丝网片距保温板面不得低于10mm;

抹面砂浆应随伴随用严禁二次加水。

3.0.8 

涂料饰面应采用与保温系统相容的柔性耐水腻子和高弹性涂料。

3.0.9 

需穿透外墙保温层固定的管道及设备支架等,其与保温层结合的间隙应采取可靠措施做防水密封处理。

3.0.10 

外窗洞口侧面按设计要求做保温。

3.0.11 

窗台不得采用保温板制作,外墙保温板的顶端应采用压顶处理。

设备安装施工质量通病防治要点 

4.0.1 

户内给水管道起端应设置阀门。

4.0.2 

熔接连接的塑料管道结合面应有均匀的熔接圈,不得出现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凸凹不匀现象。

4.0.3 

地面下暗敷管道进入卧室、厨卫间处应设止水带,地板辐射加热管不得有接头且应带压隐蔽,采暖系统未正式通暖运行前,应采取防止地板辐射加热管冻裂的措施。

4.0.4 

接线盒金属固定片应有足够的强度,预留前应防腐处理。

安装插座的接线盒内有接头时应采用净深不小于70mm的深型接线盒。

(章)施工单位:

(章)

项目负责人:

(签字)项目经理:

(签字)

总监理工程师:

说明:

各参建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有其他好的做法可在方案中进行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