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9183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docx

应急避险知识应急知识汇总概述

1、电梯故障

电梯是高层建筑中重要的运载工具,一旦出现故障,如乘客被困、坠落,极易造成乘客恐慌及其他危险事故。

应急要点

(1)电梯速度不正常,应两腿微微弯曲,上身向前倾斜,以应对可能受到的冲击。

(2)被困电梯内,应保持镇静,立即用电梯内的警铃、对讲机或电话与管理人员联系,等待外部救援。

如果报警无效,可以大声呼叫或间歇性地拍打电梯门。

(3)电梯停运时,不要轻易扒门爬出,以防电梯突然开动。

(4)运行中的电梯进水时,应将电梯开到顶层,并通知维修人员。

(5)如果乘梯途中发生火灾,应将电梯在就近楼层停梯,并迅速利用楼梯逃生。

专家提示

(1)电梯困人不必惊慌。

(2)发生地震、火灾、电梯进水等紧急情况时,严禁使用电梯,应改用消防通道或楼梯。

2、燃气事故

在空气流通不畅的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随意拆改室内燃气设施,以及在燃气调压站、调压箱、燃气井盖附近使用明火、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引起煤气中毒、火灾和爆炸等严重事故。

应急要点

(1)发现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切断气源,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但动作应轻缓,避免金属猛烈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2)燃气泄漏时,千万不要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设备,不要打开抽油烟机或排风扇排风,不要在充满燃气的房间内拨打电话,以免产生火花,引发爆炸。

(3)燃气泄漏时,不要在室内停留,以防窒息、中毒。

(4)液化气罐着火时,应迅速用浸湿的毛巾、被褥、衣物扑压,并立即关闭液化气罐阀门。

专家提示

(1)时常用肥皂水刷沾燃气的管道接口处、开关、软管、阀门,观察有无气泡产生,检查燃气是否泄漏。

(2)使用燃气器具时,如发现火焰呈黄色,说明燃烧异常,这时一定要开窗通风。

(3)若家中长期无人居住,应关闭自用燃气阀门,并给物业或房管部门留下联系方式。

(4)液化气罐中的残渣不能随意处理,以免引起火灾。

(5)不要使用国家已明令禁用的直排式燃气热水器。

3、供水事故

自来水厂出现运行故障、输配水管道发生爆裂,以及不可预测的外力破坏等因素,均可造成停水事故。

水管爆裂后,不仅会损失宝贵的水资源,造成局部停水,还会引发道路塌陷等其他灾害。

应急要点

(1)停水后,应立即关好水龙头,防止来水后造成跑水事故。

(2)发现水管爆裂后,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水管爆裂的准确地点。

同时,设法关闭供水总阀门。

专家提示

(1)遇到突然停水时不要惊慌,供水部门会在短时间内向市民说明停水原因,并及时解决。

(2)发生爆管事故后,市民应远离事故现场,以免妨碍抢修工作的正常进行。

(3)来水后,需打开水龙头适当放水,待管道内的残水及杂质冲放干净后再使用。

4、家庭失火

家庭火灾一般是由于人们疏忽大意造成的,常常事发突然,令人猝不及防,后果很严重。

应急要点

(1)炒菜油锅着火时,应迅速盖上锅盖灭火,同时迅速关闭火源。

如没有锅盖,可将切好的蔬菜倒入锅内灭火。

切忌用水浇,以防燃着的油溅出来,引燃厨房中的其他可燃物。

(2)电器起火时,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棉被或湿衣物将火压灭。

电视机起火,灭火时要特别注意从侧面靠近电视机,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

(3)酒精火锅加添酒精时突然起火,千万不能用嘴吹,可用茶杯盖或小菜碟等盖在酒精罐上灭火。

(4)液化气罐着火,除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压外,还可将干粉或苏打粉用力撒向火焰根部,在火熄灭的同时用湿毛巾保护手部关闭阀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液化气罐阀门烧毁不能关闭,切忌将罐口火焰打灭,以免引起爆炸,要将罐移至相对安全的部位,用水冷却罐体等待消防人员的处置。

(5)逃生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背向烟火方向迅速离开。

(6)逃生通道被切断、短时间内无人救援时,应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用水淋透房门,防止烟火侵入。

开启临街窗户,白天用脸盆等物敲打呼救,夜间用手电光晃动呼救。

专家提示

(1)家中无人时,应切断电源、关闭燃气阀门。

(2)不要卧床吸烟,乱扔烟头。

(3)不要围观火场,以免妨碍救援工作,或因爆炸等原因受到伤害。

(4)家庭应备火灾逃生“四件宝”:

家用灭火器、应急逃生绳、简易防烟面具、手电筒,将它们放在随手可取的位置。

5、高楼失火

高层建筑楼道狭窄、楼层高,发生火灾不容易逃生,救援困难,而且常因人员拥挤阻塞通道,造成互相践踏的惨剧。

应急要点

(1)及时扑救。

可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扑灭初起火灾。

(2)向下不向上。

因火势向上蔓延,应用湿棉被等物品作掩护快速向楼下有序撤离。

(3)关紧房门。

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门,使火焰、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

(4)注意防烟。

用湿毛巾等物品掩住口鼻,保持低姿势前进,呼吸动作要小而浅。

带婴儿逃离时,可用湿布轻轻蒙在婴儿脸上。

(5)理性逃生。

利用建筑物阳台、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应急逃生绳等进行逃生,也可将被单、台布结成牢固的绳索,牢系在窗栏上,顺绳滑至安全楼层。

(6)等待救援。

当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可靠近窗户或阳台呼救,同时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用水淋透房门,防止烟火侵入。

(7)靠墙躲避。

因为消防人员进入室内救援时,大都是沿墙壁摸索行进的。

专家提示

(1)火场能见度非常低,保持镇静、不盲目行动是安全逃生的重要前提。

(2)因供电系统随时会断电,千万不要乘电梯逃生。

(3)等待救援时应尽量在阳台、窗口等易被发现的地方。

(4)不要轻易跳楼,只有在准备好救生气垫或楼层不高的情况下,或者如不跳楼就会丧命的情况下,才能采取此方法。

(5)公共通道平时不要堆放杂物,否则既容易引起火灾,也会妨碍火灾时的逃生及救援。

6、汽车失火

汽车失火不仅威胁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毁损车辆,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交通秩序。

公共汽车失火时,司售人员要果断采取自救、防护和逃生措施,保障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应急要点

(1)汽车发动机起火:

迅速停车,切断电源,用随车灭火器对准着火部位灭火。

(2)车厢货物起火:

立即将汽车驶离重点要害地区或人员集中场所,并迅速报警。

同时,用随车灭火器扑救。

周围群众应远离现场,以免发生爆炸时受到伤害。

(3)汽车加油过程中起火:

立即停止加油,疏散人员,并迅速将车开出加油站(库),用灭火器及衣服等将油箱上的火焰扑灭。

地面如有流洒的燃料着火,立即用库区灭火器或沙土将其扑灭。

(4)汽车在修理中起火:

应迅速切断电源,及时灭火。

(5)汽车被撞后起火:

先设法救人,再进行灭火。

(6)公共汽车在运营中起火:

立即开启所有车门,让乘客有秩序地下车。

同时,迅速用随车灭火器扑灭火焰。

若火焰封住了车门,乘客可用衣服蒙住头部,从车门冲下,或打碎车窗玻璃逃生。

专家提示

(1)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应随车配备灭火器,并学会正确使用。

7、人员密集场所火灾

酒店、影剧院、超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常因人员慌乱、拥挤而阻塞通道,发生互相践踏的惨剧,或由于逃生方法不当,造成人员伤亡。

应急要点

(1)发现初起火灾,应利用楼层内的消防器材及时扑灭。

(2)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要惊慌失措、盲目乱跑。

(3)火势蔓延时,应用衣服遮掩口鼻,放低身体姿势,浅呼吸,快速、有序地向安全出口撤离。

尽量避免大声呼喊,防止有毒烟雾进入呼吸道。

(4)离开房间后,应关紧房门,将火焰和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

(5)利用建筑物阳台、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应急逃生绳等进行逃生,或将被单、台布结成牢固的绳索,牢系在窗栏上顺绳滑至安全楼层。

(6)逃生无路时,应靠近窗户或阳台,关紧迎火门窗,向外呼救。

专家提示

(1)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门或非常出入口都有明显标志,平时应加留心。

(2)千万不要乘电梯逃生。

(3)轻易不要跳楼,除非火灾已危及生命。

(4)下榻宾馆、酒店后,应特别留心服务方提供的火灾逃生通道图,或自行了解安全出口的方位。

(5)逃生时千万不要拥挤。

14、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烧毁森林的动植物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经济损失巨大,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应急要点

(1)发现森林火灾,应立即向当地村组、机关、企事业单位呼救或向当地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在有关部门的统一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扑救,严禁单独行动。

(2)在山高坡陡、地形复杂、风向多变的特殊条件下,夜间对火场原则上围而不打,应组织开设防火隔离带间接扑打。

(3)千万不要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窄谷、向阳山坡等地段直接扑打火头。

(4)陷入危险环境,要迅速进入火烧迹地避火,无法突围时要选择在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放进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避开火头。

专家提示

(1)不要在林内的坟场、庙外烧香烛纸钱、燃放烟花鞭炮,进行祭奠时应当采取送鲜花、栽纪念树等文明、生态的方式。

(2)加强对小孩、老人和痴、呆、傻以及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的监护,防止弄火成灾。

(3)不得动员和组织残疾人员、孕妇、老人和未成年人参加森林扑火。

(4)扑救森林火灾时,应事先选择好避火安全区和撤退路线,以防不测。

8、煤气中毒

在密闭的居室里使用煤炉取暖、做饭,使用燃气热水器长时间洗澡而又通风不畅时,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煤气中毒后,人往往会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皮肤苍白、意识模糊,严重者会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出现樱红色、呼吸和脉搏增快。

应急要点

(1)立即使病人脱离中毒环境,开窗通风并注意为病人保暖。

(2)病人需安静休息,尽量减少心肺负担和耗氧量。

要让有自主呼吸能力的病人充分吸入氧气。

(3)对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法,并拨打急救电话呼救。

专家提示

(1)应把病人送到有高压氧舱的医院,使病人尽早接受高压氧舱治疗,以减少后遗症。

即使是轻症病人,也应该这样做。

(2)正确安装燃煤取暖炉具,杜绝使用质量低劣的炉具和烟囱。

9、乘车意外事故

乘车意外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应急要点

(1)乘客在车内闻到烧焦物品的气味或看到有不明烟雾时,要及时通知司售人员。

司售人员有责任停车检查,将乘客疏散到安全区域,并做到有序撤离,同时照顾和保护老人、妇女和儿童。

(2)驾驶员停车时,应在后面来车方向50米至100米处设置专用的警示标志。

(3)司售人员应安排乘客免费换乘后续同线路、同方向车辆或者另调派车辆。

(4)乘坐公交车遇到火灾事故,乘客应迅速撤离着火车辆,不要围观。

(5)公交车辆运行中,乘客如发现可疑物,应迅速通知司售人员,并撤离到安全位置,切勿自行处置。

(6)出现伤亡情况时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专家提示

(1)发生乘车意外事故,切忌惊慌、拥挤,应及时报警,并服从司售人员的指挥,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2)不要让儿童在行驶的车内跑跳、打闹。

10、机动车交通事故

俗话说,“十次事故九次快,思想麻痹事故来。

驾驶机动车行驶时必须做到:

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严格遵守机动车通行、载物、载客、行驶速度、停车等规定,服从交通警察指挥。

应急要点

(1)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50米至100米处设置警示标志。

(2)造成人员伤亡时,驾驶员应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警。

(3)因抢救受伤人员而需变动现场时,应标明事故车辆和人员位置。

(4)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仅造成财产轻微损失的,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专家提示

(1)不要驾驶有机械故障的车辆上路。

(2)驾驶旅游车辆或在山区公路行驶时,要选派驾驶经验丰富的司机。

(3)禁止酒后驾车、无证驾车、驾驶中打手机,不要疲劳驾驶。

(4)通过铁路道口时,要主动避让火车,坚决杜绝强行、闯行通过道口的行为。

11、高速公路交通事故

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速度快,驾驶员的动态视力会降低,视野变窄,判断能力减退,平衡感觉也有所变化,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应急要点

(1)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拨打报警电话,清楚表述案发时间、方位、后果等,并协助交通警察调查。

(2)有死伤人员的交通事故,应先救人,并立即报警。

(3)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150米以外设置警示标志。

(4)车上人员应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

专家提示

(1)保护现场主要是指:

标记现场位置,标记伤员倒卧的位置,保全现场痕迹物证,协助公安机关寻找证明人。

(2)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破坏高速公路设施,以免造成事故隐患。

12、大风

城市中,大风及其在建筑物之间产生的“强风效应”时常会刮坏房屋、广告牌和大树等,并会妨碍高空作业,甚至引发火灾。

应急要点

(1)大风天气,在施工工地附近行走时应尽量远离工地并快速通过。

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或大树的下方停留。

(2)及时加固门窗、围挡、棚架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损坏的室外物品。

(3)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员应减速慢行。

(4)立即停止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立即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并疏散人员。

(5)不要将车辆停在高楼、大树下方,以免玻璃、树枝等被吹落造成车体损伤。

专家提示

(1)应密切关注火灾隐患,以免发生火灾时火借风势,造成重大损失。

(2)留意天气预报,做好防风准备。

(3)老人和小孩切勿在大风天气外出。

13、沙尘暴

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的尘沙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灾害性天气。

沙尘暴会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影响人体健康和交通安全,破坏建筑物及公共设施,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应急要点

(1)及时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胶条对门窗进行密封。

(2)外出时要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害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

应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3)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应减速慢行,驾驶员要密切注意路况,谨慎驾驶。

(4)妥善安置易受沙尘暴损坏的室外物品。

专家提示

(1)发生强沙尘暴天气时不宜出门,尤其是老人、儿童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

(2)平时要做好防风防沙的各项准备。

14、暴雨

暴雨,特别是大范围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往往会在很短时间内造成城市内涝,使居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给城市交通带来重大影响。

应急要点

(1)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

(2)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3)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4)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要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专家提示

(1)不要将垃圾、杂物丢入马路下水道,以防堵塞,积水成灾。

(2)家住平房的居民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

(3)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

(4)在山区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

若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须特别注意。

15、雷击

雷雨天气常常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如果放电击中人员、建筑物或各种设备,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应急要点

(1)注意关闭门窗,室内人员应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2)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

(3)在室外时,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

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时,应尽量寻找低洼之处(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体的高度。

(4)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

(5)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

(6)如多人共处室外,相互之间不要挤靠,以防被雷击中后电流互相传导。

专家提示

(1)高大建筑物上必须安装避雷装置,防御雷击灾害。

(2)在户外不要使用手机。

(3)应立即对被雷击中的人员采取心肺复苏法抢救。

(4)雷雨天尽量少洗澡,太阳能热水器用户切忌洗澡。

16、地震

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建筑物倒塌造成。

因此,地震发生时应反应迅速,及时采取保护自己的措施。

应急要点

(1)住在平房的居民遇到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屋外;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2)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3)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4)正在教室和工作场所,应迅速抱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5)正在市内活动时,应注意保护头部,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电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

(6)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7)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8)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9)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10)参加震后搜救时,应注意搜寻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和敲击器物的声音;不可使用利器刨挖,以免伤人;找到被埋压者时,要及时清除其口鼻内的尘土,使其呼吸畅通;已发现幸存者但解救困难时,首先应输送新鲜空气、水和食物,然后再想其他办法救援。

专家提示

(1)遇到地震要保持镇静,不能拥挤乱跑。

震后应有序撤离。

(2)已经脱险的人员,震后不要急于回屋,以防余震。

(3)对于震动不明显的地震,不必外逃。

(4)遭遇震动较强烈的地震时,是逃是躲,要因地制宜。

17、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

泥石流来势凶猛,而且经常与山体崩塌相伴相随,对农田和道路、桥梁等建筑物破坏性极大。

应急要点

(1)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

(2)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3)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4)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专家提示

(1)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

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

(2)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3)去山地户外游玩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

(4)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

当遇到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时,应警惕泥石流的发生。

18、崩塌

崩塌易发生在较为陡峭的斜坡地段。

崩塌常导致道路中断、堵塞,或坡脚处建筑物毁坏倒塌,如发生洪水还可能直接转化成泥石流。

更严重的是,因崩塌堵河断流而形成天然坝,引起上游回水,使江河溢流,造成水灾。

应急要点

(1)行车中遭遇崩塌不要惊慌,应迅速离开有斜坡的路段。

(2)因崩塌造成车流堵塞时,应听从交通指挥,及时接受疏导。

专家提示

(1)雨季时切忌在危岩附近停留。

(2)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

(3)山体坡度大于45°,或山坡成孤立山嘴、凹形陡坡等形状,以及坡体上有明显的裂缝,都容易形成崩塌。

(4)夏汛时节,人们在选择去山区峡谷郊游时,一定要事先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后、连阴雨天进入山区沟谷。

19、公众场所险情

在人多拥挤的场所,一旦发生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在人员稠密的公众场所,如灯会、公园、商场、体育场馆、影剧院、歌舞厅、网吧等,应避免造成局部区域人员过于拥挤的现象。

应急要点

(1)发生拥挤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应保持镇静,在人少等相对安全的地点短暂停留。

(2)注意观察周围地形,寻找安全通道或应急出口的标志,确定自己的方位,随时做好疏散准备。

(3)注意收听广播,服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尽快从就近的安全出口有序撤离,切勿逆着人流行进或抄近路。

(4)撤离时要注意照顾好老人、妇女、儿童,为他们疏通道路。

专家提示

(1)进入公众场所时,要提前观察好安全通道、应急出口的位置。

(2)参加户外大型活动时,要提前观察该活动区域的地形,尽量远离不安全区域,尽量跟随客流有序行进。

(3)切勿堵塞安全门,或在安全通道上堆积杂物;确保消防设施完备,符合应急要求。

20、人防工程险情

地下人防工程是封闭的,一旦发生火灾,高温、烟雾或毒气会迅速充满地下空间;另外,还会因排水不畅造成雨水倒灌;早期人防工程较易发生下沉、坍塌事故。

应急要点

(1)在人防工程内遇到火灾,应用衣物、手帕等捂住口鼻,低姿、快速有序地沿着地面或侧墙有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疏散。

(2)若被火灾困在人防工程内,应通过不断敲打水管或打电话等方法进行呼救;在有采光窗井的地方,也可进入窗井向外界呼救。

(3)发生险情后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调动。

(4)人防工程如发生倒灌,应及时关闭下水管阀门。

专家提示

(1)平时要注意检查人防工程中的烟火报警器,保证其功能有效;还要有防火隔离区可供避火。

(2)汛前应清理人防工程周边地区排水沟的杂物,保证排水通道畅通。

(3)早期人防工程结构材质较差,一旦发现下沉、坍塌,应立即远离出险位置。

(4)建在地下人防工程上的平房区居民房屋出现下沉或结构变形时,要立即组织该地区人员撤离。

21、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主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性、腐蚀性的化学物品。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有:

苯、液化气、汽油、甲醛、氨水、二氧化硫、硫化氢、农药、液氯等。

这些危险品会使人眼睛刺痛、流泪不止、头晕恶心、胸闷和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应急要点

(1)发现被遗弃的化学品,不要捡拾,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说清具体位置、包装标志、大致数量以及是否有气味等情况。

(2)立即在事发地点周围设置警告标志,不要在周围逗留。

严禁吸烟,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3)遇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应尽快离开事故现场,撤离到上风口位置,不围观,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其他机动车驾驶员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地通过事故现场。

(4)居民小区施工过程中挖掘出有异味的土壤时,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说明情况,同时在其周围拉上警戒线或竖立警示标志。

在异味土壤清走之前,周围居民和单位不要开窗通风。

专家提示

(1)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2)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3)居室内不要存放危险化学品。

(4)乘坐车、船、飞机不要携带危险化学品。

(5)室内积聚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过高时,应按应对燃气泄漏办法处置。

(6)受到危险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到医院救治,不要拖延。

22、放射源

放射源指的是密封在容器中或有严密包层的固态放射性材料。

放射源发射出的射线,人们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

它具有一定的能量,能破坏细胞组织,对人体造成伤害。

识别放射源除了根据标签、标志和包装外,一定要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使用专用的仪器来确认。

应急要点

(1)发现无人管理的标有电离辐射标志的物体,或用铅、钢、石蜡等制成的圆柱形或球形物体时,千万不要擅自移动,不要打开,不要捡回家中或卖给废品收购站。

(2)发现无人管理的闪闪发光的金属物品或金属链等不明物体时,要迅速远离现场,千万不要移动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