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935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9.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docx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

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FPZQ-4标

福平铁路FPZQ-4标三分部预应力管桩

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福平铁路FPZQ-4标项目经理部三分部

2014年11月4日

1、编制依据及目的

1.1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2)《高速铁路路基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4)《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5)《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6)《新建铁路福州至平潭铁路路基工点设计图》;

(7)《新建铁路福州至平潭铁路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

(8)福州至平潭铁路FPZQ-4标三分部《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9)福州至平潭铁路FPZQ-4标三分部《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

(10)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1.2、编制目的

(1)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证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

(2)对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工法、质量检测标准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出最佳的施工工艺,使之成为样板工程,以指导后续预应力管桩工程大规模施工。

(3)总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解决,消除后续施工中的各种安全质量隐患,确保一次成优。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我分部主要承担FPZQ-4标段平潭岛内线下工程,分部起点里程DK76+901.095,终点为本项目终点DK88+099.55,全长11.3km。

在DK85+700~DK88+850段设平潭车站,长3150m,DK85+700前接区间路基工地,DK88+850后接平潭站维修工区。

区间路基工地主要采用CFG桩、预应力管桩两种方法;DK85+700-DK88+099.55站场段主要采用CFG桩、预应力管桩和高压旋喷桩三种方法。

站场预应力管桩(PHC-500-AB型-100)根数为:

8569根,长度250374延米.

本次首件施工区域为DK87+800~DK87+900段落,本区域内含管桩468根,9819米。

2.2设计参数

平潭车站段DK87+800~DK87+900段预应力管桩设计桩长为26m~30m,间距2.5m,成正方形布置;护坡段间距2.8m,矩形布置管桩桩帽设计尺寸为:

1.6m×1.6m×0.45m。

填芯采用C30混凝土,长度不低于1.2m,桩帽为C35混凝土。

2.3地质情况及单桩承载力

该段区域地质情况为:

(1)-1粉质黏土:

褐黄色,软塑,σ=120kpa,Ⅱ

(2)-4细砂:

褐黄色、褐灰色,稍密、饱和,σ=150KPa;Ⅰ

(2)-5粉质黏土:

褐黄色、浅灰色,硬塑,σ=160KPa;Ⅱ

(3)-1淤泥质黏土:

褐灰色,灰绿色,流塑,σ=65KPa;Ⅱ

(8)-1花岗闪长岩:

灰白、褐黄色,全风化,σ=250KPa;Ⅲ。

本段设计单桩承载力为1110KN。

3资源配置

3.1施工组织机构

根据施工情况,分部按照职能明确、精干实效、运转灵活、指挥有力、确保安全的原则,专门成立预应力管桩施工领导小组,配备业务能力强、具有经验丰富的一线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专业的施工队伍,按照上级单位施工文件的要求组织进场施工。

预应力管桩施工配备人员见下表。

表1:

预应力管桩施工配备人员表

姓名

职务

分工

江中新

项目经理

对施工质量进度安全负总责

裴史泉

总工程师

技术总负责人

李召富

副经理兼安全监察长

组织协调现场施工

陈光

副经理兼工程部部长

现场组织工作

施小强

架子二队一工班队长

施工队施工现场负责人

任永俊

物资部部长

负责调配施工机械并保证良好运转

张伟

试验室主任

试验负责人

夏明干

安质部部长

安质负责人

高祁

测量队长

负责现场施工测量

张永琪

路基工程师

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

施友强

施工员

施工队现场技术负责人

3.2机械设备配备

我分部拟采用1台DJB-90步履式柴油锤打桩机进行试桩工作,相关机械见表2。

表2:

施工机械配备表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步履式柴油锤击机

1

DJB90

电焊机

1

吊车

1

25t

装载机

1

ZL50B

4预应力管桩施工

4.1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流程

4.1.1工艺流程图

4.1.2施工准备

(1)平整场地。

清除表面腐殖性土和草根杂物,使场地满足施工要求。

平整场地

(2)管桩进场验收。

对进场的管桩进行外观尺寸和质量进行验收。

表3外观质量检查

序号

项目

外观质量检查

1

粘皮和麻面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应大于桩总外表面的0.5%;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得大于5mm。

2

局部磕损

局部磕损深度不应大于5mm,每处面积不得大于5000mm2

3

内外表面漏筋

不允许

4

表面裂缝

不得出现环向和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和内壁浮浆层中的收缩裂缝不在此限。

表4外观尺寸检测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内径

0,+20

尺量检查不少于两处

2

外径

0,+20

3

管壁厚度

±10

4

长度

0,+20

尺量检测

外观尺寸验收

进场合格证

进场验收记录表

(3)测量放样。

测量放线

(4)沉桩前先放出定位轴线和控制点,控制点设置在远离沉桩区域不受干扰的地方,并加以固定保护。

放出控制线

做出桩位点

4.1.3预应力管桩沉桩施工工艺

管桩施工前应进行试桩施工,试桩不少于三根,根据试桩结果确定施工参数和施工工艺。

试桩报告

(1)沉桩机器就位。

沉桩机就位后,应对准桩位,启动平台支腿油缸,校正平台处于水平状态,启动门架支持油缸,使门架作15°倾斜,以便吊管桩。

打桩机就位

(2)吊桩定位,调整垂直度。

吊桩前在桩身上标明刻度,以便于施工记录和贯入度控制。

标画刻度

吊桩定位

检测垂直度

(3)打桩。

打桩开始时应用较低落距,靠其自身锤重将桩体压入土层,之后采取锤击沉桩。

锤击沉桩

(4)接桩。

采用焊接法接桩,接桩前应将端板及桩套箍板坡口处表面的锈蚀清理干净,表面呈金属光泽后方可焊接,焊接后冷却时间至少8分钟。

焊接法接桩

焊缝探伤检测

涂抹防锈漆

等待8分钟

(5)锤击沉桩的收锤标准

根据试桩结果,结合地质条件、桩承载力性状,采用以控制贯入度为主,桩尖设计标高为辅的双控措施。

贯入度根据下面公式确定:

e=

为防止桩身损坏,单桩的总锤击数:

PHC桩不宜超过2500击,最后1m的沉桩锤击不宜超过300击,当持力层为较薄弱的强风化覆盖层,且上覆土层较软弱时,最后贯入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25mm/10击。

控制贯入度

(6)切割桩头

测量出设计桩头标高,根据测量标高画出切割部位线,用环向切割机切割桩头,并确保桩头高出设计桩顶标高5~20cm。

切割桩头

孔口防护

(7)管桩检测

1)桩位、桩间距检测。

桩间距检测

2)低应变和单桩承载力检测。

根据设计要求对施工完的桩进行低应变和单桩承载力检测。

低应变检测

单桩承载力检测

4.2桩帽施工工艺

(1)基底清土

桩间土清理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开挖。

开挖至设计标高后,人工整平,并采用小型打夯机夯实。

基地压实

基地清理

(2)桩帽填芯

按照设计图纸,制作芯管内钢筋,安装完毕后,浇筑芯管内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为C30,芯管内混凝土高度不低于1.2m。

管桩填芯

(3)测量放样、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以前,先对桩帽位置放线,确定桩帽位置。

钢筋从钢筋场钢筋到达现场后,要做好防止钢筋锈蚀、污染和变形的措施。

撒出桩帽位置线

钢筋绑扎、检测

(4)安装模板

模板采用钢模板,安装必须要稳固牢靠,接缝必须封堵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抹脱模剂。

立模板

(5)浇筑振捣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必须清理干净,自检和向监理报验合格后方可浇筑C35混凝土。

检测塌落度

混凝土试件

浇筑振捣

混凝土收面、抹光

(6)养护拆模

浇筑完混凝土后,及时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拆除模板

桩帽养护

(7)桩帽质量验收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桩帽平面尺寸

+50,-20

2

桩帽厚度

+30,-20

桩帽厚度

桩帽平面尺寸

(8)桩间土回填

桩间土回填前桩帽连接筋需涂抹防锈,回填土需分层填筑,利用小型打夯机夯实。

涂抹防锈漆

回填夯实

5施工注意事项

(1)沉桩过程中,遇到贯入度突然变大、或桩身破坏等特殊情况时应暂停打桩,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研究处理。

(2)焊接法焊接时,注意焊缝质量。

(3)桩帽基底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护桩头。

(4)严禁外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防止意外施工。

6施工安全措施

(1)管理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安全生产必须贯彻生产全过程。

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工人安全素质。

3)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2)安全用电及电气防火措施

1)安装、维修和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

2)各类用电人员应做到安全文明用电。

3)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措施。

7首件工程存在的不足

(1)管桩施工完毕后,有个别管桩孔口未覆盖。

(2)锤击式打桩机打桩时对于桩位控制不到位,有个别桩位偏差较大的现象。

(3)开挖桩帽基坑过程中,对桩头有破坏现象。

(4)桩帽模板安装时,模板连接不紧密,有个别轻微胀模漏浆现象。

8以后工作注意事项及改正措施

此次首件工程的施工,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我们工作中的很多不足之处。

在首件施工完毕后,我分部立即召开了首件工程总结会。

根据此次首件工程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确保以后同类工程的顺利进行。

(1)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

(2)加强安全防护措施,要求施工后的桩帽孔口必须全部覆盖。

(3)两边放出控制线和控制点,采用网格法加强桩位控制。

(4)安排专人指挥挖机司机操作,防止破坏桩头。

(5)严格控制模板连接,对每个连接螺栓进行检查。

9结论

(1)平潭车站DK87+800—DK87+900段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我分部制定的施工方案能够满足现场施工,达到了预期的施工效果,可以指导之后的预应力管桩大面积施工。

(2)首件管桩施工,使全体预应力管桩施工人员加深了对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安全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

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施工作业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生,保证优质、安全的完成我部所有的预应力管桩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