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与双宾语结构.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9406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与双宾语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汉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与双宾语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汉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与双宾语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汉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与双宾语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汉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与双宾语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汉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与双宾语结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汉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与双宾语结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汉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与双宾语结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与双宾语结构.docx

《汉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与双宾语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与双宾语结构.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与双宾语结构.docx

汉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与双宾语结构

汉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与双宾语结构

提要:

双宾语或双及物结构历来是英汉语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汉语研究中,学者们吸收了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思想,对双宾语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论思考,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

然而,由于学者们在双宾语结构的本质问题上远未达成共识,这一分歧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双宾语研究的各个方面,使得双宾语的研究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态。

本文以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探讨汉语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及其句子的内部结构关系,以期能够对双宾语结构的特点和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TheSemanticandSyntacticFeaturesofChineseVerbsand

theDoubleObjectConstruction

LinYajun

(HarbinNormalUniversity,Harbin150080,China)

ThediscussionofthedoubleobjectorditransitiveconstructionisoneofthemostimportantdiscussiontopicsinbothEnglishandChineselinguistics.ScholarsstudyingChinesegrammarhaveproposed

varioustheoreticalandpracticalinterpretationsofthedoubleobjectconstructioninrelationtodifferentschoolsoflinguistics.Untilnow,therehasbeenno

agreementonthenatureofthedoubleobjectconstruction;differentapproacheshaveprovidedananalysisfromdifferentperspectives.ThepresentpaperwillillustratethesemanticandsyntacticfeaturesofChineseverbsandtheinternalhierarchicalrelationshipsbetweenlinguisticconsti?

勃?

tuentsfromtheperspectiveofTG

Grammar.Ihopeitwouldhelptounderstandthenatureofthedoubleobjectconstruction.

汉语的双宾语结构一直是汉语语言学界的一个争论焦点。

这一问题的论述涉及到双宾语结构的各个方面,如什么是双宾语结构,如何对双宾语结构进行正确的分类,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它可以有哪些句式变换,哪一句式是它的本式等等。

我们认为,双宾语结构的讨论不应仅以分类为目的,而应着重探求其结构的内部关系。

在语言的单句结构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动词。

可以说,是动词决定了句子的不同类型。

因此,只有从动词的角度出发探讨句子内部的语义结构特征才能对双宾语结构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双宾语结构的研究更进一步的深化。

才?

1双宾语结构研究简述自从《马氏文通》出版,中国语法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时间。

在此期间内,西方的语言研究,如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形式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都先后对汉语语法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双宾语结构的研究也不例外。

各种不同的关于汉语双宾语结构理论的提出充分地反映出以上各个流派的理论印记。

1.1传统语法与汉语双宾语结构黎锦熙先生在他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1998)中第一个提出了双宾语的概念。

他指出:

“有一种外动词,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格化的事物之间)交换一种事物的,如‘送'‘寄'‘赠'‘给'‘赏'‘教授'‘吩咐'等,常带两个名词作宾语,叫做双宾语。

黎锦熙先生和刘世儒先生(1957)还进一步将双宾动词分成了两类:

“授予”义的,如‘送,寄,给,赏';“教示”义的,如‘教,告,示'。

黎锦熙先生对双宾语的看法和描述以及对双宾动词的分类充分体现了传统语法从意义出发来研究句子结构的理论宗旨。

1.2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双宾语结构事实上,对于汉语双宾语结构的全面研究始于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是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进行的。

其中引起了广泛争论的是马庆株关于双宾语结构的观点。

马庆株根据赵元任先生的《汉语口语语法》将双宾语结构定义为:

VN1N2(马庆株1992:

103),并将其分为14类,分别是:

给予类,取得类,准予取类,表称类,结果类,原因类,时机类,交换类,使动类,处所类,度量类,动量类,时量类,含虚指宾语。

虽然这种从句子形式的角度出发来定义双宾语的情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我们从结构的角度认识了双宾语结构。

但这样的定义也导致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如将宾语与补语混同起来(如动量类,时量类,使动类等等均为补语结构),使双宾语的范围扩大,掩盖了双宾语结构的本质等。

正是由于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了马文中对双宾语结构的定义及分类所表现出的问题,因而展开了关于双宾语结构的讨论。

学者们试图从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来解决问题。

本文将讨论以转换生成语法为理论依据对双宾语结构所进行的分析。

1.3转换生成语法与双宾语结构以转换生成语法为理论依据对汉语双宾语结构提出解释的主要有顾阳和徐杰博士。

他们参考了转换生成语法中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因而对该结构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

顾阳博士(1999)依据论元结构理论(argumentstructure)对马庆株文章中的双宾语结构的分类提出了质疑,并指出在马文中14个双宾语结构的次类别中,有许多是谓语补足语,如时量类,表称类,结果类等等,从而指出宾语和补语在VNN结构中的句法差异。

同时,顾阳博士也指出所谓的“取得类”结构(“小偷偷了音音一个钱包”)从句法和语义特征上应被认为是单宾结构,而非双宾语结构。

进而顾文又从英汉语的比较角度入手,着重讨论了汉语中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之间的衍生关系,从而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诠释了汉语的双宾语结构。

但虽然顾文指出了马庆株文章中许多的类别并非是双宾语结构,她并未正面给出汉语双宾语结构的定义。

因此从转换生成语法的角度,汉语双宾语结构到底是什么仍然是一个问题。

徐杰博士(1999)从另外一个视角探讨汉语双宾语结构。

他运用转换生成语法中的约束理论(BindingTheory)来证明汉语中的所谓“受损句式”(张先生打碎了他四个杯子。

)或称为“取得类”结构是双宾语结构而非领属关系的名词组构成的单宾结构。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问题上,徐杰博士与顾阳博士持相反的观点。

徐文指出在下列的句①,②,③中,动词后的“他”不可以与主语指同一个人,这与典型的双宾语句式(如句④)是一致的,而与典型的“定语-中心语”结构中的定语不同(如句⑤),因为在这种结构中定语是既可以与主语同指,也可以不同指的。

1张先生i打碎了他j四个杯子。

2李小姐i喝了她j两杯饮料。

3张先生i吃了她j三个苹果。

4张先生i送他j一本书。

5张先生i责怪他i(j)的弟弟。

因此,双宾语结构和领属关系的单宾结构应具有不同的深层

结构(徐杰1999:

185)。

如:

其中,⑥是双宾语结构的深层结构,而⑦是单宾结构的深层结构。

徐文指出,在双宾语结构中间接宾语“他”在它的管辖范围(整个句子)内应该是自由的(即“张先生”与“他”不能指同一人)。

而在定语结构中,“他”也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动词短语)内是自由的,因此,“他”可以与“张先生”指同一人,也可以不指同一人。

但如果我们把代词“他”换成“他自己”,则以上的句子就变成了

8张先生i打碎了他自己i四个杯子。

9张先生i打碎了他自己i的四个杯子。

在⑧中的“他自己”与主语“张先生”指同一人,按照徐文的观点,在双宾语结构中,主语与间接宾语不可以指同一人,则⑧不应被看成是双宾语结构,而应被看成与⑨相同的定语-中心语句式,但这样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句⑧与句①一③具有完全相同的句式,却被看成不同的结构。

徐文中也指出将句①这样的句子作为双宾语结构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那就是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的论元结构理论,“打碎”这样的动词是一个“二元动词”,而“二元动词”只要求二个必需的论元,它不能够赋予三个名词短语以不同的论元角色。

因此,不应该出现在双宾语结构中。

因为在双宾语结构中是存在三个论元角色的,因此应该只有“三元动词”才可以出现在双宾语结构中。

为此,徐文中提出有些二元动词也可以用在双宾语结构中。

但这样的解释就显得十分牵强,也缺乏理论的依据。

且徐文中并未指出是什么样的二元动词可以用在双宾语结构中,它们与三元动词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共性又与其他的二元动词有哪些差异。

如果不能对这样的问题提出解释,则这样的分析只能使得双宾语结构的本质更加复杂。

2动词的论元结构与双宾语结构

按照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一个词项(lexicalentry)是一个词项属性(lexicalfeatures)的集合。

词项属性在GB(管辖与约束)语法模型中包括:

语音属性,句法范畴属性,语义属性。

而语义属性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标明该词项(主要是动词性词项)的‘论元结构'属性,说明一个动词在语义上是否能够分派语义角色,能分派几个,分派的语义角色选择什么成分充当。

能分派语义角色的叫谓词,充当语义角色的成分叫论元”(FromKin2000:

12)。

根据以上的论元结构理论,汉语双宾语结构中有三个论元的位置,因此我们认为,汉语的双宾语结构必须由能够分派三个语义角色的动词即三元动词构成。

这些三元动词要求这三个论元的位置都由名词短语(NP)来充当,且必须表现为两个参与者(participants)和一个参与物(object)。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句子来验证我们的结论。

10小李送小王一支笔。

B11他的成功给了我们莫大的安慰。

B12老板卖给王先生一套房子。

B13小偷偷了音音一个钱包。

B14人家称他呆霸王。

B15开水烫了他好几个泡。

B16小强放门口一辆自行车。

句⑩,B11?

#?

B12?

#?

B13?

#?

B16?

V械亩?

词都是三元动

词。

但只有句⑩,B11?

#?

B12?

5娜?

个论元满足我们上面提到的条件,即三个论元都表现为名词短语且必须是两个参与者和一个参与物。

因此是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

而句B14?

V械亩?

词“称”虽是一个三元动词,也要求表现为三个名词短语,但除了两个参与者外,另外一个论元要求必须为名称或称谓,而不是一个参与物。

句B16?

V械亩?

词“放”虽然也是一个三元动词,但它要求其中一个论元必须表地点。

因此句B14?

:

酮?

B16?

6疾皇撬?

宾语结构。

我们再看一下句B15?

!

J紫龋?

动词“烫”是一个二元动词,其次,“好几个泡”既不是参与者也不是参与物。

所以,句B15?

2皇且桓鏊?

宾语结构。

我们将句B13?

A粼谧詈笫且蛭?

这样的句子正是徐杰和顾阳博士持不同观点的地方,也是双宾语结构中最有争议的问题。

在句B13?

V校?

动词“偷”是一个二元动词,只要求二个论元,即施动者和受动者。

而句B13?

V蟹路

鸪鱿至巳?

个论元,像极了双宾语结构中的三个论元,所以,许多学者都把这样的句子归入双宾语结构。

下面我们通过例句来看一下这样的句子之间有什么共性,又与双宾语结构的句子有哪些差异。

B17老妈妈买了小贩10斤米。

B18小红划破了爸爸一件衬衫。

B19哥哥吃了她三个桃。

B20刘博士教我们中国文学。

B21妈妈递给了爸爸一个提包。

B22我们交给老师一份报告。

在句B17?

!

?

B19?

V械亩?

词都是二元动词,而在句

B20?

!

?

B22?

V械亩?

词都是三元动词,根据我们上面的讨论,句B20?

!

?

B22?

6际撬?

宾语结构。

那么句B17?

!

?

B19?

5降资遣皇撬?

宾语结构呢?

我们仔细比较一下以上的例句,就很容易发现在句B17?

!

?

B19?

V械亩?

词后面的两个名词短语之间与句

B20?

!

?

B22?

V械南嗤?

位置的名词短语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

句B17?

!

?

B19?

V校?

动词后面的两个名词短语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似共同构成了一个句法单位,而在句B20?

!

?

B22?

V

校?

动词后的两个名词短语之间关系较为松弛,似各自构成一个单独的单位。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句式的转换将这两组例句在这方面的差异表现得更明显。

我们分别以句B17?

:

酮?

B21?

N?

例。

通过以上的句式转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句B17?

S刖

洫?

B21?

U庋?

的句子在结构关系上是完全不同的。

在句B17?

!

?

B19?

V校?

动词后的两个名词短语首先构成了一个单位,这个单位作为一个整体与动词发生关系。

所以是不能将它们拆开的,如果拆开的话势必产生不合语法的句子,如B17a—B17c所

示。

而在句B20?

!

?

B22?

V校?

动词后的两个名词短语之间的关系比较松弛,它们各自是一个单位,分别与动词发生关系,所以它们可以被拆开,而不至于产生不合语法的句子,如句B21a—B21c所示;相反,如若不拆开,反倒有时会产生不合语法的句子,如B21d所示。

另外,在双宾语结构中,动词后的两个名词短语均可以分别被省略,如B21e和B21f所示,但却不可以同时被省略,如句B21g。

而在所谓的“受损句式”中,两个名词短语可以同时被省略,如句B17g所示,但却不可以分别被省略。

实际上,只有动词后表物品所有者的名词短语可以省略,如句B17f,而表示动作所涉及的物品的名词短语是不可以省略的,如句B17e。

以上,我们分析了汉语中典型的双宾语结构与所谓的“受损句式”之间内部结构上的差异。

另外,我们还可以分析所谓的

“受损句式”与定语-中心语这样的句式之间在内部结构上的关系(张莲王玉英2007:

105-106)。

从而得出句B17?

?

B19?

U庋?

的句子只在表层结构上与双宾语结构的句子几乎一模一样,但在内部结构上却与定语-中心语的结构相似。

我们已经知道,在双宾语结构中的动词必须是三元动词,而B17?

B19?

U

庋?

的句子中却都是二元动词。

且B17?

!

?

B19?

U庋?

的句子,内部结构关系与双宾语结构的句子内部关系完全不同。

因此我们似乎没有理由将这一类句子归入双宾语结构。

通过本节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汉语的双宾语结构是与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紧密相连的。

只有从动词入手,分析句子内部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才能不受某些现象的干扰,发现问题的本质。

3结束语

由于汉语语言本身的特点,汉语句法的规律,较之形态丰富

的语言,更加难以发现与不易觉察。

加之汉语语法研究起步较晚,

因此,许多的汉语语法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考察,汉语的

双宾语结构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的讨论旨在探求汉语双宾语结构的本质,并希望能够通过对汉语中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及其句子的内部结构关系的分析与探讨,加深我们对一些语法现象的理解,从而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掌握汉语双宾语结构的特点和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