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9919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docx

蚯蚓养殖可行性分析

蚯蚓养殖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一、发展概况:

  在国外蚯蚓养殖作为一个行业已颇有规模,蚯蚓产品已被广泛应用,在美国,人工养殖蚯蚓自60年代至今已有四十年历史,十几万个养殖场遍及全国,加州最大一家养蚓企业年产蚓粪30万吨,产值高达9000万美元。

97年,300家大型养蚓企业成立"国际蚯蚓养殖者协会"并创办蚯蚓学校,蚯蚓已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环保,畜牧,食品及轻工业等领域。

在国,蚯蚓养殖经历曲折之后,也已步入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

以蚯蚓为原料的保健酒,饮料,生长剂,有机肥,制药,做食品等正异军突起,蒸蒸日上。

如我国生产的纯地龙粉,"龙泰钙胶囊"高活性蚓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栓胶囊。

仅99年一年用于制药达几百吨。

以北京大环蚯蚓厂为依托的北京环宇科贸公司创立于90年,是以生产蚓粪做草坪肥。

花卉肥发展起来的。

现已形成年产蚯蚓500吨,蚓粪5000吨的产业体系。

是唯一渡过我国发展蚯蚓低谷的最大的专业性蚯蚓养殖龙头企业。

代价现已开发出花卉专用肥,草坪专用肥,果树专用肥,绿色蔬菜肥。

99年爱德华主席来华参观我公司。

并公司经理吕忠良先生提出在国成产中国蚯蚓协会的提议。

我国的蚯蚓市场正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发展。

 

我国蚯蚓养殖虽起步较晚,但一开始发展就受到极为重视。

近几年动物性蛋白缺乏,饲料粮价格提高。

多数养殖场经济效益不佳,甚至连年亏损,严重影响了畜牧业发展。

蚯蚓是以有机质废物为食的腐生性无脊椎动物,众多的研究已证明蚯蚓(粉)营养价值较高,完全可作为饲料代替鱼粉。

又由于近年来,医药事业的发展,对蚯蚓的研究近一步深化,使蚯蚓的利用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98,99年国医药方面利用蚯蚓就达上千吨。

这些都为人工养殖蚯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我国人工养殖蚯蚓的健康发展。

蚯蚓粪产品经济价值大,以蚓粪加工成绿色有机肥料是园林绿化、养花种草的高级肥料,在国每吨蚓粪价格1000元左右。

蚯蚓的养殖、利用、开发价值是极其显著的,蚯蚓以牛、猪、羊、马、鸡粪,烂水果、皮核、树叶、食品、农副产品下脚料为食物,不与其它动物争饲料。

蚯蚓养殖周期短,繁殖率高,饲养简单、投资小,一个劳动力可管理2亩。

蚯蚓体长从5~6厘米增至15厘米,一年产卵3~4次,能繁殖100~200倍/年,寿命为8个月到1年半。

见效快、效益高,40~60天为一个周期,每年可养殖6~9个周期,若饲养管理好时每亩可产鲜蚓2000~3000公斤或者500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格,每亩地效益在2~3万元(10元/公斤),每亩地可获利8000~10000元左右。

每年国际市场上干、鲜蚯蚓贸易、交易额可在30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可以说蚯蚓的广泛应用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重视。

发展蚯蚓养殖是大有可为的。

蚯蚓加工简单,可加工成蚯蚓干、蚯蚓粉、膨化蚯蚓、鲜冻蚯蚓等。

1)蚯蚓干:

把收获的成蚓分散在干净水泥地面上曝晒,使其快速脱水晒干,即制成蚯蚓干(含水量20%以下)。

因蚯蚓在适温、适水条件下有尸解现象,必须快速致死(烫)晒干,否则会减少重量而受损失。

2)蚯蚓粉:

将蚯蚓干用粉碎机,加80目的筛网,粉碎即成。

3)膨化蚯蚓:

冬季利用严寒气温,夏季可用冰箱,把蚯蚓冰冻(利用结冰水体增大原理,蚯蚓体腔已达膨胀目的),之后速晒干或烘干,即成膨大、疏松的蚯蚓干。

二、国外蚯蚓养殖情况:

1、国外人工养殖蚯蚓的概况:

  目前,蚯蚓养殖业在国外蓬勃兴起。

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缅甸、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养殖蚯蚓的规模都较大,有的国家已发展到工厂化养殖和商品化生产。

日本有大小蚯蚓养殖工厂或公司200多家,其中以九洲和道最为发达,在兵库县有一个大型蚯蚓养殖厂,养殖数量达十亿条以上。

而且在饲料配合中普遍含有蚯蚓粉作为动物性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在美国有不少人靠养蚯蚓起家。

卡特的堂兄弟休.卡特,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利用一口废棺材养殖蚯蚓,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到每年销售1500万美元的蚯蚓。

美国鱼饵业协会主席罗纳德.盖迪从1967年起,用20美元的资金养殖蚯蚓,十年后发展到拥有30多名推销员的规模。

加拿大安大略的克劳克,在1970年说服当地环保机构提供给他一千美元作资金,实验用蚯蚓来消化垃圾。

现在他饲养的蚯蚓每周可消化20吨垃圾。

美国有人把七吨捣碎的垃圾,除玻璃、金属、橡胶、塑料外,全部垃圾只经过七八十天便都被蚯蚓消化了。

蚯蚓这种消化垃圾的能力引起比较关心环境污染问题的日本企业界的注意。

日本一家造纸厂为了清理纸浆残渣,每年要耗费40万美元。

他们决定从美国进口125吨蚯蚓来解决这个问题,把纸浆残渣变为农用肥料。

引进的这批蚯蚓只要注意管理,一年就可赚回购买蚯蚓的费用。

近年来,美国的蚯蚓养殖业发展很快,规模较大的有50多家。

加利福尼亚州某公司养殖五亿条蚯蚓,一天可处理200吨产业有机废料,消除环境污染,化废为肥。

洛杉矶市蚯蚓养殖场,饲养100万条蚯蚓,处理城市垃圾,不到一个月吃掉7.5吨垃圾,而蚯蚓的粪粒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料。

目前美国有9万个蚯蚓养殖场在养殖蚯蚓和出售蚯蚓,成千上万个家庭利用蚯蚓改良土壤,分解废弃物。

美国出售红蚯蚓(Lumbricusspp.)或肥料蚯蚓(Eiseniafoetida)给家庭养殖者出售养殖箱5×5×1(英尺)的箱子养上2万条蚯蚓可以解决一家四口人的废弃物处理。

  日本静冈县1977年成立蚯蚓繁殖协会,在1978年建成1.65万平方米的蚯蚓工厂,每月可处理有机废料3000吨,全国还增设七个蚯蚓工厂,生产蚯蚓饲料添加剂,以满足人工养殖蚯蚓的需要。

日本水产厅漱个海栽培渔业中心主任、研究员前田古颜,收集世界各地的蚯蚓,经过2000次的杂交试验,选育出适于人工养殖的"大平2号"蚯蚓,改良后的蚯蚓体长从5~6厘米增至15厘米,一年产卵3~4次,能繁殖千倍(目前只有200~300倍),寿命约3年,而自然生长的蚯蚓平均繁殖率为50-150条,寿命为8个月到1年半。

日本兵库县蚯蚓工厂,养殖10亿条蚯蚓,每年可处理食品厂、纤维加工厂6万吨污泥,1975年增设1300平方米的蚯蚓繁殖基地,放养蚯蚓40万条,1976年增至3500万条,并在扩建中。

日本道蚯蚓养殖公司曾向我国天津出口50万条"北星2号"蚯蚓。

日本造纸工业向美国订购125吨蚯蚓,利用蚯蚓处理造纸厂废渣,化废为肥,当年可收回购买蚯蚓的投资。

日本东京农业大学从事于蚯蚓改良土壤的研究。

松本卢义、拓植利九等从事于蚯蚓粪粒的研究。

日本的蚯蚓工厂达200多家,从事于蚯蚓养殖的人数达2000余人,全国建立蚯蚓协会。

  缅甸为了推广人工养殖蚯蚓,1979年上半年在仰光举办了一个人工养殖蚯蚓的展览会。

此外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国也在发展人工养殖蚯蚓事业,这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事业。

每年国际上蚯蚓交易额达10亿美元,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

2、国养殖蚯蚓的概况:

  在70年代末,上海市从日本引进红蚯蚓"大平2号"、天津市从日本引进红蚯蚓"北星2号",省农科所、广西的省农科所也相继从日本引进蚯蚓。

北京、、、、、、、、、、.、……等也相继开展了人工养殖蚯蚓的研究,形成了我国第一次"养殖蚯蚓热"。

当时搞的较好的有:

天津市,1979年5月份从日本引进"北星2号"蚯蚓50万条,繁殖速度很快,一年多时间就为全国各地提供了人工养殖蚯蚓的蚓种,并利用蚯蚓作为蛋白质饲料。

省生物研究所1979年7月份开展人工养殖蚯蚓试验,养殖10000条蚯蚓,经过进行蚯蚓分类,从中筛选良种。

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养殖蚯蚓、北京环毛蚓和爱胜蚓,利用蚯蚓造肥和改土处理城市有机废弃物试验。

上海水产研究所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和海安县饲料公司协作养殖爱胜蚓和环毛蚓初步获得成功,利用蚯蚓喂家畜家禽,获得良好效果;上海金山县科委引进"大平2号"蚯蚓,安排了22个养殖蚯蚓实验点,凡是冬季保温条件好的单位,蚯蚓都能大量繁殖,1980年在全县扩大实验。

市乳品厂也从上海引进日本"大平2号",并培养了本地适应性强的品种--背暗异唇蚓、赤子爱胜蚓、环毛蚓、威廉环毛蚓。

  省盐源彝族自治县梅雨中学某教师,从1973年开始利用蚯蚓接种苹果树的土壤,配合使用有机肥料,经过数年观察,蚯蚓数量增加,促使有机肥料的分解,有利于果树的生长,苹果树有提早开花结果、生长势旺的效果。

  省易县食品公司和省畜牧兽医所协作进行人工养殖异唇蚓获成功。

  西北水土保持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从事于蚯蚓对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蚯蚓的活动,加速土壤结构的形成,促进土壤相融和有机质的转化,提高植物营养并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认为蚯蚓是一种巨大的生物动力资源,利用蚯蚓可以改良土壤。

  我国省气候暖和,雨水充沛,适于蚯蚓的繁殖,蚯蚓资源十分丰富,人工养殖蚯蚓工厂有30多家。

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都向订购蚯蚓,每吨活蚓价格在10000美元(据国际贸易消息报导出口中东各国的蚯蚓达120吨)。

大学和中兴大学协作利用蚯蚓改良梯田试验并用蚯蚓喂鸭和青蛙试验。

彰化红蚯蚓养殖专家钟信男,利用红蚯蚓处理垃圾,生产有机肥料,解决城市垃圾环境污染问题。

  此外,还有省黄梅县人工养殖红蚯蚓和青蚯蚓也获得成功,并进行了冬繁试验。

北京市教育学院开展了北京郊区蚯蚓的调查工作,发现北京地区的蚯蚓种类繁多,主要的品种有十多种。

广西壮族自治区从天津引进"北星2号"种蚓.繁殖了数十万条,在全自治区试验推广。

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从日本农机公司引进"大平2号"种蚓,探索利用蚯蚓改良土壤的试验。

  到1994,由于当时主要"热"于炒种,缺乏有效的利用方法和高产的养殖技术,众多的养殖户养出的蚯蚓没有销路,造成倒闭与破产。

严重地影响了农民养殖蚯蚓的积极性。

近几年,由于蚯蚓药用的规划化开发及蚯蚓在生态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和规模化高产养殖技术的成熟,又重新唤起了新一轮的蚯蚓养殖热。

利用蚯蚓处理有机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是废弃物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也是环保产业的一个新热点。

三、经济价值及用途:

1、蚯蚓—土壤改良者:

达尔文早就说过:

犁是人类最古老而又有价值的发明物之一,可是,远在人类出现以前,土地早已被蚯蚓耕耘过了。

所以,现在有的人就叫它“活犁耙”或“生物犁”,这是对蚯蚓恰如其分的评价。

对于蚯蚓改良土壤的研究工作,国外已有不少人做过。

达尔文曾经推论过,如果每英亩地里有5万条蚯蚓的话,由于它们每年吞食土壤,可以排出7.68-18.41吨的粪便,如果将这些蚯蚓平铺在地面上,那么经过十年就可以铺上一层厚2.54-3.81厘米的蚓粪。

在我国,濮禹教授最早研究蚯蚓肠的消化作用和对于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她认为通过蚯蚓的消化道以后,蚯蚓吞入的土壤(称为母土)变成有效磷、有效钾、总氮氨、含钙率和氨氮率均高的粪土排出来,而这些有效物质,对农作物的生长是有利的。

表1母土与粪土各种物质含量的比较

对比项目

有效磷(%)

有效钾(%)

钙(%)

总量(%)

氨氮(%)

有机物(%)

母土

37.31

0.019

1.9537

0.054

0.0033

1.2033

蚯蚓粪

53.85

0.02943

2.3683

0.1506

0.0049

1.5213

近年有人又研究了蚯蚓对土壤结构形成的速度、形态和微结构的观测研究及蚯蚓团聚体的性质和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电子显微镜观察,认为蚯蚓具有较高的水稳性以及优良的供肥、保肥能力,称之为“微型的改土车间”。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测试中心检验结果表明:

蚯蚓粪含氮2.15%、磷1.76%、钾0.27%、有机质32.4%,并含有23种氨基酸,如果是采用动物粪便养殖蚯蚓的蚯蚓粪含量更高。

是农作物、花卉、草坪、城市绿化的好肥料。

用蚯蚓粪可配制成各种专用肥,年用量达万吨以上;国外市场广阔,仅美国就有高尔夫球场12万个,年需肥量达千万吨。

还有人做过实验,在有蚯蚓粪的土壤中栽培和种植豌豆、油菜、黑麦、玉米、稞麦或马铃薯,可以分别增产豌豆3倍、油菜6.2倍、黑麦0.6倍、玉米2.5倍、稞麦1.64倍、马铃薯1.35倍。

由此可见,利用蚯蚓不断地纵横钻洞和吞土排粪的生命活动,不仅能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还可以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

使板结贫瘠土壤变成疏松多孔,通气透水,保墒肥沃而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的高产土块。

这样,就可以免耕或少耕,又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做到节省劳力,节约能源和增加产量。

2、新型动物性蛋白饲料:

近年来,世界各国因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发展很快,对于动物蛋白质的要求也越来越快,目前不少国家着手养殖蚯蚓,并进行对开辟蛋白质饲料新来源的研究。

有的国家做了不少工作,进展也比较快。

蚯蚓含有很多的蛋白质,在干物质蛋白质的含量可以高达70%左右,一般分析结果也可以得到41.62-66%的粗蛋白质。

据报道,在蚯蚓的蛋白质中有不少氨基酸是畜、禽和鱼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亮氨酸,其次是精氨酸和赖氨酸等。

蚯蚓蛋白中精氨酸的含量为花生蛋白的2倍,是鱼蛋白的3倍;色氨酸的含量则为动物血粉蛋白的4倍,为牛肝的7倍。

不仅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就是在它的粪粒里也同样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日本食品分析中心曾经对蚯蚓粪进行过分析,在含水量只有11%左右的时候,蚯蚓粪所含的全氮约3.6%,以此推算粗蛋白为22.5%。

因此蚯蚓与蚓粪均可供畜、禽和鱼类食用。

用蚯蚓粪做饲料时,添加量一般为15%-30%,不会影响饲料的质量,对于养猪、养鱼来说还会提高动物的适口性,饲喂的方法最好用来发酵或制作成颗粒后投喂。

我们采用蚓粪饲喂泥鳅、田螺、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用量80-100%,鱼类生长良好,成本大幅度降低;在蚯蚓粪里面加少量化肥等,制成颗粒就是优质的复料,也可用袋装成1公斤1袋作花肥出售,每袋可卖1-2元;或直接卖给花卉场和菜农、果农等,每吨可卖200元以上。

用蚯蚓喂养的猪、鸡、鸭和鱼,长得快,味道又鲜美,主要原因是蚯蚓蛋白质多,而且容易被畜、禽和鱼消化和吸收,很合他们的口味。

畜禽和鱼均喜欢吃混有新鲜蚯蚓的饲料,混合的用量要根据畜、禽和鱼的种类以及个体的大小而定,以占饲料总重量的5%左右较好,但有时可多达40—50%。

用这种混合饲料喂养幼小的畜、禽和鱼,效果特别好。

它们吃了蚯蚓后生长快,色泽光洁,发育健壮,不生病或少生病,还减少死亡。

据初步报道,每头猪每天喂2—4两蚯蚓(按猪的大小而定),每天可增重0.5-1.0市斤,而不喂蚯蚓的猪,每天只能增重0.3-0.7市斤。

用蚯蚓喂蛋鸭,可使每只鸭每天都产蛋,而不再间隙停产,并且每个蛋比原来的平均增重10克(即2钱)。

据资料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2-3%的蚯蚓粉,猪生长速度可提高74.2%以上;喂鸡产蛋量提高17-25%,生长速度加快30-100%;用鲜蚯蚓喂鳖增产30-60%以上;用鲜蚯蚓喂养黄鳝,任何其它饲料都不能相比,且增长40%;用蚯蚓喂对虾、河蟹、鳗鱼等名优鱼类,均增产30%以上,饲料成本下降40%-60%。

也可以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蚯蚓,即可制成优质高效饲料。

这样,蚯蚓既是优质饲料,又是理想的摄食促长物质,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摄食强度、饲料利用率。

为什么用蚯蚓喂养动物(特别是水产类)有如此好的效果呢?

因为蚯蚓不但富含氨基酸,且含量极高,组成齐全,几乎所有氨基酸类均有,完全具备鱼类及其它名贵水产动物所需的10种必需氨基酸。

并且对鱼类还具有强烈的刺激取食功效。

3、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由于现代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众多的工业废弃物被排出,造成严重的公害,大量地应用农药,污染了成片的农田,人类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急待采取保护的措施,已成为国际间共同关心的大事。

英国与日本等国积极研究处理公害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用蚯蚓来处理公害。

例如一条蚯蚓每天可以处理0.3克的造纸污泥,只要养殖三亿三千条蚯蚓就可以每天处理100吨的造纸污泥了,所以,在日本用蚯蚓来处理造纸污泥已进入实用化的阶段。

此外,蚯蚓还可以处理酒厂、畜禽和水产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和废水,日本利用蚯蚓每月可处理这些废弃物多达3000吨。

在美国利用五亿条蚯蚓每天可处理200吨工业废物。

用蚓粪中的微生物群来分解废水中的污泥,使之产生沉淀可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蚯蚓在处理城市的生活垃圾和商业垃圾方面,也能起很大的作用,例如加拿大在1970年建立了一个蚯蚓养殖厂,至今己十多年,目前每星期可以处理约75吨的垃圾。

北美也有一个蚯蚓养殖厂,可以处理100万人口的城市生活垃圾和商业垃圾。

用蚯蚓处理垃圾,不仅可以节约由于烧毁垃圾所要耗费的能源,而且经过蚯蚓所处理过的垃圾还可以作为农田的肥料,用来增产农作物。

目前在不少国家,还将蚯蚓用来处理农药和重金属类等有害物质,蚯蚓对农药和重金属的积聚能力强。

例如对BHC(即六六六),DDT(即二二三)、PCD(即多氯联二苯)等农药的积聚能力可比外界大10倍,对重金属镉、铅、汞等的积聚能力要比土壤大2.5-7.2倍。

所以,美、英等国在农田或重金属矿区附近的耕作区放养大量的蚯蚓,让有害的农药重金属富集到蚯蚓的身体里使已荒芜的农田又变得肥沃起来,能够再次用来种庄稼。

表2鲜蚯蚓干、蚯蚓粉、风干蚯蚓粪营养测定表

名称

鲜蚯蚓

干蚯蚓粉

风干蚯蚓粪

注明

天冬氨酸

1.1

4.87

0.68

1、送样品为麦桔草作为蚯蚓饵料培养90天的比例。

 

2、莱阳农学员中心实验室,用日立83550型高速氨基酸分析仪分析。

 

3、上机序号:

鲜蚓:

109118

干蚓粉:

109117

蚓粪:

109119

素氨酸

0.59

2.66

0.36

丝氨酸

0.64

2.72

0.64

谷氨酸

1.80

7.81

0.72

甘氨酸

0.69

3.07

0.14

丙氨酸

0.59

2.75

0.14

胱氨酸

0.06

0.35

0.11

缬氨酸

0.52

2.30

0.30

蛋氨酸

0.06

0.95

0.17

异光氨酸

0.17

2.10

0.19

亮氨酸

0.92

3.89

0.38

酪氨酸

0.37

1.71

0.20

苯丙氨酸

0.44

1.91

0.29

赖氨酸

0.90

3.77

0.24

组氨酸

0.31

1.22

0.10

精氨酸

0.80

3.26

0.26

脯氨酸

0.33

1.16

0.21

色氨酸

/

/

/

然而,这种富集了农药和有害重金属的蚯蚓是不能再作为畜、禽和鱼类的饲料或饵料了,否则将引起畜、禽和鱼类的疾病,甚至将导致中毒死亡。

因此,利用蚯蚓造福于人类必须做到既除去有害物质,又保护了畜、禽和鱼类的安全。

4、在食品中的应用:

蚯蚓蛋白不仅用于养殖业,而且其游离氨基酸在食品工业中用途也很大。

其实,人类以蚯蚓作为食品,在我国古代已有记载,但只知道在和一带有人食用。

目前,在国食蚯蚓的习惯也只在省,岛和省的少数民族中能见到。

蚯蚓在省是个热门的商品,光是食品方面用途就很广,可以将蚯蚓作为通心粉和地龙糕的主要原料,作为菜肴的还有各种名称。

例如“地龙凤巢”就是用蚯蚓炒蛋,“龙凤配”是用蚯蚓炖鸡,“千龙戏珠”是地龙煮鸽蛋。

因为蚯蚓可以制成20多种的烹调菜肴和点心,所以在当地被称为蚯蚓大餐。

在国外食用蚯蚓较普遍,新西兰的毛里族人以8种蚯蚓作为食用的佳品和礼物,互相赠送。

美国和大洋洲、非洲地区的某些国家,用清水和玉米面养蚯蚓24小时,让它们排出肠的泥土,然后剖开洗净、切碎,烹调成菜肴或磨碎制成酱,或制成浓汤罐头,或做成煎蛋饼和苹果汁奇异饼等。

5、药用价值:

蚯蚓的中药材名称叫地龙,最常见的叫广地龙,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名称叫参环毛蚓。

参环毛蚓只分布在我国的、广西和,所以中药上叫它广地龙。

这种蚯蚓个体大,便于加工处理成中药材,销售给国家。

蚯蚓当作中药,它的作用很多,大家熟悉的就是治疗哮喘病,这主要是利用蚯蚓体含有抗组织胺作用的氮素物质,这种物质对肺和支气管有明显的扩作用。

蚯蚓还含有一种珞氨酸,能促进身体表面外周血液的循环,增强散热,所以有解热的功用。

蚯蚓的水浸出液有麻醉知觉的作用,蚯蚓的酒精提取液有缓慢而持续的降压作用,这些机理均与神经系统有关。

蚯蚓体还含有促进子宫收缩的物质,可作催产剂。

此外,蚯蚓还能治黄疸,疗伤寒,利排尿,解痉挛,涂丹毒,治外伤炎症和牙龈溃疡、口疮等。

最新研究证明。

蚯蚓体含有多种特殊酶如醛淑酶就是其中一种,它能溶解血管中的栓子。

6、处理有机废弃物及蚓粪作用:

  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和作物秸杆)及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目前国处理方法多以堆肥等方法为主。

但占地大,用工多高,而且不能有效地利用生物有机能源和营养物质生产高质量的有机肥,有时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利用蚯蚓的生命活动来处理易腐有机废物是一项古老而又年轻的生物技术。

经过发酵的有机废物,通过蚯蚓的消化系统,在蛋白酶、脂肪分解酶、纤维酶、淀粉酶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转化,成为自身或其他生物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即利用蚯蚓处理利用有机废物,既可生产优良的动物蛋白,又可生产肥沃的复合有机肥。

这项技工艺简便、费用低廉,不与动植物争食、争场地,能获得优质有机肥料和高级蛋白饲料,对环境污染不产生二次污染,因而使这项古老技术获得了新生。

1996年仅加利福尼亚州圣河塞市一个名叫杰克·钱伯的蚯蚓养殖场,一年就出售了4000磅蚯蚓,用于垃圾的处理,其蚯蚓的价格为每磅20美元。

由于每吃掉1吨垃圾可得到600kg的生物腐殖土(蚓粪),而用蚓粪为肥料生产出来的食品无化学制品的污染,因此蚯蚓养殖业的发展日益受到欢迎。

蚓粪对改善土壤肥力的作用,已做过大量的研究。

就现阶段科学上承认的蚓粪作为肥料,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

⑴富有合理的团粒结构和保持水肥的能力。

蚯蚓吞食有机物后,经消化系统的作用,形成酸碱中性、水气调和、孔隙大的团粒结构,耐水冲刷,且有保水、保肥的性能,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⑵含有丰富的养分,有效成分高。

蚯蚓为了自身生活的需要,吞食大量的有机物等营养成分,经蚯蚓消化、分解的代谢过程,排出的蚓粪不但含有植物所需的常量元素,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微生物作用,使矿物质元素变成水溶性的易被植物吸收的有效成分以及未知的植物生长素。

这是蚓粪与传统堆肥法生产的肥料之间的一大区别。

蚓粪与化肥比较

(1)养分齐全。

(2)由于含有多种氨基酸,增加作物糖分,增强作物抗旱、抗病能力(3)使用后土地不板结,可改良土壤,使用安全,因而是生产有机食品的理想肥料。

通过蚯蚓消化有机废弃物生产出的蚯蚓粪便为小而均匀的颗粒状,其营养价值比处理前提高20-30%,同时含有有益的微生物和酶类。

此种生物肥料集营养、防病、刺激动植物生长于一体,是生产有机食品的最佳肥料。

实验证明,此种生物肥用于花卉上,可显著延长花期,花更鲜艳;在美国,蚯蚓生物肥料的售价比一般化肥高2-3倍。

这说明通过蚯蚓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即可以使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改变生态环境,又可以变废为宝,得到生产有机食品所必须的生物肥料,一举多得,市场前景看好。

 

  有机食品已成为我国沿海城市和陆大中城市人们追求的目标。

安全、无毒、无污染、无公害的新型有机肥肥料必会极大促进无公害有机食品的生产,其市场前景广阔。

因此,规模化生产多功能蚓粪生物肥料,不仅可行,还是21世纪环保和有机食品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二十年来,各国对蚯蚓的研究和利用在更大围进行,集生物工程学、营养学、土壤学、化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并交叉应用,对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