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0026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16 大小:27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6页
亲,该文档总共2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2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上课时间:

月日课型:

新授课总课时编号:

01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学习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自主探究方案:

探究内容:

数学书第1页。

探究过程:

1.解答下列各题。

(1)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几分之几?

(2)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2.解答第2小题时,你是怎样想的?

3.阅读数学书第1页例1,看一看你的分析解题过程和书上的分析解题过程一样吗?

你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4.试一试:

在书上完成第1页“试一试”。

5.比一比:

比较例1和“试一试”两道题的计算结果,它们相同吗?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6.想一想:

怎样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它跟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探究质疑: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你认为应学会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预习,你认为本节课我们应学会什么?

2.揭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二、交流提升

1.课件出示:

(1)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几分之几?

(2)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2.汇报交流:

这两题你们分别是怎样解答的?

3.比较:

这两题在解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全班交流:

(1)这里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2)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师:

这里是把实际造林与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为单位“1”。

出示例1的线段图。

那么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应该先算什么?

再怎样算?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20-16=4(公顷)4÷16=0.25=25%

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解答?

板书:

20÷16=1.25=125%125%-100%=25%

追问:

这两种解题过程各是怎样想的?

第一种算法是:

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所以先算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多少公顷,再算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另一种算法是:

先算实际造林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20÷16=1.25=125%,再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100%,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5.出示问题:

如果把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指名汇报解题过程。

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说一说分析思考过程。

提问:

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5.全班交流:

试一试和例1这两题计算结果相同吗?

为什么?

小结:

“试一试”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

课件出示:

练一练我国2004年有在读研究生82万人,2005年增加到98万人。

2005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2004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提问:

你是怎样理解“2005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2004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

你能试着自己列式解答吗?

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计算时除不尽怎么办?

请阅读本页教材的底注。

计算中遇到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以后数位较多或数据较大的计算还可以使用计算器。

2.完成练习一第1题。

师:

你能试着自己独立完成吗?

如果思考的时候有困难,不妨画画线段图,想一想把谁看作单位“1”,也就是100%。

3.完成练习一第2题。

师:

生活中有许多统计数据会使用百分数,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两个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请大家看数学书第2页的第2题,仔细读题,说一说问题求的是什么,再列式解答。

如果结果除不尽,一般可以保留三位小数。

(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让他们先画出线段图来帮助分析,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

4.完成练习一第3题。

师:

再来看第三题。

读题后说说题目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求的是什么问题,把问题补充完整说一说。

四、总结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解决怎样的问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

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0-16=4(公顷)20÷16=1.25=125%

4÷16=0.25=25%125%-100%=25%

答: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5%。

教学后记: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练习课

上课时间:

月日课型:

练习课总课时编号:

0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练习一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教学重点:

在自主学习中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

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类型,问一下同学们:

甲比乙多百分之几怎样求?

乙比甲少百分之几呢?

以本班男女生人数举例:

男生比女生多(少)百分之几怎样列式?

女生比男生少(多)百分之几又怎样列式?

两个计算出来的结果一样吗?

为什么不一样?

二、交流提升

1.做练习一第4题。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先指导学生读题。

第一个问题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你会列式解答吗?

第二个问题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题目中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不会游泳的有多少人,你怎么先求出这个问题?

自己试着列式。

(2)比较这两个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画出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两个问题所示的线段正好合成单位“1”)

(3)提问:

(2)题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得到?

(4)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的情况吗?

2.做练习一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

重点把第

(2)、(3)题与第

(1)题比较。

3.做练习一第6题。

指名学生读题,理解什么是“孵化期”。

然后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检查正确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

4.做练习一第7题。

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

“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贵百分之几”,就是“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多百分之几。

”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

5.做练习一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

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完成后交流。

三、读读“你知道吗”

学生自主阅读。

交流:

读完后你有什么想法?

思考:

为什么不可以说200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比2005年提高了0.3%?

突出单位“1”不同的两个百分数不能直接相减。

你还能举些有关百分点和负增长的例子吗?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怎样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你有哪些方法?

教学后记:

纳税

上课时间:

月日课型:

新授课总课时编号:

03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初步地了解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纳税意识,增强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自主探究方案:

探究内容:

数学书第4页。

探究过程:

1.阅读数学书第4页例2,想一想:

(1)“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是指()占()的5%。

(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

(3)60×5%可以怎样计算?

2.试一试:

在书上完成第4页“试一试”。

想一想:

你是怎样算出“他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多少元”的?

探究质疑: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你认为应学会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

在预习中,你了解到哪些纳税的知识?

全班交流

2.同学们,你们已经了解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一些纳税方面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二、交流提升

1.交流例2。

课件出示例2:

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是6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师:

你是怎么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句话的?

生:

“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就是说“缴纳的营业税应是营业额的5%”。

你是怎样解答的?

怎样想的?

小结: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件,也用乘法计算。

计算60×5%,,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

可以把百分数化成分数,60×5%=60×

=3(万元)

生2:

也可以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60×5%=60×0.05=3(万元)

2.师: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那么为什么要纳税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数学书第7页的“你知道吗?

”,说一说一下你的感受。

3.交流“试一试”。

课件出示:

试一试:

李华买了一辆5200元的摩托车。

按规定,买摩托车要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

他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多少元?

师:

读完题目想一想,要求“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多少元?

”需要先算出什么?

你是怎样解答的?

指名汇报,全班讨论。

评讲后比较“试一试”和例2:

比较“试一试”和例2,我们会发现,税收种类不同,往往缴纳的税率也不同。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

课件出示“练一练”:

一家保险公司去年全年的营业额是6.2亿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去年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亿元?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完成练习二第1题。

课件出示第1题。

师:

请说说题目中每个数据的意思,18万和360万分别表示什么?

那么这儿应缴纳的营业税应该怎样求呢?

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算一算。

3.师:

练习二的第2、3题,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吗?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二第4题

课件出示第4题。

师:

信息很多,请大家仔细地读一读。

在这道题中,李明的妈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按1800元的5%算吗?

为什么?

请和同学讨论一下。

比较:

应该先算1800元去掉1600元是多少,然后按200元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1800-1600)×5%=200×5%=10(元)

答:

妈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元。

师:

爸爸的收入是2500元,又该怎样计算个人所得税呢?

说说你的想法。

师:

在这里,老师要介绍一下个人所得税的“分段计算法”:

爸爸超过1600元的部分是900元,这900元并不是全部按5%或10%计算所得税,而是分成两段,前500元按5%计算,后400元按10%计算,你听明白了吗?

请算一算,爸爸究竟要缴纳多少元的个人所得税。

四、总结延伸

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

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纳税

方法160×5%=60×

=3(万元)

方法260×5%=60×0.05=3(万元)

答:

应缴纳营业税3万元

教学后记:

利息

上课时间:

月日课型:

新授课总课时编号:

04

教学内容:

第5页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二第5~8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重点:

学生自主了解有关储蓄的一些知识,理解本金、利息、利率以及年利率、月利率的含义,会运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明白计算利息就是“求一个数(本金)的百分之几(利率)是多少”,培育学生其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自主探究方案:

探究内容:

数学书第5页。

探究过程:

1.阅读数学书第5页下面的底注,想一想:

什么叫本金?

什么叫利息?

什么叫利率?

2.阅读例3,想一想:

怎样求利息?

3.试一试:

在书上完成第5页“试一试”。

4.想一想:

应得利息和实得利息有什么不同?

探究质疑: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你认为应学会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预习,你认为这节课我们应学会什么?

2.揭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利息的有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二、交流提升

1.交流利息的相关概念。

那什么是利息?

利息的多少由什么决定?

存入银行的钱又叫什么?

知道的同学可以相互说一说,不了解的话也可以翻开书第5页看一看最下面的底注。

下面我们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除还给本金外,另外付给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的多少与本金、利率和存款时间有关。

利率是指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按年计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做月利率。

2.交流例3。

师:

亮亮准备把2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银行公布的储蓄年利率。

课件出示

存期(整存整取)年利率

一年2.25%

二年2.70%

三年3.24%

亮亮可以选择哪一种存款方式?

年利率相同吗?

来看一看亮亮的决定。

课件出示完整的例3:

亮亮把200元钱按二年期整存整取存入银行,到期后应得利息多少元?

(当时银行公布的储蓄年利率如下表)

存期(整存整取)年利率

一年2.25%

二年2.70%

三年3.24%

通过课前预习,谁来说一说利息是怎样计算的?

课件出示: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指名汇报解题过程。

课件出示:

200×4.50%×2=18(元)

结合利息的计算方法,指名说一说算式中各个数分别是什么?

3.交流“试一试”。

按照我们刚才计算的方法,两年到期后,亮亮可以得到18元的利息,可事实上亮亮拿到的却要比18元少一点,这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利息税?

怎样求利息税?

要计算亮亮纳税后的实得利息,可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实得利息=应得利息-利息税

还可以怎样计算实得利息?

也可以用应得利息×(1-20%)算出纳税后的实得利息。

小结:

在计算有关利息的问题时,我们要看清“应得利息”和“实得利息”,实得利息又叫税后利息,一般要扣除利息税。

2007年的8月我国的利息税已经调整为5%,还有一些储蓄如教育储蓄、建设债券是不用缴纳利息税的。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

如果亮亮把200元钱存上三年,按当时的利率,到期后的利息比二年期会多一点还是少一点?

请看“练一练”,算一算,看你的猜想对不对。

2.完成练习二第5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问题要求的是什么?

想一想可以先求什么。

再让学生汇报算式。

3.完成练习二第6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应得利息和实得利息的区别。

4.完成练习二第7题。

在银行储蓄,我们会拿到一张“储蓄存单”,来看看“储蓄存单”上都有哪些信息。

课件出示图。

仔细阅读这张存单,和同桌说说你看懂了哪些信息。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书上的两个问题。

全班交流。

四、总结延伸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2.课后调查。

完成第7页第8题的调查,填在书上。

板书设计:

储蓄与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教学后记:

折扣问题

上课时间:

月日课型:

新授课总课时编号:

0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页例4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并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与打折有关的其它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有关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百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自主学习并能解答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与打折有关的其他实际问题。

探究内容:

数学书第8~9页。

探究过程:

1.阅读数学书第8页下面的底注,联系实际想一想:

“打折”是什么意思?

八五折、九折表示什么?

2.算一算:

算出第9页第1题几件物品打折后的价钱。

3.阅读第8页例4,书上是怎样解答的?

又可以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4.练一练:

在书上完成第8页的“练一练”。

5.想一想:

怎样求打折后商品的价格?

怎样求打折前商品的价格?

探究质疑: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你认为应学会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预习,你认为这节课我们应学会什么?

2.揭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打折的有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二、交流提升

1.交流打折的含义。

课件出示例4的场景图。

提问:

你知道“图书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

把商品减价出售,通常称做“打折”。

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价的83%出售。

八折就是80%,原价和实际售价有什么关系?

出示:

原价×80%=实际售价

2.交流练习三第1题。

交流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打折后的价钱。

指名汇报每题的计算结果。

3.交流例4。

出示例4。

指名汇报。

课件出示并校对

解:

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ⅹ元。

ⅹ×80%=12

ⅹ=12÷0.8

ⅹ=15

答:

《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师:

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

我们还可以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

怎样检验?

师:

同学们在检验时,有这样两种方法:

可以用原价15元乘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也可以用实际售价除以原价,看结果是不是80%。

4.交流“练一练”。

让学生汇报解题过程,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说一说检验过程。

三、巩固拓展

1.练习三第2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交流后集体订正。

2.练习三第3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口答。

3.练习三第4题。

课件出示。

师:

读题后说说要求“这台取暖器是打几折出售的”就是求什么?

你会解决吗?

四、总结延伸

1.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

打折是什么意思?

一件商品的现价、原价与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课后大家可以抽时间到附近的商场或超市再去看一看,收集有关商品打折的信息,并提出一些问题相互交流解答。

板书设计:

折扣问题

原价×80%=实际售价

解:

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ⅹ元。

ⅹ×80%=12

ⅹ=12÷0.8

ⅹ=15

答:

《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教学后记:

折扣问题的练习课

上课时间:

月日课型:

练习课总课时编号:

06

教学内容:

练习三的第5~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折扣的有关知识及计算方法。

2.理解在农业生产中成数的有关知识。

3.学生在自主探索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折扣的有关知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成数与折扣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打折是什么意思?

“八折”是什么意思?

“七五折”呢?

2.现价、原价、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打折都是在什么价格的基础上进行的?

折扣问题都是把谁看作单位“1”?

怎样求现价?

怎样求打了几折?

怎样求原价?

二、交流提升

1.做练习三第5题。

(1)出示第5题的两张图片。

问: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2)学生列式求出夹克衫的实际售价、西服的实际售价。

(3)交流:

是怎样想的?

(4)依次出示书上的问题,

问:

哪个问题已经求出了,哪个问题还没有求?

该怎样求?

(5)学生列式,并讲评。

指出,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2.做练习三第6题。

(1)学生试做。

(2)交流讲评,并小结方法。

指出:

当单位1的数量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进行计算。

当单位“1”的数量未知时,通常要列方程计算。

3.做练习三第7题。

(1)学生试做。

(2)交流讲评。

4.做练习三第8题。

理解用贵宾卡买,相当于在在八折的基础上再打九五折。

5.做练习三第9题。

学生试做后讲评。

6.教学“你知道吗”。

学生阅读,全班交流。

三、总结延伸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后记: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1)

上课时间:

月日课型:

新授课总课时编号:

07

教学内容:

第11页例5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熟练掌握列方程解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

方法。

2.能根据题中的信息,熟练地找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学生分析解题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在学生已经学会解决一些基本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列方程解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要能根据题中的信息,熟练地找出基本的数量关系,理解并掌握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探究内容:

数学书第11页。

探究过程:

1.试一试:

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

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这题把那个量看作单位“1”?

(2)你能画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吗?

试一试。

(3)根据线段图找出数量之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

(4)你会解答吗?

试一试。

2.阅读12页例5,你分析和解答对的吗?

如果有错误,请订正一下。

3.在书上写出例5的检验过程。

4.知识回顾:

怎样解答像例5这样的实际问题?

5.练一练:

在书上完成11页的“练一练”。

探究质疑: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你认为应学会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预习,你认为这节课我们应学会什么?

2.揭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稍复杂的百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