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8005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中,前者属化学变化,后者属物理性质的是()

A.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B.镁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在夏天易变质

C.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汽油易挥发

D.氢氧化铜受热分解;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有氧气参加的一定是氧化反应

B.碳酸氢铵固体分解产生气体,所以固体受热产生气体一定是化学变化

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氧气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因为二氧化碳无毒,所以二氧化碳只要浓度不超过6%,就对人体没有影响

3.

、_____、

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则横线上的物质可能是()

A.

B.NO

C.

D.

4.俗语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A.KNO3

B.Ca(H2PO4)2

C.(NH4)2CO3

D.K2SO4

5.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给硫酸钠溶液通直流电

B.

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C.

自制汽水

D.

用大烧杯罩上两个小烧杯

6.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是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B.图②是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C.图③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不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

7.日常生活中常用一些图标来警示或提示人们注意.以下是一些常用危险品标志,则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A.

B.

C.

D.

8.如表为一些常见食物汁液的近似pH,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食物

苹果汁

葡萄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9~3.3

3.5~4.5

6.3~6.6

7.6~8.0

A.葡萄汁的酸性比苹果汁强

B.苹果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牛奶和鸡蛋清都显碱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多吃葡萄

9.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A.用二氧化锰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B.用过滤的方法将浑浊的水变为澄清的水

C.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D.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10.如图为KNO3和NaC1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B.a点处KNO3和NaCl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100g水中可溶解KNO3固体63.9g

D.0℃时,NaC1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7%

1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仅白磷①燃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对准白磷③通氧气,该白磷也能燃烧

B.热水的作用只是给白磷和红磷提供热量

C.对比①和②的实验现象,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

D.对比①和③的实验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12.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根本保证。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活动中,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盐

B.

称量

C.

量水

D.

溶解

1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温度达到了木材的着火点

B.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用干粉灭火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D.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主要是为了防止粉尘爆炸

14.HSO3Cl称为氯磺酸,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对于反应:

HSO3Cl+HCOOH  CO↑+HCl+H2SO4有如下判断,其中合理的是

A.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溶液质量没有改变

C.反应需在通风橱中进行,防止中毒

D.HSO3Cl属于有机化合物

二、填空题

1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四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未改变

B.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知道,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可能是催化剂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2)两个氮分子______。

(3)2个氦原子_______________。

(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5)碳酸钠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_____,(6)导致酸雨的一种气体______。

(7)防治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需适量补充的元素____________

17.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_____决定,元素的种类主要由___________决定,原子的质量主要由_____________决定。

三、实验题

18.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

①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用E装置收集O2完毕后,应先_____ (选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 (选填序号)。

实验室收集CO2可选用装置是_____。

(4)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实验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2尾气。

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

一瓶干燥的SO2,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①→②→_____→⑤(填两个序号,注意先后顺序);请分析出该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_____。

19.酸和碱是初中阶段两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

(1)实验考查时,需要配置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量取该实验所需水的体积时,需要选用的合适的仪器是_____。

(2)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固体不纯       ②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3)如图所示,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

滴加的顺序有两种:

①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盐酸中;

②是将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据图像分析你认为是_____(填“①”或“②”)。

某同学在滴加过程中,意外发现了有气泡产生,请写出产生气泡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c点时溶液中的微粒有_____(用符号表示)。

(4)某已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

则蒸干该中性溶液可得到固体的质量是_____。

四、简答题

20.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煤、_____、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如煤燃烧时排放出的_____(填一种即可)等污染物会导致酸雨;煤不充分燃烧产生CO等污染物,为使煤充分燃烧通常考虑_____(答点即可)。

(3)氢气作为能源因其具有_____(答一点即可)等优点,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五、推断题

2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均由碳、氢、氧、氯、钠、钙6种元素中的2种或3种组成,常温下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的生成物未全部标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E是CO2,A一定是Na2CO3

B.若E是HCl,A一定是CO2

C.若E是NaOH,B一定是酸

D.若E是Na2CO3,B一定是酸

六、流程题

22.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工业上以半水煤气(主要成分是N2、H2、CO、CO2和H2O)、食盐等为原料制取纯碱的流程如下:

(1)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O和_____。

(2)步骤Ⅰ中,在使用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半水煤气主要成分间发生反应实现了CO转化,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室从混合气体H2、N2、CO2中分离出CO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广口瓶和分液瀾斗中盛放的药品分别是_____、_____。

(4)除去纯碱中少量碳酸氢钠杂质的方法是_____。

(5)纯碱用途广泛。

工业上可用废碱渣(主要成分Na2CO3)吸收硫酸厂尾气中的SO2制备无水Na2SO3,达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的目的。

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变化如图2所示。

①吸收初期(图中3A点以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不断通入SO2,最终产物是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23.实验室中有一瓶烧碱固体,打开瓶盖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小王认为它可能变质,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1)小王认为烧碱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所以保存氢氧化钠必须_____________。

(2)小王认为这瓶烧碱的可能组成有:

A、全部是烧碱;B、全部是碳酸钠;小李认为还有第三种可能性,请你说出_____________。

(3)对于第三种可能性,小李设计了一下的探究实验,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1、取少量固体,往其中滴加___________。

有气泡冒出

 

固体中含有___________

2、另取少量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__________

 

固体中含有碳酸钠。

3、对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在滤液中加入酚酞溶液。

变红色

 

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

(4)请你写出上面第二步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八、计算题

24.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

日常生活中选择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

如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

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

(1)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g。

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多少克______?

(3)每500g该品牌的食盐中共含氯元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填空题

1、

2、

3、

三、实验题

1、

2、

四、简答题

1、

五、推断题

1、

六、流程题

1、

七、科学探究题

1、

八、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