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0428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docx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

这是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第1篇

一、教材简析:

这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诗的内容带有自传性质,所写都是诗人的真实经历和真切感受。

这首叙事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切同情,对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黑暗旧社会的诅咒和揭露。

全诗共13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节),交代“我”和大堰河各自的阶级地位和两人间的特殊关系。

第二部分(第3—11节),集中刻画了大堰河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贫苦的农民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之情。

第三部分(第12、13节)诗人从回忆回到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和深情的礼赞。

全诗贯穿一个“情”字,在表达方式上。

以“堆积”的句式,回环往复的结构表情达意,用错落有致、长短不一的排比、反复等句式表达幽深曲折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常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2、理解诗的抒情结构,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

3、反复朗读,体会对比、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大堰河的形象分析。

四、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会在对具体的人或事的叙述中升华自己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

诵读、鉴赏、分析。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七、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诗歌的背景,熟悉诗歌内容,理清抒情思路,把握大堰河的形象。

第二课时,深入理解感情,感悟表达感情的方法,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1、通过预习,有谁知道作者艾青?

请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回答。

有补充的吗?

2、艾青为什么写下这首诗?

学生回答。

3、疑问:

在“单元说明”中说,艾青在诗中倾诉了对乳母深深的怀念与感激之情,而诗题中却说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这是为什么?

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明确(多媒体展示):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

他出生时由于难产,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就把他寄养在贫苦农民大堰河家,成为大堰河的乳儿。

一直到5岁才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而只叫叔叔婶婶。

大堰河在其家人眼中当作保姆,而在诗人心中却比亲生父母还亲。

可见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艾青从小酷爱绘画,18岁考入西湖艺术院绘画系,1929年留学法国,1932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因参加进步美术活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6年。

1933年1月,没有画笔的艾青,望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不禁思念起把他喂养大的保姆,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写下了这首激情扬溢的成名作。

二、指导学法:

怎样读诗呢?

明确(多媒体展示):

第一步:

朗读,读熟,读出感情;

第二步:

抓首尾和重点节,把握全诗主题;

第三步:

品味诗的语言和写法,如叙事抒情、大段铺排等。

三、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诵录音,对照课文,感受诗的感情。

2、快速阅读,理解诗人的感情变化,梳理诗的层次,概括各层次的内容。

3、学生交流、讨论。

4、学生汇报(可展开争论,互相补充)。

明确(多媒体展示):

段落

内容

感情

一(1、2)

交代“我”和大堰河的

不同阶级地位及特殊关系

怀念与痛悼

二(3—11)

集中刻画大堰河的形象

眷恋与感激

(3、4)

“我”在大堰河家的情景

(5、6)

“我”回到家中的感受

(7、8)

大堰河的艰辛的生活

(9—11)

大堰河的悲剧结局

同情与控诉

三(12、13)

交代写作目的,直抒胸臆

讴歌与赞美

四、探究大堰河的形象:

1、析第4节:

(1)朗读,思考:

记叙了大堰河的哪些事情?

讨论,回答。

明确(多媒体展示8个场景):

搭好灶火之后

把我

抱在怀里,

抚摸我

拾起鸡蛋之后

拍去炭灰之后

掐死虱子之后

尝到饭已煮熟之后

包扎好伤口之后

放好酱碗之后

补好破衣之后

(2)这一切体现了大堰河什么样的品质?

讨论,回答。

明确:

通过8个场景从住、穿、吃三个方面表现了“我”大堰河家中生活的情景,突出了大堰河的勤劳、善良、慈爱、无私。

这对于“我”遭家庭冷落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珍贵的啊。

2、析第7节:

(1)默读,思考:

描绘了大堰河怎样的劳动生活?

明确(多媒体展示):

洗衣、洗菜、切萝卜、喂猪、炖肉、晒麦——笑。

(2)思考:

她为什么总是“含着笑”?

这表明了什么?

明确:

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她依然是那样的乐观,这充分表现了大堰河的纯朴、宽厚,易于满足。

3、析第8节:

找学生有感情朗读,思考。

(1)用一个词概括本节内容?

明确:

深爱。

(2)讨论:

哪些细节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明确:

切糖、贴画、赞美、做梦。

(3)为什么说大堰河所做的梦也是体现了对乳儿的深爱?

明确:

这是大堰河对“我”的祝愿,期盼“我”长大,成人,成才,成家,生活美满,由此可见大堰河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丰富美好。

4、析9—11节:

(1)默读,思考:

这三节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

悲伤——悲愤——愤恨。

(2)朗读时如何体现这种感情的变化?

明确:

抑郁,哀伤,沉重,缓慢。

(3)讨论:

如何看待大堰河的悲剧结局?

明确;这是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控诉和诅咒。

5、小结:

(1)谁能对大堰河的形象做一概括?

明确:

大堰河出身贫苦,地位卑微,命运悲惨,但她勤劳、善良、慈爱、无私、纯朴、宽厚。

她是神圣的母亲的代表,令人肃然起敬,让人情不自禁地唱出一曲赞美的诗歌。

(2)艾青的这首诗仅仅是赞美大堰河一个人的吗?

谁能读出诗中的句子?

明确:

这首诗不仅献给大堰河,也呈给她的儿子们,呈给千千万万如大堰河般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

五、作业:

1、熟读全诗,感受大堰河的形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试着分析诗中的叙事方法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六、第一课时板书: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段落

内容

感情

形象

修辞

一(1、2)

交代“我”和大堰河的

不同阶级地位及特殊关系

怀念与痛悼

身世悲苦

地位卑微

 

二(3—11)

集中刻画大堰河的形象

眷恋与感激

勤劳善良

慈爱无私

纯朴宽厚

 

(3、4)

“我”在大堰河家的情景

 

(5、6)

“我”回到家中的感受

 

(7、8)

大堰河的艰辛的生活

命运悲惨

 

(9—11)

大堰河的悲剧结局

同情与控诉

 

三(12、13)

交代写作目的,直抒胸臆

讴歌与赞美

高尚神圣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第2篇

【教学目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范文

  1、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

  2、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3、情感目标:

  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对大堰河形象的认识。

  2、难点:

  ⑴作品写作时代、背景离现实时代较远,学生热情较难调动。

  ⑵文章篇幅较长,四十分钟学习较紧张。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MTV作品《懂你》,用画面、歌曲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冲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用这首作品引出母爱这一话题。

播放片段后,教师以我们今天共同学习一篇赞美特殊母爱的诗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入新课。

  投影课题:

课题背景设计为一只燕子给几只乳燕喂食的图片。

  投影学习目标:

  1、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

  2、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3、情感目标:

  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配较为凄凉的背景音乐烘托气氛。

同时投影自读时的任务:

试在脑海中为大堰河画像──目的让学生从整体把握大堰河的形象。

  自读课文后,让生闭上眼睛想想大堰河的形象。

  三、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后,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

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给大堰河填写一份档案,可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也可自己设计。

表格留出空行,目的让学生

  自由发挥。

  教师巡视,适当点拨,拓展学生思维。

  五分钟后,教师提问,检查学生讨论情况。

并让学生说明理由,相机让学生朗读诗文,体会感情。

  预想可能出现不一致的回答:

  属相:

牛──忍辱负重、默默奉献、脚踏实地。

  猪──任人宰割、不知反抗。

  兔、羊──温顺善良

  血型:

O──奉献型,万能献血者。

  其他型──学生可能从大堰河性格方面考虑。

  身高、体重:

体重可能因大堰河生活状况而偏轻。

  健康状况:

估计学生会写出营养不良、椎间盘突出等,能自圆其说即可。

  人生信条:

学生的答案会是丰富多采的。

  教师适时说出自己的认识:

套用鲁迅先生的名言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来深化大堰河的形象。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课文中筛选有用信息,并发挥想象,对大堰河加深认识,使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明晰起来。

也能使学生把这篇较长的文章读短,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中的第2点。

同时也避免了就课本讲课文的.简单枯燥乏味。

  2、教师:

既然是档案,照片必不可少。

老师这儿有几副图片,你们帮我看看哪副图片更符合大堰河的形象。

  依次投影四副母子图,最后将四副图定格在屏幕上,让学生讨论争鸣。

  预想可能出现的情况:

  学生会在第二副和第三副之间发生争议。

  处理方法:

发动学生进行争鸣。

要求从文中找依据,言之有理。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

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对大堰河的认识由抽象的概念上升为具体的外在形象。

让学生在争鸣中进一步明晰大堰河形象。

  四、观看观看MTV《懂你》

  体会片中母亲的形象:

  教师:

分析了大堰河的形象后,让我们再感受另一分伟大的母爱,请欣赏《懂你》,大家要注意画面中的故事。

  教师播放MTV《懂你》片段,学生静静感受。

教师也可用包含深情的语言叙说这一片段的故事。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

  1、由大堰河这一特殊的母爱扩展到广泛的母爱,扩展到学生的内心,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2、将学生由合作探究的热烈气氛过渡对感受母爱的深沉气氛。

  五、诵读课文

  让学生再读课文。

同时投影要求:

  1、哪些语段让你联想到自己的母亲?

  2、找出让你感动的语段,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学生任意挑选一段朗读,教师相机评价。

必要时反复读,直至教师范读一段。

学生朗读后,教师可适时提问:

你读的这段是否让你想到自己的妈妈?

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妈妈吗?

或妈妈疼爱你吗?

能给大家讲讲吗?

之后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

将最后一段中的大堰河换成妈妈,再反复读。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

让学生了解大堰河形象后,通过诵读课文,体会感情。

并将作者对大堰河的感情升华为学生对自己母亲的感激之情。

再怀着这种感情去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课文中。

  (预想可能出现的情况:

学生可能会因为害羞不愿说自己母亲的事。

  (处理方法:

教师要用诚意去打消学生害羞心理。

  六、课内(外)练笔

  教师:

只有平凡的儿女,没有平凡的母亲。

我们的母亲都是可亲、可敬、可爱的母爱,人类情感走廊中的上品,伟大永远是它的同义语。

母亲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声轻轻

  的呼唤,还有那眼角的皱纹、满手的老茧,微驼的背影,哪一个做子女的不应刻骨铭心?

  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吧!

  投影要求:

  以母爱为话题写一段文字,50~150字即可。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

让学生由课文的学习转入对自己母亲的赞美,完成情感目标。

  (预想可能出现的情况:

时间紧张,学生无时间写。

  (处理方法:

  1、留作课下作业。

  2、读一篇学生写的片段。

  七、结束语:

  学习这课,我们不仅要学会分析人物形象,诵读时把握感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课让我们更了解我们母亲的情、母亲的爱、母亲的心,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珍视母爱,更好地

  爱我们的母亲!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第3篇

 教学目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了解本诗铺叙细节,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学会通过诵读去体会把握诗中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反复诵读,体会回环、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大堰河深挚的情感,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

  揣摩语言,理解诗中形象,领会作者深沉的情感。

  三、主要方法

  分组比赛,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前几天,晓风来我校作报告,内容之一,就是学会感恩。

我觉得这个题目选得太好了。

是啊,应该学会感恩!

因为人是在恩惠的阳光雨露里长大的。

学会感恩是做人的起点,学会感恩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学会感恩才能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上个世纪,有个最懂得感恩的诗人,他把最真挚的感激之情献给了养育他的保姆――他就是著名诗人艾青。

  

(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深挚情感。

  2.揣摩诗歌语言,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三)分组比赛,合作探讨

  1.第一轮比赛:

诵读

  大致过程:

(1)宣布比赛规则。

两组合作读一遍课文,第一、三组读1~7节,第二、四两组读8~13节;推荐代表诵读;没人读算弃权。

  

(2)准备两分钟。

  (3)各组轮流读

  (4)集体评议,奖给优胜组一个五角星。

  2.第二轮比赛:

各组轮流提问,自由解答

  宣布规则:

  

(1)时间15分钟

  

(2)一组提问,其它组自由解答。

  (3)每提一个问题或每一次正确回答,其组均加一个五角星。

  (4)提的问题没人能回答,提问组再加一个五角星。

  两分钟准备──开始提问──评出此轮优胜。

  3.第三轮比赛:

老师提问,学生抢答

  此轮比赛视上一轮提问的情况而定,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深刻,就少提问;如学生的理解还较浅,那教师就要通过一定的问题把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

安排时间大约5分钟。

答对一个,其组加一个五角星。

如:

  

(1)大堰河是怎样的形象?

  

(2)作者是这样塑造这一形象的?

  (3)第12节最后三句如何理解?

能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4)本诗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

  4.算出三轮比赛各组所获得的五角星总数,确定优胜组,予以表扬。

  (四)拓展延伸思考讨论,自由发言

  1.问题:

学了这首诗,你对自己的父母特别是母亲有没有一些深的认识?

你觉得应该怎样去感恩自己的父母?

  2.自由发言

  五、课堂小结

  学会感恩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一个有高尚修养、令人敬佩的人。

学会感恩从感恩父母开始。

  附:

板书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雪──实与虚

  手(抱、抚摸)怀念

  笑──洗、提、切、掏、扇、背眷恋

  铺叙细节借事抒情同情

  梦(不能对人说)讴歌

  泪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导入第4篇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在“阅读与鉴赏”中也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诗歌以诗人幼年生活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惨经历,抒发了对大堰河真挚的怀念和热切的赞美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之情。

教学本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感受大堰河可亲、可敬、可爱的形象和母爱的伟大,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2、引导学生通过典型细节分析认识大堰河的形象:

勤劳、纯朴、善良。

3、了解排比、反复的修辞方法以及对比的写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这首诗是艾青在狱中写的,在一个飞雪的早晨写的,你觉得人在困境中,在饥寒中,总会想到谁?

(想亲人,想家人。

)而此时艾青想到的是谁?

(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大堰河。

大堰河连名字都没有说明了什么?

(贫穷,社会地位低下)诗人为什么不想念自己的父母却想念大堰河?

(艾青诞生时母亲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胡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就被送到贫苦的大堰河家去抚养,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冷遇,大堰河却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艾青,将伟大的母爱毫无保留地给予了艾青。

艾青写这首诗,既是对保姆大堰河的感激,也是对黑暗世界的诅咒。

同时表现出作者背叛地主阶级,向劳动人民靠拢的真诚愿望。

)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堰河,看看这个平凡而卑微的劳动妇女为什么能让作者终生敬仰。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读思考题。

(1)听配乐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体会诗中强烈的节奏和流畅跌宕的旋律。

(2)要求学生找出难懂的字、词、句,引导学生查阅工具书,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本诗区别一般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色是什么?

(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

(4)本诗从哪些地方表现出大堰河对诗人有慈母般的爱?

(主要表现在第4、5、8节里。

如在第4节,用八个排比句集中写大堰河对乳儿的爱。

这八句实在是八个出色的细节,把她的爱心写得非常具体、充分。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两句首尾反复,起了点化、强调感情的作用。

(5)本诗哪些地方运用了排比、反复和对比的手法?

举出例子后,请谈谈它们所起的作用。

(如第4节中的八个排比句,第7节中六个排比句,都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明快,气势酣畅,有力地传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真挚的爱。

第1节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了诗人对她特有的深情。

第3节,首尾句反复写道: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有力地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

第4、6、7、8、9、11节,都采用开头和结尾诗句反复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第4、6节中运用了对比,把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描写,虽然没有发什么议论,但诗人的感情倾向不言自明;此外,如美丽的梦境和凄惨的死亡,生前的辛勤操劳和死后的凄苦悲凉,这些都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以及对主题的表达。

2、课堂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3、教师小结。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既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蕴涵,又提高了学生整体把握诗歌意蕴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1、合作交流,感悟形象

(1)大堰河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她的这些优秀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大堰河勤劳纯朴、宽厚善良、只求奉献)(在第4节,描写她在家整天做家务,带孩子,忙得不可开交,在第7节,用6个排比句集中写她在乳儿家劳动,年复一年,始终“含着笑”,显得那样勤劳纯朴,宽厚善良。

为了乳儿,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什么都肯干,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首诗感情真挚,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

根据诗中的细节描绘,发挥想象,给大堰河填写一份“档案”,可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也可以自己设计。

表格留出空行,目的是让学生自由发挥。

005.jpg

(3)教师巡视,适当点拨,拓展学生思维。

(4)课堂讨论,交流小组探究成果,并要求说明理由,相机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如属相:

牛--忍辱负重、默默奉献、脚踏实地。

猪--任人宰割、不知反抗。

兔、羊--温顺善良……血型:

O型--奉献型,万能献血者。

体型--体重可能因大堰河的生活状况而偏轻。

健康状况—营养不良,肩椎劳损等。

人生信条—“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学生的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不必僵化一致。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课文筛选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对大堰河加深认识,使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明晰起来,避免了就课文讲课文的的单调枯燥乏味。

2、品味鉴赏,体验感情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

深入体会: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丰富的情感?

(对大堰河真挚的怀念和热切的赞美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之情。

(2)哪些语段让你联想到自己的母亲?

为什么?

(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段,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学生有感情朗读后,教师要相机评价,也可适时提问,如:

你读的这段是否能让你想起自己的妈妈?

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妈妈吗?

(4)在交流学生的亲身体验之后,再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并要求将“大堰河”换成“妈妈”,再反复朗读。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课文,与作品和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并引导学生将作者对大堰河的感情升华为学生对自己母亲的感情,用“情”打动学生,用“情”将学生带入诗的天地之中,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又能引导学生体验高尚的情感生活。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自主阅读《母亲》、《我的母亲》或其他歌颂母爱的作品,比较与课文的相通性和相异性,随时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2、母爱写真

教师引导:

“只有平凡的儿女,没有平凡的母亲。

我们的母亲都是可亲、可敬、可爱的……母爱,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情感世界中的上品,伟大永远是她的代名词。

母亲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声轻轻的呼唤,还是那眼角的皱纹、满手的老茧、微驼的背影,哪一个做儿女的不应该刻骨铭心?

让我们更好地珍视母爱,更好地回报母亲的爱吧,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来表达我们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吧!

请从你的生活中摄取一个最打动你心灵的真情片段来赞美你的母亲。

3、选出优秀作品,在全班交流共赏。

(通过比较阅读,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中感受母爱,体验母爱的伟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激发学生用真情赞美母爱、回报母亲的激情,体验高尚的情感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