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0451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docx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

浮力练习题(有答案)

浮力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33

题一:

一质量为1kg,密度为0.6×10kg/m的木块漂浮于水面,求物体受的浮力是多大?

浸入部分的体积以及露出部分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题二:

—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

金题精讲

题一:

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

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A.F1B.F2C.F3D.F4

题二:

如图所示,气球下面挂个小石子,悬浮在水中,轻轻触碰气球,则气球受到的浮力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题三: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结合相关知识,可以推得F浮=ρ液V排液g,从而看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和液体的有关。

有些爱思考的同学进一步提出,除上述两个因素外,浮力的大小是否还与别的什么因素有关?

其中,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是: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针对这个问题,若提供下列器材由你选择,你将选择哪些器材、怎样进行探究?

供选择的器材有:

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

⑴你选择的器材

是:

;⑵你的探究方案(即实验步骤)

是:

;⑶你如何根据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

题四: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②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③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⑴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⑵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是正确的,猜想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⑶给你一杯清水、一个熟鸡蛋和适量的食盐(如图乙),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简要写出你的实验验证的方法。

浮力

讲义参考答案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题一:

10N,1×10m,≈0.67×10m题二:

A金题精讲

题一:

C题二:

D

题三:

排开液体的体积;密度

⑴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⑵实验步骤:

解法一:

①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橡皮泥重G;②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③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④再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3。

解法二:

①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上,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②改变橡皮泥形状,把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③再改变橡皮泥形状,把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3。

⑶解法一:

求出橡皮泥各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若各次所受浮力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无关;若各次所受浮力不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有关;

解法二:

比较橡皮泥各次浸没水中时测力计示数。

若测力计的示数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无关;若测力计的示数不等,则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有关。

题四:

⑴变小,变大,不变,不变⑵④①

⑶先把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会下沉;在向水中放入适量的食盐,鸡蛋会慢慢上浮;说明鸡蛋浸没在清水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验证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3

-3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xx?

海安县模拟)小华用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A是实心圆柱体,根据数据作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从图乙可知()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为2N

B.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2N

33C.该物体的密度为1.0×10kg/m

D.浸入液体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成正比

【解答】解:

A、由图示图象可知,物体没有浸入液体时测力计示数为4N,则物体重力:

G=4N,故A错误;

B、由图示图象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G﹣F=4N﹣2N=2N,故B正确;

C、由浮力公式:

F浮=ρgV排可知,物体的体积:

V=V排=×10m,

由G=mg可知,物体的质量:

m==

33﹣4==23=0.4kg,物体的密度:

ρ物体===2×10kg/m,故C错误;

D、由图示图象可知,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前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成正比,物体完全进入液体后受到的浮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2.(xx?

历城区一模)下面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操作,在这一实验中其中测出浮力大小的步骤是()

A.B和CB.C和DC.D和ED.B和D

【解答】解:

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G,将物体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根据F浮=G﹣F可求浮力大小.在这一实验中,测出浮力大小的步骤是B和C.故选A.

3.(xx春?

衡阳校级期中)一长方体铝块,在水里漫漫下沉,下沉过程铝块上表面总保持水平.

(1)当铝块上表面没入水面下沉到某位置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4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9N;

(2)当铝块再下沉到另一更深位置时,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为21N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

A.21NB.26NC.35ND.40N

【解答】解:

因为F下=19N,F上=14N,

所以F浮=F下﹣F上=19N﹣14N=5N,

又因为水的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保持不变,

所以铝块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

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为21N时,

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F下′=F浮+F上′=5N+21N=26N.

故选B.

4.(xx?

龙岩)图中的实验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操作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答】解:

③④物体都是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由①③④可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xx春?

南昌期末)下列物体中不受浮力的是()

A.大海中航行的轮船B.空中上升的气球

C.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D.水中下沉的石块

【解答】解:

因为浮力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起的力,大海中航行的轮船受到水的向上托起的力,即受到浮力;

空中上升的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太空中没有空气,故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不受到浮力,石块在水中尽管下沉,但仍然受到浮力.

故选C.

6.(xx?

福州)将一个重为G的鸡蛋放进盛有浓盐水的杯中,鸡蛋漂浮,然后逐渐向杯中加入清水,当鸡蛋下沉至杯底静止时停止加水,如图所示,图中的图象能粗略描述这个过程中浮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A.B.C.D.

【解答】解:

当鸡蛋在浓盐水中漂浮时,此时鸡蛋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

当给浓盐水中缓慢加入水时,混合液的密度开始减小,当此时混合液的密度仍大于鸡蛋的密度,虽然鸡蛋开始缓慢下沉,不过鸡蛋仍处于漂浮状态,只是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在增大,而露出的体积在减小,所以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仍等于鸡蛋的重力;

当混合液的密度逐渐减小到等于鸡蛋的密度时,此时鸡蛋在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鸡蛋受到的浮力仍等于鸡蛋的重力;

当浓盐水中的水越来越多而引起混合液的密度比鸡蛋密度小的时候,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就会小于重力,鸡蛋出现下沉直至沉到杯子的底部.

由此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是先不变,然后减小,所以选项C符合.

故选C.

7.(xx?

日照)如图,将均匀细木杆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铜丝端浸没入液体中后,木杆就可以竖直漂浮,从而制成一支简易密度计,把它放在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l1;把它放到盐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l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B.密度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一些

C.l1>l2

D.l1<l2

【解答】解:

(1)因为密度计漂浮,

所以F浮=G,则密度计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即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故A正确,B错误;

(2)由F浮=ρ液gv排=G,

可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V盐水<V水,

所以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l1大于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l2,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8.(xx?

济南模拟)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A、B、C,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球所受的浮力最小B.A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C.C球所受的浮力最大D.C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解答】解:

根据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判断浮力.三球的体积相等,由图可知BC完全沉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A漂浮,则三球排开水的体积关系:

VA<VB=VC,因此A球受到的浮力最小,A项正确.

故选A.

9.(xx?

岱岳区模拟)潜水艇在海水里匀速竖直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海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浮力变大,重力小于浮力

B.浮力不变,重力小于浮力

C.浮力不变,重力等于浮力

D.浮力和重力同时变小,但浮力和重力始终相等

【解答】解:

潜水艇在海水里竖直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海面),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液体密度不变,

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得浮力不变;

又潜水艇匀速上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二者平衡.

故选C.

10.(xx?

百色)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密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在两杯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杯盐水的密度较大

B.鸡蛋在两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

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解答】解:

A、由可知,同一只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得:

ρ=ρ蛋,ρ乙>ρ蛋;所以,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故A错误;

BD、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甲

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因为浮力相同,F浮=G排=m排g,所以,鸡蛋在两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故B正确,D错误.

C、两杯中液面相平,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根据p=ρgh可知,乙杯底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两个杯子完全相同,则底面积相等,根据F=pS可知,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故C错误.

故选B.

11.(xx?

成都)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

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

D.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解答】解:

A、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而重力不变,所以所受浮力大小相同,故A正确;

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不变,由于水的密度变大,则轮船浸入水的体积变小,所以吃水深度变小,故B错误;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橡皮泥的重力不变,是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漂浮的,故C错误;

D、潜水艇靠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为了实现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故错误D.

故选A.

12.(xx?

株洲)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A.B.C.D.

【解答】解:

因为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时,根据悬浮条件可知:

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

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盐水密度增大,浮出水面前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增大;

浮出水面后鸡蛋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浮力不在变化;

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应该是开始浮力变大,后来不变;

由此分析可知:

选项A正确,BCD错.

故选A.

13.(xx?

桂林)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分别悬浮、漂浮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受到的浮力大B.乙球受到的浮力大

力学专题

——浮力

一、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二、浮力方向:

竖直向上,施力物体:

液(气)体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

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ρ液物ρ液物ρ液物ρ液物

3、说明:

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分析:

F浮=G则:

ρ

23ρ

V排g=ρ

Vg

ρ物=(V排/V)·ρ液=ρ液

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浮=G

不同:

悬浮ρ液=ρ物;V排=V物

漂浮ρ液<ρ物;V排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

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

ρ物=Gρ/(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五、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

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

练习:

☆请用实验验证“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水的重力有什么关系”。

答:

①用测力计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和空桶的重力G1;②在溢水杯中倒满水,把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③用测力计测出桶和溢出水的总重G2;④浮力F浮=G-F,G排=G2-G1⑤比较F浮和G排。

☆请用实验验证:

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它受到的浮力跟它在水中浸没的深度无关。

答:

用细线系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把石块浸没在水中的几个不同深度,观察发现测力计示数看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即验证了浸没在水中的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在水中浸没的深度无关。

☆如图所示是广为人知的故事——“曹冲称象”.曹冲利用图中

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

有关的两条知识

(1)漂浮条件,即物体在漂浮时2);另外,他所用的科学研究

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和化整为零法。

(把本身较大的质量转换为可以测量的小质量)。

六:

漂浮问题“五规律”:

(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

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

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

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七、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

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

更多的水。

排水量:

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单位t。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mg;由排水量m可计算出:

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mg液轮船和货物共重G=mg。

2、潜水艇:

工作原理:

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

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

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

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原理:

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

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

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八、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计算浮力方法:

①读数差法:

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

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③漂浮、悬浮时,F浮=G(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九.如何正确认识液体压强公式P=?

gh静止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

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④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内部的压强之所以有以上特点,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正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体内部就存在着由于本身重力而引起的压强。

推理和实验都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P=?

gh。

⑴公式P=?

gh的物理意义:

P=?

gh是液体的压强公式,由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深度有关,而与所取的面积、液体的体积、液体的总重无关。

⑵公式P=?

gh的适用范围:

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不适用于计算固体的压强,尽管有时固体产生压强恰好也等于?

gh,例如:

将一密度均匀,高为h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强:

P=

FG?

gV?

gsh?

?

?

?

?

ghSSSS

但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由此认为固体对支持物产生压强都可以用P=?

gh来计算。

但对液体来说无论液体的形状如何,都可以用P=?

gh计算液体内某一深度的压强。

⑶公式P=?

gh和P=P=

F

的区别和联系S

F

是压强的定义式,也是压强的计算公式,无论对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是适用的。

而P=?

gh是通S

F

过公式P=结合液体的具体特点推导出来的,只适合于计算液体的压强。

S

⑷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则液体内部的压强表现出另一特点:

液体不但对容器底部有压强而且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侧壁某一点受到的压强与同深度的液体的压强是相等的,同样是用P=?

gh可以计算出该处受到的压强。

十.浮力与升力

辨析:

浮力与升力都是了的一种,但是二者是不同的。

(1)浮力:

①产生原因:

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不同,是由物体上下表面所处深度不同造成的②不受浮力的情况:

物体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若下表面与容器底密和,则物体就不受到浮力的作用③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

相对而言,所研究的物体不受浮力,多指处于静止的物体。

(2)升力:

①产生原因:

飞机机翼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不同,是由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造成的②不受浮力的情况:

飞机处于静止状态③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

分析飞机受到的升力是分析飞机运动时的升力

例1:

海洋研究人员进行水下探测,当他穿上潜水服浸没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大小跟他下潜的深度有没有关系?

最好采用原理不同的方法检验你的方案。

要求:

⑴请用三种方法;⑵写出实验所需器材并简述实验步骤。

解:

方法一:

平衡力。

器材:

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水、细线。

步骤: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G,读出石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则石块的浮力F浮?

G?

F。

方法二:

阿基米德原理。

器材:

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量筒、小桶、石块、烧杯、水、细线。

步骤:

将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石块在不同深度处排入小桶中的水重G排,则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

G排。

用量筒测出石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排开水的体积V排,则石块的浮力F浮?

?

水gV排。

方法三: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器材:

天平、石块、水、烧杯、细线。

步骤:

用天平称出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的质量m1,将石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石块不接触底和侧壁),测出此时烧杯的总质量m2,石块对杯内水的压力F?

?

m1?

m2?

g。

例2:

小明在一根均匀木杆的一端缠绕少许铅丝,使得木杆放在液体中可以竖直漂浮,从而制成一支密度计。

将它放入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16.5cm;再把它放到盐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14.5cm。

如果所用铅丝的体积极小,可以忽略,小明测得到的盐水密度是多少?

精析:

本题看起来条件很少,似乎很难下手,但你一旦注意题目中的两种情况皆为漂浮,立即抓最简单的力平衡式,再具体分析各力,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解:

设密度计的横截面积为S,密度计在水中的浮力:

F浮?

?

水gV排?

?

水gh水S。

密度计在盐水中的浮力:

F浮?

?

?

盐水gV排?

?

?

盐水gh盐水S,?

F浮?

G,F浮?

?

G,?

F浮?

F浮?

,即:

?

水gh水S?

?

盐水gh盐水S,

?

?

盐水?

?

水h水

h盐水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