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8060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5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六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教案

 

学校:

陶家屯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姓名:

邵国忠

 

六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

计划进度

节数

备注

1

我在成长

1

 

2

悄悄发生的变化人生之旅

2

3

踏上健康之路生物的遗传现象

2

4

生物的变异现象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2

5

单元总结课消失了的恐龙

2

6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2

7

单元总结课寻找生物的家园

2

8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有趣的食物链

2

9

有趣的食物链生态平衡

2

10

生态平衡

1

11

各种各样的能量

1

12

能量的转换能源

2

13

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单元总结课

2

14

拓展

1

15

应用

1

16

期末复习

2

17

期末复习

2

18

期末复习

2

19

2

20

2

21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

2018年2月28日

学期教学目标

1、结合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的成长、遗传与变异、生物的进化、生态平衡、能量以及拓展与应用方面的浅显科学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对客观世界进行解释,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2、在活动与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形成一定的科学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热爱科学、乐于学习科学的良好品质,关注科学的发展态势,乐于从事与科学有关的事情。

教材

分析

教材包含了人的成长、遗传与变异、生物的进化、生态平衡、能量以及拓展与应用方面的知识,可分为三大领域,分别是:

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

全书共有六个单元,20篇课文,需要授课32课时。

本册教材的突出特点是过程方法显性化,即把本学期学生所要重点掌握的过程技能单列出来,形成一个单元,起到强调与便于归纳总结的作用,同时,这些过程方法也渗透到每个单元的每一课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到这一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本册教材的作用,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过程技能也是大有好处的。

学生

分析

在小学阶段,六年级学生相对较为成熟,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本学科有了一定的较为稳定的学习兴趣,需要继续保持,但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波动较大,要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帮助他们。

我校六年级共有四个班,每个班学生都达到60人左右,班级学生多,尤其要注意纪律的养成。

加上科学这门课程学生不像主科那样认真对待,所以我将付出更大的努力,督促学生认真对待这门课程。

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教师要不遗余力地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那些最需要我们去帮助的学生们。

教师

分析

已经从事科学教学工作1年时间,对科学教学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对科学的本质有了一定的理解,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乐于探究,兴趣浓厚,爱好广泛。

备课过程中能够把握住教材的主要意图,能够进行独立备课,乐于从事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于课前材料的准备,能够做到细心推敲,有结构,能够胜任这一工作岗位。

其他教学资源分析

1、仪器库中大量的分组实验材料与演示实验材料。

2、教参里配备的教学资源包。

3、教材后配备的教学资源光盘。

4、教科书后的实验记录单位。

5、多媒体、信息技术等硬件设备。

6、校内的绿化也可做为科学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7、互联网以及QQ群中的相关资源。

其他教学质量具体措施

1、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准备实验及演示材料。

2、结合每课检测,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

5、充分调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

6、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备注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1.1我在成长

内容

P2~4页

课型

事实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自己成长的证据,知道人在成长中身高和体重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2.能够使用简单方法较准确的测量自己的身高;

3.能根据体检卡是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并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4.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5.能积极参与,乐意与人交流合作,体验成长的快乐。

重点

交流成长的证据,绘制身高曲线图,分析其变化的规律。

难点

学生能正确的发现身高变化规律。

关键

要求学生认真仔细的制作身高曲线图。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学生体检记录表。

学生

课前搜集能记录自己成长的资料,了解自己出生时的身高、体重及第一年的生长情况,测量自己的身高。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4'

游戏导入:

猜猜我是谁

1.谈话:

这是我们班一些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请大家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位同学?

2.提问:

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

10'

讨论与交流:

成长的证据

1.谈话:

你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

谈谈感受。

2.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长的证据。

3.谈话:

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不同阶段所拍摄的四张照片(出示顺序打乱的照片),你能将它们排排序吗?

为什么这样排?

4.学生分组交流,进行排序。

5.汇报:

(说出顺序,说理由。

6.讨论: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身体都有哪些方面变化比较明显?

7.小结:

我们身体在身高、体重上有显著的变化,人的心理变化也较明显。

10'

绘制身高曲线图

1.谈话:

人成长的证据有很多,老师给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证据,(出示体检档案盒),你猜猜这里是什么证据?

2.学生猜测,之后教师将体检卡发给学生,学生仔细的看看各项数据。

3.学生将体检卡是的身高、体重两项数据按照年龄时间整理在记录本上。

4.提问:

你能将自己从入学到现在的身高、体重绘制成曲线图吗?

5.学生交流:

数学课上制成曲线图做法。

6.学生绘制身高曲线图。

7.谈话:

仔细观察曲线图,我们在成长中身高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8.学生分组观察与交流:

在小组内观察个人以及同伴的曲线图,说说身高变化的规律。

9.全班汇报,就成长中的身高变化规律达成共识。

10'

了解人生生长较快的两个时期

1.谈话:

我们从10~12开始就生长的比较快了,这个时期称为青春期。

除此之外,我们出生前后的生长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请同学们说说你想父母了解到的出生第一年的生长情况。

2.学生讲述访问内容。

3.学生讨论:

自己现在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出生第一年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怎样?

6'

全课总结检测

谈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讲述所知。

同伴之间互述知识点,

检测:

1、成长是成熟的阶段的发展变化。

成长的标志性证据是(身高和体重)

2、举3个例子说明自己长大:

以前的衣服穿不下了;比以前懂事了,能做些家务了;比以前独立了,能自己上下学了。

3、身高体重曲线图中,数据线坡度大说明(增长快)。

板书设计

1.我在成长

一、身体变化——身高、体重变化显著

心理变化

二、身高变化规律

1.不断增长

2.每个人每年增长的高度不同

3.从10岁(或12岁)开始增长快速

4.……

课后反思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1.2悄悄发生的变化

内容

P4~6页

课型

事实

教学目标

1.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知道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

2.通过交谈、阅读资料了解青春期特点;

3.意识到青春期变化是人体的正常发育;意识到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青春期变化。

重点

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

难点

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

关键

交谈、阅读资料了解青春期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

资料片

学生

搜集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录像和相关资料制作成网页。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5'

一、回顾导入

1.提问: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一些成长的情况,大家发现自己都在慢慢地长大了,自己的身体都有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我们能不能时时察觉出来?

2.小结:

对,这些变化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发生的,今天我们要来继续了解我们身上悄悄发生的变化。

(板书课题)

10'

了解青春期的变化

1.讲述:

无论是在学习、运动还是在睡觉,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生长变化。

我们六年级的同学马上要告别童年,向成年人进行过渡,这一段过渡期我们叫它青春期。

在这段时期,我想大家在身体上都会有一些变化。

2.谈话:

你愿意和好朋友或老师说说悄悄话,交流一下近来你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3.同学自由交流,并将讨论结果作简单的记录。

4.全班交流:

说说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可以结合自己说,也可观察其它同学说)

5.教师针对性小结。

出示一张我国7~18岁青少年的平均身高的统计表。

(见附表)

6.谈话:

请同学们观察统计表,看看我国青少年的身高从多大年龄开始增长比较快?

男生和女生有没有差异?

7.小结:

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人过度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进入青春期,相比之下男孩要晚些。

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8.播放青春期特点的录像。

9.谈话:

青春期除了生理上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

10.出示“青春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读一读。

11.提问:

近来你有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变化?

12.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说到的、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十分正常的生理现象,同学们不用害羞、不用害怕,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事情。

15'

讨论如何对待青春期变化

1.谈话:

青春期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青春期我们要注意些什幺?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教师对学生提到的问题进行小结,没有提到的方面进行补充,并板书。

(青春期注意点:

加强营养、保证睡眠、注意卫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穿戴合适的衣物、保持良好的情绪)

5'

全课总结

检测

1.谈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讲述所知。

同伴之间互述知识点,

2.提问: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大人”了,你觉得当孩子好,还是成人好?

为什么?

3、检测:

1、人体的所有部位,从出生到长大变化幅度最小的是(头部)

2、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高、体重和心理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青春期的大致年龄段是(9~19岁),男女生相比,女生进入青春期一般早一些,而男生大约落后一两年才进入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特点:

智力水平迅猛提高、易对异性产生好感、易与家长老师对立、兴趣广泛,人际交往欲望增强。

板书设计

2.悄悄发生的变化

1.青春期(10~20岁)

标志:

男生——首次遗精女生——月经初潮

2.青春期保健:

1)加强营养、保证睡眠、注意卫生;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穿戴合适的衣物;3)保持良好的情绪

课后反思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1.3人生之旅

内容

P7~8页

课型

事实

教学目标

1、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能用一定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尝试调查婴幼儿或老年人的生活,写出调查报告。

2、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

3、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

重点

人生阶段的划分

难点

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关键

交流各自的想法,达成共识

教学准备

教师

狮身人面像图片等课件

学生

课前问一问自己爸爸妈妈的身高;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4'

猜谜激趣

1.谈话:

老师先给大家讲个神话故事,听完后猜一猜,这种动物是什么。

你们想听吗?

2.教师讲解“斯芬克司之谜”的故事,同时出现狮身人面像图片。

3.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4.小结:

对,是人。

在生命的早晨,人是软弱无助的孩子,他用两手两脚爬行;在生命的当午,他成为壮年,用两只脚走路;到了老年,临到生命的迟暮,他需要扶持。

因此拄了拐杖,作为第三只脚。

4'

人的一生可以划分成几个时期

1.出示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

2.谈话:

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

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划分人的一生?

你能给你划分的各个时期起个名称吗?

(适时板书:

人生之旅)

3.请把你的划分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4.学生自己填写记录单。

(1)请你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是怎样来划分的。

(2)与大家交流你是怎样划分的?

(3)每一个同学汇报完,问其他同学:

是否认可他的划分依据、划分阶段?

(4)看一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说说都是什么时期的。

5.全班交流,达成共识(划分的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简要特点)。

4'

预测自己的身高

1.出示P8上面的一组照片,谈话:

这是一个人从小到大和父亲的合影,有趣吗?

从他们两人不同阶段的合影中,你有什么发现?

他们的身高为什么越来越接近?

长得为什么很像?

2.小结:

从这一组照片中,我们发现这个小孩慢慢长大了,他们的身高从原来相差很多,到越来越想近了。

3.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1)提出问题:

老师发现,我们班有的同学长得也很快很高,那是不是会越来越高无休止地长下去呢?

而也有的同学却长得很慢,他们是不是就长不高了呢?

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长大后身高多少?

(2)学生自学书上几种预测身高的方法。

(3)汇报书上介绍了哪些预测身高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及时告诉学生到哪里去查表,怎样查表,怎样利用公式计算)

(4)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可靠、准确的方法量一量、算一算。

(5)全班交流预测结果。

(6)讨论:

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可靠、更准确?

4.小结:

预测结果并不是绝对的,有很多因素会改变身高,如后天的生活环境、锻炼和营养等。

我们只有积极健康地生活,才能长得更好。

4'

讨论、交流

1.谈话:

我们都是从婴儿到长大到成熟然后慢慢老去,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收集资料和观察了,你家里或邻居家有婴儿吗?

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照顾他们的?

还有老人,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们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应该怎么做?

2.小组交流后学生汇报。

3.思考:

请你想象一下,自己60年后会怎样生活?

4'

全课总结

1.谈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讲述所知。

同伴之间互述知识点,

2.小结:

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婴儿和老人都是需要照顾的,你们愿意去关心、照顾他们吗?

课后请同学们去了解一下周围哪些婴儿和老人还需要别人的照顾,我们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组成一个学雷锋小组,去帮助他们。

3、检测:

人生的各个阶段的划分(幼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板书设计

3.人生之旅

幼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课后反思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1.4踏上健康之路

内容

P7~8页

课型

事实

教学目标

1.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制作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评价;尝试对自己的生长发育指标情况做出评价。

2.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3.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珍爱生命。

重点

健康生活做法

难点

统计学生身高数据占用尽量少的时间

关键

提前统计好数据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

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影响健康生活的资料,统计好全班同学的身高。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10'

制作身高统计图

解释数据

(一)研究身高规律

1.出示教材第11页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讲述:

上面这一张是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下面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

2.谈话: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这些数据和相关的统计图,看看大家有什么发现?

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4.汇报:

谁愿意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

5.小结:

是呀,在同一年龄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矮个和高个差不多一样多,相对较少,分布在两头。

(二)制作班级身高统计图表

1.提问:

我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是怎样的呢?

你们想不想也来制作这样一张统计图?

(1)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统计了我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把统计表拿出来,谁来汇报一下统计结果?

(2)学生汇报统计结果。

2.(教师出示一张空白统计图)谈话:

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课前统计的结果,在这张空白统计图上分别制作我们班的男、女生身高统计图。

3.学生制作统计图,并展示自己制作的班级身高统计图。

4.谈话: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看自己处于哪个位置上?

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10'

用身高指标等级价表进行自我评价

1.谈话: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了,下面,我们再来根据书上为我们提供的身高等级评价表,来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

2.教师指导学生看表。

3.学生活动:

找一找自己的身高在等级表中所处的位置,同时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4.学生汇报、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

5.教师小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突出表现为生长幅度猛增,促进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年龄不断提前。

10'

健康生活方式

1.谈话: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2.学生讲述见解。

3.教师提供资料,学生阅读,并互述主要影响因素。

4.学生交流讨论:

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都应该怎样做?

5.汇报讨论结果。

6.思考:

自己有哪些好的生活方式?

还有哪些需要改变的生活方式?

7.小结:

我们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提高自身的健康水有着极大的作用。

10'

全课总结

1.谈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讲述所知。

同伴之间互述知识点,

2.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收集有关影响身体生长发育的其他资料,与同学交流。

3、检测:

1、列举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

注意个人卫生、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不迷恋电脑、科学用脑

2、六年级的小学生,每天睡眠的时间至少应该保证在(10)小时

3、科学用脑(五要素:

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板书设计

4.踏上健康之路

(1)影响健康因素(营养、睡眠、情绪、疾病、遗传等)

(2)学生健康生活做法(注意个人卫生、科学用脑……)

课后反思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2.1生物的遗传现象

内容

遗传现象

课型

事实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了解遗传也是生命基本特征。

2.科学探究: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重点

什么是遗传现象

难点

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关键

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

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

学生

带只有父母的照片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4'

一、导入

一、导入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

(板书课题)

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42,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

3、学生讨论后回答

4、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

你从哪知道的?

(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

16'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

(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

(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14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组讨论回答

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4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组讨论回答

4、总结

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0'

三、遗传现象的推测

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小组讨论后汇报

10'

四、拓展作业

(1)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

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

(2)检测:

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遗传:

生物之所以能保持种族的相对稳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下乌鸦一般黑”“虎父无犬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等

板书设计

生物的遗传现象

肤色、眼睛、脸形、遗传:

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

花纹、手指形状相似的特征

鼻子、嘴形……

课后反思

特征1

人数

特征2

人数

1

有耳垂

无耳垂

2

直发

卷发

3

单眼皮

双眼皮

4

舌头能卷

舌头不能卷

5

大拇指能弯曲

大拇指不能弯曲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2.2生物的变异秘密

内容

变异现象

课型

事实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了解变异有两种: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科学探究: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重点

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

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关键

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

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10'

一、导入

及检测

课前:

(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遗传:

生物之所以能保持种族的相对稳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下乌鸦一般黑”“虎父无犬子”“龙生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