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0758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动物趣闻”教学内容,克、千克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及互相合作学习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估算意识。

 

三、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

 

四、教学难点: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

 

五、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感觉,动手操作让学生逐步感知克和千克。

 

六、设计理念:

 

由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人人参与、主动发展。

 

七、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盘称,2分硬币,一袋洗衣粉, 2袋500克的盐,各种实物等。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喜欢动物吗?

今天老师给你们讲几个有关动物的小知识.谁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

  

学生:

 蜂鸟,像蜜蜂一样大。

  

师:

你知道吗?

蜂鸟刚孵出来时还不到一克呢!

  

板书:

1克  

师:

你喜欢小狗吗?

谁知道世界上最小的狗有多重吗?

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2分硬币.请同学们拿1枚放在手上,掂一掂,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师:

这种轻轻的,像没有感觉的一个2分硬币大约重1克。

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吗?

 

 (生举例) 

 [评析:

通过学生充分的掂量、感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些事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1克很轻很轻的质量意识,通过学生充分比较、衡量到底有几个绿豆重1克?

从而让1克的质量概念逐渐清晰、深刻。

 2、感知并建立10克、15克、20克……的质量观念。

 

 师:

同学们举例说出了这么多重约l克的物体。

大家再来掂一掂硬币。

请在手上放10枚2分硬币,闭着眼睛掂一掂,感受10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15枚,大约重15克.再闭着眼睛感受15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20枚。

大约重20克,再闭着眼睛感受20克有多重。

(学生掂量并感受) 

师:

我们桌子上还有一些物品(小包装标识为10~100克左右的袋装或盒装物品),你们从中任选一样,掂一掂,猜一猜、估一估有多重?

然后再看标识是多重。

 

(同学们纷纷掂量、猜测,然后又迫不及待地揭开胶布。

很自信的给自己的小组插上了一面红旗。

) 

[评析:

通过趣味性的掂量、猜测活动,巩固学生对较轻质量的认识,为学生估计生活中的物品的质量做了知识的储备。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学的主动,积极性很高,充满喜悦之情。

3、感知、认识“千克” 

师:

现在桌面上有一袋洗衣服重1千克,大家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l千克有多重。

 

生1:

不轻也不重。

 

生2:

有点重。

 

师:

请你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生举例) 

师:

老师这有几袋物品(1千克的铁块.1千克的锯末,1千克的苹果……),请你们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

 

(各小组活动) 

师:

请大家汇报各小组估计的结果。

 

(有大约2千克重的,1千克500克重的.3千克重的,1千克重的)、  师:

实际上发给大家的物品都重1千克。

 

(教室内传出了“耶”——!

)然后,老师拿出1袋锯末,1袋铁块从这两袋重1千克的物品中.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纷纷说:

锯末看起来多一些,铁块看起来少一些。

 。

 

师:

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也就是他们体积不同:

但是他们都重l千克。

  

[评析:

学生通过掂量亲身体验1千克重的洗衣粉的质量.先形成1千克的质量表象.又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举例1千克重的物体.然后,再来掂一掂、猜一猜、估一估质量相同但体积不同的物体的质量.充分的体验、感悟形成了1千克的质量观念。

 4、认识“克与千克”的关系 

(1)建立1000克=1千克的等量关系。

 

师:

老师这里有两袋盐,每袋重500克,两袋一共有多重?

  

生:

1000克。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我是计算的:

500克+500克=1000克。

  

生答后,板书:

1000克。

 

 生:

我们把两袋盐放在电子秤上称,屏幕上显示的是1kg。

  

师:

1kg就表示1千克,板书:

1千克。

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

1000克与1千克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

因为它们都表示的是这两袋盐的质量.所以1000克和1千克是相等的关系。

 

 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1000克=1千克。

  

2.形成1千克里面有1000个1克的观念。

 

 师:

现在樱桃与菠萝正在争吵,请同学们来评评理。

(多媒体播放课件:

一个樱桃重1克。

一个菠萝重1千克,樱桃与菠萝争吵:

1000个樱桃冲着菠萝说:

“我们个多,我们比你重”;1千克的菠萝冲着樱桃说:

“我个大,我比你们重”。

) 

 师:

你们说一说1000个樱桃和一个菠萝到底谁重?

 

 同学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是菠萝重,有的说是樱桃重.还有的说是一样重。

师:

我们来称一称。

继续播放课件:

1000个樱桃上到天平的左盘.1个菠萝跳到天平的右盘,来回几次摇晃后到达平衡。

 

师:

你发现了什么?

 

 生:

1000个樱桃和一个菠萝一样重。

(1000个1克和1千克相等) 评析:

通过计算和称量两袋食盐的质量。

同学们很容易得出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1千克=1000克;又通过评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对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认识更加深刻,清晰而又牢固地建立了  1千克里面有1000个1克的观念。

 

五、认识各种秤并会用秤称  

1、认识一些常用的秤。

 

 要知道物品的轻重。

可以用秤称。

你见过哪几种秤?

说给大家听一听。

(PPT出示各种秤) 

 2、学会用秤称物品(练习读取盘秤上的数值)。

 请你称一称你从家里带来的物品,看有多重?

 出示盘秤。

(介绍用法)请各小组互相合作。

3、培养估测意识。

 

 

(1)先称1千克的苹果数一数有几个,再 估出3千克的苹果,称一称,看估得准不准。

 

 

(2)分小组估一估大家带来的物品有多重.再选合适的称一称,看谁估得准。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七、小调查 

1千克鸡蛋、1千克苹果等各有多少个?

板书设计:

可和千克的认识

克g(较轻)

质量单位1千克=1000克1kg=1000g

千克kg(较重)

《克和千克的认识》学情分析

“克和千克的认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首先生活经验不多,二是比较抽象,因此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克和千克,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意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

教师要将观察、动手操作、演示、实践运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贯穿到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对克和千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克和千克的认识》效果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并感受克和千克的概念。

其中建立1克、1千克的意识,因此在克的学习基础上,我主要通过天平的展示、动手感知,来让学生得到认知,千克的概念,主要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去超市里掂一掂1千克、2千克、10千克的物品大概有多重。

通过使用天平称一称1克的花生米有多重?

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到或看到的。

让在学生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感受物体的轻重。

学生亲身经历了1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实际质量,这种感受不是教师讲解、灌输得来的,而是学生亲身体验到的。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听和说”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

他们不仅理解了“克”“千克”的正确含义,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发现、认识、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培养了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

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

克和千克这两个量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的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

要帮助学生理解和建立可和千克的直观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鲜明,深刻的感知。

本节课的学习也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

《克和千克的认识》评测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袋洗衣粉重1()。

一位小朋友重23()。

一管牙膏重100()。

一个西瓜重3()。

一只鸡重2()。

2、结合实际给下列图片的()填上合适的单位

3、在里填上“<”、“>”或“=”

2千克200克2500千克3克

800克1千克2千克1200克

7000克7千克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

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列举了许多生活中大约重1克,1千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与千克的印象,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实物掂一掂、估一估、比一比、说一说、称一称系列活动,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盘秤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

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为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克和千克的认识》课标分析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让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践操作活动,感受1克和1千克有多重。

知道用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能推断出物体的质量,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