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1478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docx

《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docx

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

太平镇中心小学2013年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2011-2015年)》和《济阳县2013年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方案》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经研究决定,在我校三个校区间开展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大力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的,以活动促研究,以活动促规范,以活动促提高。

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挖掘培植典型,打造名师,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全面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大赛活动内容与方式

(一)比赛项目

共十项:

⒈师德评价、⒉教育理论测试、⒊教案设计、⒋课堂教学展示、⒌板书设计、⒍普通话测试、⒎评课、⒏课件制作、⒐论文写作、⒑班主任工作展示。

(二)比赛分组

按年龄分中年组、青年组两个组别。

40岁及以上(1973年3月31日以前出生)的参加中年组、40岁以下(1973年4月1日以后出生)的参加青年组。

出生年月以身份证为准。

我校教师年龄分组公示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分组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分组

1101

杜玉芹

1963.01

中年组

2101

张其收

1963.03

中年组

1102

杜善平

1964.03

中年组

2102

路桂兰

1964.01

中年组

1103

王秀云

1964.06

中年组

2103

张建彬

1964.11

中年组

1104

王建平

1965.07

中年组

2104

李浩

1971.08

中年组

1105

董芹

1966.07

中年组

2201

朱长营

1974.07

青年组

1106

许言荣

1967.09

中年组

2202

朱玉锋

1975.03

青年组

1107

李华

1967.1

中年组

2203

赵霞

1986.05

青年组

1108

孙兆红

1969.12

中年组

2204

郑倩

1987.04

青年组

1109

张本珍

1970.03

中年组

2205

姜丽华

1991.04

青年组

1201

侯承菊

1973.09

青年组

2206

任方红

1963.07

青年组

1202

王振江

1975.01

青年组

2207

唐文贞

1966.06

青年组

1203

张相英

1976.01

青年组

3101

曲明成

1963.02

中年组

1204

王立华

1976.09

青年组

3102

赵兴美

1964.09

中年组

1205

赵垂民

1977.05

青年组

3103

李振生

1965.09

中年组

1206

路晓燕

1978.01

青年组

3104

张德军

1966.03

中年组

1207

李丽君

1978.11

青年组

3105

王平

1970.06

中年组

1208

杨德强

1980.02

青年组

3201

王长林

1974.07

青年组

1209

赵怀泉

1981.01

青年组

3202

秦时涛

1978.02

青年组

1210

生俊广

1981.09

青年组

3203

孙晓红

1984.1

青年组

1211

王凯

1982.03

青年组

3204

肖加磊

1986.12

青年组

1212

王秀玲

1982.07

青年组

3205

张婷

1987.03

青年组

1213

马宝红

1984.05

青年组

3206

张媛媛

1988.07

青年组

1214

杨建

1984.06

青年组

3207

杨志

1988.12

青年组

1215

董婷婷

1984.1

青年组

 

 

 

 

 

1216

田司兵

1984.11

青年组

 

 

 

 

 

1217

杨相静

1984.11

青年组

 

 

 

 

 

1218

刘乐勇

1985.03

青年组

 

 

 

 

 

1219

白兆凯

1985.05

青年组

 

 

 

 

 

1220

郭象明

1985.11

青年组

 

 

 

 

 

1221

周宇航

1986.09

青年组

 

 

 

 

 

1222

肖彬

1986.11

青年组

 

 

 

 

 

1223

刘乐波

1986.12

青年组

 

 

 

 

 

1224

郝玲

1987.01

青年组

 

 

 

 

 

1225

李妍

1987.03

青年组

 

 

 

 

 

1226

张海涛

1987.08

青年组

 

 

 

 

 

1227

俎硕

1987.11

青年组

 

 

 

 

 

1228

侯洪燕

1987.12

青年组

 

 

 

 

 

1229

杨倩

1988.06

青年组

 

 

 

 

 

1230

陈沙沙

1988.09

青年组

 

 

 

 

 

1231

王娜

1990.1

青年组

 

 

 

 

 

1232

杨玉玲

1991.01

青年组

 

 

 

 

 

十项全能设奖一览表

校区

中年组

青年组

人数

奖励人数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人数

奖励人数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中心校区

9

9

30%

30%

40%

32

32

30%

30%

40%

来佛寺校区

5

5

30%

30%

40%

7

7

30%

30%

40%

路桥校区

6

6

30%

30%

40%

5

5

30%

30%

40%

合计

20

20

30%

30%

40%

44

44

30%

30%

40%

设奖比例以实际完成比赛的人数为分母。

小学按照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科学、综合实践、品生、品社、地方等五个学科组组织比赛。

(三)比赛活动方式

本次活动分初赛和决赛。

各校区组织由教师全员参与的初赛,中心校组织决赛,并推荐人选参加镇教育党总支的比赛。

学校按组别、比赛成绩、表彰比例分别确定产生校级十项全能大赛的获奖教师。

三、方法步骤

(一)成立领导机构,健全组织(4月下旬)。

依据上级全能大赛活动的文件精神,成立太平镇中心小学十项全能素质大赛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太平镇中心小学教师十项全能素质大赛领导小组

组长:

王振江

副组长:

李伟、王平赵怀泉、张相英

成员:

赵垂民、李妍、朱长营、秦时涛、王秀云、董芹、

太平镇中心小学教师十项全能素质大赛工作小组

组长:

王振江

副组长:

赵怀泉张相英

成员:

赵垂民、王秀云、董芹

领导机构职责:

由领导小组制定全校活动方案。

由工作小组成员制定各项比赛的详细活动方案。

(二)宣传发动(4月下旬)。

召开宣传发动大会,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全县和全校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的精神,动员全体教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吃透精神、端正态度,积极参与比赛。

(三)初赛(5月20日前)。

⒈组织实施

各校区按照中心校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比赛,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力争对每名教师(含聘用)的整体素质做出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依据初赛结果产生校级十项全能大赛的获奖教师,确定参加中心校决赛的教师。

⒉名额分配见附表。

(四)决赛(5月21日-31日)。

⒈根据本活动方案要求按学科组统一组织三校区的决赛。

各分管领导与责任科室按照分工,制定具体的考评或测试实施办法,并负责做好比赛各步骤、各环节的组织实施。

⒉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成员自动进入决赛,参与三校区比赛。

(五)总结表彰(6月)。

代表学校参加上级比赛的校级十项全能大赛获奖教师为本学校(园)教师总数的30%。

74*30%≈23人。

将各单位的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单位考核内容,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颁发奖金。

先进个人的表彰奖励。

按年龄组和学科或学科组分别设个人奖。

各年龄组和学科或学科组分别按照参赛人数的30%、60%、100%设立一、二、三等奖。

具体奖励标准不低于同类县镇级奖励。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这次全校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是我校在县局号召下首次组织的较大规模的教师基本功比武活动,涉及面广,时间长,要求质量高。

为保证活动质量,已经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各相关责任人具体抓好各环节的活动,确保活动开展的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防止走过场,走形式。

(二)明确责任,有序推进。

按照组织比赛的分工,明确落实责任,每项活动要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各负责同志要按照分工明确责任,制定好比赛实施办法并负责比赛项目标准制定、地点的确定、评委的培训、活动的组织等具体比赛事项,扎实有序的认真组织好比赛各环节的相关工作。

(三)严肃纪律,加强督导。

本次活动中的各项比赛要公开、公正、公平,成绩及时公布,增强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广大教师要提高认识,积极参与,不准搞非法活动,对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作弊行为严肃查处,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要把本次活动作为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重要内容,加强活动各环节的检查和督导,督导情况纳入年终科学发展观考核。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要加大宣传力度,根据不同时段的比赛活动内容制定相应的宣传方案,做到日常宣传不断线,重点宣传掀高潮,为教师素质十项全能大赛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不断扩大影响,更好地展示教师的高尚品德和业务能力,转变行风,提高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展现我校教师的良好形象。

附件:

⒈教师十项全能比赛项目内容及要求

⒉师德评价实施方案

⒊教育理论测试工作方案

⒋教案设计评比方案

⒌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方案

⒍板书设计评比方案

⒎普通话测试评比方案

⒏评课方案

⒐课件制作评比方案

⒑论文写作评比方案

⒒班主任工作展示比赛方案

 

济阳县太平镇中心小学

2013年4月25日

 

附件1:

教师比赛项目内容、要求及责任人

一、师德评价。

⒈基本要求:

主要考核“四德”(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表现,即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职责、为人师表情况,有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有无从事有偿家教等有悖师德的活动。

⒉测评方式:

按照“四德”内容,设计调查问卷,由领导、同事、学生进行测评。

有违反师德行为的一票否决。

⒊责任人:

赵怀泉

二、教育理论测试。

⒈基本要求:

考查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化成长及教师业务素质。

主要测试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育政策、学生管理等方面知识掌握和在实践中运用的水平。

⒉测评方式:

闭卷考试。

⒊责任人员:

张相英

三、教案设计。

⒈基本要求:

考查教师对教材理解和把握程度,教学手段实施情况,教学各环节的落实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⒉测评方式:

现场抽取课题,进行教案设计。

⒊责任人及科室:

张相英、教导处

四、课堂教学展示。

⒈基本要求:

考查教师的教学基本素质,要求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重点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效率高。

⒉测评方式:

根据现场设计的教案,进行课堂展示。

⒊责任人及科室:

张相英与教导处

五、板书设计。

⒈基本要求:

要求目的明确、高度概括、清晰条理、科学严谨、美观实用。

⒉测评方式:

在现场授课中体现,单独打分。

⒊责任人及科室:

张相英教导处

六、普通话测试。

⒈基本要求:

要求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⒉测评方式:

单独组织普通话测试。

⒊责任人及科室:

张相英教导处

七、评课。

⒈基本要求:

考查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目标达成,教学环节实施,教学方法运用,师生活动等评价和分析能力。

⒉测评方式:

现场观看一节课(或录像)进行书面点评。

⒊责任人及科室:

张相英教导处

八、课件制作。

⒈基本要求:

考查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水平,将图形、文字、影象、声音、动画等融入课堂,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效果。

⒉测评方式:

现场抽取课题,制作课件,并现场进行演示、解说。

⒊责任人及科室:

张相英赵垂民

九、论文写作。

⒈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论文考查教师平时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或研究成果,以及运用已学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观点明确,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

⒉测评方式:

根据给定的题目,限定时间闭卷撰写一篇教学论文。

⒊责任人及科室:

张相英教导处

十、班主任工作展示。

⒈基本要求:

考查其在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水平。

⒉测评方式:

一是现场抽取题目召开主题班会;二是现场口头分析评委提出的案例。

⒊责任人及科室:

赵怀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