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1519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x

高中物理讲义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学习目标]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重点) 

2.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3.掌握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 

4.知道能量转化的方向性.(难点)

【知识梳理】

一、能量守恒定律

1.定律内容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建立定律的两个重要事实

(1)确认了永动机的不可能性.

(2)各种自然现象之间能量的相互联系与转化.

3.机械能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特殊背景下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二、能源和能量耗散

1.能量耗散

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又通过灯泡转化成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物体吸收之后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无法把这些散失的能量收集起来重新利用.这种现象叫作能量的耗散.

2.能源危机的含义

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虽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的变成不便于利用的了.

3.能量转化的方向性与节约能源的必要性

能量耗散反映了能量转化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所以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所以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很有必要节约能源.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当一个物体的能量减少时,一定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多.(√)

(2)做功越多,能量的转化也越多.(√)

(3)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消失.(×)

(4)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常规能源.(√)

(5)冒起的煤烟和散开的炭灰可以重新合成一堆煤炭.(×)

2.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质能作为能源的共同特点是(  )

A.都为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都为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少一点

C.都为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D.都为污染环境的能源

C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污染严重,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少,但它们都来自太阳辐射.因此,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均错误.]

3.“天舟一号”发射成功,我国将迈进“空间站时代”,如图所示,“天舟一号”在点火后,竖直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忽略其质量的变化,则“天舟一号”的(  )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D.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 [“天舟一号”竖直加速上升的过程中,高度增加,速度增大,由Ep=mgh和Ek=

mv2知,其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故机械能增加,D正确.]

4.一个盛水袋,某人从侧面缓慢推装液体的袋壁使它变形至如图所示位置,则此过程中袋和液体的重心将(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降低再升高

D.始终不变

A [人对液体做正功,液体的机械能增加,液体缓慢移动可以认为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重心升高,A正确.]

【考点突破】

功能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1.功能关系的概述

(1)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是通过做功实现的,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之间转化的过程.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

2.功与能的关系

由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某种力做功往往与某一种具体形式的能量转化相联系,具体功能关系如下:

能的变化

表达式

重力做功

正功

重力势能减少

重力势

能变化

WG=

Ep1-Ep2

负功

重力势能增加

弹力做功

正功

弹性势能减少

弹性势

能变化

W弹=

Ep1-Ep2

负功

弹性势能增加

合力做功

正功

动能增加

动能

变化

W合=

Ek2-Ek1

负功

动能减少

除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外其他力做功

正功

机械能增加

机械能变化

W外=E2-E1

负功

机械能减少

【例1】 (多选)如图所示,动滑轮下系有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细线一端系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用F=6N的恒力竖直向上拉细线的另一端.滑轮、细线的质量不计,不计一切摩擦.经过1s,则(  )

A.重力势能增加了

B.拉力F做功为12J

C.物体的动能增加了10J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12J

ABD [如图所示,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拉力F′=2F和重力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a=2m/s2,

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1s内的位移为:

x=

at2=

×2×12m=1m,重力势能增加Ep=mgx=10J,A正确.

拉力F的作用点为绳的端点,在物体发生1m位移的过程中,绳的端点的位移为x′=2x=2m

所以拉力F做的功为W=Fx′=6×2J=12J,故B正确;

C.物体的速度v=at=2m/s2,物体的动能增加了Ek=

mv2=

×1×22J=2J,故C错误;

D.拉力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12J,故D正确.故选A、B、D.]

应用功能关系解题的关键

应用功能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深刻理解不同功能关系的含义:

(1)重力做功是物体重力势能变化的原因,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

(2)弹力做功是弹簧弹性势能变化的原因,弹力做多少功,弹性势能就减少多少;

(3)合力做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合力做多少功,动能就增加多少;

(4)除重力和系统内弹力之外的其他力做功是机械能变化的原因,其他力做多少功,机械能就增加多少.

1.(多选)如图所示,扶手电梯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上,电梯由静止斜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人对电梯的压力是他体重的

倍.人随电梯上升高度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人的重力势能增加mgH

B.人的机械能增加

mgH

C.人的动能增加mgH

D.电梯的加速度为

AC [电梯克服人的重力做功为:

mgH,所以人的重力势能增加mgH,故A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竖直方向上有:

N-mg=may,解得:

ay=0.25g,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电梯的加速度为:

a=0.5g,故D错误;人所受的合外力为:

F=ma=

mg,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ΔEk=F

=mgH,故C正确;人的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与动能的增加量之和,即:

2mgH,故B错误.所以A、C正确,B、D错误.]

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1.适用范围

能量守恒定律是贯穿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是各种自然现象中普遍适用的一条规律.

2.表达式

(1)E初=E末,初状态各种能量的总和等于末状态各种能量的总和.

(2)ΔE增=ΔE减,增加的那些能量的增加量等于减少的那些能量的减少量.

3.应用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2)明确该过程中,哪些形式的能量在变化.

(3)确定参与转化的能量中,哪些能量增加,哪些能量减少.

(4)列出增加的能量和减少的能量之间的守恒式(或初、末状态能量相等的守恒式).

【例2】 如图所示,电动机带动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传动,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上.若小木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小木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求:

(1)小木块的位移;

(2)传送带转过的路程;

(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

(4)摩擦过程产生的热量;

(5)电动机带动传送带匀速转动输出的总能量.

思路点拨:

①在计算第(4)问时,要用滑动摩擦力乘木块相对皮带的位移,不是对地位移.

②要理解电动机带动传送带匀速转动输出能量的含义为:

小木块获得的动能与摩擦生热的和.

[解析] 小木块刚放上传送带时,速度为0,受到传送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后不再受摩擦力.整个过程中小木块获得一定的动能,系统内因摩擦产生一定的热量.

(1)对小木块,相对滑动时,由μmg=ma,得a=μg,

由v=at,得小木块由静止到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所用的时间t=

.

则小木块的位移l=

at2=

.

(2)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转过的路程s=vt=

.

(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Ek=

mv2.

(4)摩擦过程产生的热量Q=μmg(s-l)=

mv2.

(5)由能的转化与守恒得,电动机输出的总能量转化为小木块的动能与摩擦产生的热量,所以E总=Ek+Q=mv2.

[答案] 

(1)

 

(2)

 (3)

mv2 (4)

mv2 (5)mv2

(1)摩擦力做功特点

①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它们都可以做负功或做正功,也可以不做功.

②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一对静摩擦力所做的总功为零;而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的总功一定为负值.

(2)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的计算

Q=Ff·x相,其中Ff指滑动摩擦力的大小,x相指发生摩擦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移的大小.

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长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将质量为m的小铁块无初速度地轻放到长木块右端,小铁块与长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小铁块在长木块上相对长木块滑动L时与长木块保持相对静止,此时长木块对地的位移为l,求这个过程中:

(1)小铁块增加的动能;

(2)长木块减少的动能;

(3)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

(4)系统产生的热量.

[解析] 画出这一过程两物体位移示意图,如图所示.

(1)根据动能定理得μmg(l-L)=ΔEk,即小铁块动能的增加量等于滑动摩擦力对小铁块做的功.

(2)摩擦力对长木块做负功,根据功能关系得ΔEkM=-μmgl,即长木块减少的动能等于长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μmgl.

(3)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ΔE=μmgL.

(4)m、M间相对滑动的位移为L,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Q=μmgL,即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等于系统产生的热量,也等于系统减少的机械能.

[答案] 

(1)μmg(l-L) 

(2)μmgl (3)μmgL (4)μmgL

能源及其开发和利用

1.人类与能源的关系

(1)有利方面:

能源的利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善,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的经济飞跃和生产革命,都与新的能源和动力机械的利用密切相关,能源消耗的多少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不利方面:

能源的大量使用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如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

2.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转化途径

【例3】 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指的是(  )

①煤炭和石油的开采与技术有关,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煤炭和石油的开采是有限的,这叫能源短缺.

②煤炭和石油资源是有限的,以今天的开采和消耗速度,石油储藏将在百年内用尽,煤炭资源也不可能永续,这叫能源短缺.

③煤炭和石油具有很大的气味,在开采、存放和使用过程中这些气味会聚集在空气中污染空气,使环境恶化.

④大量煤炭和石油产品在燃烧时排出的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改变了大气成分,使环境恶化.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煤炭和石油都是由几亿年以前的生物遗体形成的,这些能源不能再次生成,也不可重复使用,它们的储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是所讲的能源短缺,②正确;能源在使用时会排出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这是所讲的环境恶化,④正确.故D正确.]

(1)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以人为本,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2)应优先使用新能源,新能源的共同特点:

可再生、取之不尽、绿色无污染.

3.关于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我国煤和石油的储量无限,所以太阳能和核能的开发在我国根本没有必要

B.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

C.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D.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A [石油、煤等为非再生的能源,储量有限,能源的利用中虽然总量不变,但品质降低,可再利用能源越来越少,所以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课题,A错,B、C、D对.]

课堂小结

1.能量耗散是指可利用的能源最终变成了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无法把这些散失的能量收集起来重新利用.

2.能量耗散反映了能量转化的宏观方向性,所以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

3.功和能量的关系: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知识脉络

1.市面上出售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所示).在阳光的照射下,小电扇快速转动,能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凉爽.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A.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B.太阳能→机械能→电能

C.电能→太阳能→机械能

D.机械能→太阳能→电能

A [电池板中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小电动机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下列关于力做功与对应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

B.合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加

C.摩擦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减少

D.合力做负功,重力势能一定减少

B [除重力外其余力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除重力外其余力做正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故A、C错误;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力做功是动能变化的量度,合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加,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看重力是否做功,故B正确,D错误;故选B.]

3.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900J,他克服阻力做功100J.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

A.动能增加了1900JB.动能增加了2000J

C.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JD.重力势能减小了2000J

C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为W总=WG+W阻=1900J-100J=1800J,是正功,根据动能定理得:

动能增加了1800J,故A、B错误.重力对物体做功为1900J,是正功,则物体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J,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4.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是3m/s,两圆心的距离s=4.5m,现将m=1kg的小物体轻放在左轮正上方的皮带上,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电动机带动皮带将物体从左轮运送到右轮正上方时,求:

(g取10m/s2)

(1)小物体获得的动能Ek;

(2)这一过程摩擦产生的热量Q;

(3)这一过程电动机消耗的电能E.

[解析] 

(1)设小物体与皮带达到共同速度时,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为s′.

μmgs′=

mv2,解得s′=3m<4.5m,

即物体可与皮带达到共同速度,此时

Ek=

mv2=

×1×32J=4.5J.

(2)由μmg=ma得a=1.5m/s2,由v=at得t=2s,得Q=μmg(vt-s′)=0.15×1×10×(6-3)J=4.5J.

(3)由能量守恒知

E电=Ek+Q=4.5J+4.5J=9J.

[答案] 

(1)4.5J 

(2)4.5J (3)9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