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1759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docx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表

授课教师

谢老师

学校

仙林附小

授课年级

四年级

授课学科

科学

授课内容

过程记录:

师生问好

师: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运动。

老师给大家看几幅图(出示图片),你能观察这里面含有运动吗?

谁来说一说?

生1:

我看到了一些会动的?

师:

哪些会动?

生1:

跷跷板

师:

跷跷板会动

生1:

直升机

师:

直升机也会动。

它是怎样动的?

生1:

这样动的(边说边做手势)

师:

(明白状)哦,这样动的。

(模仿学生的手势)

师:

(指着一幅图)这个呢?

生1:

青蛙跳

师:

青蛙跳。

请坐。

这四幅图出示的物品是不是都会动?

老师这里有个小玩具,你认识它吗?

(拿出一个竹蜻蜓)

生:

(齐声)竹蜻蜓

师:

竹蜻蜓。

它会动吗?

生:

师:

请看老师的手上(松开手,竹蜻蜓落地)

师:

动起来了吗?

生:

动了

师:

(拿出另一个竹蜻蜓重复刚才的动作)再看一次。

谁能来描述一下?

生1:

它在旋转

生2:

它不只在旋转,还在往下

师:

好。

这些图片中出示的物品是不是都会运动呀?

那我们有没有仔细想过它们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吗?

知道它们运动方式名称是什么吗?

今天就带大家和老师一起探究物体运动的方式。

(在黑板上贴课题“运动的方式”)

师:

(拿出单摆)老师今天还带来一个小装置,见过吗?

(学生摇头)老师告诉大家它叫“单摆”。

(在黑板上贴“单摆”二字)这是它的摆线,这是它的摆物。

仔细观察这个摆物是怎么运动的。

仔细看这个摆物哦。

(演示单摆运动)

师:

看清楚了吗?

生1:

“它是左右运动的。

师:

左右运动,嗯,请坐。

再看一次,注意观察这个摆物,下面这个重物教摆物,再看一次。

(再次演示单摆运动)你能在黑板上画出它的运动轨迹吗?

(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弧线)

师:

这是李同学画的摆物的运动轨迹。

你有没有要补充的?

(另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两条带箭头的弧线)

师:

尚同学,你告诉大家,为什么要带上箭头呢?

生:

(边在黑板上比划边说)因为它是这样来回晃动的。

它一开始是往这,然后在往这摆。

师:

那你告诉大家这个箭头代表什么呀。

生:

代表着单摆摇动的方向。

师:

非常棒。

他说箭头代表这个单摆运动的方向。

好,老师把这两位同学的画在一块,你们来看一下。

(在黑板上画一条双箭头的弧线)单摆的摆动轨迹可不可以这样画?

生:

可以

师:

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摆物其实还是挺大的是不是,你想象一下,可不可以把它缩小成一个点,把它缩小成一个点(在弧线上点了一个点)。

这个时候,大家想一下,这个摆物的运动轨迹可不可以说成这个点的运动路线呢?

生:

可以

师:

可以。

所以大家思考一下,我们物体的运动可不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点的运动?

生:

可以(学生有些迟疑,只有三两个学生回答)

师:

刚才这个竹蜻蜓,它的运动方式大家说出来一部分,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回忆一下,这个竹蜻蜓到底是怎么运动的。

师:

我们的生活中呀,除了单摆这样的摆动(在黑板上上贴上“摆动”),还存在很多种运动方式。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准备了其他几个小物品。

一起看,(拿出风车)玩过吗?

生:

玩过

师;你可以让它动起来吗?

生:

师:

(拿出钢尺)这个我们以前用过吗?

生:

用过

师:

在哪里用过?

生:

声音的产生

师:

非常棒!

声音的产生,我们曾经用过它,你还记得我们当时怎么用的吗?

师:

(拿出易拉罐)易拉罐,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怎么可以让它动起来?

师:

(拿出玩具车)一个小车,后面带个小绳,你能让它动起来吗?

生:

师:

老师给大家提供了这四个物品,我们结合单摆去想一想,你能不能想方法,让这些物体也看成一个点去运动。

(停顿)今天,老师就让大家自己去探究一下。

告诉老师,我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要做到些什么?

生1:

安静,不能打闹

师:

不能打闹,要注意秩序,非常好

生2:

不能损坏物品

师:

不能损坏物品,要保护实验材料

生3:

安全

师:

安全,非常好。

想一下,我们在仔细地做实验过程中,还要学会……(欲言又止)

生4:

记录

师:

记录,非常好。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白纸,需要你自己吧这个记录单填上,能想一下,这张记录单上应该包含哪些信息才能告诉别人你在试验中做了些什么?

生5:

要先描绘出它的形状

师:

形状?

怎么说?

(指着黑板上的单摆的运动轨迹图)这是它的什么?

运动……(欲言又止)(该生说不出来,老师点另一位同学补充)

生6:

运动的物品、运动的过程、运动的方式

师:

运动的物品、运动的过程、运动的方式

生7:

运动的轨迹

师:

运动的轨迹,非常棒。

如果你认为这张单子上还应该包含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你们小组讨论一下,把它完成好吗?

在大家完成这张记录单的同时,老师给大家提供了我们实验中用到的小物品的小图片,这个小图片可不可以代表我们物体的名称?

生:

可以

师:

你只要把它贴上就可以了,明白了吗?

生:

明白

师: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看哪个小组最有秩序。

三二一!

生:

坐坐好!

(7分钟)

(发放实验材料,学生实验)

师:

(走下讲台巡视、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并将学生的操作过程用Pad同步到大屏幕上供观看)如果完成的就抱臂坐正。

师:

好,我们第五组第一个完成了,来,抓紧时间(走到完成的组里,拍下他们的最终作品,并在黑板最右边的组名后给完成的组贴上大拇指)我们的第七组、第二组完成了,我们的第四组也完成了,第六组也完成了,还有几个组呢?

(走下去看未完成的组)很好,没关系我们的第二、三组也完成了,第一组还没有呢呀?

师:

321

生:

坐坐好

师:

我们来看一下(在幕上展示学生作品),这是哪一组的呀?

生:

第五组

师:

你们的汇报员呢?

把你们的实验过程及你们的记录单上来汇报一下。

生1:

我们易拉罐的运动方式是滚动,运动轨迹是左右摇摆;尺的运动方式是震动和上下摆动。

师:

摆动和上下震动,是吧?

生1:

摆动是这样子(做手势)它会左右旋转;震动是这样子(做手势),它是放到桌上平移然后用力一抬就会发出声音。

师:

非常棒!

生1:

车的运动方式它是左右的,车身还可以这样(做手势)旋转,所以它的运动轨迹是来回运动;风车它的旋转方式是旋转,运动轨迹也是旋转。

师:

像你画得这样,是吧?

谢谢,请回座位。

师:

我们还有别的小组要汇报,这是哪个组的?

来,第七组。

生2:

车是左右平移

师:

左右平移的。

你对着大家说

生:

钢尺是一弹会上下移动

师:

上下移动。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组的运动轨迹。

生:

易拉罐是滚动的

师:

滚动的

生:

然后风车是旋转的

师:

旋转的。

大家有注意到他们这小组画的运动轨迹上都出现了什么呀?

生:

师:

点?

你有想到吗?

师:

这是哪个组的?

来,第四组

生3:

我们易拉罐的运动方式是滚动

师:

哦,他们多了一个操作过程,很好。

老师在评价回应学生表现时候会盯着手里的Pad

生:

然后是用推它才能滚动,它的轨迹的瓶子是在旋转前行;风车是要吹才能旋转,它的运动轨迹也是旋转;车子是要拉才能往前平移,它就是来回平移;钢尺你要用手弹,它的运动方式是抖动,然后它会上下摇摆

师:

很好,请回。

这是那一组的呀?

好,我们第六组

生4:

我们先把运动物体贴在上面。

汽车运动方式是平移,往前拉的话往前走动,如果往后拉就往后走动

师:

啊,前后都可以

生4:

易拉罐是滚动,因为它是圆柱形的,也可以往前往后的那样

师:

你把易拉罐的再说一遍

生4:

因为它是圆柱形的,易拉罐是滚动,运动轨迹可以往前滚动也可以往后

师:

好接着说

生:

钢尺的话,一头用手固定,一头用手弹,它就是弹跳的,上下来回弹;风车是旋转,你一吹它会往左或往右。

师:

很好,我们小组的轨迹图上也出现了点,你们为什么要画这个点?

生:

这个点就是我们的轨迹图......

师:

(打断)你们是把点当成?

生4:

划分轨迹的

师:

小物品吗?

是这样的吗?

是把点当成的小物品吗?

很好

师:

XXX你有补充的吗?

生5:

我的看法是这个点是物体的中心

物品中心?

生:

然后来回运动

师:

你是把我们这个物品的中心来观察它的运动轨迹,是这样吗?

很好。

下面一个小组呢?

第一组的是吗?

生6:

我们第一组的实验是先看它是怎么运动的,让点代表物体,画线来表示它的运动方式。

风车的运动方式是旋转,风一吹它就转起来了,然后钢尺的运动是上下抖动,一边放在桌面上按着一边弹。

师:

非常棒!

刚才大家自己探究了这四个物体的运动方式和轨迹。

我们一个个来看。

第一个小车。

生:

平移

师:

你能先画出它的运动轨迹吗?

用手指头画一画。

(生用小指头在空中画;教师在黑板上画)

师:

刚才有小朋友注意到点,(指名)你说说这个点代表什么?

生1:

物体的中心

师:

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小球缩小缩小缩小缩小成一个点,那这个小球的运动是不是就是这个点在运动呢?

是不是?

其实啊,这个小球的运动轨迹想不相当于这个点的运动路线啊?

(在黑板上用红粉笔画出点),我们可不可以把小球缩小?

生:

可以

师:

想象一下把它缩小到非常小,相当于一个点在平移,所以我们把小球的运动方式称为移动或者大家所说的平移(黑板上贴“移动”),钢尺呢?

它在振动?

我们把它放在桌子边上是不是在振动?

这个词语用的很好。

(贴上“振动”)这个时候可不可以以把钢尺看做一个点,你认为它的那个点在振动?

生1:

我认为是中间那个点。

师:

请坐,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2:

我认为是前面那个点。

师:

其实啊,我们这个钢尺上任意一个点是不是都在上下振动啊?

我们把钢尺缩小到最前面这个点。

大家仔细想一下,钢尺的振动是不是就是这个点在上下振动啊?

好,我们来画出它的运动轨迹。

(师板书)

师:

你可以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画。

需不需要加一点?

生:

需要。

师:

这个点的振动其实就是我们钢尺的振动方式。

师:

下面看风车,吹一吹是不是就能动了?

(手持风车)它的运动方式名称我们可以称为什么?

生:

旋转

师:

旋转。

很棒!

我们可以称它为“转动”(贴上“转动”)

它的轨迹图很简单,我们来看一下大家画的。

(板书)把你的手指伸出来,跟老师一起画好吗?

可以这样画吗?

生:

可以

师:

这个点在哪里?

生:

我认为在中间。

师:

你认为在中间对吗?

那大家拿出你的风车也转动一下,你看一下中间这个点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

没有

师:

这个点其实也很特殊,谁来描述一下这个点?

刚才生1说石中间这个点的转动代表了风车的转动,是这样吗?

生1:

中间的那个点是用来固定风车纸片的。

师:

固定风车的。

生2:

我觉得中间那个点是控制旁边旋转的方向。

师:

控制旋转的方向。

师:

你们告诉老师这个点有没有动?

生:

没有

师:

那我们在风车上想找一个点来代表风车的转动,你认为可以找哪些点啊?

生:

我认为可以找一个扇的边缘。

师:

一个扇的边缘,请坐。

来看看老师给大家出示的风车。

有两个点。

(一个点在中间,一个点在边缘)现在你仔细看一下这两个点(旋转风车),看清楚了吗?

老师转慢一点。

生:

应该是边缘的点在转动。

师:

边缘的这个店,那中间这个点呢?

生:

中间的点没动。

师:

它没动。

也就是说这个风车啊,它在围绕哪个点转啊?

生:

中间。

师:

它在围绕中间这个点转,而风车的转动我们想要把它看做一个点,在哪找?

师生:

边缘

师:

所以,我们是不是在它边缘的轨迹上再画出一点啊?

(黑板上画点)。

师:

最后一个,易拉罐,易拉罐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生:

滚动。

师:

滚动,好棒!

(贴上“滚动”)它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的啊?

这个时候你想一想,我们可以找那一个点,拿出你的易拉罐。

生:

讨论

师:

你找到了吗?

321,点名说。

生:

在两边的点。

师:

你把你的易拉罐拿出来,指给大家看。

你认为在哪里?

(生指两边)

师:

在这两边,边上是吗?

请坐。

是这个点吗?

是不是?

生:

师:

好,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点它是怎么动的。

(师示范,拿出一根木条,易拉罐在木条上滚动)谁会画出它的轨迹,用手指告诉我们。

(点名学生上黑板画)

师:

是这样吗?

非常棒!

老师把这个图画清晰一点。

这是不是代表易拉罐的运动轨迹?

生:

是。

师:

现在啊,我们把五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轨迹都表示出来了,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大家仔细观察它们的运动轨迹,我们给它分成两类,想一下。

生1:

我觉得小车还有钢尺一类。

师:

那你给它分成哪一类,给它取个名称好吗?

生1:

平移类。

师:

平移类。

后面呢?

生1:

后面可以分为旋转类。

师:

全旋转类。

(继续点名)

生2:

前面是直线运动后面,后面的单摆、风车和易拉罐不是直的。

师:

非常棒!

你观察到你这两个的运动轨迹是不是直的啊?

后面三个是不是弯的啊?

生:

师:

所以啊,我们可以把前面两个成为直线运动,后面三个成为曲线运动。

(贴“直线运动好”和“曲线运动”)

师:

可是我们这个材料中有一个特别特殊。

还是你们的易拉罐。

为什么说它特殊呢?

谁来告诉我?

生1:

其实我们小组不是这么认为的。

我们是这样转的(示范)。

师:

哦,你是这样转的(示范)

生2:

我认为中间也运动。

师:

中间一点也在运动?

我们来看一下(把易拉罐放在木板上滚)这一点在做什么运动?

谁来告诉我?

生:

在平移。

师:

它在平移。

那我们发现啊,在易拉罐上选取两个不同的点它的运动方式一样吗?

生:

不一样。

师:

不一样,易拉罐还在做平移运动。

(黑板上画平移运动)可不可以这样画?

这个时候啊,我们把像易拉罐这样的运动,里面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运动方式,成为“复合运动”,而像上面这四个物体,我们称为“单一运动”。

(贴“复合运动”和“单一运动”纸条)原来啊,我们对物体的分类方法不同,它们分出来的类别一样吗?

生:

不一样。

师:

不一样,所以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也要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

师:

学完这么多,你现在知道竹蜻蜓是怎么运动的吗?

谁能完整的徐庶出竹蜻蜓的运动方法?

生1:

它是一个复合运动,它既是旋转的,又是下落的,合起来就是边旋转边下落,所以就是一个特别的复合运动。

师:

把掌声给他好不好?

(生齐拍掌)

师:

请坐,非常棒!

我们的竹蜻蜓就是一个复合运动,它的叶片在做旋转运动,同时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的话,它又在做下降运动。

非常好!

那我们啊,除了老师给大家提供的这些物品能做运动。

我们来看一下,生活中啊还有很多的运动方式。

(出示PPT)橡皮筋,还记得我们用过它吗?

它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生:

振动。

师:

振动

师:

(出示旋转的椅子)

生:

旋转。

师:

它只能做旋转运动吗?

谁来说?

谁家里有这个?

你坐上去的时候,感受一下它是怎样的?

生1:

我坐上去,脚一蹬,上面的凳子就会旋转起来。

师:

用一个词。

生1:

旋转运动。

师:

旋转运动,非常好。

生1:

或者我脚向后一蹬,那个轮子就会带我向前平移。

师:

非常棒,请坐。

生2:

这种凳子一般可以加高。

然后呢,它可以上下移。

师:

你发现了吗?

这个凳子是不是可以调整高度的啊?

生:

是。

师:

这个时候它也在做移动是不是啊?

它可以向前移动,向后移动,向上移动,向下移动。

还可以自己——

生:

旋转。

师:

非常棒!

师:

(出示摩天乱照片)什么运动?

生:

旋转。

师:

(出示火车照片)

生:

平移

师笑一笑

生1:

这个也是复合运动,它的轮子也是在旋转。

师:

非常好,请坐。

师:

其实啊,我们生活中的运动方式太多了。

我们的身体也可以做出运动方式。

你可以吗?

生:

可以。

指名上台表演

师:

你给大家表演一段,让大家说一说你在做什么运动。

(生1在旋转)

师:

你看到了什么?

生1:

她转动着身子,然后边向左平移。

师:

她的运动中包含了移动和转动。

我们称为———

生:

复合运动

师:

非常棒!

我们身体做出各种各样的运动之后啊,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物品。

(二胡)我们班谁会啊?

请**表演一小段二胡演奏,你来看看他在演奏中,他的身体和他的乐器做出了那些运动,比一比哪些小朋友眼睛最亮。

(生演奏二胡)

生1:

手握着弓,然后(自己示范讲不出来)

师:

那叫什么运动?

生1:

移动。

师:

移动,非常棒!

还有吗?

生2:

我认为那个琴一直在振动。

生3:

手一直在平移。

生4:

同时他的琴把同时也有细微的运动,因为他在弹的时候,琴把会前后晃。

生5:

他弦上的盖子也在动。

师:

怎么动?

生5:

振动。

师:

非常好。

像这样的振动,我们的眼睛不一定能看出来,但我们的手是不是可以感受的到?

生:

是。

生6:

他的手指也在动。

师:

手指也在动,是不是这样子(示范)。

师:

大家发现啊,我们的生活中啊,除了我们的形体能够创造出优美的运动,我们的音乐中也还有大量的运动。

今天回家,去观察一下,我们家里有哪些运动,把这些运动方式和爸爸妈妈分享一下。

好吗?

生:

好。

师:

下课。

生:

起立,老师再见!

分析

 

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