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验规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2152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验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验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验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验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验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验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验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验规程.docx

《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验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验规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验规程.docx

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验规程

磁粉检测

(MagneticPowderTesing简称MT)

铁磁性材料在磁场中被磁化时,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或组织状态变化会使局部导磁率发生变化,亦即磁阻增大,从而使磁路中的磁通相应发生畸变:

一部分磁通直接穿越缺陷,一部分磁通在材料内部绕过缺陷,还有一部分磁通会离开材料表面,通过空气绕过缺陷再重新进入材料,因此在材料表面形成了漏磁场。

一般来说,表面裂纹越深,漏磁通越出材料表面的幅度越高,它们之间基本上呈线性关系。

在漏磁场处,由于磁力线出入材料表面而在缺陷两侧形成两极(S、N极),若在此表面上喷洒细小的铁磁性粉末时,表面漏磁场处能吸附磁粉形成磁痕,显示出缺陷形状,此即磁粉检测的基本原理。

漏磁场的形成:

应当明确的是:

由于有趋肤效应的存在,铁磁性材料中的磁通基本上集中在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因此磁粉检测技术只适用于检查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就一般情况而言,用交变磁场磁化的磁通有效透入深度(即检验深度)为1~2mm左右,而直流磁化时则约为3~4mm。

 

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验规程

1目的:

确保磁粉检测的质量活动所使用的磁轭式探伤仪性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购置和使用中的磁轭式探伤仪的校准和检定工作。

3引用标准

3.1《磁粉探伤机》(GB3721-83)

3.2《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94)

3.3《旋转磁场磁粉探伤方法》(ZBH24001-87)

3.4《钢铁材料的磁粉探伤方法》(ZBJ04006-87)

4职责

4.1应由分管副总师负责组织,并负责对校验报告的审批。

4.2由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或MTⅢ级人员负责并指导校验人员实施校验,并负责校验报告的审核。

4.3校验人员应由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或MTⅢ级人员提出,并由分管副总工程师批准。

校验人员应熟悉磁轭式探伤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本规程指定的引用标准,能正确按本规程方法进行校验工作,编制校验报告。

5校验用标准器具(应是计量部门校验检定合格的)

5.1兆欧表

5.2标准重力块:

4.5kg和18kg碳钢试块各一块,规格为300×300×厚mm(厚度按重量进行计算后确定)

5.3标准砝码:

500g6个,200g4个,100g2个。

5.4游标卡尺(≥200mm)

5.5磁场指示器(八角试块)

5.6指南针

6校验:

6.1磁头(探头)极距测定:

用游标卡尺进行测定并记录。

6.2探伤机各回路绝缘电阻的测定

6.2.1仪器电源一次回路绝缘电阻的测定

将兆欧表的一接线柱与探伤机电源输入端的相线(或零线)连接,另一接线柱与机体(控制箱)外壳连接,摇动兆欧表手柄,读出电源输入端(一次回路)的绝缘电阻并记录。

6.2.2磁头二次回路绝缘电阻的测定

将兆欧表的一接线柱与磁头的二次回路输入端的相线(或零线)连接,另一接线柱与磁头铁蕊(外壳)连接,摇动兆欧表手柄读出磁头的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并记录。

6.3整机对地的绝缘电阻的测定(应>ⅠMΩ)

将兆欧表的一接线柱分别与磁头的输入端相线(或零线)及电源的输入端的相线(或零线)连接,另一接线柱一大地连接,摇动兆欧表手柄,读出整机对地绝缘电阻并记录。

6.4提升力的测定

6.4.1交流电源探伤机的提升力测定

仪器连接交流电源、将磁头置于重量为4.5kg的碳钢试块上,在通电磁化的同时,提起探头,在探头能吸起试块的前提下,继续用砝码配重增加试块的重力,直至试块脱落(脱离磁头),此进试块与配重砝码的重量之和,即为仪器的提升力。

6.4.2直流电源探伤机的提升力测定

仪器与直流电源相接,并将磁头置于重量为18kg的碳钢试块上,其他过程与交流电源的提升力测定方法过程相同。

6.5磁场场强分布的测定

磁头在标准碳钢试块(重量试块上)上进行磁化时,将八角试块放置磁头极距中间,磁化同时,对八角试块上施加磁悬液,并缓慢转动八角试块(单项磁轭机必须转动,交叉式不须转动),使八角试块八个方向的人工刻槽出现最多的磁痕显

示时,则停止转动,此时八角试块上的人工刻槽磁痕显示方向则表示该磁头的场强分布情况,并将无显示方向记录。

7校验记录及报告

7.1校验记录

7.1.1校验人员应按记录表内容要求认真记录测定结果,记录复检人员应对记录结果进行复对,对不符合项应进行复核。

7.1.2校验人员应依据验收人标准或仪器制造厂提供的合格证保证的性能项目要求进行验收并做出验收评价结论。

7.1.3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或MTⅢ级人员应对校验不符合项进行复核监督,并对校验评价结论进行审核确认。

7.2校验报告

7.2.1校验报告应由校验人员编制,填写应认真规范、不得涂改,并对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客观性负责。

7.2.2校验报告应由负责的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或MTⅢ级人员审核,审核人应对报告结论的正确性负责。

7.2.3校验报告应由中心分管副总师负责批准,并对报告的有效性负责。

 

磁粉探伤仪操作规程

1CYE—2A电磁轭探伤仪操作规定

1.1将电源电缆的园形插头插入仪器三蕊电源插座,将电缆的单相插头插入电网配电板插座,接通仪器电源开关K1、ZD1红灯亮,表明此时电路已接通电源。

1.2将探头的五蕊园形插头插入仪器“交流输出”五蕊园形插座中。

1.3使探头和被探工件表面接触良好,按下探头上的充磁按钮K2、ZD2黄灯亮,表明接通电源。

1.4探头手把上照明灯ZD3的通断,由仪器面板上的开关K3控制,开关向上,表明接通电源。

1.5停止使用时,关断仪器电源开关K1及电网配电板上总开关。

1.6注意事项

1.6.1使用仪器时,一定要将探头和被探工件良好接触,才能按下充磁按钮K2,否则线圈中的电流会增大而烧坏熔断器,甚至损坏可控硅。

1.6.2若需要调节磁极间距时,将可调螺钉接到固定探头上,松动可调节上的螺形螺母,来改变磁极间距,然后将螺母旋紧才能工作。

1.6.3每次使用前,都应检查仪器是否漏电,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2CXX—3A旋转磁场探伤仪器操作规定

2.1将输出电缆线的两个插头分别插入相应的仪器“输出”插座和探头插座内,并把探头手把上的船形开关K2置于关(有色点的一端向上)的位置。

2.2使探头和被探工件表面接触良好(即探头上的四只小滚轮与被探工件表面有良好的接触),以接通探头手把上的船形开关K2(有色点的一端向下),充磁指示灯ZD1、2黄灯亮,表明工件已被磁化。

2.3仪器面板上的转换开关D3是分档调节激磁电流大小用。

如果电网电压较低或偏高,为保证探伤灵敏度,可适当调节转换开关,以得到大小合适的激磁电流。

“D”档的激磁电流最小,“IV”档的激磁电流最大。

在保证探伤灵敏度的前

提下,应尽量选用激磁电流最小的一档。

转换开关换档时,探头手把上的船形开关K2应置于“关”的位置。

2.4仪器停止使用时,应关断仪器的电源开关K1及电网配电板上的电源总开关。

2.5注意事项

2.5.1仪器使用前,应检查电源插座(电网配电板上)的接法是否符合要求,其中一只插孔应将地线接妥,另两只分别为220V的相线和零线。

2.5.2仪器通电时先认真检查仪器外壳是否带电,如果用普通试电笔检查发现仪器外壳带电,应拨掉仪器电源插头,待故障排除后,方可开机使用。

2.5.3仪器使用时,探头底部的四只小滚轮与被探工件表面应保持良好的接触,才能按下手把上的船形开关,此时探伤效果最好,否则,探头线圈中的电流会很大,可能损坏熔断保险丝或损坏可控硅。

2.5.4探伤灵敏度以的检验:

为达到预期探伤效果,在正式探伤前,首先要检验探伤灵敏度,具体方法步骤是:

将A-15/100A或A-30/100型试片的人工刻槽面对着被探工件表面放置,用透明胶带将试片粘牢。

然后移动探头,使标准试片在探头的中心部位磁化,喷洒磁悬液。

如果标准试片上的人工刻槽显示清晰完整,则表明探伤灵敏度及磁悬液的配制均符合要求。

 

磁粉检测安全防护

由于磁粉检测涉及电流、磁场、紫外线、铅蒸汽、溶剂和粉尘,操作有可能在高空、野外、水下或装过易燃易爆材料的球罐中,所以磁粉检测工作者必须掌握安全防护知识,既要安全地进行磁粉检测,又要保护自身不受伤害,避免设备和人身事故。

2.1紫外线的危害

(1)使用紫外灯时,人眼应避免直接注视紫外光源,防止造成眼球损伤。

应经常检查滤光板,不准有任何裂纹,因为320nm以下的短波紫外光对人的眼睛和皮肤都是有害的,有裂纹的滤光板应及时更换。

磁粉探伤人员在检验时应戴上相’应的防护眼镜。

(2)大多数紫外灯工作温度非常高,皮肤与其接触由于热和辐射而烧伤,这种烧伤非常疼痛而且愈合很慢。

但是应该强调,实践证明,只要正确进行安全防护,UV-A紫外线对人体是无害的.

2.2电气的危害

(1)设备接地绝缘电阻要符合标准要求,保证设备在无短路和接线无松动时使用,尤其使用水磁悬液时,绝缘不良会产生电击伤人。

(2)使用冲击电流法磁化时,不得用手接触高压电路,以防高压伤人。

(3)气压和液压部件失效时,也会引起伤害事故。

2.3材料的潜在危险

(1)磁悬液中的油基载液、荧光磁粉、润湿剂、防锈剂、消泡剂和溶剂等,作为一种组合物,并非是危险的化学品,但长期使用会除去皮肤中的天然油,引起皮肤的干裂,所以磁粉检测人员应戴防护手套,并避免磁悬液进入人的口腔和眼睛。

除了水以外,几乎所有化合物都会刺激眼睛,许多材料都会与口腔、喉和胃的组织起反应,所以应避免对溶剂蒸汽吸入过多;

(2)使用干法检测时,磁粉飘浮在空气中,检测区域应通风良好,避免吸入过多。

2.4磁粉检测系统的潜在危险

(1)使用通电法或触头法时,由于接触不良,与电接触部位有铁锈、氧化皮或触头带电时接触工件或离开工件,都会产生电弧打火,火星飞溅,会烧伤检测人员的眼睛、皮肤、还会烧伤工件、甚至会引起油磁悬液起火;

(2)为改善电接触,一般在磁化夹头上加装铅皮,如果接触不良或电流过大时,也会产生打火,使铅皮加热而产生有毒的铅蒸汽,铅蒸汽轻则使人头昏眼花,重则使人中毒,所以只有在通风良好时才使用铅接触头,并尽量避免产生电弧打火;

(3)磁化的工件和通电线圈周围都产生磁场,它会影响测磁仪器和机械手表的精度,所以不允许将仪器和手表置于强磁场附近。

2.5检测场所的潜在危险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常在高空、野外、水下或球罐中操作,磁粉检测人员必须首先知道这些特殊环境中有哪些特殊的安全要求,必须学会在这类场所检测时的安全知识,保护自身不受到伤害。

2.6磁粉检测系统与检测环境相互作用的潜在危险

(1)不要使用触头法和通电法检验装过易燃易爆材料的压力容器内壁焊缝。

由于产生电弧引起烧伤或着火,已发生过多起使探伤工作者被烧伤或丧生的事故。

(2)在附近有易燃易爆材料的场所,禁止使用触头法和通电法进行磁粉探伤。

(3)磁粉探伤使用低闪点油基载液时,在检测环境不允许有明火或火源。

如某工厂在探伤机附近进行焊接,由于焊接的火星飞落在低闪点煤油磁悬液槽中,引起着火,使整个探伤机烧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