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2222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4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x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xx县xxxx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25)和xx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适应xx县城镇和工业园区的发展需求,优化利用和合理配置城镇空间资源,指导园区合理高效的发展建设,特编制《xx县xxxx工业园(xx-xx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一)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实施);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号,2006.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建部令第七号、2010.13);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

(二)xx地方法规、文件

《xx省重点工业园区实施办法(暂行)》;

《xx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云政发[2004]号);

《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

《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三)其他现行法律法规、条例规范

《x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xx县“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xx县xxxx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25)》

《xx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5)》;

《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

第三条规划理念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构筑xx-xx工业园区的总体框架。

(二)立足大经济区域,分析xx-xx工业区在xx县以及昭通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科学确定其职能和发展规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工业园区规划服从于上位总体规划。

(三)注重工业园区的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从有利于生态发展的角度出发,构成有现代xx的工业园区风貌。

(四)规划体现市场运作原则,提高土地利用率,强调规划管理的规范化,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工业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第四条规划原则

(一)因地制宜与生态优先原则

规划在深入调查现状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统筹考虑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结合山水的自然肌理特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以体现规划区的山水文化品质,融山、水、城、林为一体。

(二)整体协调原则

从整体性出发,贯彻落实总体规划对规划区的相关要求,合理衔接周边区域的土地使用情况,创造功能配套、环境协调、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

本规划表现了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空间结构的具体要求,深化和落实了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绿地和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合理划分地块,确定通过各项规划控制指标,为综合开发和相关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三)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原则

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等控制性指标为刚性控制指标,其建筑形式、色彩等为弹性控制指标,规划采取刚性控制和弹性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土地使用的兼容性,以利于规划的实施。

遵循价值规律,适应市场变化需求,规划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用以适应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

(四)以人为本的原则

明确功能分区,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强化居住区与工业区的公共服务功能;完善人防工程、防灾等工程设施配建。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规划强调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以合理、集约、经济的利用土地资源为重点,提高土地开发的综合效益;同时,注重营造物质环境,通过沿河、沿路布置绿化和控制地块绿地率,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原则

统一规划,分期建设。

综合考虑区域近远期发展需要,整体规划用地功能与结构,合理布局;在此基础上,根据发展建设情况,分步实施,近远结合,前后衔接;既考虑近期建设的问题,又考虑远期发展的多种可能,使规划具有整体性、前瞻性和延续性。

第五条规划重点

(一)规划重点解决以下几点问题:

(二)对xx-xx工业园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处理好工业生产与生活服务的关系。

(三)合理利用xx流域的复杂的山地地形,结合华电电厂因地制宜布局主次干道,并考虑xx、xx工、建材、居住等的生产服务不同功能的空间单位规模要求。

(四)预留和规划好市政基础设施廊道,合理安排水、电、气等市政设施以及科学配套商业等基础服务设施。

(五)结合xx景观与山地绿化带打造具有山水xx的工业园区。

第六条规划范围

xx片区:

位于xx县xx乡乡场以西约1km。

规划区位于xx畔,北至小擢魁村,南跨白鸟村,东接xx村,规划范围涉及三个行政村。

规划用地面积389.46公顷。

xx片区:

位于xx县xx镇区以北约2km。

规划区位于xx河畔,北抵xx村,南至xx村、张基屯村,东跨xx村,西接xx村,规划范围涉及四个行政村。

规划总用地面积543.70公顷。

第七条规划成果

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分图图则和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构成,规划文本与分图图则两者配合使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八条规划作用

编制本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规划区实施城镇规划管理及在规划区内开展与城镇开发建设管理有关的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同时应符合国家及xx省其他有关法规要求。

第九条强制性和技术性内容

本文本中加粗字体及加下划线的部分以及分图图则的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限高、绿地率、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建车位、禁止机动车道开口路段以及公共绿地面积为强制性内容。

其他一般技术性内容可根据按法定程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按相关规定程序优化调整。

第二章功能规模与布局

第一十条功能定位

以xx和xx工为主体,配套建材、硫化工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工业聚集效应强的xx省xx工业园区。

第一十一条规模

(一)人口规模:

xx片区总人口为0.85万人,xx片区总人口为1.17万人。

(二)用地规模:

xx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389.46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为272.70公顷。

xx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43.70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为331.36公顷。

第一十二条规划结构

xx片区用地布局结构为“一心一园两组团”。

一心:

打造居住办公综合服务中心,为整个园区的提供服务。

一园:

是指华电发电厂产业园,为园区的核心。

两组团:

是指北部xx及配套工业片区和南部建材工业及配套片区两个组团。

xx片区用地布局结构为“一心三片多组团”。

一心:

是指居住办公综合服务中心,位于规划区西北部,为区域的门户。

三片:

是指南部xx及配套工业片区、东部xx工工业片区以及西部建材工业及配套片区,三个片区构成了整个工业园区。

多组团:

是指片区内形成不同的组团,包括物流、绿化等。

第一十三条用地布局

(一)xx片区

1、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主要布置在规划区东南部。

总用地面积为22.51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8.25%。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总用地面积为1.40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0.51%。

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3.13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1.15%。

商业设施用地2.2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0.81%,位于C01-2/01和C02-2/01地块。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0.9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0.34%,位于C05-3/01和B12/01地块。

4、公用设施用地

规划公用设施用地3.8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1.42%。

规划范围内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主要如下:

供应设施用地(U1),用地面积为1.38公顷;环境设施用地(U2),用地面积为1.28公顷;安全设施用地(U3),用地面积为1.22公顷。

在规划区中部布置一处水厂,位于B01-4/01地块,占地面积为1.38公顷。

保留三座变电站,分别位于A04-3/01、A05-4/01和B06-1/01地块,用地面积分别为0.20公顷、0.21公顷和0.27公顷。

在规划区中部规划布置一座一级消防站,位于A07-3/01地块,用地面积0.67公顷。

在规划区东南部布置一座污水厂,位于C04-2/01地块,用地面积0.87公顷。

5、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布置在规划区西部和北部,总用地面积为154.58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56.69%。

6、物流仓储用地

物流仓储用地布置在规划区西南部,总用地面积为10.81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3.96%。

7、绿地与广场用地

绿地与广场用地由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广场用地组成。

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32.5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11.94%。

1)、公园绿地

用地面积为15.80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5.79%。

2)、防护绿地

用地面积为16.2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5.97%。

3)、广场用地

广场用地0.48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0.18%。

8、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本规划区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总面积为43.8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16.07%,全部为城市道路用地。

(二)xx片区

1、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主要布置在规划区西北部。

总用地面积为22.02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6.65%。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总用地面积为2.71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0.82%。

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1.73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0.52%。

商业设施用地1.5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0.48%,位于B03-1/01地块。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0.1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0.04%,位于A01-3/01地块。

4、公用设施用地

规划公用设施用地8.6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2.60%。

规划范围内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主要如下:

供应设施用地(U1),用地面积为5.76公顷;环境设施用地(U2),用地面积为2.51公顷;安全设施用地(U3),用地面积为0.34公顷。

在规划区北部规划布置一座水厂位于A01-1/10地块,用地面积3.48公顷。

在规划区南部规划布置一座变电站,位于E04-1/01地块,用地面积为1.50公顷。

在规划区东部规划布置一座天然气门站,位于C08-3/01地块,用地面积0.52公顷。

在规划区北部规划布置一座垃圾转运站,位于A02-3/01地块,用地面积0.49公顷。

在规划区北部规划布置一座一级消防站,消防站服务建设用地范围为4-7平方公里,位于A04-1/01地块,用地面积0.34公顷。

在规划区南部布置一座污水厂,位于E03-2/01地块,用地面积2.02公顷。

在居住组团中心布置一座电信支局,位于B01-7/01地块,用地面积0.13公顷。

在居住组团中心布置一座邮政支局,位于B01-8/01地块,用地面积0.12公顷。

5、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布置在规划区东部和南部,总用地面积为198.22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58.82%。

6、物流仓储用地

物流仓储用地布置在规划区中南部,总用地面积为15.72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4.74%。

7、绿地与广场用地

绿地与广场用地由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广场用地组成。

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28.2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8.51%。

1)、公园绿地

用地面积为8.57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2.59%。

2)、防护绿地

用地面积为19.1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5.78%。

3)、广场用地

广场用地0.47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0.14%。

8、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本规划区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总面积为54.1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16.34%,全部为城市道路用地。

第三章土地利用控制

第一十四条土地使用指标控制

(一)土地使用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配建车位、禁止机动车道开口路段、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为强制性指标。

(二)土地使用对其它环境的要求、居住人口和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色彩要求为指导性指标,可视地块具体情况作为强制指标提出。

规划范围内各地块用地性质、容积率、兼容性等控制指标详见分图图则《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三)容积率

本规划容积率控制主要在参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考虑地块的用地性质、土地级差(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指标。

规划区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较高,工业用地与物流仓储用地容积率较低,其他用地适中。

本规划中容积率为上限指标(工业用地为下限):

居住用地控制在1.6;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控制在2.0,工业用地大于等于0.5.

(四)绿地率

本规划中绿地率为下限指标(工业用地为上限):

规划绿地率除了商业服务业设施控制在30%以上(工业用地绿地率控制在30%以下)。

(五)建筑密度

本规划中建筑密度为上限指标(工业用地为下限):

规划新区建筑密度控制在40%以下(工业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5%以上)。

(六)建筑限高

规划区域的建筑高度按照以下三类控制:

低层区——建筑高度控制在12米以下,主要是公用设施用地。

多层区——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主要是工业区、物流仓储区和居住区。

高层区——建筑高度控制在24米以下,主要位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第一十五条在对未进行地灾评估的区域实施建设和对已经进行地灾评估但稳定性、适宜性较弱的区域加以利用时,必须先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论证,确保安全为前提。

规划中的高压线走廊、地下管道等地段设置防护绿带,设置要求参照《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十六条“绿线”、“黄线”、“蓝线”、“红线”控制规划

规划范围内“红线、“绿线”、“黄线”、“蓝线”按照国家相关管理办法划定和控制。

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一十七条公共服务设施

(一)xx片区:

规划一座幼儿园,位于C01-3/01地块,用地面积0.34公顷。

(二)xx片区

规划一座幼儿园,位于B01-2/01地块,用地面积0.24公顷;

规划一座小学,位于B01-3/01地块,用地面积0.86公顷;

规划一座医院,位于B01-6/01地块,用地面积0.48公顷。

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

第一十八条本规划区内所有道路坐标、标高、半径等技术参数作为规划管理和下阶段设计的参考依据,规划管理应以最终通过论证的实际工程设计技术为准,并将其成果纳入控规动态维护中。

第一十九条对外交通规划

在规划区范围内对上层次规划的道路交通系统进行梳理,结合地形和用地现状,力求线路更加合理、高效、实际;为满足综合交通运输的要求,综合考虑过境路与主干道相连接。

第二十条城市道路网规划

道路网系统采用“自由式”与“方格网式”相结合的形式,形成沿河平行路与垂直路相交的路网格局。

第二十一条道路等级规划

规划区道路等级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步行道路四级。

主干路红线宽度为26米;次干路红线宽度为18米;支路红线宽度为12米。

步行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形式与宽度。

第二十二条道路横断面分幅

(一)主干路

26米的道路分幅:

26=2.5+10.5+10.5+2.5;

(二)次干路

18米的道路分幅:

18=2+7+7+2;

(三)支路

12米的道路分幅:

12=2+4+4+2;

第二十三条禁止机动车开口段

(一)限制机动车开口段:

道路交叉口路缘石半径的切点向主干路方向延伸50米,向次干路方向延伸30米,向支路方向延伸20米范围内,为限制机动车开口路段。

(二)路缘石半径:

主干道与主干道相交,路缘石半径一般为25米,但最小不应小于20米;主干道和次干道相交,路缘石半径为20米,但最小不应小于15米;次干道和次干道相交,路缘石半径为12~15米;次干道和支路相交,路缘石半径为5~15米。

第二十四条建筑退让道路控制边线

一般用地:

路幅宽度W≤15M,建筑退让道路控制边线2米;

路幅宽度15M<W≤25M,建筑退让道路控制边线3米;

路幅宽度25M<W≤35M,建筑退让道路控制边线5米。

工业用地与仓储用地:

路幅宽度W≤15M,建筑退让道路控制边线5米;

路幅宽度15M<W≤25M,建筑退让道路控制边线8米;

路幅宽度25M<W≤35M,建筑退让道路控制边线10米。

第二十五条步行系统规划

(一)人行横道:

主次干路交叉口、人流量较大的出入口附近必须设置人行横道。

一般路段按间距250-300米设置。

(二)盲道与残疾人通道:

生活性道路、公共活动场所的人行道必须设置人行盲道和无障碍通道。

第二十六条道路指标规划

xx片区规划道路总长度为23.29公里,道路网密度为8.53公里/平方公里。

xx片区规划道路总长度为31.91公里,道路网密度为9.64公里/平方公里。

第六章市政工程规划

第二十七条给水工程规划

(一)用水量预测

xx片区

预测规划区内日用水量为6.7万立方米/日。

xx片区

预测规划区内日用水量为7.3万立方米/日。

(二)给水管网规划

沿人行道敷设给水主干管,规划范围内给水管道呈环状敷设。

(三)消防用水

规划范围消防供水与园区供水共用一套管网系统。

第二十八条排水工程规划

(一)污水量预测及排水体制

根据规划区的用地性质,确定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为0.85;工业废水排放系数为0.80。

则xx片区污水量为1.5万立方米/日,xx片区污水量为2.1万立方米/日。

片区规划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二)污水管网规划

污水厂未建成投产前,生活污水要求分散就近作无害化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相关要求后排放。

工业污水需自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入规划区污水管网,汇入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三)雨水管网规划

雨水管沿道路布置,并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敷设,雨水支管采用围坊式布置,管道坡度同道路坡度。

雨水管渠的最小坡度应保证不低于规范要求的最小坡度。

(四)排水节能措施规划

鼓励和推广建立工业循环用水处理系统,提高水的利用率,建议采用污水厂出水作为中水回用系统水源。

第二十九条电力工程规划

(一)电力负荷预测

xx片区要求电源提供的负荷容量至少应为6.59万千瓦。

xx片区要求电源提供的负荷容量至少应为8.72万千瓦。

(二)电源

xx片区:

在xx片区规划区A04-3/01地块新建一110kV变电站,作为本规划区主电源,主变容量为2×50MVA,电源来自xx220KV变电站,规划两个35KV变电站,分别位于规划区A05-4/01地块,B06-1/01地块,变电容量为1×20MVA,电源来自xx110KV变电站。

xx片区:

在规划区E04-1/01地块新建一110kV变电站,作为本规划区主电源,主变容量为3×63MVA,电源来自xx新建220KV变电站,并与乌峰110KV变电站构成环状供电系统。

(三)10千伏配电网

规划区的10千伏配电所主要采用环网供电,根据地块负荷值及其分布组成环网,开环运行

1、配电所及开闭所:

对于居住及公建区,在适当位置结合建筑设10kV开闭所;对于工业区,由于规模及性质较难确定,故原则上以每个企业设独立的用户变电所,较集中的中小型企业可考虑统一设置10kV开闭所。

10千伏开闭所宜附设于公建内,不另占用地,采用无人值班式。

xx片区共设10kV开闭所9座,xx片区共设10kV开闭所11座,具体详见《电力电信工程规划图》。

2、配电线路:

规划区10千伏供配电干线全部沿规划道路采用电力浅沟方式敷设。

3、路灯供电:

规划区路灯采用独立的供电系统,10千伏路灯变配电室设置尽可能结合道路两侧建筑物,布置在室内。

低压线路采用电缆直埋的方式敷设。

(四)高压线走廊控制要求

110千伏高压走廊宽度按20—30米控制,35千伏高压走廊宽度按20米控制。

第三十条通信工程规划

(一)市话需求量预测

xx片区:

市话总需求量约1.8万门。

xx片区:

市话总需求量约2.0万门。

(二)电信工程规划

分别在xx、xx片区新建一个电信模块局,规划区电信工程由规划电信支局提供,实施电信“户线工程”,大力提高电话普及率。

(三)CATV电视系统规划

规划区CATV网络采用光纤环路,均采用地下通道敷设方式;CATV光缆与电信光缆同管敷设但不共用管孔;每条电信主管道预留3~6孔作为CATV线路、通讯线路、交通监控线路、宽带网络线路。

第三十一条燃气工程规划

(一)用气量预测

xx片区总用气量为0.0204万Nm3/d。

xx片区总用气量为0.028万Nm3/d。

(二)气源

规划区不另外新建配气站,燃气全由xx集镇、xx集镇供给。

(三)燃气管网

规划区内所有燃气管管网沿主次干道敷设,并形成环状供气,由柜式和箱式调压相结合的调压方式向居民和公建供气。

(四)燃气设施保护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配气站与周围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按10米控制,与重要公共建筑的最小水平净距按30米控制。

第三十二条环卫设施规划

(一)垃圾转运站

xx片区规划设置2座垃圾转运站,用地面积3900平方米,位于A04-2/01、B05-1/01地块;xx片区规划设置1座垃圾转运站,用地面积4878平方米,位于A02-3/01地块。

实施垃圾袋装化,垃圾的收集转运应有一套完善的体制,方便管理,安全运输。

(二)废物箱

商业大街设置间隔25~50米;交通干道设置间隔50~80米;一般道路设置间隔80~100米。

(三)公共厕所

按城镇道路人流量设置,流动人口密集的街道和商业居住区道路,间距为200~300米,一般街道间距不大于500~700米。

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

第三十三条各类绿地规划

(一)公园绿地

系统建设绿化广场和街头绿地;在各个地块之间,沿园区组团边界、河流两旁、道路两侧设置公园绿地、绿化带。

建设开放式滨河公园。

(二)防护绿地

规划在燃气站、变电站、垃圾转运站以及道路两侧等周围设置防护绿地。

规划在工业组团与居住组团之间设置20米宽的防护隔离带。

(三)广场

规划4个广场,位于xx片区C06-2/01地块,xx片区B01-9/01、B03-5/01、B04-1/01地块。

第八章城市设计导则

第三十四条园区形象定位

本规划通过对自然环境、地域文化xx的挖掘,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把xx县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山水格局xx的生态工业园区。

第三十五条园区空间轮廓

xx片区总体空间结构为“一心一园两组团”。

实行以低层、多层为主的空间发展模式,形成尺度宜人的具有xx县独特园区形态特征的整体园区意向;

xx片区总体空间结构为“一心三片多组团”。

“一心”是指居住办公综合服务中心;“三片”是指南部xx及配套工业片区、东部xx工工业片区以及西部建材工业及配套片区;“多组团”是指片区内形成不同的组团。

第三十六条节点控制

规划区控制两大节点,主要包括广场节点和绿地节点。

广场节点:

xx片区广场节点位于行政办公用地东侧,为编号C06-2/01地块;xx片区广场节点位于商业用地北侧,为编号B01-9/01地块,以广场结合办公管理建筑、商业建筑以及绿地展示工业园区现代风貌。

绿地节点:

主要位于河流两侧的公共绿地以及片区各个门户入口。

第三十七条开敞空间控制

本次规划根据地理条件及园区功能需要,规划了4个广场及多处街头绿地,形成有机分布的园区开敞空间系统。

第三十八条天际线控制

(一)通过控制地形制高点、山体背景和标志性建筑,形成富有傍山面水xx的、将自然融进园区的城市天际轮廓线。

(二)严格保留与控制地形制高点,进行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