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月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247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月考.docx

《高二语文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月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月考.docx

高二语文月考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二语文2011.12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伴随着势不可挡的能耗增长,再加上全社会对环保、节约和生态建设的迫切要求,绿色存储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成为必然的选择。

不断增长的存储能耗问题,只能通过创新的绿色存储技术才能有效解决。

绿色存储是指从环保节能的角度出发,用来设计生产能效更佳的存储产品、降低数据存储设备的功耗、提高存储设备性能的技术。

绿色存储技术的核心是设计运行温度更低的处理器和更有效率的系统,生产更低能耗的存储系统或组件,降低产品所产生的电子碳化合物。

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所有网络存储技术的能源效率,用最少的存储容量来满足业务的需求,从而消耗最低的能源。

以绿色理念为指导的存储系统最终是存储容量、性能、能耗三者的平衡。

绿色存储是一个系统设计方案,贯穿于整个存储设计过程。

包括存储系统的外部环境、存储架构、存储产品、存储技术、文件系统和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因素。

绿色存储技术更是包括磁盘和磁带系统设计制造、服务器连接、网络架构、文件服务和存储应用软件、重复数据删除、自动精简配置和基于磁带的备份等各个方面的存储技术。

目前,常用的绿色存储技术主要包括存储虚拟化、网络架构优化技术以及存储分层化管理等。

如今节能环保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许多组织和个人都在为绿色环保不断努力和无私奉献。

关于绿色存储技术的研究正成为整个信息通信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

各国政府纷纷牵头推动,厂商和研究机构也积极响应。

从2006年开始,在每年的全球存储行业的盛会SNW(storageNetworkWorld)大会上,绿色存储技术都是最大的热点。

在2007年,SNW大会更是倡议成立了以促进能源效率以及厂商间的技术交流,以便更大程度地降低因为数据存储带来的环境影响为目的的“绿色存储促进组织”,其成员囊括戴尔、惠普、lBM、微软、Sun等业界主流厂商。

他们相继推出了包括存储硬件和存储软件在内的节能、环保型的存储解决方案,用绿色存储构建绿色数据资源中心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必须和必然。

当然,绿色存储不仅仅是IT产品供应商的责任,也是终端用户的责任,每一个用户都应该意识到自己既是绿色存储的驱动者又是绿色存储的实践者,有责任有义务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作贡献。

在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以及在日益高涨的节能减排和环保至上的呼声下,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对节能减排和环保的研究。

绿色存储已是大势所趋。

创新的绿色存储技术,将有效帮助我们节省开支和降低能耗,提高管理效率,承载海量数据。

1.下列对“绿色存储”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的用途在于立足环保节能,设计生产能效更佳的存储产品、降低数据存储设备的功耗、提高存储设备性能。

B.就目前而言,常用的绿色存储技术主要包括存储虚拟化、网络架构优化技术以及存储分层化管理等。

C.绿色存储是一个包括存储系统的存储架构、存储产品、存储技术及文件系统和软件配置等因

素的设计方案。

D.提高网络存储技术的能源效率,以最少的存储容量满足业务需求,消耗最低的能源是绿色存储的最终目的。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势不可挡的能耗增长、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以及日益高涨的节能减排和环保至上的呼声,使绿色存储成为必然的选择。

B.设计运行温度更低的处理器和更有效率的系统,生产更低能耗的存储软件,降低产品产生的电子碳化合物是绿色存储技术的核心。

C.有关绿色存储技术的研究正成为整个信息通信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绿色存储技术是每年全球存储行业盛会SNW的最大热点。

D.数据存储带来的环境影响,降低了能源效率,滞后了厂商间的技术交流,“绿色存储促进组织”就是为改变这一现状而成立的。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绿色存储将重点研究存储容量,存储容量越大越好。

B.绿色存储是大势所趋,我国绿色存储如果滞后,IT产品供应商应负主要责任。

C.简言之,在环保理念下的低碳化、高利用率的存储就是文中所述的绿色存储。

D.使用了绿色存储技术的新一代电脑将价廉物美、省电省能、体积小而内存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

元符三年进士。

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

或指为生事,格不下。

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

禾曰:

“此国家安危之本也。

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

”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复劾经臣:

“怙宠弄权,夸炫朝列。

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

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②得与?

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衣裾落,上曰:

“正言碎朕衣矣。

”禾言:

“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

”言愈切,上变色曰:

“卿能如此,朕复何忧?

”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

“留以旌直臣。

”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

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

遇赦,得自便还里。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

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

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或谓其失对,禾曰:

“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

愿得分贤者罪。

”遂坐瓘党停官。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

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

王黼新得政,禾曰:

“安能出黼门下?

”力辞,改汝州。

辞益坚,曰:

“宁饿死。

”黼闻而衔之。

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

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

贯怒,归而谮之。

上曰:

“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

”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①辟雍:

太学名。

 ②宦寺:

宦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怙宠弄权,夸炫朝列  怙:

依仗B.国之重事,黜幽陟明  陟:

提升

C.愿亟窜之远方   窜:

放逐D.安得此不详语    详:

详细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3分)()

①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②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③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④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⑤辞益坚,曰:

“宁饿死。

”⑥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

B.童贯、黄经臣、卢航狼狈为奸,权倾朝野,士大夫都敢怒不敢言,陈禾挺身而出,先上书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国家危害严重。

C.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

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

D.王黼刚刚执掌大权时,陈禾对他十分鄙视,极力辞官,并表示宁愿饿死也不愿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

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

(5分)

译文:

                                                           

②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

贯怒,归而谮之。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11分)

送桂州严大夫

韩愈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8.颔联写出了桂州山水的哪些特征?

是怎样来写的?

(5分)

答: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忧劳可以兴国,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伶官传序》)

(2)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苏洵《六国论》)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4)战士军前半死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适《燕歌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骑自行车去拉萨

王奎山

罗西在送儿子上大学的一个星期之后,在晚报上刊登了征集驴友一起骑自行车去拉萨的启事。

罗西喜欢旅游,特别是喜爱骑自行车旅游。

罗西早就想骑自行车去拉萨了。

妻子问他,为什么要去拉萨?

罗西说,有人问一个登山家,你为什么要去登山?

登山家说,因为那座山在那里存在着。

罗西的妻子想了半天,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罗西。

罗西的启事登出来后,很快就收到了几个驴友的电话,表示愿意和罗西一起骑自行车去拉萨。

几个人还一起推举罗西为召集人。

罗西非常高兴,拟定了具体的计划,并且开始付诸行动。

罗西的妻子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

罗西的妻子知道这件事后,和罗西大吵大闹起来。

罗西的妻子说,儿子才刚刚考上大学,光本科就得四年,得花多少钱?

罗西说,儿子上大学的钱不是早就存在那里了么?

妻子说,读完本科还要读研究生,读完硕士还要读博士。

再说,读完博士还要找工作,还要结婚,还要买房,你想没想过,这些事得多少钱?

罗西笑了,说,结过婚还要生儿子呢,生了儿子还要生孙子呢,你累不累呀?

妻子说,我不跟你耍嘴皮子!

只要儿子大学没毕业,只要儿子工作没找好,房没买,婚没结,你休想离开这个家。

等儿子大学毕业找了工作,买了房,结了婚,你爱上哪上哪儿,你哪怕是去阿拉斯加呢,我也不拦你。

罗西哈哈地笑了,照你这样说,我一辈子不是卖给你啦?

妻子说,我还卖给你呢!

人家马丽早就住上了别墅,开上私家车了。

马丽是妻子闺中密友。

妻子还把双方的父母都叫到一起,说,你要走也中,咱先把婚离掉再说。

于是,骑自行车去拉萨的事只好泡汤。

这事本来就是罗西挑起来的。

罗西去不成,那几个驴友也一时有些泄气。

但驴友中的一个晚报社的首席记者叫杜平的,不服气,说,咱离了罗西就去不成拉萨了?

咱非去不行。

咱不但要去,还要搞得轰轰烈烈的。

于是,杜平接替了罗西,成了驴友们的头头。

杜平到底是晚报社的首席记者,懂得舆论的重要性。

驴友队出发那天,在世纪广场那里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连市委宣传部部长都到了场。

不仅如此,晚报特意辟出了专门的版面,刊登杜平撰写的旅途见闻的文章。

这个专栏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有的人甚至跑到报社说,我买晚报就是冲着这专栏的。

这个专栏在晚报上一直持续了半年多时间。

驴友队从拉萨回来之后,杜平还把那些文章汇集成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骑自行车去拉萨》。

再说罗西,不管怎么说,骑自行车去拉萨这件事是由罗西挑起来的。

没有罗西就没有驴友队的拉萨之行。

驴友队出发那天的欢送仪式,罗西是参加了的。

不仅参加了,还发了言。

罗西的发言十分简单。

只有短短的几句话。

罗西是这样说的:

骑自行车去拉萨,是我多年来的梦想。

今天,我的这个梦想,就要由你们付诸实施了。

我非常羡慕你们。

但是,我要说,只要我不死,我还活着,总有一天,我也要骑自行车去拉萨!

说罢,罗西的眼泪“哗哗”地流下来了。

罗西的话,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而且,从那天开始,罗西在家里该干啥干啥,但就是不说话,一句话也不说了。

妻子知道罗西在赌气,也不理他。

驴友队从拉萨凯旋归来的第二天,罗西失踪了。

罗西的妻子知道罗西肯定是去拉萨了,就找到罗西的爸爸,问怎么办?

罗西的爸爸说,还能怎么办,我权当是没有他这个儿子。

罗西的妻子问,找不找?

罗西的爸爸说,找个啥,不找!

我生的儿子我知道,王八蛋是个犟种,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于是,就不找。

谁也没有想到,罗西这一去竟是八年。

八年后,当罗西出现在家人面前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西藏人,头发胡子都很长,脸色也黑红,身上有一股浓烈的羊膻味儿。

那时,罗西的儿子已经念完了博士,并且已经娶妻生子。

罗西说,儿子,爸爸对不住你。

说这话的时候,罗西流出了眼泪。

没想到,儿子哈哈地笑了。

儿子说,爸爸,你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爸爸。

我要告诉你我的一个决定,等我的儿子考上大学以后,我也要骑自行车去拉萨!

说完这句话,罗西父子两个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妻子对罗西去拉萨的强烈反对,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着的保守观念——安于现状,不求探索,还能讲出充分的理由。

B.市委宣传部长也参加了欢送仪式,表明党的领导机关对民间自发旅游的重视和支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罗西去拉萨的决心变得愈发坚定。

C.罗西在欢送仪式上的简短讲话,表现了他对拉萨的向往和去拉萨的决心,也为后文他的失踪埋下伏笔。

D.八年后的罗西,已经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西藏人,这样的变化,表明了罗西已经在拉萨获得野性,回归了本源。

E.小说以罗西去拉萨为线索,穿起了准备去拉萨、去不成拉萨、送别人去拉萨、终于去拉萨等情节,构成了完整紧凑的故事。

(2)小说中写了驴友、晚报记者、晚报读者、儿子这些人对罗西“去拉萨”的态度,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3)主人公罗西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4)对于骑自行车去拉萨这种现象,诸如登山、漂流、环球航行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人类向自然挑战,也有人认为是人类向自身挑战,当然还有一些别的观点,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

(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引得春风度玉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一情形在1000多年后有了根本的改观。

光绪五年(1879年),新任帮办甘肃、新疆善后事宜的杨昌浚目睹了左宗棠在西北的所为,赋诗一首: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不仅是个军事家,他对于发展西北的经济也颇为关注。

鉴于甘肃“地气高冷,节候暑少寒多,物产甚稀,……民间无衣之苦,甚于无食”的状况,他建议广种棉田,以解决穿衣问题。

他认为甘肃凡是可种罂粟的向阳肥暖之地,都适宜种棉花。

于是,他不仅通令下属各地严禁种植罂粟,劝告农民广种棉花,还采购纺车织具,设立专门机构,雇请民妇来教习纺织,并刊行《种棉十要》及《棉书》,分行陕、甘两省,目的在于“拔恶卉而植嘉苗,为一举两得计也”,期望这些举措能“为甘省开万年之利”。

左宗棠在西北注意修河、治路,于沿河、沿路“广种榆柳”,“数年来陇中遍地修渠、治道、筑堡、栽树”。

尤其是植树绿化举措颇得后人称赞,他命令“自径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这些柳树“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被后人艳称为“左公柳”。

收复新疆之际,为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

这固然出于军事目的,却也具有开发大西北的用意。

他令张曜率军在哈密办屯垦、水利,垦得荒地19000余亩,获粮数千石。

他还善于因地制宜,依据新疆许多地方“可渔可牧,不必垦田种粟亦可足民”的特点,认为“西北之利,畜牧为大;而牧利又以羊为长,其毛可织,其皮可裘,肉可为粮,小民日用所必需用也,何必耕桑然后致富?

长民者因其所利而利之,则讲求牧务,多发羊种宜矣。

”这些主张对他后来率军收复新疆极为有利。

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西北,更是左宗棠的一大功绩。

同治七年(1868年),左宗棠在参与镇压捻军后抵西安,他为解决所部使用的军火从上海等地采办价值甚昂的问题,决定在西安设立机器局。

同治十一年,左宗棠进住陕甘总督任所,他将西安机器局的机器搬至兰州,创办了兰州机器局,以精通西洋枪炮制作的记名提督赖长为该局总办,并从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抽调了技术工人,主要生产枪、炮、子弹、炮弹。

兰州机器局的设立,既有镇压回民起义的用意,更有收复新疆之图,因为在该局创办前一年,俄国已派兵占据伊犁,左宗棠便在筹画收回伊犁时提出“精求枪炮”的主张。

很明显,他在兰州设局是为了实现这一主张。

光绪三年(1877年),赖长在兰州机器局内试制了一台织呢机,用甘肃所产羊毛织成一块绒布,呈送给左宗棠验看,受到了左宗棠的称赞。

于是,左宗棠打算从国外购买全套织呢机,他写信并附赖长所绘织机图给在上海的采办委员胡光墉,以甘肃羊毛、驼绒均易购取,煤也易得,只要有机器便省工力等由请他从德国访购织呢机器。

直到光绪五年,织呢机器才全部运至兰州。

织呢局正式开工,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在西北诞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创办兰州织呢局被左宗棠视为“气象更新”之举,高兴之余,他还费尽苦心就地取原料,想以成本低廉来抵制洋呢进口。

但是,兰州织呢局的生产并不像他预期的那样理想,所织成的呢绒品质很坏,几乎不能出售,品质上和价格上都比不上外国呢绒,即便把产品运到各通商口岸,也比从欧美输入呢绒要贵多了,再加上局中被安置了大批“干领薪俸”的冗员,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

左宗棠经营近代民用企业的这次尝试未能成功,但他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把机器生产率先引入西北,已是一个创举。

(摘编自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左宗棠设立兰州机器局,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意图,但“精求枪炮”的主张表明他更重视以武力收回被俄国军队占领的伊犁。

B.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还主张在新疆许多地方不必只是强调“耕桑然后致富”,还应该“讲求牧务,多发羊种”。

C.鉴于甘肃的气候特点,左宗棠建议首先解决穿衣问题,并通令下属各地禁植罂粟而改种棉花,最终收到一举两得之效。

D.赖长用试制的织绒机织成了一块绒布不仅受到左宗棠的称赞,还促使左宗棠委托胡光墉最终从国外购回了全套织呢机。

E.生产的呢绒品质不好,价格上比不上外国呢绒,再加上局中大批冗员消极怠工,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

(2)左宗棠“发展西北的经济”有哪些显著的具体成效?

请简要概括。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全文来看,第一段引用杨昌浚的诗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左宗棠在发展西北经济时,善于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率先引入先进生产技术。

在“善于”和“勇于”中你更认同哪种品质?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启示。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日本接连发生的大地震和核泄漏事件,正在考验着菅直人的政治能力,日本经济的现状也已如履薄冰,濒临崩溃的边缘。

C.只要3G用户双方同时拥有足够的带宽,就可让远隔几千里的人实现既能闻其声又能见其人的梦想,真可谓咫尺天涯。

D.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圆满落下帷幕,科林菲斯凭借在《国王的演讲》中的完美表演当仁不让地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

1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日前,省物价部门表示,将加强成品油市场的监测,强化价格的监督检查,对突破国家规定的价格和变相涨价,要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成品油市场的稳定。

B.访问英国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向莘莘学子深情地表露:

“我深爱的祖国年轻而又古老、自强不息而又历经磨难、珍惜传统而又开放兼容。

C.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D.由于恶劣天气影响了北约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北约方面请求美国战机在短期内继续承担在利比亚的空袭行动。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这个景象使很多初来乍到的中国旅行者很受震动,         ,        ,         ,

          ,         ,          ,方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两头失落。

①这倒是一个不难让人理解的理由②走到欧洲街道上东张西望、暗暗比较

③如果我们仅仅因历史过于厚重而失落了现代④看来事情并不是这样

⑤原本总以为我们拥有历史,人家拥有现代⑥但厚重的历史保存在哪里呢

A.②⑤④⑥①③B.②⑤⑥④③①C.⑤②④③①⑥D.⑤④③①⑥②

16.把下面一段文字组合成一个长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5分)

胸怀天下,壮志凌云,是中华民族志士共同的精神特质。

从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到毛泽东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不少名言都体现了这一特质。

改写:

                                                                    

17.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

要求句意连贯,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6分)

同样的风,不一样的感觉。

春风暖,给大地披上新绿,那是风对大地的抚慰;      ,

                 ,                 ;       ,                  ,               ;北风冷,给大地捎来洁白,那是风对大地的爱恋。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2010年某期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中,来自北京的一个叫马诺的女孩说:

“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此言一出,不仅使马诺赢得了“拜金女”的头衔,而且让她得到了众多女孩的声援。

此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