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2560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7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docx

最新版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MATLAB及仿真实验(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时域分析,包括典型响应、判断系统稳定性和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二、预习要点

1、系统的典型响应有哪些?

2、如何判断系统稳定性?

3、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有哪些?

三、实验方法

(一)四种典型响应

1、阶跃响应:

阶跃响应常用格式:

1、;其中可以为连续系统,也可为离散系统。

2、;表示时间范围0---Tn。

3、;表示时间范围向量T指定。

4、;可详细了解某段时间的输入、输出情况。

2、脉冲响应:

脉冲函数在数学上的精确定义:

其拉氏变换为:

所以脉冲响应即为传函的反拉氏变换。

脉冲响应函数常用格式:

①;

(二)分析系统稳定性

有以下三种方法:

1、利用pzmap绘制连续系统的零极点图;

2、利用tf2zp求出系统零极点;

3、利用roots求分母多项式的根来确定系统的极点

(三)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Matlab提供了求取连续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step、单位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零输入响应函数initial以及任意输入下的仿真函数lsim.

四、实验内容

(一)稳定性

1.系统传函为

,试判断其稳定性

2.用Matlab求出的极点。

%Matlab计算程序

num=[32546];den=[134272];G=tf(num,den);pzmap(G);p=roots(den)

运行结果:

p=

-1.7680+1.2673i

-1.7680-1.2673i

0.4176+1.1130i

0.4176-1.1130i

-0.2991

图1-1零极点分布图

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系统的2个极点具有正实部,故系统不稳定。

%求取极点

num=[122];den=[17352];p=roots(den)

运行结果:

p=

-6.6553

0.0327+0.8555i

0.0327-0.8555i

-0.4100

故的极点s1=-6.6553,s2=0.0327+0.8555i,

s3=0.0327-0.8555i,s4=-0.41

(二)阶跃响应

1.二阶系统

1)键入程序,观察并记录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计算系统的闭环根、阻尼比、无阻尼振荡频率,并记录

3)记录实际测取的峰值大小、峰值时间及过渡过程时间,并填表:

由图1-3及其相关理论知识可填下表:

=1.0472

实际值

理论值

峰值Cmax

1.35

1.3509

峰值时间tp

1.09

1.0472

过渡时间

ts

3.5

4.5

4)修改参数,分别实现和的响应曲线,并记录

5)修改参数,分别写出程序实现和的响应曲线,并记录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num=[10];den=[1210];step(num,den);

title('StepResponseofG(s)=10/(s^2+2s+10)');

图1-2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计算系统的闭环根、阻尼比、无阻尼振荡频率

num=[10];den=[1210];G=tf(num,den);

[wn,z,p]=damp(G)

运行结果:

wn=

3.1623

3.1623

z=

0.3162

0.3162

p=

-1.0000+3.0000i

-1.0000-3.0000i

由上面的计算结果得系统的闭环根s=-1±3i,阻尼比、无阻尼振荡频率

图1-3单位阶跃响应曲线(附峰值等参数)

第4)题:

%kosi=1阶跃响应曲线

wn=sqrt(10);

kosi=1;

G=tf([wn*wn],[12*kosi*wnwn*wn]);

step(G);

title('StepResponseofkosi=1');

%kosi=2的阶跃响应曲线

wn=sqrt(10);kosi=2;

G=tf([wn*wn],[12*kosi*wnwn*wn]);step(G);

title('StepResponseofkosi=2');

当wn不变时,由和的响应曲线可归纳:

①平稳性,由曲线看出,阻尼系数ζ↑,超调量↓,响应的振荡↓,平稳性好;反之,ζ↓,振荡↑,平稳性差。

②快速性,ζ↑,ts↑,快速性差;反之,ζ↓,ts↓;但ζ过小,系统响应的起始速度较快,但振荡强烈,影响系统稳定。

第5)题:

%wn1=0.5w0的阶跃响应曲线

w0=sqrt(10);kosi=1/sqrt(10);wn1=0.5*w0;

G=tf([wn1*wn1],[12*kosi*wn1wn1*wn1]);step(G);

title('StepResponseofwn1=0.5w0');

图1-6wn1=0.5w0的阶跃响应曲线

%wn2=2w0的阶跃响应曲线

w0=sqrt(10);kosi=1/sqrt(10);wn2=2*w0;

G=tf([wn2*wn2],[12*kosi*wn2wn2*wn2]);

step(G);

title('StepResponseofwn2=2w0');

图1-7wn2=2w0的阶跃响应曲线

由图1-6和图1-7得:

当ζ一定时,ωn↑,ts↓,所以当ζ一定时,ωn越大,快速性越好。

2.作出以下系统的阶跃响应,并与原系统响应曲线进行比较,作出相应的实验分析结果

(1),有系统零点的情况

(2),分子、分母多项式阶数相等

(3),分子多项式零次项为零

(4),原响应的微分,微分系数为1/10

%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比较

G0=tf([10],[1210]);G1=tf([210],[1210]);G2=tf([10.510],[1210]);

G3=tf([10.50],[1210]);G4=tf([10],[1210]);

step(G0,G1,G2,G3,G4);

gridon;

title('实验1.2StepResponse曲线比较');

图1-8各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比较

3.单位阶跃响应:

求该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在所得图形上加网格线和标题

%单位阶跃响应

G=tf([25],[1425]);

step(G);

gridon;

title('实验1.3StepResponseofG(s)=25/(s^2+4s+25)');

图1-9阶跃响应曲线

(三)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用Matlab求二阶系统和的峰值时间上升时间调整时间超调量。

%G1阶跃响应

G1=tf([120],[112120]);

step(G1);

gridon;

title('StepResponseofG1(s)=120/(s^2+12s+120)');

图1-10阶跃响应曲线

由图知=0.336s,=0.159s,=0.532s,超调量=12.7%

%G2单位阶跃响应

G2=tf([0.01],[10.0020.01]);

step(G2);

gridon;

title('StepResponseofG2(s)=0.01/(s^2+10.002s+0.01)');

图1-11阶跃响应曲线

实验二MATLAB及仿真实验(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利用计算机完成控制系统的根轨迹作图

2.了解控制系统根轨迹图的一般规律

3.利用根轨迹图进行系统分析

二预习要点

1.预习什么是系统根轨迹?

2.闭环系统根轨迹绘制规则。

三实验方法

(一)方法:

当系统中的开环增益k从0到变化时,闭环特征方程的根在复平面上的一组曲线为根轨迹。

设系统的开环传函为:

,则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根轨迹即是描述上面方程的根,随k变化在复平面的分布。

(二)MATLAB画根轨迹的函数常用格式:

利用Matlab绘制控制系统的根轨迹主要用pzmap,rlocus,rlocfind,sgrid函数。

1、零极点图绘制

❑[p,z]=pzmap(a,b,c,d):

返回状态空间描述系统的极点矢量和零点矢量,而不在屏幕上绘制出零极点图。

❑[p,z]=pzmap(num,den):

返回传递函数描述系统的极点矢量和零点矢量,而不在屏幕上绘制出零极点图。

❑pzmap(a,b,c,d)或pzmap(num,den):

不带输出参数项,则直接在s复平面上绘制出系统对应的零极点位置,极点用×表示,零点用o表示。

❑pzmap(p,z):

根据系统已知的零极点列向量或行向量直接在s复平面上绘制出对应的零极点位置,极点用×表示,零点用o表示。

2、根轨迹图绘制

❑rlocus(a,b,c,d)或者rlocus(num,den):

根据SISO开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模型和传递函数模型,直接在屏幕上绘制出系统的根轨迹图。

开环增益的值从零到无穷大变化。

❑rlocus(a,b,c,d,k)或rlocus(num,den,k):

通过指定开环增益k的变化范围来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图。

❑r=rlocus(num,den,k)或者[r,k]=rlocus(num,den):

不在屏幕上直接绘出系统的根轨迹图,而根据开环增益变化矢量k,返回闭环系统特征方程1+k*num(s)/den(s)=0的根r,它有length(k)行,length(den)-1列,每行对应某个k值时的所有闭环极点。

或者同时返回k与r。

❑若给出传递函数描述系统的分子项num为负,则利用rlocus函数绘制的是系统的零度根轨迹。

(正反馈系统或非最小相位系统)

3、rlocfind()函数

❑[k,p]=rlocfind(a,b,c,d)或者[k,p]=rlocfind(num,den)

它要求在屏幕上先已经绘制好有关的根轨迹图。

然后,此命令将产生一个光标以用来选择希望的闭环极点。

命令执行结果:

k为对应选择点处根轨迹开环增益;p为此点处的系统闭环特征根。

❑不带输出参数项[k,p]时,同样可以执行,只是此时只将k的值返回到缺省变量ans中。

4、sgrid()函数

❑sgrid:

在现存的屏幕根轨迹或零极点图上绘制出自然振荡频率wn、阻尼比矢量z对应的格线。

❑sgrid(‘new’):

是先清屏,再画格线。

❑sgrid(z,wn):

则绘制由用户指定的阻尼比矢量z、自然振荡频率wn的格线。

四实验内容

1.要求:

二、记录根轨迹的起点、终点与根轨迹的条数;

三、确定根轨迹的分离点与相应的根轨迹增益;

四、确定临界稳定时的根轨迹增益

%Matlab计算程序

z=[];p=[0-1-2];k=1;G=zpk(z,p,k);figure

(1);pzmap(G)

figure

(2);rlocus(G)

title('实验2.1所作曲线');

(a)由图2-2知,起点分别为0,-1,-2,终点为无穷远处,共三条根轨迹.

(b)结合图2-3和图2-5得分离点d=-0.4226,相应的根轨迹增益k=-0.3849.

(c)结合图2-3和图2-4得临界稳定时的根轨迹增益=6.01

图2-1零、极点分布图

图2-2根轨迹图

图2-3根轨迹图

(2)

%求临界稳定时的根轨迹增益Kgl

z=[];p=[0-1-2];k=1;G=zpk(z,p,k);

rlocus(G)

title('实验2.1临界稳定时的根轨迹增益Kgl');

[k,p]=rlocfind(G)

运行结果:

Selectapointinthegraphicswindow

selected_point=

0.0059+1.4130i

k=

6.0139

p=

-3.0013

0.0006+1.4155i

0.0006-1.4155i

图2-4根轨迹图(3)

%求取根轨迹的分离点与相应的根轨迹增益

z=[];p=[0-1-2];k=1;G=zpk(z,p,k);

rlocus(G)

title('实验2.1根轨迹的分离点与相应的根轨迹增益曲线图');

[k,p]=rlocfind(G)

运行结果:

Selectapointinthegraphicswindow

selected_point=

-0.4226

k=

0.3849

p=

-2.1547

-0.4227

-0.4226

图2-5根轨迹图(4)

2.

要求:

确定系统具有最大超调量时的根轨迹增益;

解:

当Kg=5.5时,系统具有最大超调量=3.89%,如图2-6所示。

%Matlab程序

num=5.5*[13];den=[120];G0=tf(num,den);G=feedback(G0,1,-1);step(G)

title('实验2.2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图2-6实验2.2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3.绘制下列各系统根轨迹图。

%Matlab计算程序

x1=[10];x2=[14];x3=[16];x4=[141];y1=conv(x1,x2);y2=conv(x3,x4);z=conv(y1,y2)

运行结果:

z=

11465106240

%绘制系统根轨迹图。

num=[124];den=[11465106240];G0=tf(num,den);

G=feedback(G0,1,-1);rlocus(G)

title('实验2.3系统根轨迹图');

图2-7系统根轨迹图

4.绘制下列各系统根轨迹图。

开环传递函数:

(1);

%Matlab计算程序

G=tf([10.2],[13.600]);

rlocus(G)

title('实验2.4开环系统G(s)H(s)=k(s+0.2)/[s^2(s+3.6)]根轨迹图');

(2)

%Matlab计算程序

x1=[10];x2=[10.5];x3=[10.610];

y=conv(x1,x2);

z=conv(x3,y)

运行结果

z=

1.00001.100010.30005.00000

%绘制系统根轨迹图

G=tf([1],[11.110.350]);

rlocus(G)

title('实验2.4开环系统G(s)H(s)=k/[s(s+0.5)(s^2+0.6s+10)]根轨迹图');

图2-8系统根轨迹图

图2-9系统根轨迹图

5.试绘制下面系统根轨迹图

%Matlab计算程序

z=[1416];r=roots(z)

运行结果:

r=

-2.0000+3.4641i

-2.0000-3.4641i

%绘制系统根轨迹图:

z=-1;p=[01-2.0000+3.4641i-2.0000-3.4641i];k=1;

G0=zpk(z,p,k);G=feedback(G0,1,-1);rlocus(G);

title('实验2.5所求系统根轨迹图');

图2-10系统根轨迹图

实验三MATLAB及仿真实验(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利用计算机作出开环系统的波特图

2.观察记录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3.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分析

二预习要点

1.预习Bode图和Nyquist图的画法;

2.映射定理的内容;

3.Nyquist稳定性判据内容。

三实验方法

1、奈奎斯特图(幅相频率特性图)

❑对于频率特性函数G(jw),给出w从负无穷到正无穷的一系列数值,分别求出Im(G(jw))和Re(G(jw))。

以Re(G(jw))为横坐标,Im(G(jw))为纵坐标绘制成为极坐标频率特性图。

MATLAB提供了函数nyquist()来绘制系统的极坐标图,其用法如下:

❑nyquist(a,b,c,d):

绘制出系统的一组Nyquist曲线,每条曲线相应于连续状态空间系统[a,b,c,d]的输入/输出组合对。

其中频率范围由函数自动选取,而且在响应快速变化的位置会自动采用更多取样点。

❑nyquist(a,b,c,d,iu):

可得到从系统第iu个输入到所有输出的极坐标图。

❑nyquist(num,den):

可绘制出以连续时间多项式传递函数表示的系统的极坐标图。

❑nyquist(a,b,c,d,iu,w)或nyquist(num,den,w):

可利用指定的角频率矢量绘制出系统的极坐标图。

❑当不带返回参数时,直接在屏幕上绘制出系统的极坐标图(图上用箭头表示w的变化方向,负无穷到正无穷)。

当带输出变量[re,im,w]引用函数时,可得到系统频率特性函数的实部re和虚部im及角频率点w矢量(为正的部分)。

可以用plot(re,im)绘制出对应w从负无穷到零变化的部分。

2、对数频率特性图(波特图)

对数频率特性图包括了对数幅频特性图和对数相频特性图。

横坐标为频率w,采用对数分度,单位为弧度/秒;纵坐标均匀分度,分别为幅值函数20lgA(w),以dB表示;相角,以度表示。

MATLAB提供了函数bode()来绘制系统的波特图,其用法如下:

❑bode(a,b,c,d,iu):

可得到从系统第iu个输入到所有输出的波特图。

bode(a,求取系统对数频率特性图(波特图):

bode()

求取系统奈奎斯特图(幅相曲线图或极坐标图):

nyquist()b,c,d):

自动绘制出系统的一组Bode图,它们是针对连续状态空间系统[a,b,c,d]的每个输入的Bode图。

其中频率范围由函数自动选取,而且在响应快速变化的位置会自动采用更多取样点。

❑bode(num,den):

可绘制出以连续时间多项式传递函数表示的系统的波特图。

❑bode(a,b,c,d,iu,w)或bode(num,den,w):

可利用指定的角频率矢量绘制出系统的波特图。

❑当带输出变量[mag,pha,w]或[mag,pha]引用函数时,可得到系统波特图相应的幅值mag、相角pha及角频率点w矢量或只是返回幅值与相角。

相角以度为单位,幅值可转换为分贝单位:

magdb=20×log10(mag)

四实验内容

1.用Matlab作Bode图.要求:

画出对应Bode图,并加标题.

(1)

(2)

%Matlab计算程序

sys=tf([25],[1425]);figure

(1);bode(sys);

title('实验3.1BodeDiagramofG(s)=25/(s^2+4s+25)');

图3-1Bode曲线图

%Matlab计算程序

sys=tf([91.89],[11.290]);

figure

(1);

bode(sys);

gridon;

title('实验3.1BodeDiagramofG(s)=9(s^2+0.2s+1)/[s(s^2+1.2s+9)]');

图3-2Bode曲线图

%Matlab计算程序(扩大坐标的Bode图)

sys=tf([91.89],[11.290]);w=logspace();figure

(1);bode(sys,w);gridon;

title('实验3.1BodeDiagramofG(s)=9(s^2+0.2s+1)/[s(s^2+1.2s+9)]');

图3-3Bode曲线图

2.用Matlab作Nyquist图.要求画对应Nyquist图,并加网格和标题.

%Matlab计算程序

sys=tf([1],[10.81]);

figure

(1);

nyquist(sys);

gridon;

title('实验3.2NyquistPlotofG(s)=1/(s^2+0.8s+1)');

图3-4Nyquist曲线图

3.典型二阶系统,试绘制取不同值时的Bode图。

取。

Matlab绘图程如3_3.m所示

图3-5Bode曲线簇

4.某开环传函为:

,试绘制系统的Nyquist曲线,并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最后求出闭环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绘制系统的Nyquist曲线

z=[];

p=[-52];

k=50;

sys=zpk(z,p,k);

figure

(1);

nyquist(sys);

gridon;

title('实验3.4NyquistPlotofG(s)=50/[(s+5)(s-2)]');

图3-6Nuquist曲线图

%闭环系统单位脉冲响应

z=[];p=[-52];k=50;sys=zpk(z,p,k);sys2=feedback(sys,1,-1);impulse(sys2)

gridon;

title('实验3.4闭环ImpulseResponseofG(s)=50/[(s+5)(s-2)]');

图3-7闭环系统脉冲响应曲线图

5.

%作波特曲线图

kosi1=2;kosi2=1;kosi3=0.5;kosi4=0.1;

num=0.01;den1=[0.010.2*kosi11];den2=[0.010.2*kosi21];

den3=[0.010.2*kosi31];den4=[0.010.2*kosi41];

G1=tf(num,den1);G2=tf(num,den2);

G3=tf(num,den3);G4=tf(num,den4);

bode(G1,G2,G3,G4);gridon;

title('实验3.5G(s)波特曲线簇');

图3-8Bode曲线簇

6.,要求:

(a)作波特图

(b)由稳定裕度命令计算系统的稳定裕度和,并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c)在图上作近似折线特性,与原准确特性相比

(a)

%作波特图

G=zpk([],[0-100-10],31.6);bode(G);gridon;

title('实验3.6G(s)=31.6/[s(0.01s+1)(0.1s+1)]Bode曲线图');

图3-9Bode曲线图

%计算系统的稳定裕度和

G=zpk([],[0-100-10],31.6);margin(G);gridon;

图3-10Bode曲线图

由图3-10得系统的稳定裕度=70.8dB,=89.8

7.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

其中:

(1)

(2)

要求:

(a)作波特图,并将曲线保持进行比较

(b)分别计算两个系统的稳定裕度值,然后作性能比较

(a)

%Matlab计算程序

Gc1=tf([1],[1]);Gc2=tf([1],[110]);G=tf([1],[110]);G11=series(Gc1,G);G22=series(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