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2864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8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docx

GRE1520高分经验分享

超级详细的GRE准备计划(转自寄托天下)

$0总论

众所周知,GRE是比较难的英语考试,有人甚至冠之“GodReadEnglish”之名。

而对于重要的、难的考试,各种教材、教辅也必定络绎不绝——典型例子:

高考——30年前,刚恢复高考,我们的父辈们曾感叹没有资料复习;而各位gter们必定知道,我们高考复习时,不是没有资料,而是到处都是资料不知选哪本。

现在反观gre,不也是?

若想求多,不妨看看这个帖子:

,虽然已经很多了,但恐怕还是无法称之为“全”。

由此可见,GRE资料之多了。

初学者往往眼花缭乱——妈呀,这么多资料,这么多考试要准备的内容,我到底怎么办呢?

考试有时如同战场,兵法有云:

“兵不在多,贵于精”,以我观之,GRE亦然。

这么多资料,其实内容大致相仿(只不过编排、顺序上可能有所出入),与其看得眼花缭乱,不如“攻其一点,不记其余”——选,且只选几本书,把它们做熟,孰到“忘记”为止(关于“熟到‘忘记’”这个境界,下文中有多出处会详细阐述)。

于是,初学者可能会立即想到3个问题:

1.如何证明你的话——只做熟几本书就行——是对的

2.假设你的话是对的,那么到底选哪几本书

3.假设1.和2.都是对的,那么需要多少时间?

下面,我来一一解答之。

1.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所有的教材,内容都大致相仿。

理由:

目前所有真题资料由且只由3部分组成:

ETS自己给出的No.题、90-99国内题、前辈记录并流传下来的2000-2010国内真题;而GRE考试,已经有这么多真题在了,你若再去做非ETS出的模拟题,意义也不大,各出版社深谙此理,因此市场上鲜见GRE非ETS出的模拟题的书。

据上述两步,便可证明“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所有的教材,内容都大致相仿”的正确性。

好,既然都差不多,那你为何还要做这么多书,走马观花呢?

不如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好好地做好、做熟、做得“忘记”我之后说的几本书。

一句话——兵不在多,贵于精。

2.具体的书名在后面各章节到来时会具体介绍,都是经过本人实践的。

我的记忆力差得可以(某些方面的愚笨,甚至可以和郭靖大侠想“媲美”了),且开始准备G时还是一边工作一边准备的,时间严重不足。

我用了这些书,尚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更不用说大多数记忆力远胜于我、是在校生的gter们了。

重复上面那句话——兵不在多,贵于精。

3.我们可以这么考虑:

学习英语的总时间T=(天数n)*(每天所花的时间t)。

如果,我们希望能缩短天数n,那么在总时间T一定的情况下,就只能提高每天所花的时间t了。

现在,同学们应该能明白这么个常见的“怪”现象了吧:

为何有时一个英语基础和你差不多甚至比你差的人,可以在短短一个月内突飞猛进,英语“突然”超过你?

因为,常人每天可能只花1小时在英语上,但他每天花10个小时,那么他的1天就能顶你10天了,一个月,相当于你学将近1年!

你当然比不过他。

且,别忘了,你学1年的话,战线拖得这么长,到最后难免把前面的都忘记,而他一个月,忘记程度一般要远低于你。

这,就是所谓的“速成”——提高每天所花时间,从而减少以天数计算的时间!

同理,准备GRE的开始阶段,我们也该用这种多时间集中突破各个单项的方法,依次逐个突破:

单词关、类比类反关、填空关和阅读关。

我知道,大部分人是平均化复习的:

每天词汇、填空、阅读一起复习。

个人认为这么不好。

打仗时,我们都知道,当敌人很强大,用兵的诀窍就是:

将敌人分割开来,然后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毛泽东打仗的精髓啊,呵呵)。

为何要这样?

因为,打掉一块敌人,敌人的攻击力就少一块,打到后面敌人攻击力越来越弱,意味着我方越来越能保存自己实力了(打过红警、星际、魔兽等战略游戏的男生,对此该是深有体会的)。

打仗如此,GRE亦然——你若平均化复习,则精力分散。

不如集中突破各个单项——突破一个,GRE对你的“威胁”就少一份。

有人会问,集中突破某个单项后会不会忘记?

那我告诉你,遗忘是必然的。

但你只要好好按照我后面的方法集中突破,你的遗忘速度会较慢。

因为,人对一件事的印象只要足够深刻,这件事就很难被忘记。

典型例子是,女人很难忘记自己分娩时的痛苦;我们每个人也往往记得自己取得某个巨大成绩时的喜悦。

为何?

就是因为这些事给我们大脑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

一句话概括一下这段——集中兵力,各个突破,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好了,上述3问题回答完了,在此,再啰嗦一句,请同学们再回顾一下这两句精髓:

3兵不在多,贵于精。

集中兵力,各个突破,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关于具体书籍,我后面会详细介绍(尤其推荐软件:

LastToolforGREWords);关于具体的各个突破的时间,这里我就先讲一下:

每天花应该至少10小时在这个单项上,具体可依次分为:

词汇、类比类反、填空、阅读。

记住,每天至少10小时。

或许你会吃惊,但我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10小时根本不算什么。

在4月,我时间实在来不及,于是辞了工作,回家专心复习。

但6.12就要考试了,紧迫的压力,逼迫我发疯地学习。

我曾有连续5天每天背20小时单词的记录(吃饭、上厕所、睡觉等加在一起4小时)。

看到这,肯定有人会笑,认为这么做效率低,还伤身体,没意义。

那我告诉你,我体质一般,但这么做非但没伤身,还把我精神调了起来,后来越发有活力;至于效率,我承认,效率确实不算高。

但你没有没想过,这么可以极大极大地鼓舞士气、提高自信。

经历过这些后,你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可能焕然一新——我每天20小时、连续5天都经历过了,还怕什么GRE,怕什么痛苦困难?

且,每天这么大量集中式突破的收获是巨大的,尤其在单词和填空方面(后面会具体讲)。

在总论的最后,再次啰嗦一下我整个准备GRE的精髓(呵呵,多看了你就自然不会忘记,人大脑的记忆诀窍就在于反复):

兵不在多,贵于精。

集中兵力,各个突破,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1.0Verbal概论=

中国学生都知道,对我们而言,相比之下,Quantitive要比Verbal简单得多。

因此,整个GRE分数的重中之重就是Verbal——同时,也是我们最痛苦甚至绝望的地方。

兵法有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攻克这一难关,势必先了解Verbal的要点——它到底难在什么地方?

哪部分最难?

我复习要熟练到什么程度?

下面逐一做解释。

Verbal之所以难,最主要的就是它的词汇量巨大且复杂。

相比之下,我们4、6级考的词汇都显得小儿科了,都是普通常用的词汇;而GRE词汇很多是学术性的“高级”词汇——你去看看美国人写的评论性文章(可参见路透网),里面很多都是GRE词汇(现在有种说法,“GRE词汇只有在考试中才碰到,背了没用”,对此本人是强烈驳斥的);第二,类比类反对词汇的准确性要求很高,这意味着,你必须对词汇精确理解,而不能只是大概记个意思;第三,Verbal部分需要很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填空、阅读里面随处可见复杂句式,填空中还要求能精确理解并且要有较好逻辑推断能力。

GRE哪部分最难呢?

众说纷纭,但一般不会有人说类比类反最难。

我个人感觉,阅读最难、填空其次、类比再次、类反最简单。

在单词、句式关过后,阅读主要难在时间不够(你若基础可以,给你半小时做阅读,多半也能做得不错。

可惜真正考场上,留给阅读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7分钟);填空个人感觉还是比较简单的(可能是我理科生逻辑较好的关系),具体见$2.2填空部分;类反类比嘛,不用多说了,你单词背得如何,这便真功夫了。

但凡看过金庸小说,应知其中武学的精髓:

无招胜有招——意指武艺练到最高境界,所有的招式、规律就会全“忘”了,只留下了最基本的条件反射式的本能反应,这也就是达到了“无招”的境界。

初学GRE者往往会有这么个感觉:

一些词一看就知道是“GRE词汇”,一些文章一看就知道是“GRE难度的文章”。

这些,便是你大脑不经意间留下的“招式”,这说明你对单词、文章的掌握还不够。

你必须反复背、反复背,直到看所谓的“GRE词汇”和4、6级词汇没什么区别,读所谓“GRE文章”如同4、6级文章一样流畅,那就达到“无招”的境界了——这些东西对你太过熟悉,都已经成为你自己的、条件反射式的本能反应了,已经不需要再经过大脑刻意的联想去总结出所谓的“规律”、“招式”了——也就是说,把单词背得都“忘记”了。

典型的例子,比如teacher这个词,你看了还会去“想”意思、想什么级别的词汇么?

为何你不会想?

因为从小太大见得太多了,已经条件反射了嘛!

GRE单词要背到“忘记”需多少遍呢?

这个引人而异,但一般应该不少于15遍的(我个人,背了大概有25-35遍)。

同理,你复习时的题目,也应该反复做,做到“忘记”为止(不过,我个人对题目还没达到这个境界,也都只做了3-5遍)。

$1.1单词背诵方法

市场上好多词汇书——红宝、蓝宝(寄托)、高频等等。

个人感觉,要且只要背熟红宝足矣。

碰到新单词,是没办法的,任何一本书都难以合理地说,他的“预测”有多么多么准确(至于红宝后面的“预测词汇”嘛,呵呵,直接撕了吧)。

那么,红宝应该背到什么程度?

尽量达到前文所说的“忘记”、“无招”的程度。

个人认为,对大部分同学而言,红宝背的遍数低于10遍,是较难V550+的;低于3遍,很可能就350-(当然,有些基础特好或运气特好的同学另当别论)。

需要注意的是,红高后面的“最新词汇”也是需要大家背诵的,请务必重视!

看到这,肯定有同学害怕了——妈呀,背1遍已经很困难了,要背几十遍,那不是要我命?

呵呵,别急,下面2点足够打消你的恐惧。

其一,根据人的记忆规律,第一遍背和第二、三、n遍背(n>=4)的速度是完全不同的。

前3遍,往往很缓慢也很痛苦;而一般从第4遍开始,就“舒服”多了;如果你能背到10遍以上的话,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你会发现,背单词就像割草般简单。

典型例子:

大多人都会有小学1年级时被数学老师逼着做100道100以内加法的“恐怖”回忆,但若让你现在做100道100以内的加法你会怎么想?

“这么幼稚?

这么简单的题,有什么好做的?

”是不是?

为何会这么想?

一方面是你学的东西多了,你可以“居高临下”于100以内的加法,另一方面,因为你实在对100以内的数太过太过熟悉了,你可能都不需要像1年级小学生般去一位一位加,而是直接能背出来了(比如,35+15,很多人能直接背出50这个答案,而不是真的“加”出来)——这,就是大脑对熟练度反映的一个典型例子。

同理,红宝你背到10遍后,也会发现,背单词像100以内加法般这么简单。

其二,在此我要着重推荐一下自己编宝贝软件了(先别急着丢鸡蛋,看下去再丢也不迟):

LastToolForGREWords。

这个软件以红宝2007版为基础,可以极大极大提高你背单词的效率。

我们背红宝久了,往往容易产生位置联想——比如,看到bibliophile这个词,就马上知道下面一个词是"bicker,为小事争吵"。

但是,如果在阅读里一下子看到了"bicker",由于前面没有bibliophile,则会一下子反应不出意思——对这个问题,大部分同学是通过买本GRE逆序或者乱序(也称《绿宝》)来尝试解决的。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等逆序或乱序背久了,也会产生联想?

我在复习时,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产生了:

编一个软件,可以实现任意无数次排序以便彻底独立背诵GRE词汇的想法(顺便说一句,新东方乱序《绿宝》竟然要卖将近60元,实在无语。

我这个软件,可以产生出无数本完全不同的《绿宝》),且,你可以任意指定序号从start到end的单词,让程序进行乱序编排;另一方面,红宝的中文解释很多都太过简单、模糊,而由于GRE考试对词汇的精确性要求,导致我们若光背中文无法做到精确理解,于是必须在看中文意思的同时也看英英解释。

这样就会出问题:

难道每个单词都要既背中译,又背英英?

这显然工作量太大了。

据此,我在软件里对红宝很多解释做了修改——这些修改都是利用英英意而针对中文意修改的,让中文意变得更加精确。

如此一来,只要背其中的中文解释,你也可以做到精确理解单词了(毕竟对大部分国人来说,对中文的理解、记忆水平是远胜于英语的,因此软件中断然将中译求精而舍去英译,抓住最主要的)。

红宝核心部分几乎每个词我都查过字典,核对过,基本能保证准确。

我自己这条路走得真的太苦太苦(上文所说的每天20小时复习,很多时间就是用在查字典、精确修改红宝中文意思上面的),实在不希望后人重蹈覆辙,于是将成果发出,希望能大大提高大家背单词的效率。

关于本软件的具体使用和功效,请下载后参看使用说明。

关于此软件最后再说一下:

1、软件是我自己编的,因此完全不用担心什么病毒。

2、欢迎转载,希望能为所有中国gter们做些微薄贡献,造福后人。

3、由于当时时间紧迫,就只做了核心词汇部分41个list的6192个单词;且,虽制作良苦,但恐仍有错误,望大家不吝指出。

4、虽然我们年龄、专业不同,但毕竟大家都曾为或将要为GRE付出、流泪、喜悦、感叹,实在希望为后人做些真正、务实的贡献。

因此,反对任何“聪明人士”将本软件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在软件出来后,曾有“聪明人士”联系我,希望合作,进一步开发成商业软件。

在此,借寄托平台,我想说一声:

请真正为中国准备留学的学生做些实事,真正体会他们“痛苦并快乐着,流泪并幸福着”的高尚精神,别满脑子只想着钱、只想着和现今中国主流社会的浮华尘世同流合污)。

对于背单词,整体而言,我的建议是:

第一遍时,一个月内背光51个list(预测词汇不要)。

我知道,很多人用杨鹏17天,但这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一些记忆力普通的同学,可能就困难。

但我想,30天应该问题不大的——平均每天1.7个list,就算单词,也就150*1.7=255个左右,更何况,后面的“最新词汇”部分每个list只有120左右的单词。

第一遍,具体方法是:

1、对着红宝,以2页(就是1面)为单位,通读,然后回看本页;再通读、再回看;如此循环3次(注意,第一遍背时可忽略红包里的【反义】、【辨析】、【形近】等,但是【例句】、【记忆方法】这2个,一定一定要看,切记切记!

)。

2、第4次回看时,看看哪些还不熟悉,做出标记(千万记得做标记,极为重要。

我个人用打勾为标记,勾越多,说明越难)。

3、标记做好后,对着标出的词,再认真复习1遍(一定要用心看哦,不是看过就算了的那种看),然后果断翻页(不管有没有记住)。

请注意,每2页(就是1面)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0分钟内。

这样,一个list平均6面的话,1小时就能搞定了。

很多人做不到,不是因为记忆力差,而是因为习惯问题——不习惯10分钟内在单词没完全记住的情况下就翻页。

刚开始,你可能会感觉10分钟不够,但请你也坚持下去(没背出的后面复习时可背),大概10个list后,就能习惯了。

4、如此,过了大约1小时,整个list结束。

请你从第一面开始,以面为单位,把所有标出的词复习,直到背出。

5、打开LastToolforGREWords(下面简称"LTGW"),用sheet1正常顺序背这个list。

要注意的是,由于LTGW里很多中文解释我是自己修改过的,改的更加精确,因此和红宝上的可能不同(但一般只是更加精确,极少有大相径庭的情况)。

上述1-5,整个list的过程,大约耗时2-2.5小时。

不过,请注意,每天再背新词前,请先复习前1天、3天、4天背的5个list的老词,并且同样要用符号标出来(注意和背新单词时的难词符号区别开,我个人旧词复习用圈,圈越多表示越难)。

复习中,你99.99%会受到致命打击:

呜呼,昨天还背得很熟的单词,怎么今天一看这么眼生!

这很正常,因为你才第一遍,属于连“招”都还没记住(这倒是真的“无”招),怎可能熟?

熟是要在反复复习之后才练就的;而最高境界的“无招胜有招”说穿了就是“熟透了”的结果。

如此,1个月,便能背光51个list。

之后,每天4个list,将红宝再过一遍(这样就是第2遍了)。

注意的是,每天背前还是要复习前1、3天的总共8个list的老词(由于词汇量较多了,我自己就只安排了2轮,时间够的同学也可再复习前4天的老词)

第3遍时,就可以用LTGW中sheet2——随机测试界面了。

以每个list为单元,进行随机测试(软件具体操作方法,帮助里有,这里不再叙述),以每天4-6个list为准。

这遍由于你原本记忆中的单词顺序会被彻底打乱,因此极可能不习惯,速度会较慢。

对此请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心急。

注意,LTGW只有核心词汇41个list、6192个词汇,还有1323个“最新词汇”没有被收入进去,当背完核心词汇后,请按红宝背“最新词汇”,下同,不再解释。

第4-5遍,每天5-8个list,在LTGW进行随机测试。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你不必再以1个list为一个单元了,完全可以几个list放一起做为1个单元进行随即乱序测试。

另一方面,请翻看你的红宝书,把前几遍背诵时忽略的【反义】、【辨析】、【形近】等也看一看(不需要精确记忆,但确实需要看一看的,尤其是【反义】)。

第6-7遍,每天10个list,LTGW随机测试。

第8-9遍,每天20个list,LTGW随机测试。

第10-n遍(n>=11),每天51个list(全书背诵),LTGW随机测试(到后来,大概只要7-8小时,就可以完成一次全书背诵)。

在通看上述具体方法后,请注意以下几点:

1、上述方法只是给每天抽出8-10小时左右的同学的一个参考。

个人认为,每天10小时是必须的,我自己做的时候,是每天15-20来“肉搏”的。

背诵的速度会随着背诵遍数的增加而增加,人身的痛苦度会随着遍数的增加而显著减少:

第1-3遍时,很慢极痛苦;从第4遍起,较快较痛苦;第8遍起很快较开心;第10遍起,极快极开心(如果你能够背20遍以上,心中多半会油然升起一种变态的狂喜和成就感——老子原来是超人,老子真TM厉害!

)。

2、联系前面Verbal概论里的第2句精髓:

“集中兵力,各个突破,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我们在背前3遍单词时,建议把GRE的100%时间花在单词上(每天一般应该至少10小时背单词);从第4遍开始,你就可以逐步降低花在单词上的时间的比率了;最后“第10-n(n>=11)遍”的意思是,到后期,你可以隔几天,全书过1遍(在第10遍,过一遍要10小时左右;到了大约20遍,就可以有7-8小时的速度了),不是让你真的天天花这么多时间背单词哦。

3、请注意,当你达到10遍——即一天可过1遍全书的境界时,你就可以反复循环第4-10遍背单词的过程了。

因为,单词必须天天背(直背到你考试前一晚),但不必天天花10小时这么多时间去背词。

因此,你可以在熟练的基础上,每天背几个list,不断循环,以防忘记。

根据我的经验,达到这种境界后,每天最多花2小时背单词就够。

4、请注意,当你达到10遍——即一天可过1遍全书的境界时,也就是你该常识“忘记”的时候了。

请尽量别用任何联想、拆分、形音等记忆方法,而是靠自己的直觉、条件反射去“记”单词。

对于武学,大多数人认为练武功最难的一关是把招式全学会、路数都记住。

但其实,最难的,恰恰是最后把已经记熟的招式全“忘记”这关。

GRE词汇也是如此——记单词难,“忘”单词更难!

要把自己所有长期累积下来的、帮助记忆的法则全忘记,而只留下单词意思之本质,并靠条件反射出来,是何等的境界!

华罗庚曾说,读书的高深境界是把一本书读成一张纸,最后完全读得“没了”,说的应该也就是这个从“有招”到“少招”最后到“无招”逐步过渡的意思了。

$1.2如何快速提高阅读写作“内功”

普通方法,无异于多读。

但GRE考试,毕竟效率很重要。

在此,推荐一本事半功倍的书——杨鹏的《GRE&GMAT阅读难句教程》。

此书可谓GRE语言之集大成。

我知道,很多同学都用过此书,问题是对它持什么态度。

大部分人只求快速读掉它,以过掉GRE阅读文章中难句(式)这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个人更认为,不但要读之,对有些句子,更应该模仿写之。

很多句子的结构句式超好,为何不模仿着写写呢?

别忘了,GRE还有AW考试哦。

另,通过里面的一些分析,你能发现很多逻辑推断的方法,这是大大有利于填空题的。

很多人说,《难句》读得过熟会不利于最后的模考,影响“感觉”。

这个大家大可不必担心。

毕竟,我们做这些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真正的GRE考试,而我们知道,GRE考试的填空、阅读等部分是从来不会出同样题的(现在类比类反也极少出同样题),因此最重要的是真正的水平、真正的实力。

那么所谓水平、实力到底是通过什么体现的呢?

是通过模拟考时的所谓“感觉”、成绩,还是通过你真正的阅读功力?

显然是后者。

而《难句》就是能帮你短时间内大大提高阅读“内力”的优秀教材。

《难句》虽然只是本很薄的书,但若修炼此书为“内功心法”,就好比练了“九阳神功”,以后再练其他各种武功——比如,填空、阅读、数学、AW时,都可以极大地提速——你的理解力、学习力会明显高于没有仔细修炼过《难句》的人。

并且,要知道,当初张无忌练“九阳神功”时,天天练,都练了好几年;但各位看看这本《难句》的厚度,若你每天花个2、3小时,它能花你几天时间?

而你得到的却是至高的GRE“内功心法”,实在是一本物超所值、事半功倍的GRE“内功”奇书!

(PS:

本人和杨鹏无任何关系,没上过他的课,也不认识其人,只不过是实话实说罢)。

此书建议在背单词之后,进行类比类反单项突破的时同看;或者,也可在类比类反之后,填空、阅读突破之前,集中看(不过这样的话,你每天就要花10小时以上在这本书上了,2、3天看完)。

到此为止,Verbal部分的“内功”经验已经全部介绍完毕。

下面是各个部分“外功”的介绍,要简短许多——因为毕竟,只有招式了

$2.1Verbal类比、类反

类比类反部分是最考验你单词熟练程度的——由此可推断,对于单词背熟的人,它是赚分的天堂;对于单词不熟的人,它是失分的地狱。

下面的经验是在假设你单词背熟的前提下的,否则一切免谈。

这部分,总共推荐2本书(当然,红包就不说了)——《猴哥类比类反》(这个严格来说不能叫书,因为是excel版的)、宋昊的《GRE类比/反义词》(俗称蓝皮书)。

建议大家先看猴哥类比类反,再看蓝皮书。

因为,一方面,猴哥比蓝皮题目多,另一方面,猴哥看起来更快。

不过,看此2书时,以下两点请注意:

1、开始看猴哥时,不要像背单词一样,每个都去精确背出来。

你只需要看个眼熟——毕竟,正式考试时是有选项给你选的,你若精确背出来时间花费过大不说,还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一旦考试时没有你已背出来的选项,你可能立刻陷入混乱(现在考试,重复题极少)。

2、猴哥、蓝皮一定一定要早看。

建议,单词背诵第3遍完成后就开始集中突破类比类反,一边突破之,一边适应LTGW的随机测试难度并开始背第4遍单词(具体见$1.1)。

大众化流行的类比的技巧是找对应,这也是我用的主要方法。

不过,必须注意,你能找到准确对应的前提是,必须对题干里的单词精确记忆,否则,就会错。

我建议,在单词背诵过程中,碰到一些中文意生疏的名词的话,可以XX一下中文(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anvil-铁砧”这个词,大家就算能背出它,也做不了题,因为什么是“铁砧”?

你若不知道,怎么找对应?

)。

关于类比,我再介绍一个实用的个人小技巧:

如果题干里碰到有1个单词印象模糊,这样的话你自然无法直接找对应了。

怎么办?

有办法——我们知道,若两个三角形相似,则a/b=a'/b'(a、b、a'、b'分别是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

通常的“找对应”的技巧,其实就是上面这个式子,意思是,本组两单词之关系等于另一组两单词之关系。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式子还可以这么写:

a/a'=b/b',什么意思呢?

就是对应位置两组词的关系应该相等。

比如,现在题干是:

X:

:

Y,正常的做法是,找出X和Y之间的关系,然后从5个选项里选出最相近的。

但万一我Y印象模糊怎办?

你可以从5个选项里先挑出第一个单词和题干里第一个单词X相比,然后再用这层关系去“对应”选项里后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