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329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准 备 课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数 一 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2~5页内容及第8页练习一的第1、2小题。

内容简析

按顺序数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顺序数出物体的数量,会认、读10以内的数。

2.初步掌握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过程。

3.初步感受数的规律,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掌握数数的方法,能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教法与学法

1.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把“美丽的校园”的情景图制作成挂图或动画课件,也可以用本学校的照片实施教学,还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让学生现场表演,帮助学生观察、计数。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对情景图内的事物有序观察,数出图中的人物、物体的数量。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

播放课件“美丽的校园”,教师导语:

同学们,这是一个美丽的校园,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快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

你能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吗?

由此导入本课课题,教师板书:

数一数。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

这种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联想到自己开学时的情景,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利用了教材主题图提供的资源,自然而然引入课题。

拍手歌引入法:

师:

同学们,我们一起把学过的“拍手歌”唱一遍吧!

教师和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唱:

你拍1,我拍1,一个小孩坐飞机;你拍2,我拍2……唱完后,教师导语:

歌中我们数到的数有1、2、3……最后是10,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有数数的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数一数。

【品析:

通过师生一起合唱“拍手歌”,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对数数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游戏导入法:

“寻找小金猴”。

游戏规则:

教师组织8名学生,离开座位围成一个圆圈,然后由1名同学开始,从1到10连续报数,报“10”的同学离开,剩余同学继续往下报数,每次报到“10”的那名同学离开,最后剩下的一人就是要寻找的小金猴。

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品析: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数数。

(1)让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美丽的校园”情景图,提取图中信息:

①国旗高高飘扬,老师和同学在谈话。

②单杠、小木凳、垃圾桶整齐摆放。

③花儿怒放、鸟儿飞翔,远处的大树郁郁葱葱。

(2)提出的问题:

人和物各有多少?

同学们都来数一数。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

(1)通过讨论、交流,找出各种物体的数量。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组的成果。

(3)老师总结数数的方法。

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

如:

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

如图:

②把图中的事物进行简单分类。

如:

分别数一数有多少棵树……如图:

③逐一数出人或物的数量。

如图: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

引导学生从情景图中提取图中事物,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数,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数数的方法。

◎顺承数数,研学认数。

在总结数数的基础上,老师提出问题:

怎样认读这些数?

(1)通过数图中事物,知道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表示,有几个事物,就用几表示。

如:

图中有1面

就用“1”表示,2个

就用“2”表示,3

就用“3”表示,4个

就用“4”表示……

(2)认读1~10各数,可以先从1读到10,再从10读到1,最后老师指一个数学生读一个数,进行集体交流。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

认数通过读数得到强化,以多种形式进行读数训练,避免练习形式单一造成学生认读疲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本课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这节课的内容,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进行系统整理。

  质疑:

当多种物体放在一起时,怎样正确数出其中一种物体的个数?

  学生在一起讨论,联系上面学过的知识,总结出方法:

多种物体放在一起,先确定要数哪一种,然后寻找相同的物体,用做标记的方法数,就能正确数出这种物体的个数。

【品析:

本课学习的数数方法有多种,多种物体放在一起学生容易发生混淆,寻找相同的物体并做上标记,才不会重数或漏数。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回顾学过的内容,巩固数数的方法,掌握学生对1到10各数的认读情况,然后衔接下节课学习任务,思考如下问题:

  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

通过质疑的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对于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起到了强化作用,知道数数时按一定顺序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些物体的总数。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

在和学生探究数数的方法的时候,教师应避免死板地依靠教学时总结的方法,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数数方法。

例如,让学生自己先数,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数的方法和数的结果。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数 一 数

第2课时 比 多 少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6、7页内容及第8页练习一的第3、4小题。

内容简析

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比较物体的“多”与“少”。

教学目标

1.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和用数学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法与学法

1.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利用情景中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比较,可以先组织学生摆一摆、说一说,边摆边叙述童话故事,再组织学生比一比、练一练,逐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2.学习本课时,学生应紧密配合教师的要求,借助大头贴等学具,边摆边思考:

是不是一一对应的?

有没有剩余的?

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

播放课件演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动画片:

小兔的房子被大雨冲倒了,要重新盖房子,小猪来帮忙了,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它们干得很带劲……教师及时提问:

有几只小兔?

搬了多少块砖?

有几只小猪来帮忙?

扛了几根木头?

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

这种导入方式,抓住了小学生爱看动画片的特点,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入情景中掌握图中的情节,为探究新知识做好铺垫。

故事引入法:

从前,有三只小猪特别热于助人,谁有困难它们就帮助谁。

这一天,天气可好了,鱼儿在水里高兴地跳起了舞。

三只小猪可没有时间玩耍,原来它们正在帮小兔盖新房子呢,旁边的桌子上放着许多好吃的,有胡萝卜、苹果,这些都是小兔为小猪准备的,它们多么团结啊!

教师引导学生来数一数,胡萝卜有几根?

苹果有几个?

什么多?

什么少?

由此引入课题。

【品析:

在故事中融入德育教育,教育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热情待客,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游戏导入法:

教师组织一个“比多少”的游戏:

前面由4名同学站一排,后面由3名同学站一排,让学生说一说哪一排人数多,哪一排人数少。

再添上1名同学,变换队形:

两排都有4名同学,教师导语:

这种情况属于“同样多”,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品析: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感受乐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发现知识,寓教于乐。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数数。

和学生共同观察教材第6页的情景图,提取图中信息,并找出待解决的问题。

(1)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

①有4只

,4块

②有4根

,4个

③有3只

和3个

(2)提出的问题:

哪些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品析:

通过事物和数字的一一对应,学生很容易数出物体的个数,寓教于乐。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学习方法,认识“同样多”。

根据已有的认数经验,学习新知。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大头贴,在练习本上把小兔——砖,胡萝卜——小木凳,小猪——苹果对应贴起来。

①比较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

1只小兔搬一块砖,正好搬完,小兔和砖都没有剩余,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就是“同样多。

②如上图,把两个物体一个对应一个地进行比较就是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如上面说的小兔和砖一一对应,就说明是同样多。

(2)“同样多”的事物。

通过比较,发现“同样多”的事物还有:

等。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活动中观察和思考,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具体起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感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学得好。

◎比多少。

认识“多”“少”。

我们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比较出两种事物中哪种多,哪种少;也可以用上面提到的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如图:

一一对应起来,发现

余下一根,我们就说

多,

少。

【品析:

与“同样多”的教学同理,应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通过事物有无剩余,判断事物的多与少,理解多与少是对比着说的。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进行系统整理。

  质疑:

一串有红和绿两种颜色的珠子,判断哪一种颜色的珠子多时,只有一一对应的方法吗?

学生在一起讨论,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知道:

除了用一个红珠子对应一个绿珠子,看看最后哪一种颜色的珠子有剩余来判断,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来判断,可以先数出红珠子有多少个,再数出绿珠子有多少个,哪个数大,哪一种颜色的珠子就多。

【品析:

本课学习的是比多少的方法,为避免重数或漏数,主要是应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使用数一数的方法,则是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新知识和旧知识相结合,拓展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都明白了吗?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回顾学过的内容:

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如果都没有剩余,则两种物体个数同样多;如果有剩余,则有剩余的物体个数多,没有剩余的物体个数少。

然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思考如下问题:

怎样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比多少”的方法,也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有了深刻理解,同时拓展了解题思路,比多少的时候也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来解决。

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步步深入,利用学生喜爱的大头贴来组织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时,应该深挖教材内容,如图中还有什么物体同样多?

谁比谁多?

谁比谁少?

以及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多”“少”等。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比 多 少

     

同样多。

少,

多。

练 习 一

题型结构分析

题号

题型

建议

1

数数方法

有难度,主要考查学生数数方法的情况。

教师及时点拨,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连线题

考查学生数数的能力。

把动物的只数与相同的点子数连起来,便于抽查学生数数的情况。

第一次出现点子图,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3

判断题

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通过一一对应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课上完成,引导学生先用语言说一说,再做答案。

4

判断题

有一定难度,这是比多少的变式练习。

课上解决,教师先引导怎样分析这样的习题,然后学生讨论,最后作答。

习题立体分析

第1题:

关于数数方法的练习,易错之处是由于数目多,易出现重复数或漏数,可以用铅笔数完一个就划掉一个,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第2题:

本题是在考察数数知识的基础上,把对应的结果连线,要求更高一些,易错之处是把不对应的结果连在一起,甚至重复连线。

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如:

把数出的数字写在图的下面,然后把对应的点子图连起来。

第3题:

关于比多少的变式练习题。

两排物体头尾对齐,但是个数不同,易错之处是被“头尾对齐”的表象所迷惑,需要教师给予点拨,比多少时,不能看是否排得一样长,应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或用数一数的方法来比较。

第4题:

本题是比多少知识的变式练习,易错之处是两种颜色的珠子间隔放在一起,易产生错觉,教师从一一对应和数一数两种方法上给予点拨,还要强调的是,在“多”的后面画“√”。

习题参考答案

1.5 7

2.略

3.√ 

4. √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准备课”第2~8页。

知识梳理

知识点

举例说明

具体内容

与物体一一对应

一个物体对应一个数,数到几,物体的个数就是几。

按顺序数数

按顺序数数:

可以从左往右数,还可以从前往后数,注意不要重复和遗漏。

比多少

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如果都没有剩余,则两种物体的个数同样多;如果有剩余,则有剩余的物体的个数多,没有剩余的物体的个数少。

复习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2.使学生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3.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使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复习重难点

1.按一定顺序数数,掌握数数方法。

2.培养操作、观察、语言表达的能力。

复习方法

首先,以教材为本,整体复习。

课本是复习的阶梯,学习需有“本”可依。

复习时以课本为主线,进行系统复习,使所学过的知识由零散过渡到完整,构架起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训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其次,复习是对学生本单元学习情况的总结性训练,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某些知识点要进行归纳和对比,提高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要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有所收获,从而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复习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复习

谈话激励,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已经学习了数一数和比多少,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表现得都非常棒,今天有信心和老师一起把学过的知识整理和复习一下吗?

(板书课题)

【品析:

直观引入,回忆旧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

故事导入法:

有一天,丁丁看到王伯伯在果园摘桃子,就对他的小伙伴说:

“王伯伯摘的桃子数和我们小组的人数一样多。

”他们小组还有欢欢和明明,聪明的你能猜到王伯伯摘了多少个桃子吗?

【品析:

利用讲故事的方式,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出正确答案。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复习整理,巩固新知

◎教师谈话,引起兴趣。

同学们,从你们迈进学校大门那时起,你就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

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们要学习很多知识,其中数学是我们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数学书的封面,上面最大的两个字就是“数学”,情景图中的人和物之间就含有不少数学知识。

这说明学习数学很重要,也很有趣,我们现在就从这本书开始学习。

【品析:

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引导观察,指物数数。

出示图画,引导数数。

(指图)这幅图画是一所小学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学校环境很美,你们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看图无序观察。

学生看见什么就说什么。

(有学生、老师、树、小鸟……)

(2)引导有序观察,学说完整话。

①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

(一位教师,一面五星五旗,一个足球)

②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

(两个同学向老师敬礼,两个同学在玩单杠,两个单杠)

③边指边数出数量是3、4、5……10的人或物。

(3个同学在踢足球,4棵葵花,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6盆花,天上飞着7只小鸟,楼旁边有8棵树,有9个女同学,有10个男同学)

教师谈话:

通过看这幅图我们知道,学校到处都有数学,而且这里的老师、同学互敬互爱,整个校园充满了团结、欢乐的气氛。

我们学过哪些数数的方法?

学生小组内交流,回答。

小结:

(1)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数;

(2)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

(3)按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的顺序数;

(4)可以用笔点着数或用笔做记号数。

注意:

不要漏数或重复数。

【品析:

通过观察使学生对数字产生兴趣,并初步感知数的概念。

◎复习比多少。

我们学过哪些比较多少的方法?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派代表回答。

(1)比较物体多少,可以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看谁有剩余,谁就多,如果没有剩余,就说明它们同样多。

(2)可以用数数的方法。

【品析:

判断哪个物体多些或少些,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不易出错,也能排除各种干扰。

三、巩固提高,深化知识

1.数一数,连一连。

2.在同样多的下面画“√”。

    (  )           (  )            (  )

3.在多的后面画“√”。

(  )

(  )

【参考答案】

1.

 

2.(  ) (  ) (√)

3.(√) (  )

【品析:

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

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轻轻松松学知识、用知识,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畅谈收获,提升能力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数一数和比多少,同学们学会了在生活中数10以内的数,并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了。

在课下要多练习!

【品析:

本单元是准备课,通过本环节,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做了总结,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对于刚刚升入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采用直观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兴趣中学知识。

在观察、活动等实际操作中,渗透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精神。

我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