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3387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7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docx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

摘要:

利用数控车床进行零件加工时,开机后,我们先要执行回参考点的操作,以便建立机床坐标系;然后要进行对刀及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操作,最后再编制零件的程序并加工。

对刀的准确与否直接会影响后面的加工。

在实际使用中,试切法对刀有三种形式,本文主要介绍这三种对刀形式。

关键字:

数控车床  机床坐标系  工件坐标系   试切法对刀

正文: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零件时,我们通常先开机回零,然后安装零件毛坯和刀具,接着要进行对刀和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操作,最后才是编制程序和自动加工。

对刀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会影响后续的加工。

对刀有误的话,轻则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重则会造成机床事故。

所以作为数控车床的操作者,首先要掌握对刀及工件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数控车床上的对刀方法有两种:

试切法对刀和机外对刀仪对刀。

一般学校没有机外对刀仪这种设备,所以采用试切法对刀。

而根据实际需要,试切法对刀又可以采用三种形式,本文以华中数控HNC-21/T系统为例来阐述这三种形式的对刀及工件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一、T对刀

T对刀的基本原理是:

对于每一把刀,我们假设将刀尖移至工件右端面中心,记下此时的机床指令X、Z的位置,并将它们输入到刀偏表里该刀的X偏置和Z偏置中。

以后数控系统在执行程序指令时,会将刀具的偏置值加到指令的X、Z坐标中,从而保证所到达的位置正确。

其具体的操作如下:

(1)开启机床,释放“急停”按钮,按“回零”,再按“+X”和“+Z”,执行回参考点操作。

(2)按“主轴正转”启动主轴,按“手动”,将刀具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按“-Z”手动车削外圆,最后按“+Z”沿Z向退刀,如图1所示。

(3)按“主轴停止”停止主轴,然后测量试切部分的直径,测得直径为Φ69.934,按“F4(MDI)”,再按“F2(刀偏表)”,将光条移到1号刀的试切直径上,回车,输入69.934,再回车,1号刀的X偏置会自动计算出来,如图3所示。

图1           图2

(4)移动刀具到合适的位置,按“主轴正转”启动主轴,按“手动”,然后按“-X”手动车削端面,最后按“+X”沿X向退刀,如图2所示。

(5)按“主轴停止”停止主轴,将光条移到1号刀的试切长度上,回车,输入0,再回车,1号刀的Z偏置会自动计算出来,如图3所示。

图3

2号刀的对刀过程与1号刀类似,只不过不能切端面。

具体如下:

(1)按“刀位转换”将2号刀换到切削位置,按“主轴正转”启动主轴,按“手动”,将刀具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按“-Z”手动车削外圆,最后按“+Z”沿Z向退刀,如图4所示。

(2)按“主轴停止”停止主轴,然后测量2号刀试切部分的直径,测得直径为Φ65.980,将光条移到2号刀的试切直径上,回车,输入65.980,再回车,2号刀的X偏置会自动计算出来,如图6所示。

(3)按“主轴正转”启动主轴,按“手动”,然后按“-Z”手动继续车削外圆,最后按“+X”沿X向退刀,如图5所示。

(4)按“主轴停止”停止主轴,测量2号刀的试切长度,得33.087,将光条移到2号刀的试切长度上,回车,输入-33.087,再回车,2号刀的Z偏置会自动计算出来,如图6所示。

如果还有3号和4号刀具,其对刀方法与2号刀具是一样的,这里不再赘述。

 

图4            图5

图6

使用T对刀需要注意两点:

(1)G54~G59这六个坐标系的坐标原点都要设成(0,0),后面将会讲述。

 

(2)程序中,每一把刀具在使用前,都应该用T指令调用相应的刀偏,如T0101,T0202等。

二、G54~G59对刀

G54~G59又称零点偏置指令,它是将机床坐标系偏移一定的距离来建立工件坐标系。

其具体操作如下:

(1)按“刀位转换”将1号刀换到加工位置上,按“主轴正转”启动主轴,按“手动”,将刀具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按“-Z”手动车削外圆,最后按“+Z”沿Z向退刀,如图1所示。

(2)按“主轴停止”停止主轴,然后测量1号刀试切部分的直径,测得直径为Φ69.934,则半径为34.967。

记下机床指令位置的X值,为-185.034。

那么工件轴线在机床坐标系下的X坐标为X=-185.034-34.967=-220.001。

(3)按“主轴正转”启动主轴,按“手动”,将刀具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按“-X”手动车削端面,最后按“+X”沿X向退刀,如图2所示。

(4)按“主轴停止”停止主轴,记下机床指令位置的Z坐标Z=-103.167,这表示工件右端面在机床坐标系下的Z坐标Z=-103.167。

(5)按“F10(返回)”返回顶层菜单,按“F4(MDI)”,再按“F4(坐标系)”,进入自动坐标系G54的界面,在MDI的提示下输入“X-220.001 Z-103.167”,如图7所示。

(6)按回车,结果G54的界面就会显示“X-220.001Z-103.167”,如图8所示。

图7

 

图8

2号刀的对刀过程与1号刀类似,只不过不能切端面。

具体如下:

(1)按“刀位转换”将2号刀换到切削位置,按“主轴正转”启动主轴,按“手动”,将刀具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按“-Z”手动车削外圆,最后按“+Z”沿Z向退刀,如图4所示。

(2)按“主轴停止”停止主轴,然后测量2号刀试切部分的直径,测得直径为Φ65.980,则半径为32.990。

记下机床指令位置的X值,为-108.99。

那么工件轴线在机床坐标系下的X坐标为X=-108.99-32.99=-141.980。

(3)按“主轴正转”启动主轴,按“手动”,然后按“-Z”手动继续车削外圆,最后按“+X”沿X向退刀,如图5所示。

(4)按“主轴停止”停止主轴,测量2号刀的试切长度,得33.087。

记下机床指令位置的Z值,为-70.559。

那么工件右端面在机床坐标系下的Z坐标Z=-70.559-33.087=-103.646。

(5)按“F10(返回)”返回顶层菜单,按“F4(MDI)”,再按“F4(坐标系)”,进入自动坐标系G54的界面,按“PgDn”键进入G55的界面,在MDI的提示下输入“X-141.980 Z-103.646”,按回车,结果G55的界面就会显示“X-141.980Z-103.646”,如图9所示。

如果还有3号和4号刀具,其对刀方法与2号刀具是一样的,这里不再赘述。

使用G54~G59对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刀偏表中所有刀具的X偏置和Z偏置都要设为0。

这是因为如果采用G54~G59进行了零点偏移,而同时在刀偏表中设置了刀具偏置,程序执行时会进行双重偏置,系统会产生超程报警,不予执行。

图9

(2)程序中,每一把刀具在使用前,都应该用G54~G59指令调用相应的工件坐标系,如:

%0001

G54       (调用G54坐标系)

       M03S800T0101  (用1号刀)

……

……

G55     (调用G55坐标系)

T0202        (用2号刀)

……

……

M30    (程序结束)

三、G92设定工件坐标系

上面介绍的T对刀和G54~G59对刀都是在程序执行之前手动进行的。

我们也可以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动态地建立工件坐标系,这就要用到G92指令。

它的格式是G92XαZβ。

其原理是:

以刀具当前位置为基准,建立一个坐标系,使得刀尖在该坐标系下的坐标值是(α,β)。

用法如下:

(1)按“刀位转换”将1号刀换到加工位置上,按“主轴正转”启动主轴,按“手动”,将刀具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按“-Z”手动车削外圆,最后按“+Z”沿Z向退刀。

(2)按“主轴停止”停止主轴,然后测量1号刀试切部分的直径,测得直径为Φ69.934,则半径为34.967。

记下机床指令位置的X值,为-185.034。

那么工件轴线在机床坐标系下的X坐标为X=-185.034-34.967=-220.001。

(3)按“主轴正转”启动主轴,按“手动”,将刀具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按“-X”手动车削端面,最后按“+X”沿X向退刀。

(4)按“主轴停止”停止主轴,记下机床指令位置的Z坐标Z=-103.167,这表示工件右端面在机床坐标系下的Z坐标Z=-103.167。

(5)按“F10(返回)”返回顶层菜单,按“F4(MDI)”,再按“F6(MDI运行)”,在MDI方式下,逐行输入以下程序段。

每输入一行后敲回车,并按“循环启动”。

M03S600

(主轴正转,转速600r/min)

G53 G90G01Z-103.167F100

(直接机床坐标系编程,刀具移动到工件右端平面上)

G53G90G01X-220.001F100

(直接机床坐标系编程,刀具移动到工件右端面中心,如图10)

G91 G00X100Z50

(相对编程,刀具相对右端面中心,沿X正向移动100,Z正向移动50,如图11、图12)

M05

  (主轴停止)

 

图10          图11

进行以上操作后,编写程序时,程序开头应该有G92X100 Z50。

例如:

%0002

G92 X100Z50

M03S600

……

G00X100 Z50

M30

图12

使用G92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G92只是在程序开头动态建立工件坐标系,实际系统执行该指令时,刀具并不产生动作。

(2)使用G92时,1号刀的X偏置和Z偏置都要设为0,G54~G59这六个坐标系的X和Z也都要设为0。

(3)MDI方式下将刀具移动到(100,50)后,在程序执行前不要再手动移动刀具。

(4)程序结束前,应该将刀具移动到(100,50)的位置。

否则下次执行程序时会产生偏移。

(5)本例中只给了一把刀具,如果有几把刀具,则其它刀具的X偏置和Z偏置只能设置为相对于1号刀的相对刀偏。

至于怎么设置,本文不作深入讨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研究。

四、结论

对刀方法灵活多样,初学者容易迷惑。

建议初学者开始只使用T对刀,等慢慢熟练后,再试用另外两种方法并且掌握它们。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需要而采用相应的对刀方法。

参考文献:

《华中数控HNC-21/T编程说明书》

《华中数控HNC-21/T操作说明书》

《宇龙数控仿真系统使用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