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3399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docx

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

2021年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报告

  1、总体认识气候变化和碳排放

  1.1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气候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通常由温度、降水、光照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来反映。

 气候变化是指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

气候变化有两方面表现形式:

一是气候平均值的变化,如温度整体下降或者升高;二是气候离差值的变化,是指目前的气候状态偏离正常状态的程度,气候离差值增大,气候状态的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将愈加明显。

 气候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人为因素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土地的利用、城市化等。

  全球变暖是目前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其原因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水蒸气(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等,其中除水蒸气外的其他温室气体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成为当前减排的重点。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主要通过地表吸收来自太阳的辐射,并以长波辐射(热辐射、红外辐射)到宇宙。

某些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所吸收。

这些被吸收的能量再向各个方向辐射,向上辐射的部分从大气较冷的高层消失到宇宙之中,向下辐射的部分使地表增温。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快速增长,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IPCC)最近一次评估形成的《气候变化2014综合报告》,自1850年以来,全球人为CO2排放快速增长,导致地球表面温度趋势性上行,过去30年里,每10年的地球表面温度都依次比前一个10年的温度更高。

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温升、海平面上升具有高度相关性。

  1.2温室气体的来源与构成

  

(1)关于温室气体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核心是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一是 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在全球和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的占比分别超过七成和八成。

二是现有技术条件下,CO2减排难度低于其它温室气体。

CO2减排目前已有相对清晰的实施路径,如通过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化石能源发电,有效降低电力行业CO2排放;通过氢能使用,降低钢铁等工业CO2排放;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有效吸收CO2。

  从全球来看,二氧化碳排放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5%。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TheEmissionsGapReport2020》,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长,其中CO2增量最大。

2019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9.1±5.9GtCO2e(十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化石(包括化石燃料和碳酸盐)相关CO2排放约38.0±1.9Gt,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65%,加上土地利用变化(land-usechange)带来的排放,CO2排放占比上升至75%左右。

  从我国来看,二氧化碳排放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0%以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2014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23.01亿tCO2e(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CO2排放102.75亿吨,占83.5%;若考虑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带来的吸收量,则CO2净排放占比为81.6%。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14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是我国官方披露的最近期数据,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数据,2019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140亿tCO2e左右,较2014上升14%左右。

因此,下表中排放量绝对值会有所上升,但比例关系不会有明显变化。

  

(2)关于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与能源相关排放占比接近90%,工业过程排放占比略超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2014年二氧化碳排放(不计吸收)中,能源活动占比86.9%,工业过程占比12.9%。

农业活动、废弃物处理等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较小,可予以忽略。

2020年,根据清华气候院“中国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项目成果介绍”,二氧化碳总排放量113.5亿吨,其中与能源相关排放100.3亿吨,占比88.4%;工业过程排放13.2亿吨,占比11.6%。

  工业生产过程的CO2主要集中于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冶炼、化工,占比分别约7成、2成、1成。

2014年我国工业生产过程排放13.3亿吨二氧化碳,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排放9.15亿吨(主要为水泥),占68.8%;金属冶炼排放2.73亿吨,占20.5%;化学工业排放1.42亿吨,占10.7%。

  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中可分为供给端和需求端来拆解其结构。

供给端,煤炭、石油、天然气排放占比分别为77%、17%、6%。

根据GlobalCarbonProject初步测算,2020年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CO2排放量约为72亿吨、16亿吨、6亿吨,总计94亿吨,与清华气候院总量数据(100.3亿吨)相近。

煤油气三者排放占比分别为76.6%、17.0%、6.4%。

需求端,不计间接排放,电力、工业、建筑、交通排放占比大致为“4-4-1-1”关系;若计间接排放,工业、建筑、交通排放占比大致为“7-2-1”关系。

根据清华气候院《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2020年电力、工业、建筑、交通四部门CO2排放占比分别为40.5%、37.6%、10.0%、9.9%;若计用电带来的间接排放,则根据工业、建筑、交通用电量占比计算,三者排放占比约70%、20%、10%。

  (3)关于工业二氧化碳排放从全球来看,2018年工业占全球CO2排放总量(不计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CO2排放)的46.8%。

UNEP数据显示,2018年化石(包括化石燃料和碳酸盐)相关CO2排放约375亿吨;IEA数据显示,2018年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约335亿吨;二者差值约40亿吨,占总排放的比重为10.7%,参照我国工业过程CO2排放占CO2总排放的11%-13%,基本可认为上述差值属于工业过程CO2排放。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335亿吨CO2排放中,发电供热CO2排放140亿吨,占比41.7%;制造业、建设、能源生产相关CO2排放(不计发电供热间接排放)77.7亿吨,占比23.2%。

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数据,2018年全球工业用电占终端用电总量的41.2%,因此我们判断工业中与能源相关CO2总排放约为77.7+140×41.2%=135.4亿吨。

工业总体CO2排放约为135.4+40=175.4亿吨,占全球CO2排放总量(不计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CO2排放)的46.8%。

  水泥、钢铁、化工是工业中CO2排放最大的三个行业,比重约为17.2%、16.7%、12.1%(2015年)。

基于上述方法,测得2015年工业CO2排放约174亿吨。

根据麦肯锡《Decarbonizationofindustrialsectors:

Thenextfrontier》,2015年水泥行业CO2排放约30亿吨(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排放的80%),钢铁行业CO2排放约29亿吨,化工行业CO2排放约21亿吨(其中合成氨排放5亿吨,乙烯排放2亿吨),占工业总排放的17.2%、16.7%、12.1%。

  从我国来看,钢铁、水泥、化工CO2排放占CO2排放总量的比重约16.2%、15.7%、7%。

2019年,中国化石燃料相关CO2排放约98.1亿吨,连同工业过程CO2排放,共计109.9亿吨(假设工业过程CO2排放占全部CO2排放的10.7%,与2020年相同)。

根据麦肯锡数据,2015年全球水泥、钢铁、化工CO2排放30亿吨、29亿吨、21亿吨。

假设单位产量CO2排放不变,则2019年中国水泥CO2排放17.2亿吨,占全部CO2排放15.7%。

中国钢铁CO2排放17.8亿吨,占全部CO2排放16.2%。

另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测算,钢铁行业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与我们测算结果大致吻合。

化工行业产品众多,基于主要化工产品大致估算我国化工CO2排放占全球1/3,即排放约7亿吨,约占全国CO2排放的7%(2015年)。

  分用能形式来看,除电力产生的间接排放外,全球40%工业CO2排放来源于燃烧供热,以满足各类低温(<100°C)、中温(100-500°C)、高温(>500°C)需求。

  (4)关于建筑二氧化碳排放

  建筑全过程包括建材生产阶段、建筑施工阶段、建筑运行阶段,各阶段CO2排放占CO2总排放的28%、1%、22%。

2018年我国建筑全过程CO2排放总量为49.3亿吨,占全国CO2排放的比重为51.3%(此处对全国CO2排放或未考虑工业过程排放,导致各占比略偏大)。

其中,建材生产阶段CO2排放27.2亿吨,占全国CO2排放的比重为28.3%;建筑施工阶段CO2排放1亿吨,占比1%;建筑运行阶段CO2排放21.1亿吨,占比21.9%。

  (5)关于交通二氧化碳排放

  全球交通CO2排放占比24.6%,其中公路交通占比18.2%。

根据IEA数据,2018年全球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335.1亿吨(未计工业过程排放,下述占比会略偏高),交通CO2排放82.6亿吨,占比24.6%;公路交通CO2排放60.9亿吨,占比18.2%。

  中国交通CO2排放占比9.6%,其中公路交通占比7.9%。

根据IEA数据,2018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95.3亿吨(未计工业过程排放,下述占比会略偏高),交通CO2排放9.2亿吨,占比9.6%;公路交通CO2排放7.5亿吨,占比7.9%。

  2、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框架

  2.1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历程

  

(1)研究支撑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支撑机构,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8年联合建立的政府间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总结气候变化的“现有知识”,评估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以及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旨在为决策者提供有关气候变化严格而均衡的科学信息。

  IPCC大约每6年发布一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支撑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制订。

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和2014年,IPCC相继五次完成了评估报告,这些报告已成为国际社会认识气候变化问题、制订相关应对政策的主要科学依据。

  

(2)公约协定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基本框架,通过《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补充条款)、《<京都议定书>多哈修正案》、《巴黎协定》对2008-2012年、2013-2020年、2020年之后三阶段减排行动作出了安排。

从目标要求来看,减排压力逐渐加大。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件一所列发达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2008-2012年(第一承诺期)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至少5.2%;《<京都议定书>多哈修正案》规定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在2013-2020年(第二承诺期)内将温室气体的全部排放量从1990年水平至少减少18%;《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幅度控制在2°C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C以内。

  从执行方式来看,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

《京都议定书》和《<京都议定书>多哈修正案》在总体减排目标下,划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件一所列发达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各自减排量。

《巴黎协定》规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各方根据不同的国情,逐步增加当前的自主贡献,并尽可能增大力度。

  2.2巴黎协定明确全球目标

  当前全球平均温升约1°C,根据巴黎协定要求,上升幅度须控制在2°C以内,并努力限制在1.5°C以内。

气候变化长期研究表明,当前人类活动估计造成了全球升温高于工业化前水平约1.0°C(可能区间为0.8-1.2°C)。

全球变暖超过2°C,大概率将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普遍和不可逆转影响。

若能将温升控制在1.5°C以内,将更有助于降低热浪和暴雨等事件的风险,对于处于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岛屿国家及其他脆弱国家和地区来说尤其重要。

  将全球温升限制在2°C,在大多数路径中CO2排放量预估到2030年减少约25%,并在2070年左右达到净零;将全球温升限制在或有限过冲1.5°C,2030年全球净人为CO2排放量从2010年的水平上减少约45%,在2050年左右达到净零,此外非CO2温室气体排放也需要大幅下降。

  2.3全球由多方争论向加快减排转变

  历史上,各国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争议主要集中于两点:

一是气候变暖是否与人类活动相关,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是否有上限约束;二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确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1)关于排放上限

  部分研究者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观点存在质疑。

一是由于气候变化极其复杂,相关研究目前仍处于逐步深入的过程之中,研究方法论尚不完善,非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ongovernmentalInternationalPanelonClimateChange,NIPCC)常就此提出异议,认为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的关联性有限;二是由于IPCC曾经出现过报告引用文献不严谨等问题,引发信任危机,如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以后,相继出现了“气候门”、“冰川门”等事件。

  但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被越来越多的证据所支持,日益成为全球共识。

随着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了人类活动与气候变暖的关联性,IPCC的评估报告对此的肯定性也愈发增强。

积极应对气候变暖已逐渐成为全球共识。

  1.5°C温升控制目标下,全球人为CO2排放预算剩余约4200-7700亿吨。

根据IPCC《全球升温1.5°C技术摘要》,全球温升控制在1.5°C,使用全球平均地表气温(GAST)估算出在50%概率有580GtCO2剩余碳预算,66%概率下为420GtCO2(中等信度);利用全球平均地表温度(GMST)得出在50%和66%概率下分别为770和570GtCO2(中等信度)

  

(2)关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排放27%,人均温室气体排放已超过欧盟,逐渐强调“共同的责任”,弱化“有区别的责任”,加速减排已是大势所趋。

2019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含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52.4±5.2GtCO2e,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14GtCO2e,占比26.7%;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6.6GtCO2e,占比12.6%;欧盟27国和英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4.3GtCO2e,占比8.2%。

  基于2019年新冠疫情前各国政策情景,测算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路径,与1.5°C温升控制,甚至2°C温升控制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EmissionsGapReport2020》报告,与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情景相比,2030年排放需要进一步下降12-15GtCO2e(-27%~-23%),才能满足2°C温升控制要求;下降29-32GtCO2e(-57%~-55%),才能满足1.5°C温升控制要求。

  自2019年底开始,欧盟、中国、日本、韩国等主要经济体相继提出碳中和目标,预计美国也将加快提出相关目标,全球碳减排有望驶入快车道。

欧盟委员会于2019年12月11日在布鲁塞尔公布应对气候变化新政“欧洲绿色协议”,提出到2050年欧洲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碳中和”,该长期战略于2020年3月提交联合国;中国政府于2020年9月22日提出“双碳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基于拜登在气候领域做出的承诺,预计美国将提出“到2035年,通过向可再生能源过渡实现无碳发电;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特别地,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将成为加速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关键动力。

一是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提出“双碳目标”,有望与欧盟(2050年碳中和)、美国(有望提出2050年碳中和)一同带动全球减排,向1.5°C温升控制目标(2050年左右碳中和)迈进;二是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出“双碳目标”目标,将推动全球减排从争论实质性转向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将更多强调“共同的责任”,弱化“有区别的责任”,竞相提高减排目标。

  3、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框架

  3.1总体要求

  我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先后四次提出相关国际承诺。

对比近两次承诺,宏观上,由“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更新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将提早一个五年计划;首次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由于我国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只有30年,远小于欧盟等发达经济体50~70年过渡期,因此预计碳中和目标将对碳达峰高度形成牵制;

  微观上,针对2030年目标,一是将碳强度降幅由60%-65%提高至65%以上,二是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左右提高至25%左右,三是将森林蓄积量由增加45亿立方米提高至增加60亿立方米,四是提出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下限12亿千瓦。

  3.2路径选择

  东亚国家(中、日、韩)与欧美国家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煤炭占比高、工业占比高。

预计中国减排路径或将有别于欧洲国家,与日本相似,更加注重新能源、节能、核能、氢能、火电+CCS等技术发展。

  3.3政策框架

  目前,生态环境部牵头编制实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预计能源局、工信部、建设部、交通部编制施行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碳排放达峰专项方案,省级政府制定各省达峰方案,形成矩阵式管理模式。

预计相关规划将于年内出台,行业达峰方案与各省达峰方案如何协同,将是未来政策的主要看点。

  4、有序性、平衡性和多元化是减排过程中的基本遵循

  碳中和难度远高于碳达峰,深度减排挑战众多,有序性、平衡性和多元化尤为重要。

有序性,即是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将经历较漫长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应当循序渐进。

平衡性,即是要认识到温室气体排放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发展权问题,减排速度应当与经济发展、技术发展相契合。

全球加速减排令人欣喜,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各国经济和技术发展是减排的重要基础,减排不能过慢,导致路径锁定,也不能过快,造成经济社会发展成本大幅提升。

历史上,美国因担心影响经济发展退出《京都议定书》、欧盟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踌躇不前,均表明减排难以一蹴而就。

  多元化,即是因温室气体排放点多面广,需要在诸多领域应用多元化技术,形成立体式的减排体系。

温室气体排放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在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减排技术创新与应用,以此以较低成本实现碳中和目标。

如丹麦森讷堡零碳项目中广泛采用了零碳建筑,风电、光伏发电、垃圾发电,基于地热、生物质、沼气和太阳能的绿色集中供热,热泵,余热利用,电动汽车,沼气和生物乙醇等一系列技术。

  1、减排重点和节奏

  1.1总体减排节奏

  预计我国减排分为三个阶段,2020-2030年属于峰值平台期,2030-2035年逐步减排,2035年之后加速减排。

  基于清华气候院对于我国不同情境下CO2排放路径的研究,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应于研究中所设强化政策情景,2060年碳中和目标位于2°C情景和1.5°C目标情景之间。

当前由于能源和经济体系惯性,难以迅速实现2°C和1.5°C情景的减排路径。

预计2030年前碳达峰后,再加速向2060年碳中和目标逼近。

基于前文所述2°C和1.5°C情景分别对应于全球2070年、2050年左右碳中和,则2060年碳中和路径将位于2°C路径和1.5°C路径之间。

  政策情景:

CO2排放2030年左右达峰,2050年下降到约90亿tCO2;

  强化政策情景:

2030年前达峰,2050年下降到约62亿tCO2;

  2°C情景:

2025年左右达峰,2050年下降到约29亿tCO2,再加上CCS和森林碳汇,净排放约20亿吨,人均排放约1.5t;

  1.5°C情景:

2025年前达峰,2050年下降到约12亿tCO2,再加上CCS和森林碳汇,基本实现CO2零排放。

  1.2分部门减排重点和达峰节奏

  2020年我国CO2排放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82.3%,能源相关CO2排放占72.7%。

据清华大学气候院测算,2020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137.9亿tCO2e,考虑农林业增汇,净排放量约130.7亿tCO2e。

其中,CO2排放由能源相关CO2排放和工业过程CO2排放构成,总量为113.5亿t,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2.3%;能源分部门看,我国能源相关CO2排放主要来自工业部门和电力部门,各占约40%,是重点减排领域,其余主要来源于建筑部门和交通部门,各约10%。

计及间接排放,则工业CO2排放将接近70%,建筑CO2排放约20%,交通CO2排放约10%。

  综合国内主流机构预测来看,工业部门CO2排放将于2030年前达峰,建筑(居民建筑、公共建筑等)、交通部门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目前仍持续稳定增长,预计将于2035年左右达峰。

  1.3分能源品种减排重点和达峰节奏

  分品种看,我国化石能源排放煤炭、石油、天然气产生的CO2排放分别为76.6%,17.0%,6.4%。

根据GlobalCarbonProject测算数据,2020年我国煤炭产生的CO2排放为72亿吨,石油为16亿吨,天然气为6亿吨。

  预计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分别于2025年、2030年、2040年左右达峰。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ETRI)、国网能源研究院(SGERI)对化石能源消费达峰时间预测,煤炭消费已进入峰值平台期,预计2025年后开始下降;石油消费增长趋缓,预计将在2025-2030年达峰;天然气CO2排放强度相对较低,有望持续增长至2040年左右。

  综合国内主流机构预测来看,预计2060年碳中和时,煤炭、石油、天然气剩余消费量约3亿tce、2亿tce、3亿tce。

清华气候院预测,2°C情景下,2050年化石能源剩余消费量为煤炭4.7亿tce,石油4亿tce,天然气5.2亿tce;1.5°C情景下,2050年化石能源剩余消费量为煤炭约2.7亿tce,石油1.5亿tce,天然气2.8亿tce。

2060年碳中和情景介于2°C和1.5°C情景之间。

国网能源研究院预测,深度减排情景(碳中和情景)下,2060年煤炭、石油、天然气剩余消费量约3亿tce、1亿tce、3亿tce。

  远期化石能源剩余消费量与碳捕获与封存(carboncaptureandstorage,CCS)技术息息相关。

国内主流机构研究对于CCS技术发展普遍预期谨慎,如果CCS技术具备良好经济性,则化石能源剩余消费量将有所增加。

  展望到2030年,清华气候院预计化石能源消费中,石油缓慢上涨(年均+1.1%),天然气较快增长(年均+6.4%);煤炭2020-2025年处于峰值平台期。

  需要指出的是,该情景中用电量增速假设(未来十年年均+2.3%)明显偏低,导致“十四五”煤炭消费偏低。

我们判断,2021-2025年煤电发电量、动力煤需求最少年均+1.4%、+1%;中性假设下,预计年均+2.1%、+1.6%。

 上述强化政策情景预测2030年电力需求9.45万亿千瓦时,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7.51万亿千瓦时,对应2021-2030年均增速仅2.3%,明显偏低。

预计“十四五”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大概率在4.5%以上,全社会用电量2025年就将接近9.45万亿千瓦时。

  2、政策要求和发展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