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随笔12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3544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育随笔12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育随笔12篇.docx

新教育随笔12篇

新教育随笔12篇

新教育随笔

(一):

  走近新教育,最能感受到新教育倡导者以及实践者们的那份热情,那份梦想,那份对完美未来的企盼。

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日,在我们深知不能改变目前教育现状的情景下,在绝大多数人万马齐喑,如一潭死水般沉寂的时候,新教育人选择了站出来。

鲁迅说: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与其苟延残喘地活着,不如潇洒地走一回;勇敢闯一闯,不管结果会怎样,至少以往尝试过。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新教育人成了开拓者,他们勇敢地站了出来,大声地向世人宣告:

我们要换种活法。

  是的,换种活法。

这就是为什么新教育出现的原因了。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理由的,不管是内因还是外因。

新教育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看似偶然,实属必然。

因为,梦想不会泯灭。

经济再发达,物质再先进,终归还是有一些精神守望者,他们不愿沉沦,他们拒绝平庸。

于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新教育一出,立时激活了这一沟绝望的死水。

我们也欣然发现,沉默不等于灭亡,静静地蛰伏乃是等待那迟来的呐喊。

新教育这一声呐喊,唤醒了那些尚未沉沦的教育者们,唤醒了那些在黑暗里哀怨彷徨的摸索者。

于是,大家找到了共同语言,重燃期望的火苗。

  在新教育这面大旗的召唤下,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队伍中,如同涓涓细流,逐步汇聚成大江大河。

最终,浩浩荡荡,既天而来。

  新教育所倡导的,其实是一种信念。

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拿起笔,你就能够改变。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仅有坚持,才有奇迹。

见证奇迹的时刻,就是你决定改变的时刻。

  是的,拒绝沉沦,拒绝平庸,换种活法,活出精彩。

这就是新教育。

  新教育随笔

(二):

  经过暑期新教育的培训学习以及后期的自我学习,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学生,对课堂,对自我的教育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下头我就一些新教育提出的先进理念谈一点自我的体会。

  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

营造书香学校、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立数码学校、构筑梦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

最新的理念是:

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为了学生的一切。

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向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

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

  我最欣赏的一句话: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朱教授提出新教育。

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

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

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应对太多的梦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

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最震撼的一个工程:

营造书香乐园。

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必须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一所学校能够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必须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必须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

这个世代和前一世时代最大的不一样之处是,以前工作的开始是学习的结束,当下的社会则是工作的开始就是学习的开始。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

如果离开学校后不再持续学习,这个人必须会被淘汰因

  为未来的东西他全都不会。

所以,今日多读几本书,就是为自我的未来投资。

不断追求终身的知识成长,未来才有立足的空间。

  我认为,新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以前,我们只明白学生成长,从来没有人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样真真切切地摆到大家面前。

其实想想也是孩子在成长,我们怎样能够用陈旧的思想来进行教育呢?

新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师与学生都在成长。

今日的我和昨日的我应当是不一样的,今日的我会更加珍惜时间读书学习的机会。

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学习而遮掩了的心扉。

努力读书,用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力争做一个永远富有魅力的教师。

  要很好地行走在新教育的行列里,教师的行走方式极为重要,今后我要加强自我反思的本事,善于学习,随时反思,反思自我的教育,反思自我的教学。

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本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改变自我行走方式的同时,也要注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学生的学习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让学生在一种良性的、合作的、对话性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发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本事,有效组织教学,协调与沟通各方关系,随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师生在学校这一精神家园里得以共同成长。

  新教育这条路还很漫长,但行动,就有收获这一新教育的理念鼓舞了我,虽然我不够优秀,虽然我起步很晚。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勤于学习,勤于反思,不断充实提升自我,让新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之,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

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梦想”,使自我的思想不断提高,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

我们要向朱永新教师学习,做一名对未来有梦想的教师,做一名对社会有个性的教师,做一名对事业有思考的教师,做一名对自我会学习的教师。

  新教育随笔(三):

  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著名教育大师朱永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让我们如沐春风,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使我们的学校、师生都沐浴在这种浓浓的书香氛围中,享受着新教育带给我们的全新的体验,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和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梦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青春年少时的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是出于对教师的崇拜,而从教数余年的我,则把终生献身教育的坚定信念扎根于心,不断的告诉自我,我要努力做好教育这项事业。

要想把事业做好,就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就如夏丏尊先生所说的那样: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新教育理念倡导下的为人师者,要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都离不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

在必须意义上能够说,我们是在用我们时代的语言,用我们的生活阅历,同过去的大师们进行心灵沟通,阐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

此刻的我,越来越觉得自我知识的贫乏,有一种紧张感、危机感,尤其是新教育的实施,更让我有种迫不及待充满电的欲望,有时用工作的繁忙、没空来为自我的懒惰找借口,这就让自我的惰性越来越占据上风,而就理所当然的忙得不可开交”,(其实,平时的自我也确实很忙,一大堆的工作要做好,真的忙的焦头烂额,回到家就不想动了。

)可是,只要自我有心,再忙也会挤时间的,不是吗?

所以,学习、提升自我迫在眉睫。

  新教育形势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要不断地探索、创新,做教育的有心人。

有心才能成功。

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用心教育,不断总结教育的得失。

记教育日记、记录教育现象、总结反思教育方法、记录自我的思考和感受。

不断探索创新,创造适合自我的教育方法,打造自我的教育品牌和旗帜,不断总结自我的教育经历和成果,逐步建立起自我的特色,构成风格和体系,让学生有着终生对未来社会的梦想和追求,有着对学习知识无止境的渴求,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这是我的奋斗目标。

我明白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轻言放弃,永不为自我的懒惰找借口。

  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此刻你的面前。

  新教育随笔(四):

  有人说: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孩子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教师是一个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

所以,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期望自我长大后能成为一名教师。

1997年8月,我最终如愿以偿,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从那时起,我在心中就暗暗发誓:

必须要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在从教二十年的时间里,我始终以一个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工作中尽职尽责,不怕苦不怕累,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我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孩子们身上。

回忆自我教过的学生,我十分自豪。

他们有的上了大学,有的读高中,有的上小学,还有的已走上了工作岗位。

他们无论从哪一所学校、哪一个岗位,表现都很突出。

看到他们的成长和提高,我感觉无比幸福,因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我倾注了自我全部的爱与职责。

  在幼儿园我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了孩子们身上,许多文字工作我是利用业余时间做的。

虽然比较辛苦,可是我却十分欢乐。

因为我的付出,收获的是孩子们浓浓的师生情。

偶尔,有几天外出学习,孩子们常在爸爸妈妈面前念叨:

教师去哪儿了,怎样还不回来有的甚至做梦也梦见教师。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仅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

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

  因为在我付出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

在幼儿园这片沃土中,我与孩子们每一天朝夕相处,共同成长。

我用汗水和爱心浇灌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同样,孩子们也用他们的天真、坦率和真诚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促使着我一向奋斗在幼儿教育的行列中。

今年的七月我送走了我的第三批孩子,短短一年的时间,我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记得毕业典礼上,孩子们和我拥抱在一齐,不舍得离开的时候,我激动得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这时,懂事的宝贝儿会在一旁不住地安慰我:

蔡教师,你别哭了,我们还会来看你的。

  每当听到以前的家长报告孩子的好消息时,我感到欣慰;听到孩子们打来的电话时,我感到幸福。

我为我选择了这份在充满欢乐与温暖的乐园里播撒爱的职业而骄傲、自豪、欣慰。

把毕生的精力全都奉献给幼儿教育事业,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爱孩子,我爱幼儿教育事业。

  新教育随笔(五):

  不知不觉中,工作已经四年了,本以为最难忘的教师节是第一次过教师节,可直到去年,才发现,去年才是最高兴的一年,因为我的第一拨学生已经毕业了,他们那天都会来看我了,我一向在操场上等他们进来,看着他们进来看到我,一个个的冲过来和我拥抱,并送给了我一封封长信,以及一个个并不算精美,但必须是精心准备的礼物后,真是得此生,能够无悔亦

  但同时,一份愧疚也油然而生,班中47人,除一人出国外,回来了42人,剩下的4人全是中考考砸了的学生,或许是对我有些憎恶,或许是对我有些歉意,或许是还无法从中考的失败中摆脱出来,无法应对我和同学们的眼神,他们最终没有回来,新教师感言。

其中,还有一位因中考考砸而未到的女生发来信息表示歉意:

  王教师,您好。

首先,祝您节日欢乐记得您以往说过中考之后有人就聚不齐了,当时,我怎样也没有想到那个缺席的人会是我…对此我感到十分愧疚和抱歉。

但您放心,三年后将会有一个全新的任xx出此刻您的面前。

对于刚刚开始的高中生活,一切都好,只是常常会想念您及其他教师、同学,但我想当我真正融入此刻的班级时就会好些了,范文《新教师感言》。

再次祝您节日欢乐,请您原谅我无法让自我像其他同学一样,手捧鲜花地出此刻您的面前,但我会在那里为您及其他以往教过我的教师深深的祝福,愿您一切都好。

您永远的学生任xx

  那天,我其实很高兴,和学生们在一齐聊天,回忆着一齐走过的三年时光,之后,还一齐去了ktv,与学生们一齐唱了很多歌:

《再见》、《红蜻蜓》、《朋友》。

可是,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回来我想我会更加的高兴,因为我真的想你们了。

明年教师节,不管中考你们考得怎样,不管未来你们能否考上清华北大,你们都回来吧,因为我想你们了。

  任xx,如果你能看到教师的这篇札记,请你相信,教师是哭着写完它的,此刻每一天坐地铁上下班,坐到北苑时,都不敢让自我的脸面向东方,怕自我看到你们家,怕自我回忆起去你家家访时的样貌,更怕自我又想起你从前稚嫩的样貌。

之后,忍不住给你打了电话,强忍住感情,和你说了很多,最终你答应以后必须会参加每次同学聚会,这才是教师最高兴的事。

  没过几天,要换手机,手机号要一个一个重新输入时,我把你们所有的联系方式都输入了下来,也许,许多可能一辈子都再也用不上,但我还是会留着你们每个人的联系方式。

因为,也许,我不是你们人生中最好的教师,也许,你们不是我最优秀的学生,但请你们相信,我是最在乎你们的教师,而你们也是我最在乎的学生。

  正是这样的一个真正意义的教师节,让我明白:

也许,世界上再没有一个职业像教师一样,包含着这么无私、这么复杂的感情在里面。

可是,也正是这次教师节,让我更加体会到教师的职责感。

同时,也让我把教师这个职业看成一份事业,让我更加热爱这份工作,它也支持着我,必须把工作做得更好,因为,它除了关系着自我的未来,更关系着班中无数孩子们的未来。

  新教育随笔(六):

  新教育的路,曲折而漫长,思考、应对,重新出发:

  一、走着走着,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xx培训三年后,我依旧仍走在这条路上,用三个字来总结不容易。

  1、应对内心的迷茫,不容易。

xx培训的资料很强大,看似表面听懂,其实有很多的东西是真不懂,最最关键的是明明懂得却做不到,那时内心的那个迷茫、那种无力、那种黑暗……不断地怀疑、反问,不断地寻求答案,最终发现所有的答案都在自我内心时,才渐渐开始平静、淡定、从容。

  2、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容易。

处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不难,拿起过就能够放的下。

但人与人之间因为掺杂了情感,就显得格外复杂,心与心的距离有时就如天与地般遥远。

同样一段文字,因解读人的心里认识不一样,会得出不一样的解读,也最终理解了校长培训时说的那句话:

如果上帝明白人类发明了文字,估计它会被气死。

  3、做到风不停,树应静,真不容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是新教育圈子也是一样,同样一句话可能会被解读成各种版本,传遍天下,原说话者也无法解释,因为这一解释,又将有各种不一样版本的解读,如此应对风不停,只能做的选择是树应静。

  还好,我依旧走在这条路上,因为无论曾被他人如何误解,或是被贴上多少标签,我还是我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再次反观自我当初为什么选择新教育?

最初因拜读校长博客中关于道德经的解读部分而痴迷,随后参加的培训及送女儿入读新教育学堂,皆因自我缺乏做人的智慧,缺乏为人母、为人妻的智慧,缺乏与人相处的智慧,如此,依旧走在这条路上,我的目标是提升自我的做人智慧。

  二、也许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追求幸福的过程

  幸福是什么?

没有人能够概括出定义,因为它只存在于你的心中,没有外在标准的衡量。

同样的一天,有人为赚到300元钱而感到开心,有人却为捐赠300元而感到开心,有人因感情而笑,也有人因感情而哭,而我的女儿可能因为吃到一碗味道可口的兰州拉面而倍感开心,那时那刻,她很幸福。

然而幸福却没有终点和极限,就像没有百分百纯正的黄金,它仅是一种感受,当时当刻。

  既然如此,新教育最具价值的应是追求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因为没有结果。

有一天,朋友问什么是新教育?

我突然觉得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所能概括的任何一个定义都不准确,也无法准确,我只能谈谈自我的经历与感受,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收获了些什么,但这些都不是最终的答案,因为目标在远方。

  三、最重要的目标应当是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从接触新教育后,我就异常想辞职,以往因为工作的选择而异常纠结,一方面来自家人的反对,另一方面来自于自我内心的不确定,不确定自我的另类选择是否真的是自我真心喜欢的;有朋友说是因为我放不下此刻工作所带给我的种种名和利,看似对又好像不对,直到有天突然想明白一个道理,我的选择目标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选择工作的种类,只要目标和方向是明确的,选择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对的,因为工作的动力和方向就是你成为的方向,如此,纠结了三年的事最终放下了。

  小x今年未被今日录取,据说原因是孩子的目标感不强,刚听到时还是有疑惑,如今也渐渐明白,目标清晰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教育中所提到的唤醒发觉孩子的内动力都离不开目标二字,一个人仅有目标明确,才明白自我平常要做什么,也才有动力去自愿自发的做。

  新教育随笔(七):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间总是不经意间的从我们身边溜走,很快来到这个学校工作已经一个月了。

回想这一个月,心里总是有很多的感触,当自我真正踏上这个岗位时,才明白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还是挺难的,但我对这份工作充满信心,我期望能经过自我的努力,尽快使自我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教师。

  这一个月下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累。

可能刚刚接触新的学校,新的教师,新的学生,新的领导,这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新的,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还记得开学的第一天,那真是忙得不可开交,那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本来我是当任副班主任的工作,跟张教师一齐来管理一个班级的工作,心想这下能够跟着老教师多学点知识了,可没想到,在开学的前一天晚上,却接到一个使我震惊的消息,让我直接来当任正班主任的工作,当时一下子傻眼了,不明白应当怎样去做好班主任这个神圣而又艰巨的任务,辛好还有林教师和余教师一齐跟我搭配,那晚就觉得自我也安心了许多,三号那天学校开学了,一大早我就到学校了,看见许多的家长送孩子来上学,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脸,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也常常提醒自我要以微笑应对学生,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到亲切。

第一天的工作量就显得异常的多,和学生搬桌子,分配座位,发书等等一些事情,忙得自我总是在跑,一天下来脚上都磨出了水泡,当时有种异常想哭的感觉,但还是把眼泪强忍着,因为我告诉自我不能被这小小的困难打倒,以后遇到的事情可能更多,更难,我相信每个教师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仅有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会慢慢的变得更加成熟吧

  在学科教学方面,我告诫自我要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来说,总对这份职业充满了的坚定信念,满腔的热情,而缺少的是老教师的宝贵教学经验,所以我要虚心的向她们学习上课中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技能等等。

今年我们学校开展了师徒结对的工作,这让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成长空间,我们更要虚心的向老教师认真学习,在教学中反思,摸索。

  在班级管理方面,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深知自我肩负的重任。

可能是年轻气盛吧,在管理方面,有些事情时还过于急噪,需要有更多的耐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努力改善自我的不足,发扬自我的优点,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好

  新教育随笔(八):

  正式走上教师岗位,已经一学期了。

在这一学期里,作为一名新教师,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既有经验,又有教训。

回首望去,感慨良多。

  从大学到攻读研究生学位,一向生活在师范院校。

每日听着名师硕儒的谆谆教诲,看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把自我树立在一个比较高的道德优势上。

读了这么多年书,长大后,最终成了你。

成了你之后,该如何去做呢?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概括地讲,就是教书、育人。

  做学生的时候,看到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抑扬顿挫,深入浅出,声情并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兴奋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总有神圣的感觉。

可是,另外一些教师的课,一上课瞌睡虫就爬上脑袋。

一下课就精神起来。

大学时,有的教师的课爆满,有的教师的课门可罗雀。

一位老教授这样讲到,有的教师总埋怨自我的课没人听,我就纳闷了,为什么我的课有这么多人呢?

的确,这位教师讲明清文学,说三国说西游说红楼,大家就像在进行一场文学的盛宴。

爆满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在上第一堂课之前,就在想,应当给同学们讲些什么呢?

从前上语文课,我没有一上来就讲课文,而是漫谈文学。

古今中外、天南海北、海阔天空地讲了一通,看着同学们竖着的耳朵,我有些兴奋,于是唾沫星子更加肆无忌惮了。

这学期上公共关系课,这门课对于我来讲也是一个新课题。

我从一个字讲起,网。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就是一张大网,每个人就是一条线,每条线都会交织成不一样的结。

如何去解开这些结,就是公共关系这门课所要做的事情。

我给大家讲了两句诗,一个是陆游的书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是毛泽东的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破青山人未老。

以此来劝勉大家,使大家认识到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要以为只是上课听听就完事了。

  讲课,是一门艺术。

如何把课讲好,没有定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式。

易中天的以现代思维方式解读古典文学作品,并杂以时髦词汇,用身体来演示,是一种方式。

纪连海学侯宝林的相声,把曲艺引入到讲课当中,是一种方式。

有的教师上文学课,携一古筝,焚香沐手,边弹琴边吟诵,是一种方式。

但他们的讲课方式,我想都不是白开水,都不是懒婆娘的裹脚布。

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如是,讲课亦如是。

凤头、猪肚、豹尾都是需要的。

起句如爆竹,结句如撞钟,如此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诚然,讲课不是曲艺,不是表演,是育人而不是娱人,它必然肩负着传播文化知识和培养应用本事的重任。

作为教师,不能为吸引眼球而吸引眼球。

精彩只是讲好一门课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如何在精彩的讲课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是教师应当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书与育人不是截然分离的。

育人是在教书的过程中实现的,教书也要以育人作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我们讲,培养人才要追求德才兼备。

有德无才谓之庸才,有才无德谓之奸才,最次之莫过于无才无德,只能称之为废才了。

在教学活动中,仅有把传播文化知识和培养人才结合在一齐,才能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劝人为善,让学生认识到真善美,能有一颗感恩的心,是育人的一个目标。

真善美,是这个世界最为完美的东西,也是最能令我们感到欢乐的东西。

此刻这个世界,竞争激烈,社会压力比较大,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中滋生了很多现代社会病状,有着或多或少心理问题和疾病。

如何让学生学会适应并去感受这个社会,在紧张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真善美是一剂良药。

当然,我们不是为了上述问题而追求真善美。

所谓贻人玫瑰,手留余香,爱与被爱,布施,奉献等都是一种美德。

而我们的学生,此刻还缺少这个方面的教育。

坐公共汽车时,我们的学生堂而皇之地理所应当地牢靠地坐在座位上,视旁边摇摇欲坠的老弱妇孺于无物,视旁边站着的教师于无物。

为之,乃缺少善。

为了不上课,寻找理由请假,打着堂而皇之的旗号,洋洋得意,以骗取了教师的信任为一大快事。

为之,乃缺少真。

盲目地哈日哈韩,穿着奇装异服,画着浓浓的眼影,涂着重重的口红,以为是个性,其实是在跟风之中消失了自我对生活的理解,恶俗至极。

为之,乃缺少美。

真善美,看似很宏大的一个东西,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不必去努力寻找,只要你用心去留意,她就会伴你而存在。

  常识,我们很多人都缺少的东西。

说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有个性,我不敢苟同。

对于个性的理解,不一样人群的理解有着很大的误差。

个性,不应当只是奇装异服,而应当是把奇装异服和自身的精神气质完美的结合在一块。

九十年代初的魔岩三杰,用自我的摇滚唱出了一代人的心声,看着他们飘逸的长发和独特的服装,我心有悸动。

为了摆酷而在裤子上打洞,只能是无知浅薄的一种表现。

个性,不应当是在公共空间做着私人的事情,明目张胆地歇斯底里地苟合,骂人、吐痰、抽烟、酗酒等等。

男女之间的事情,神圣而美丽,却是私密的。

经过骂人、吐痰、抽烟、酗酒等行为来发泄自我心中的压抑和委屈,实际上是给他人带了压抑和委屈。

追求自由却干涉了他者的自由,智者所不为。

所以说,我们应当回到常识。

什么是常识?

对于学生来讲,上课铃响,教师走进教室,学生已经恭而侯之;教师在讲台之上,学生应当认真听讲;平时见到教师,应当主动地问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