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3679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docx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物理讲义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本章是中考必考内容。

(一)重要考点:

1、温度计的使用及其测量;

2、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4、液体沸腾现象及其规律;

5、六种物态变化的识别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考试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

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并举例说明。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3、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4、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5、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

6、知道摄氏度和热力学温度,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7、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8、了解体温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二、学习过程:

知识点1物态及其变化(重点)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固态:

像铁钉、冰块这类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我们称其为固态;

液态:

像水和牛奶这类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物质,我们称其为液态;

气态:

像空气这类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一定体积的物质,我们称其为气态。

2、物质三种状态的特征

状态项目

形状

体积

流动性

举例

固态

固定

一定

冰、铁块

液态

不固定

一定

水、酒精

气态

不固定

不一定

空气、水蒸气

3、物态变化

实验探究:

冰的熔化

探究方法:

将一些冰块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冰块,观察冰的变化

注意:

认真观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酒精灯

探究发现:

实验的现象是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烧杯中的冰块逐渐减少,水逐渐增多,最后烧杯中的冰块全变成水,再继续加热,可以观擦到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并且水越来越少。

水到哪里去了呢?

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了。

探究结论:

并可以变成水,水可以变成水蒸气。

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冰化成水的过程和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即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举例交流:

列举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的事例。

注意:

1、物态变化是物质状态之间发生的改变,物质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2、物质状态变化是由于温度变化等条件引起的。

发生物态变化时,总是伴随着吸热和放热,若没有吸热和放热的过程,就不会有物态变化。

典型例题解析

题型一对物态变化的理解

例:

下列情况不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A、冰化成水B、铁水浇筑成铁块

C、加热一铜片是温度由20℃升高到100℃D、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方法:

判断一个变化是否属于物态变化要明确三点:

⑴在变化过程中物质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⑵在变化过程中是否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

⑶注意形状的改变不代表物质状态的改变

题型二温度的估测

例:

下列温度中,在36℃-37℃之间的是()

A、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C、人体正常体温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方法:

估测法是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德所见所得的了解把握。

既根据生活经验又要结合所学知识。

 

知识要点与习题练习

1、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具有一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液体没有________却有一定的_________,气体既没有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

3、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

4、举出三个物态变化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属于液态的是()

A、冰B、铁钉C、树木D、啤酒

6、下列现象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A、钢块轧制钢板B、木头制成课桌

C、冰糕化成糖水D、生米煮成熟饭

7、下列现象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

A、扫地时尘土飞扬B、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C、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D、高温下铁块变成铁水

知识点2温度及其测量(重点)

1、温度

⑴温度的定义:

表示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

⑵实验探究:

物体冷热程度的判断(靠感觉可靠吗)

A、探究1用手摸长时间放在教室中的金属块、木块和泡沫塑料块,

感觉金属块会更凉一些,而实际上三者温度与室温相同,即三者温度一样,说明:

我们的感觉并不可靠;

B、探究2先把两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温差大些),过一会,再将两手同时放在温水中,两手感觉一样吗?

发现两只手的感觉明显不同。

原来放在冷水中的那只手觉得温水很热,而原来放在热水中的那只手觉得温水很凉。

放在同样温水中的两只手感觉不同,说明我们的感觉有时并不可靠。

探究结论:

单纯凭感觉判断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

⑶温度的理解

A.温度是表示物体或环境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B.物体或环境较热,我们说它温度高,反之,我们说它温度低;温度相同,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就相同;

C.准确判断和测量温度,需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例:

0℃的冰和0℃的水相比较那个温度更高?

A.0℃的冰温度低B.0℃的水温度更低

C.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D.二者状态不同,无法比较

注:

根据温度定义,冰和水都是0℃,冷热程度相同。

2、温度计

⑴定义: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⑵温度计的原理:

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⑶温度计的构造:

⑷常见的温度计:

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⑸温度的单位及规定:

①单位:

摄氏度℃

②符号:

t

③规定:

在大气压为1.01*105Pa(帕)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水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到100度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记为1℃.

④热力学温度(T):

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量度使用热力学温标,是以-273℃(精确值为-273.15℃)为零点温度的温标,单位为开尔文,简称开,用“K”表示。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之间的数量关系是T=t+273.

⑤华氏温度:

3、温度计的使用及注意

⑴使用:

选:

首先估计待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拿:

手拿温度计要拿上部,不能用手触及温度计的玻璃泡;

放:

测量液体温度时,要是玻璃泡待在液体中,不能碰触容器底和侧壁;

读: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玻璃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记:

记录观测值,不要忘记写单位。

⑵注意:

A、使用前注意观察量程和分度值;实验用温度计分度值为1℃;

B、使用时注意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碰触底和壁;充分接触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平齐,不能取出读数。

4、体温计

⑴用途: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⑵原理:

常用体温计为水银体温计,根据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⑶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

.

⑷特殊构造:

外形为三棱柱形,其中一棱呈圆弧形(相当于放大镜),液泡上方有细而弯的“缩口”;内径很细,目的是提高灵敏度。

⑸使用方法:

体温计使用时先消毒(用酒精棉球擦);测量前必须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体温计玻璃泡与人体接触时间不少于5分钟,再离开人体读数。

⑹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特殊构造

量程

分度值

用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管

35℃-42℃

0.1℃

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

实验用温度计

-20℃-11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寒暑表

-40℃-5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知识要点与习题练习

1、物体的_________用温度来表示,“热的物体”其“热”字表示的是_________。

2、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性质制成的,体温表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

使用时,它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3、实验室温度计的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

4、摄氏温度是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把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

5、使用温度计时应使被测物体____________,其中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__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__。

6、去年冬季某地气温最低达-5℃,正确的读法是()

A、负5摄氏度B、负摄氏5度C、摄氏负5度D、零下5度

7、下列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北京市夏季最高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房间的温度

8、给温度计消毒,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

A、在酒精灯上用火焰烧B、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C、用蘸了酒精的棉花球擦D、在沸水中煮几分钟

9、一体温计的示数为38℃,若消毒后直接用它测量37℃和39℃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示数为()

A、37℃和38℃B、37℃和39℃C、38℃和39℃D、37℃和37℃

10、(多选)在使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读数时将温度计取出B、把温度计中的液体甩回液泡内

C、使用前需要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D、记录结果要注明单位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晶体、非晶体熔化条件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二、学习过程:

知识点1熔化和凝固(重点)

⑴现象探究:

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

现象

原因

特点

春天,冰雪消融

冰雪由固态变成了液态

由固态变为液态

夏天,拿出冰箱的雪糕化了

雪糕由固态变成了液态

加热沥青、蜂蜡时,沥青、蜂蜡会慢慢变软,最后变成液态

沥青、蜂蜡由固态变成了液态

把加热熔化后的石蜡倒入玩具模子,冷却后做出各种固体玩具

石蜡由液态变成了固态

由液态变为固态

熔化后的铁水冷却后变成铁锅。

铁由液态变成了固态

冬天,晾在屋外的衣服结冰

水由液态变为了固态

⑵探究结论:

物质能由固态变为液态,也能由液态变为固态。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⑶吸放热情况

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冰熔化是吸收热量,可使食物保鲜;凝固过程需放出热量,如北方冬天在地窖里放盆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可防止蔬菜被冻坏。

例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A、湿衣服变干了B、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

C、铁块化成铁水D、湖水表面结冰

例2火山喷发时,岩浆喷发出来后,岩浆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B、凝固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随堂练习

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是:

______;

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

______。

固体分晶体和________两类。

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有固定的________

3、夏天喝饮料常加些冰块,这种做法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难点)

实验探究:

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实验假设:

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在吸收热量,这时的温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

实验器材:

铁架台、试管、大烧杯、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停表、海波、蜂蜡、水、火柴、细线。

实验结果:

⑴熔化过程:

海波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达到48℃时,开始熔化,继续加热,温度一直为48℃,不再上升,知道海波全部熔化为液态之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蜂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一直上升,此过程中,蜂蜡逐步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共同点:

两种物质熔化都需要吸热;不同点:

海波在熔化时,保持一定温度,蜂蜡在熔化时温度一直上升。

⑵凝固过程与熔化过程相反。

实验记录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波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51

54

57

蜂蜡温度/℃

40

40.5

41.5

42.2

43.1

44.5

46

47.5

49

51

54

实验现象

海波熔化时温度有一段时间保持不变,蜂蜡熔化时温度一直在升高。

注意事项:

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海波和蜂蜡受热均匀,应采取以下措施:

⑴选择较细的试管增大物质受热面积;

⑵海波和蜂蜡碾成碎末,便于温度计玻璃泡与其充分接触,且不宜过多;

⑶将海波和蜂蜡放入试管中,将试管放入水中,利用“水浴法”加热,便于均匀受热。

探究归纳:

⑴物质熔化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凝固过程放热);

⑵不同物质的熔化特点不一样,有些有固定熔点如海波,有些无固定熔点如蜂蜡。

例题:

上物理课时,老师写下一幅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对联包含的物理变化是和。

反应一个共性是

知识点3晶体和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重点)

⑴晶体和非晶体

①在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熔点的固体叫晶体。

如海波、冰、萘、各种金属、食盐、水晶都是晶体;

②在熔化过程中没有固定熔点的固体叫非晶体。

如玻璃、沥青、松香、蜂蜡(或石蜡)等,可巧记为“玻沥吃香喝蜡”。

⑵熔点和凝固点(以萘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为例)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液态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晶体不同,一般熔点和凝固点不同,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如冰和水,熔点和凝固点都是0℃。

图像阶段

说明

加热阶段

AB

A点开始加热,B表示温度80℃时,AB段萘处于固态吸热升温阶段

BC

萘吸热熔化,温度不变,熔点为80℃,固液共存,BC段萘处于熔化阶段

CD

C点时萘全部熔化为液态,此后萘吸热升温,CD段萘处于液态阶段

 

放热阶段

DE

D点停止加热,液萘放热,温度降低,DE段萘处于放热降温阶段

EF

当温度降到80℃时,萘开始凝固,凝固放热,温度保持80℃不变,直到F点全部凝固成固体,期中E点是80℃的液态萘,F点是80℃的固态萘,之间是80℃的固液共存萘,EF段萘处于凝固阶段

FG

固态萘放热,温度降低,FG段萘已处于固态

⑶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⑷规律总结:

①晶体熔化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温度必须达到熔点,二是必须继续吸热,缺一不可。

特点:

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②晶体凝固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凝固点,二是必须放热,缺一不可。

特点:

晶体凝固过程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③判断晶体、非晶体的方法:

根据有无确切的熔点和凝固点来判断。

看图像时是否存在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有则为晶体,无则为非晶体。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以及汽化的两种形式。

2、知道什么是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了解沸腾现象和沸腾的特点,知道什么是沸点。

4、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简单的现象

二、学习过程

知识点1汽化和液化(重点)

1、现象探究:

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

现象

原因

特点

洒在地上的水,过段时间变干了

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由液态变为气态

夏天湿衣服变干

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水开了后,壶里的水逐渐减少

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秋天的早晨,植物叶子上出现露珠

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附在植物上

 

由气态变为液态

水烧开后,从壶嘴喷出“白气”

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

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棍儿冒着“白气”

冰棍儿周围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

2、探究结论: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汽化和液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

例题小明家初春的墙壁“出汗”,地板湿漉漉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这种物质发生了()

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固

 

知识点2蒸发(重点)

1、条件: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现象

原因

同样湿的衣服,晾在树荫下干得慢

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同样是的衣服,晾在同一地方,展开干得快,叠在一起干得慢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同样湿的衣服挂在有风的地方干得快,挂在没风地方干得慢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越快

3、探究归纳:

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对液体蒸发快慢都有影响;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越大,液体蒸发得越快。

例1把一支温度计从20℃的酒精中取出放到20℃的空气中,温度计的示数将()

A、不变B、一直下降C、一直升高D、先下降后升高

例2夏天扇扇子或吹电扇,人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A、扇扇子使空气温度降低

B、扇扇子加快人体汗液蒸发,有降温的作用

C、扇扇子带走助威的热量

D、扇扇子是人体血液流动加快

知识点3沸腾(难点)

1、实验探究:

水的沸腾

⑴实验目的:

观察沸腾现象和沸腾时温度情况

⑵实验器材:

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秒表

⑶实验步骤:

⑷注意事项:

①用火柴点燃酒精灯;②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③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⑸探究归纳:

A、液体沸腾的特点:

①不断吸热;②温度保持不变;③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B、液体沸腾的条件:

①达到一定温度;②继续吸热。

2、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同一物质的沸点是变化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蒸发和沸腾的联系与区别:

比较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是液体变为气体,都要吸收热量

 

不同点

发生部位

液面

液体内部及表面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沸点)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温度变化

降低

不变

影响因素

①液体温度高低;

②液体表面积大小;

③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得快慢

液体上方气压的高低

例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时也体温度会降低,沸腾时液体温度会升高

B、蒸发和沸腾的快慢都与温度无关

C、沸腾时液体要吸热,蒸发时液体不一定吸热

D、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能在液体内部进行

知识点4液化(重点)

1、实验探究: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

⑴壶中水沸腾后,将一块凉铁板放在壶嘴上方,发现水蒸气遇到凉铁板后凝结成小水珠,说明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

⑵注射器内有乙醚蒸汽,推动活塞,减少乙醚蒸汽的体积,发现注射器内由液态乙醚出现,说明压缩体积也可以实现液化。

探究归纳: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

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注意:

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其液化,必须使其降到一定温度,例如氮气。

例1: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睛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即使不擦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的小水珠也不见了。

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后是。

例2:

打火机使用丁烷做燃料,使丁烷气体成为液态装在打火机里的方法是()

A、降低温度B、压缩体积

C、使温度降到一定值,再压缩体积D、以上方法都不对

典型题分析

题型一液化、汽化现象的识别

用电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棒后,看到冰棒周围出现“白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壶嘴周围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时形成的水蒸气

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注意:

“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是小液滴;“白气”是一种常见的液化现象,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

题型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下列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

A、用扫把将地上的水向周围扫开B、将湿衣服晾到通风、向阳的地方

C、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知识要点与习题练习

1、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________。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__,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____。

2、一切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的熔化温度叫_______;晶体的凝固温度叫__________;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是______的。

3、铝的熔点是660℃,那么温度为660℃的铝是:

()

A、液态;B、固态;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下列现象不属于汽化的是()

A、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B、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棒冒着“白气”

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D、新鲜白菜会慢慢干瘪

5、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墨水瓶加盖

C、把新鲜苹果装入塑料袋D、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6、烧开水时壶口冒出“白气”,“白气”的构成是()

A、水蒸气B、水蒸气凝固成的小冰晶

C、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小水珠和小冰晶的混合体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二、学习过程

知识点1升华(重点)

1、现象探究:

现象

原因

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了甚至消失

樟脑球变小的过程中,固态樟脑球不经过液态直接变为气态

冬天放在外面刚洗完的衣服很快结冰了,过段时间衣服变干了

在衣服干的过程中,衣服上的冰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了水蒸气

“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

“雪人”变小的过程中,不经过液态直接变为气态

固态碘吸热后消失了

固态碘消失过程中,不经过液态直接变为气态

用久的灯泡玻璃内会变黑,仔细观察钨丝会变细

钨丝变细的原因是固态钨不经过液体直接变为钨蒸气

探究归纳: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抓住“两个状态,一个关键词”,识别升华现象。

初始状态

末状态

关键词

固态

气态

直接,即不经过液态

例题:

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A、早晨有浓雾B、水结成冰

C、冰雕的作品一天天减小D、刚从冰箱中拿出的啤酒瓶上会“流汗”

知识点2凝华(重点)

1、现象探究

现象

原因

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树枝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即小冰晶形成雾凇)

北方冬天早晨地上出现霜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地面(0℃以下)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即小冰晶形成的霜)

碘蒸气变为固态

气态碘不经过液态直接变为固态

探究归纳: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

2、抓住“两个状态,一个关键词”,识别凝华现象。

初始状态

末状态

关键词

气态

固态

直接,即不经过液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