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3750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米科技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米科技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米科技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米科技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米科技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小米科技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小米科技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小米科技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小米科技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米科技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docx

《小米科技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米科技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米科技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docx

小米科技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

小米科技供应链管理分析优化报告

 

 

组员:

张润禾、郜熠楠、姜明辉

指导老师:

翁丽贞

 

 

一、确立小米科技为调查对象的原因

随着2007年6月29日iPhone2G在美国上市,到今天使用的iPhone4S,苹果让手机走出了诺基亚时代。

当然在这5年间,不仅仅只有苹果在发展ios系统,它也遇到了自己的新的对手Android。

Android作为一个开放的手机平台,正在被大多数的手机厂商使用着,期中不乏一些知名的手机厂商,例如:

三星、htc等,其中也有新兴的国产手机厂商,例如:

魅族、小米等。

由于小米科技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手机厂商,而是从一家专注于iphone、android等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热点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的公司发展而来。

从米聊、MIUI的推出,到小米手机的推出,小米逐渐的从智能手机的幕后走向台前。

二、公司介绍:

(一)名称由来

小米的LOGO是一个“MI”形,是MobileInternet的缩写,代表小米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

另外,小米的LOGO倒过来是一个心字,少一个点,意味着小米要让小米的用户省一点心。

小米拼音是mi,首先是MobileInternet,小米要做移动互联网公司;其次是MissionImpossible,小米要完成不能完成的任务。

(二)小米工作室的诞生

2010年4月,雷军的师弟李华兵给雷军发了一封邮件,推荐一个从德信无线出走的无线业务团队,他们希望做一款独立的手机硬件,得到了雷军的支持,随后这个团队被更名为“小米工作室”,也就是小米公司最早的前身,而他们的计划目标就是制作一个完全的手机体系—“小米手机”。

三、该企业的供应链运作现状

(一)经营范围

从“米聊”到手机操作系统“MIUI”再到“小米手机”。

“做手机”的计划目标,与小米科技的创业完全同步。

这个计划早于MIUI操作系统的开发,更早于2010年底才形成完整蓝图的类Kik通讯工具—“米聊”。

2010年底推出手机实名社区米聊,在推出半年内注册用户突破300万。

此外,小米公司还推出手机操作系统MIUI,2011年6月底MIUI社区活跃用户达30万。

2011年8月16日,小米公司通过媒体沟通会正式发布小米手机。

米聊、MIUI、小米手机成为小米科技的三大核心产品。

(二)营销模式

对于小米,官网上的开放购买每次都是销售一空的效果,这是因为小米手机采用的是饥饿营销模式。

饥饿营销:

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也达到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对于小米的客户,饥饿营销的伤害是客户流失。

饥饿营销要根据自身产品及品牌优势,掌握火候推出,防止客户购买感情转移。

“千呼万唤不出来”的小米手机让许多当初抢定的用户失去了耐心而纷纷退货。

对于小米自身,饥饿营销伤害了小米的品牌效应。

饥饿营销运行的始末始终贯穿着“品牌”这个因素。

首先其运作必须依靠产品强势的品牌号召力,也正由于有“品牌”这个因素,饥饿营销会是一把双刃剑。

剑用好了,可以使得原来就强势的品牌产生更大的附加值;用不好将会对其品牌造成伤害,从而降低其附加值。

小米手机因过分的“饥饿”让用户失去了耐心,而苹果公司的“可控泄漏”战略却为其赢得了全球市场。

(三)采购模式

小米手机在发布的时候就号称是“全球顶级供应商共同打造”,但是在销售的过程中还是出了很多的问题。

这是因为原材料的来源的单一和不成熟。

例如:

最初小米手机发布时由于手机上的几个MOS管和来电显示彩灯货源紧缺,生产上受元件的泰国工厂由于水灾暂停生产,并且出货量大大降低;除上述材料外,小米手机上的部分原材料如电池也来自泰国,虽然这部分原材料是在国内组装,但由于组装厂受制于韩国LG公司。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米公司供应链的疲软。

他们的MOS管和来电显示彩灯只是由泰国供应商提供,而对零件的组装也只是由韩国LG公司提供。

当供应商的供应出现问题之后,小米公司对这样的情况缺乏前瞻性和预测性。

当问题出现之后也缺乏妥善的处理,最终导致了小米手机的订购和供应都处于停滞的情况。

(四)生产模式

我们对小米手机的生产模式称之为“类PC生产” 这是一种“按需定制”的生产模式。

小米手机用户通过网络下单,获得市场需求,然后通过供应链采购零部件,比如向夏普采购屏幕、向高通采购芯片、向索尼采购摄像头,再通过其他厂商采购其他非关键零部件。

但是手机供应链比PC产业链更为复杂,很多关键零部件需要提前预订,从下单到出货,各种部件时间不等。

屏幕的采购时间最长,一般为三个月,电池的时间一般为两个月,芯片时间至少两个月,摄像头至少一个月。

从零部件预订到整机出库,时间至少需要三个月。

对于PC厂商来说,这三个月时间可以大幅缩短,其原因即是PC产业发展已经成熟,如同智能手机生产,所有零部件已衍化为“通用件”,基本没有“定制件”,不需要“定制”时间。

目前由于小米手机的市场供不应求,处于“饥渴”状态,供需尚不需要完全对接。

在供需相对平衡的情况下,如能打通供、需两端,就能实现真正的“按需定制”。

(五)库存管理模式

1.原材料的零库存

小米手机用户通过网络下单,获得市场需求,然后通过供应链采购零部件。

作为小米的代工厂,英华达在南京的工厂有一个手机展厅,展出了诺基亚、三星、摩托、飞利浦、NEC等数十个品牌数百款不同时代的手机,这些手机都由英华达代工。

在一个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款小米手机,标签显示,1000001(第一百万零一台)台。

小米手机的出货量不是奇迹,小米零库存在才是最大的奇迹。

小米手机零库存,在智能手机行业尚无人做到,类比PC产业,唯有戴尔才是成功的先例。

2.产品的库存

在北京东五环外,配送中心的仓储库房被划分为两个部分,手机和SD存储卡被单独放在高值区,电池、外壳等配件则在另外一区。

由于流转很快造成高值区大约有80%以上都是空闲状态。

这种大面积空闲的情况,所谓小米压货不发的指责其实根本不存在。

在仓储的另一边区域,摆放的是一堆堆的小米手机电池。

每一堆大约有6480件左右的电池共六箱。

六箱一堆已是极限高度。

电池旁边的货架一样排列着其他配件,如:

手机壳、挂绳、T恤等。

3.仓库运作

位于北京东五环外,小米手机4月6日刚刚启用的4200平米仓储物流中心,大约88名员工,以两班倒、每天工作16小时的节奏,维持着小米手机北京仓储中心的运作。

主要工作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组人负责从工厂接收手机、配件的收货,而人数更多的一组人则负责将一张张订单,转换成一件件包装好的快件,发向全国各地。

(六)配送模式

在小米手机的发布会上我们可以知道,凡客诚品支持了小米手机的配送,但在小米的发展中,小米也提出了自建配送中心的想法。

4月6日刚刚启用的位于北京东五环外的4200平米仓储物流中心。

在这里从订单到发货,中间有三个主要步骤:

打单、分拣、配货。

首先,用户发出的订单会根据内容不同进行分类,相同内容的订单,会被排在一起进行打印。

在仓库的信息订单室,十几台机器在一刻不停的自动打印:

订单、发票、配送信息所有这些纸质订单,会被八、九个女孩逐一核对、装订。

她们一次处理40张订单,而这也是后续各项工作的基础数量单位。

随后这些40张为一组的订单,被送到分拣环节的员工手上——他们会推一个小车,根据订单信息,在小米手机的库房中,拣出这批订单所需的全部配件。

这个仓储库房被划分为两个部分,手机和SD存储卡被单独放在高值区,电池、外壳等配件则在另外一区。

高值区大约有80%以上都是空闲状态。

由于流转很快造成这种大面积空闲的情况,所谓小米压货不发的指责其实根本不存在。

在仓储的另一边区域,最里面摆放的是一堆堆的小米手机电池。

每一堆大约有6480件左右的电池共六箱。

六箱一堆已是极限高度。

电池旁边的货架一样排列着其他配件,待分拣的手机壳、挂绳、T恤等。

按照一组40张订单分拣好的配件,会被小车送达配货区。

配货则是采用摘果式进行拣选的。

扫描第一张订单,配货信息出现在电脑屏上,随后将上面列出的配件,逐一选出、扫描,放到纸质的盒子中,最后封好。

然后再扫描下一张订单。

因为所有的订单都一样,所以这是一个重复性很强的工作。

每一张订单的平均处理时间为40秒。

每个工位一个小时的峰值处理速度为80-100个订单,整个配货区共有24个工位,按照16小时的工作时长计算,一天的理论订单处理能力约为3万个。

小米手机官方给出的日均订单处理量为2万个。

在这个岗位每个员工都需要站立工作八个小时。

为了缓解劳累,小米还特地配备了防疲劳脚垫。

配货完成之后,就是将装有订单所需产品的黄色纸盒,称重并贴好快递单,被放上不停运转的绿色传送带。

北京仓库只是小米手机增强物流配送体系的一个尝试。

小米手机今年还将在全国建立三个大的区域物流中心,其中5月位于上海的仓库也将投入使用。

三大物流中心建立以后,物料、发货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四、通过供应链管理思想,所提出的优化内容

(一)优化内容1

首先,小米手机一开始通过网络定购的营销模式采用的是“饥饿营销”的方式。

这种营销模式,首先产品需要在智能手机行业里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而小米是2010年才成立的,起步较晚。

且智能手机的竞争极为激烈,国外有苹果、三星等巨头,国内的华为、中兴、联想占了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近40%的份额。

而目前小米手机的销量尚不足百万台,所以小米手机的市场占有率非常低。

在这种情况下小米还采用“饥饿营销”的方式。

会导致客户的极大流失。

由此,应该改变企业的营销模式,扩大产能,增加产品的销售渠道,以扩大手机的市场的占有率。

等到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得到市场的认可,再采用“饥饿营销”的方式,扩大产品的毛利率。

(二)优化内容2

小米采用“饥饿营销”的方式,企业会控制手机的生产量,那么库存也较少。

2011年12月13日小米科技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

小米手机已被中国联通选为定制手机,首批定制200万台。

这对小米个重大利好。

但此次合作,与小米此前的“网络定购”不同,与联通定制需要一次性交货。

对小米来说能否按时保质保量交货是小米面临最大的问题,只有获得了供应链的支持,才能完成一次性交货。

而供应链又是小米最薄弱的环节,去年11月初,小米手机因为在电池供应,封装等方面遇到了困难,小米手机需要暂停发货5天,公司给出的原因是小米手机上的几个MOS管和来电显示彩灯货源紧缺,生产上述元件的泰国工厂由于水灾,暂停生产,导致出货量大大降低。

足以看出小米对某一零部件过度依赖一个供应商,且小米供应商的实力都很强,如夏普、索尼等专业电子厂商,他们的议价能力强,可能导致小米原材成本的上升。

一旦某一零件的供应商出现问题,那对小米的整条供应链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要摆脱供应商的束缚,就必须改善过度依赖一个供应商,与其他手机零部件的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的关系,降低风险。

(三)优化内容3

小米手机的生产模式是采用外包的形式,将生产的业务外包给了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这种方式很普遍,但是小米要对代工企业在生产到物流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就像富士康给苹果进行代工,原材料主要从日韩厂商进口,苹果公司对富士康从生产到管理都进行了严格的监管。

才使得苹果的产品质量是能够得到一定的保证。

而小米手机,据消费者反映,小米手机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比如掉漆等,这我想是生产过程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到小米手机品牌形象。

因此小米公司因对代工企业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

 

五、该企业的供应链结构图及解释

(一)结构图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消费者

消费者

消费者

(二)销售情况

在2012年1月4日小米手机第二轮开放购买,3个半小时10万台售罄;1月11日小米手机第三轮开放预订,36小时50万台预订完毕;2月28日小米手机第四轮开放预订,30分钟15万台电信版小米手机预订完毕;3月17日小米手机第五轮10万台开放购买,35分钟售罄;第六轮10万台开放购买,6分钟售罄;5月18日,小米公司通过官网预订和销售小米手机青春版,10分52秒售完15万台;5月29日,小米

公司通过官网预订和销售小米手机电信版,售完10万台。

(三)结论

根据小米手机的每一次的销售和预订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其每一的销售数量基本控制在10万台或者15万台,但是每一次的销售间隔都比较短一般为10多天,如果按照小米公司的对于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最后的生产完毕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这样的销售间隔的时间是不能够满足其生产的。

因此小米公司采用小批量的生产发售的方式,小米手机在其代工厂英华达已经拥有五条生产线,所以在较短的时间间隔中完成生产和销售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成员分工情况:

张润禾(查找资料,提出优化意见等)

郜熠楠(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等)

姜明辉(查找、编辑资料,制作ppt,排版等)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