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3762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18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docx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设计

 

职业技术学院

消防控制室搬迁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审核:

审批:

编制:

 

第三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五章、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第六章、项目班子组成情况

第七章、主要施工机具、劳动力使用计划

第八章、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章、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

第十一章、冬季施工方案

第十二章、成品保护措施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综合说明

1、工程名称:

2、建设单位:

3、施工单位:

4、监理单位:

6、工程地点:

7、工程说明:

监控系统升级工程;消防控制室搬迁工程。

8、计划工期:

25天

计划开工日期:

年月日

计划竣工日期:

年月日

9、质量要求:

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二、编制依据

·施工图纸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31—200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50149-20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GB-28184-2011)

三、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按现行的国家施工验收规程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施工操作规程、业主方及总包方的有关规定,再结合我公司的施工能力、技术准备力量及多年机电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和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的。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直接指导施工的依据,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对加强施工管理、有效的调配劳动力、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成本、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有积极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一旦经甲方和建设监理公司审核认可后,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一定严格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执行。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严格按照本工程的要求进行质量策划后编制的,在人员、机械、材料供应、平衡调配、施工方案、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进行部署下完成

本着对建设单位负责和资金的合理使用、对工程质量的高度责任感,针对本工程设计特点和使用功能要求,我们编制的原则是:

“确保工程质量优、速度快、造价低、操作性强”。

同时保证文明施工,确保周边和施工现场有良好环境。

第二章、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

一、施工部署

由于本工程工期比较紧、社会影响大,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较高。

因此,我公司在工程施工组织形式上对传统的模式有所改变,主要体现在:

一是加大项目部的自主性、独立性力度,赋予项目部用工、资金使用、设备调度三大自主权;二是加大公司对项目的质量、工期监管力度,公司派出质检部人员进驻工地,不受项目部管辖,其主要职责是从材料质量、施工进度、安全文明措施的落实、施工质量、配合度等主要方面进行现场监管,一般性问题现场协调解决,较严重问题或苗头及时报告公司,由公司采取措施;三是加大项目部自身的技术管理力量,防止技术管理力量不足而导致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中出现漏洞;四是把施工全过程纳入公司质量保证、环境安全保证、职业健康保证体系的运转。

尤其是质量体系要从材料的采购、检验、安装质量的验收全过程进行监控,现场配备数码像机,对隐蔽部位、工序搭接、工序转换、制作现场及过程进行监控,从监管措施、方法上全面控制工程质量,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杜绝不规范部位留置、杜绝不文明现象和安全隐患的出现;五是为确保工程交付使用后的维修保养,公司维修服务中心派主要工种人员同步进场,参与施工,以全面掌握工程的详细情况,为今后的维护保养作好准备。

二、平面布置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平面布置图见附表1)

⑴遵循招标及答疑文件、现场实际情况、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的要求,有效利用场地的使用空间,对施工机械、生产生活临建、材料堆放区等进行最优化布置,满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便生活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⑵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不破坏现场周边的公共设施。

⑶施工设备和材料堆放区的布置满足现场施工的使用要求,并尽量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量。

⑷根据工程量计算和施工进度安排,合理布置施工机械设备,以达到最优的使用率。

⑸不同施工阶段总平面布置作动态调整,但临建的迁移量不宜过大。

⑹所有材料堆放区按照“就近堆放”和“及时周转”的原则,同时考虑到交通运输的便利,又保证现场的文明施工。

⑺临时用水满足现场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的要求,排水设施通畅。

⑻临时用电遵循生产生活用电分路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原则。

⑼楼层内及临建设施均按照消防要求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

⑽对施工区域和周边各种公用设施等加以保护。

⑾做好对总平面的分配和统一管理,协调各专业对总平面的使用。

3.7.2施工总平面布置

(1)加工厂、周转材料区:

由于场地狭窄所以施工现场只是存放一些周转材料和随进随用材料,其他材料均在施工现场外租地存放。

(2)办公区、生活区布置在施工现场合理位置。

(3)配电:

本工程总包方已经办理好新装、增容供电方案,自总包方引单路电缆至本户供电。

(4)垃圾:

在场区内设二个垃圾回收站,用于分拣后建筑垃圾的暂存,并派专人负责定时清理。

(5)安装单位小型库:

在拟建建筑物设小型工具、材料库。

3.7.3总平面管理

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空间,使现场处于整齐有序的状态,对总平面的分配和使用,我们将坚持以下原则:

总平面布置与管理应以确保用电、安全防护、消防、交通顺畅为重点,及时做好现场给排水、清理,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场容符合文明施工要求。

本工程施工场地较小,施工质量要求高,各专业施工队伍多,现场内施工人员复杂,要保证完成施工任务,不仅要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而且要有科学严密的管理措施:

(1)施工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各专业施工班组进场前应将本单位所需的材料堆放区、库房、临时办公室需用面积报总包单位项目经理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划分各专业施工班组的材料堆放区、库房、临时办公室。

未经同意,任何专业施工班组不得随意占用其它专业班组区域,如确需调整扩大材料堆放场地区域,必须以书面形式报土建总包项目部。

由总包项目部进行协调,并将协调结果,用书面形式反馈给专业施工班组。

(2)施工场区已全部进行硬化处理,入场后对硬化区域进行检修,并设置好排水坡度,做好排水沟并保持畅通。

(3)所有人员凭出入证出入,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卫全天候值班,特别加强夜间巡逻,防止偷盗现场材料,维持良好工作秩序和劳动纪律等行为发生。

(4)凡进出入现场的设备、材料需出示有关部门所签放行条,保安进行登记方可,所有设备、材料必须按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齐,不得任意堆放或改动。

(5)施工现场的水准点,轴线控制点,埋地线缆,架空电线应有醒目标志,所有材料堆放区也必须作好标识,并加以保护。

(6)现场施工垃圾集中堆放在分类封闭垃圾房内,专人管理、统一搬运,并及时运出场外。

(7)各个场区均安排固定的施工管理人员和相关的专业施工队伍负责人负责该区的材料堆放和文明施工。

(8)现场易燃易爆货物的堆放位置在进场后经甲方、监理批准后方可使用。

(9)布置在基坑周边的堆场、临建需经过承载计算符合要求,其他材料不准随意堆放。

保安室加工场地

 

材料场

活办

区公

1.现场准备

1.1开工前先了解施工现场情况,为工程开工做好准备。

1.2在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将技术交底等报监理单位审批。

1.3施工前对原有轴线、标高控制线及总包方预留的孔洞、预埋件进行复核,为正确安装提供准确保证。

2.技术资料准备

2.1图纸会审

在接收到工程图纸和有关设计文件后,项目经理部将迅速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核对图纸及其他文件中的尺寸,了解设计意图,查阅及理解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规范、设计资料和要求,检查施工图是否完整、齐全,是否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坐标、尺寸、标高及说明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掌握拟建工程的特点和形式,提前提出问题,由建设单位转交设计单位,并组织召开图纸会审会议,作好“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

2.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项目经理部将于合同签订后一星期内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方审批,其中包括组织管理、技术方案和施工计划。

3.材料物资准备

3.1根据施工图纸和进度计划的要求,制定物资采购、供应计划。

3.2工程开工前,熟悉合同要求,制定物资设备定货招标工作,明确招标标准,招标程序,统一制作标书为下一步物资采购作好准备。

完成各项施工用料的调查核实,经样品报审合格后签订供货协议,并分期分批组织进场。

3.3各项周转材料要根据工程施工进展情况,随时组织材料进场。

材料进场后做好存放、保管工作,并认真进行标识。

(1)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

在施工准备阶段,我公司即组织项目有关人员认真阅读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掌握工程特点,需要采用的新技术,编制进场施工预案,为图纸会审做准备。

明确工程内容,分析工程特点依据施工验收规范和工艺标准,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有针对性的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季节性施工方案,编制工程质量设计与预控措施。

技术员与施工员要认真进行图纸翻样,审核各专业施工方案,编制加工定货计划,物资部门在建设单位指定的厂家或在公司合格分包商的供货商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厂家和供销商,确保工程物资按时进场。

技术部门根据本工程特点,认真组织好图纸自审、会审,领会标书内容和要求,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并结合本工程个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分项施工方案。

根据方案要求和有关技术、质量规范,做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的准备;

施工前安排本工程的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对技术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工程内容交底、工艺流程交底,使所有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前熟悉所安装设备的性能、特点及合约规定,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认真审查施工图纸及有关施工资料,及时准确地做出施工预算,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有物资供应部门筹备。

按图纸及国家标准确定采购标准、运作程序,确保加工订货质量及到货日期;

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情况,制定有关技术、安全等详细施工管理措施;

 

 

根据工程情况,提前编制工程实验计划,与监理单位商定见证取样实验室,建立现场标准养护室并做好各种进场物资材料的复试工作。

根据工程概算和施工图纸,编制施工预算书和材料用量计划,编制计量工具及机械设备需用计划,检测计划,材料限额领料制度,组织好统一调配工作。

工程技术部负责配备齐全与本工程有关的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图集和相关技术资料表格,为严格按标准、规范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组织专业技术质量人员学习新标准、新规范,学习ISO9001、ISO14001和GB/T28001体系标准,并以标准为指南,按程序施工。

以建设部推广的新技术为基础,研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

组织专业技术工人,尤其是脚手架、电工、电焊、机械操作、起重等特殊工种工人进行岗前考核与培训工作。

建立工程项目的管理组织机构: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统一有效的工程指挥系统是顺利施工的重要保证,为此本工程将精干力量,组建本工程项目管理班子。

选择专业技术工人队伍,组织劳动力进场:

选择参加过同类型或大型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队伍参加本工程的施工;

对班组长和技术工人采取考核上岗的方式,考核分实际操作和专业考试两部分。

电焊工、电工等特种技术工人,需持劳动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件上岗;

根据工期进度安排,编制各专业详细劳动力计划,配备充足的专业技术工人,保障工程施工的基础力量。

做好劳动力的进场教育:

参加本工程进行安装施工的所有人员,在进场前必须进行进场培训教育,内容包括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各项规章制度等,并组织书面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场工作。

按计划落实暂设材料的定货加工并按时供应到现场。

按计划落实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及设备的定货加工并适时供应到现场。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经理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经公司审核,报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作为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并负责审核指定分包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安排逐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3)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由预算部门根据施工图、预算定额、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定额等文件,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以便为施工作业计划的编制、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签发提供依据。

(2)现场准备

根据ISO14000和OSH18000标准的要求及我公司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程序文件,制定科学的平面布置和管理措施,严格按“河北省文明安全工地”的标准进行现场平面、空间的分配和动态化管理。

具体准备工作如下:

1)与建设单位办理好坐标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的移交及现场复核,并以此为依据建立现场测量控制网。

2)根据现场实际,作好对现场周边环境和市政管网的保护工作。

3)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利用现场已设置的金属围挡进行整个施工现场的临建、加工场、施工机械等的布置。

4)严格按照单位CI标准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CI设计,推行目视管理,从标识、

美化等各个角度完善施工形象,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施工氛围。

(3)深化设计

为了理顺土建、装修及机电各专业工序之间在平面及空间上的搭接关系,制定各专业结合部的处理方案及保证后期设备安装的预留空间,确保预留预埋准确;管道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布置合理美观;设备房机电设备排列规则,必须对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深化设计,为此,项目经理部成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力量过硬的深化设计部,负责此项工作。

(4)试验准备

为保证所有进场材料达到合格标准及相关的技术性能,必须加强材料的进场检验,达到相关的使用性能。

工程施工前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协商,确定见证试验室以及建立现场试验室,配备相应的试验器材,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各项器材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及检测。

(5)计算机、试验、计量仪器与通讯设备准备

根据拟建建筑物的建筑特点和建筑规模,确定本工程计算机、实验、计量仪器及通讯设备计划。

(6)周边协调

在施工过程中,外界环境影响施工的因素很多,项目经理部将设置综合部,加强与区政府部门和外部合作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取得政府部门及外部合作单位的支持,为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7)财务、预算、统计的管理措施

1)专款专用制度

本工程执行专款专用制度,保证不挪用工程资金,以避免因为资金问题而影响施工进度。

2)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工人工资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随着工程各阶段关键结点的完成情况及时兑现各专业施工队伍的劳务费用,并督促作业队以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工人工资,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也能使各作业队为本工程安排作业人员的充足配备提供了保证。

3)随时根据工程变更调整工程预算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工地预算员根据工程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工程预算,合理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无误性。

4)全面准确地作好各项统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地统计员及时做好各项统计工作,充分保证劳动力、施工机械的充足配备、材料及时采购进场。

(9)施工组织协调

1)工程施工过程是通过业主、设计、监理、总包、分包、供应商等多家合作完成的,如何协调组织各方面的工作和管理,是能否实现工期、质量、安全、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

因此,为了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制定以下制度,确保将各方的人员组织协调好。

2)制定图纸会审,图纸交底制度

在正式施工之前,项目经理工程部,技术协调部和机电安装的人员核对图纸,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图纸交底会,会中确定的内容形成第一份施工文件,确保工程顺利开始。

由总包方组织二次设计对施工的设计和图纸交底。

3)建立周例会制度

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召开由监理主持,业主、设计、总包、各分包参与的周例会,会中商讨一周的工程施工和配合情况,解决问题。

由于设计参加,可以将一周内的问题在召开周例会时,统一办理洽商。

若遇到急需解决的事情,可以立即找业主,设计、监理商计解决。

4)制定专题会议制度

在施工的全过程中,主动建立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沟通,与社会各界有关单位沟通的渠道,积极听取他们对工程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他们各方面的支持,并采取相应措施与他们通力协作,共同做好对现场机电与土建施工配合、质量检验管理、资料管理和竣工验收管理。

第3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一、设备安装

(一)施工准备

安装前必须进行下述各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审读与熟悉机械设备安装时所必须的各种技术资料、施工计划和安全实施措施等。

2、安装所必需的各种测量工具、定位紧固工具、起重机具、焊接设备、常用钳工工具等。

3、安装所需的各种消耗材料、润滑油脂和煤油、石腊、焊接材料、磨料、棉纱等。

4、设备运搬与装卸。

设备装卸时,选用合适的钢丝绳及正确的连接和捆绑方法。

运搬时可以使用滚杠或滑引的运搬方法。

设备运搬时应采用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下:

(1)、凡参加设备运搬的施工人员,必须熟悉运搬的方法。

大型及重要精密的设备要按拟定的方案进行运搬。

(2)、在运搬设备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并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5、设备开箱与检查。

机械设备出厂时,均应经过良好包装。

根据设备情况和运输条件,有的是整体装箱,有的是分散(解体)装箱,个别大型设备不装箱的也有,成箱设备运输到安装现场后,必须开箱检查,清理后,才能交付安装施工。

(1)、开箱检查的目的。

开箱后,应由有关的安装施工人员对设备进行清点检查。

其目的主要是:

A、检查设备是否损坏,主机与辅机是否配套;

B、检查清点零部件、附件有无短缺;

C、办理点交手续。

(2)、检查工作要求。

A、设备的种类、型号和规格应与需要相符;

检查设备的外观和保护包装情况,如有缺陷、损坏或锈蚀,应作出记录;

B、按照装箱单清点零件、部件、工具、附件、附属材料、出厂合格证和其他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并作出记录;

C、设备的转动和滑动部件,在防锈油料未清除前,不得转动和滑动。

由于检查而除去的防锈油料,在检查后应重新涂上;

D、对不需要安装或安装时不用的零件、部件、附件、附属材料、工具卡和技术文件,在检查后应交给使用单位保管。

安装需用者,应进行编号、分类,妥善保护和保管,用毕仍交给使用单位;

E、开箱时主要是外表检查,细致的检查要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进行。

因此,以后发现设备有缺陷、损坏和锈蚀等情况时,应及时提出,并会同有关人员分析原因,妥善处理;

F、进口设备运输、检验、安装、验收、调试等工作应按专门商务合同和国家有关进口设备程序进行。

G、检查完毕,应作出记录,并办理移交手续

(二)施工程序

基础验收→设备就位→设备找正→设备精平固定→试车

(三)主要施工工艺

1、设备定位。

设备定位的最基本原则,就是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应该考虑;机械设备便于维护、拆修、技术安全及工序间的配合衔接。

(1)、定位原则。

A、设备应符合设备平面布置与安装施工的规定。

但有需要调整时,应视生产方式的不同,分别考虑。

B、设备排列整齐、美观及相互间距合乎设计规定;

C、符合技术安全要求,并需有过程、运输通道,便于顺利运送材料、工件及安装与拆卸设备为原则;

D、方便操作、修理及维护,并且有一定的空间,以便堆放材料、工件与工具箱等;

(2)、定位规范要求。

A、设备定位的基准线,应以换热站墙的边缘线为基准(应该按照设计图纸)。

B、设备平面位置对基准线的距离相对位置的距离允许偏差应符合“设备安装位置允许偏差”的规定。

 

设备安装位置允许偏差表

项目

安装设备的性质

允许偏差(mm)

对基准线距离

允许偏差

与其他设备没有任何联系的设备

与其他设备有联系的设备

动力设备(如泵、压缩机、煤气发生炉、通风机、鼓风等)

作角度排列的设备,其角度偏斜偏差每长1m如在5m以上不得大于

设备安装在单独基础上时,设备纵横中心线必须落在基础中心线上,即设备重心应与基础重心在同一位置上,如有偏差不得超过

±10

±2

±5

10

±20

C、设备安装标高允许偏差,应按照设计图纸或设备说明书规定。

D、设备定位的量度起点,应执行平面图或施工图的明确规定,如仅有轮廓形状状态者,应以设备真实形状的最外点算起。

(3)、设备在车间纵横排列的规定:

A、同类设备纵横向排列或成角排列时,必须对齐,倾斜角度必须一致;

B、不同类型的设备纵横向或直线、成角度排列时,其下面操纵位置必须排列整齐。

2、设备基础检验。

机械设备在就位前,必须对设备基础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测定。

一般应在混凝土设备强度达到60%以上时才可以就位安装。

但设备找平调整时,拧紧地脚螺栓必须达到设计强度才可进行。

2.1设备基础验收标准

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质量要求见“设备基础尺寸允许偏差表”

2.2埋设基准点及中心标高

基准点与中心点的作用,主要是把机械找到水平面,面对它的位置标高、安装方向一般要求不严,这是因为标高与方向不会影响机械性能。

而联动机械的安装,却需要利用标高的基准点和测定中心标点作为设备安装时测量标高与找正设备位置的依据。

所以制作、埋设基准点及中心标板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2.3埋设基准点的技术要求

(1)、基准点露出地面部分不得太高(约10mm或以下),一方面可增大其强度,另外也可避免碰损。

在用混凝土浇灌之前,须先将地基表面用水冲洗干净。

(2)、埋设基准点的小坑要求作成上口小下底大。

(3)、基准点须由测量员经常检查,避免因地基下沉或其他原因而使标高变更时未能发现。

(4)、当不使用时,须用铁盒子或其他遮盖物盖好,以免碰损;发现有损伤痕迹时,不许使用,须找测量人员重新测量。

(5)、基准点须埋设在便于测量标高的位置,距安装的机械设备的测量面愈近愈好。

(6)、安装成组同样设备时,为了考虑设备间的连续性,最好少设基准点,可在首先安装的设备附近埋上一个,其他设备可按此设备的测量面来找正标高。

3、埋设地脚螺栓。

地脚螺栓埋于混凝土中所发生的作用,是由于金属表面与混凝土间的粘着力和混凝土在钢筋上的磨擦力产生的。

3.1一般规定:

(1)、地脚螺栓的长度,为埋入基础内的深度(直径的12~25倍),再加上外露部分的长度。

(2)、大型设备或震动较大的设备,则必须加大倍数与螺杆长度。

(3)、如果螺杆的长度受地位的限制,或者为了加强螺栓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可将螺栓尾端弯成钩形。

3.2具体要求:

(1)、活动地脚螺栓长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活动地脚螺栓长度允许偏差表”的规定:

活动地脚螺栓长度允许偏差表

公称尺寸(mm)

允许偏差(mm)

公称尺寸(mm)

允许偏差(mm)

0~100

100~250

250~500

500~1000

±1

±2

±3

±4

1000~2000

2000~3000

3000~5000

5000

±5

±6

±8

±10

(2)、地脚螺栓的直径应小于设备底座边棱上的地脚螺栓孔的直径。

地脚螺栓直径与设备底座上的孔径关系见“地脚螺栓直径与孔径关系表”

地脚螺栓直径与孔径关系表

地脚螺栓直径(mm)

10

12

16

20

24

30

36

42

48

孔径(mm)

12-13

13-17

17-22

22-27

27-33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