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3957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docx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规范标准

《疾病概要》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疾病概要

课程代码:

030116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

48/3

适用专业:

医学检验技术

修订时间:

2016年4月20日

课程负责人:

刘伟

课标审批人:

计仁军

课程团队:

王云飞、费鸿、国秀丽、刘伟、候媛媛、顾海鸥、郭佳、王艳慧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岗位分析

《疾病概要》课程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体现职业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本门课程设置满足岗位需求,同时兼顾专业资格考试的需要,教学效果评价实行全方位、开放性。

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过去临床检验科室一直被看作是医院的辅助科室,只对临床部门起“辅助”作用。

而目前检验科室已经成为各医院很重要的一个部门。

衡量一个医院整体水平的高低,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这个医院的检验部门可以检测多少项目、检测的水平如何,以及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否先进。

另外,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项目的逐步增多,临床疾病的诊断对医学检验项目的依赖愈加明显。

因此,检验学科及其相关部门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医学检验的快速发展对医学检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门课程通过对检验专业就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分析,结合医学检验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本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针对检验专业临床的特点,强调实用性,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

课程性质

《疾病概要》是一门研究诊断学基础及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学科。

本课程论述了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诊断思维;临床常见内、外、妇、儿、及肿瘤学等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方法。

本课程是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重点讲授检验医学领域已涉及的临床病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常见临床疾病的诊治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地位

《疾病概要》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培养符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群的高技能人才,目标定位明确。

《疾病概要》是检验专业技术课程之间的辅助学科,是从事医学检验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通过学习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等基本内容,使学生能达到初步的诊断及治疗疾病的能力。

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熟悉检验技术专业所必需的临床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包括懂得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学生能初步了解自己毕业后所要从事的职业,知道自己今后该干什么、能干什么。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临床疾病概论学科的科学认识,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前后续课程

《疾病概要》由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药物护理学、病原微生物及免疫学等课程提供学习基础,并为后续检验专业核心课程提供支持。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与性质,我们提出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淡化原理,突出技能;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方法,理解过程,掌握结果;以实践教学情境化为模式,规范操作,标准化考核”的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学习的编排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引领,力求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以典型的临床病例为载体,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通过案例讨论、技能实训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评判性思维及沟通、合作能力;同时通过模拟情境综合训练、网络视频、临床见习、实习等让学生熟悉临床工作过程,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中体验职业角色,感受职业氛围,突出学生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基本职业能力。

课程设计思路

《疾病概要》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理论40学时,实践8学时,在第3学期开设。

各校可根据其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三、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掌握常见疾病的症状及基本的检查方法;

⑵熟悉问诊、体格检查的内容、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⑶了解常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⑷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⑸熟悉常见疾病的诊断、辅助检查内容;

⑹了解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2.能力目标

⑴运用诊断学基本知识,对人体的健康状态和疾病提出初步诊断;

⑵具有将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相联系的初步能力;

⑶具有识别和分析常见疾病的初步能力;

⑷具有将临床疾病与药物治疗原则相联系的初步能力;

⑸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的能力。

3.素质目标

⑴具有奉献、慎独、恪守、严谨的职业素养;

⑵具有爱心、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

⑶具有符合职业标准的仪表、行为和语言;

⑷具有反应敏捷、技术精准的职业素质;

⑸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刻苦学习,开拓创新;

⑹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素质。

四、课程内容标准

章节

学习目标

课程内容

 

第1章

临床资料采集之常见症状

1.知识目标

⑴熟悉内科各系统常见症状。

⑵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

2.能力目标

⑴能够了解医学的发展过程,知道学习临床医学概要的方法。

⑵能够掌握症状的临床表现。

⑶能够知道症状的病因。

⑷能够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

⑴养成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⑵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

1.理论教学内容

⑴发热;原因、起病方式、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

⑵水肿:

发生机理、病因、分类及特点、伴随症状;心源性与肾源性水肿鉴别要点。

⑶咳嗽与咳痰:

主要原因、性质、时间、音色的临床意义、伴随症状。

⑷呼吸困难:

病因、机理、临床表现及意义。

胸痛、腹痛:

常见病因、发生机理;不同胸痛、腹痛的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其临床意义。

黄疸:

常见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

咯血:

常见病因、伴随症状。

恶心与呕吐:

分类(中枢性、周围性)、病因与发生机理;呕吐的伴随症状及其临床意义。

腹泻:

急性与慢性腹泻的病因及表现。

呕血与便血:

病因、机理、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其临床意义;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第2章

临床资料采集之检体诊断

1.知识目标

⑴熟悉检体诊断的原理。

⑵掌握检体诊断的方法、内容、注意事项及正常、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2.能力目标

⑴能够进行正确的检体诊断。

⑵能够判断正常、异常体征。

⑶能够根据体征初步帮助诊断疾病。

3.素质目标

⑴养成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⑵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

1.理论教学内容

⑴基本、一般检查法、头颈部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正常、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⑵胸部、腹部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正常、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⑶肛门、直肠、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正常、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2.实践教学内容

⑴基本、一般检查法、头颈部检查方法。

⑵胸部、腹部检查方法。

⑶肛门、直肠、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第3章

临床资料采集之辅助检查:

X线、超声、CT、心电图

1.知识目标

⑴掌握X放射线、超声、心电图检查的内容。

⑵X放射线、超声、心电图线检查的临床意义。

⑶异常X放射线、超声、心电图检查的识别。

2.能力目标

⑴能够识别X放射线、超声、心电图检查项目的报告单。

⑵能够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

⑴养成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⑵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

1.理论教学内容

⑴心电图基本知识:

心电产生原理、心电向量概念、心电图导联、心脏传导系统与心电图各波的形成、心电轴。

⑵正常心电图:

心电图的测量法、心电图各部分正常值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⑶几种典型异常心电图:

心房增大、心室增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

⑷心电图的阅读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

常见病的超声、X线、CT诊断。

2.实践教学内容

⑴心电图检查及注意事项。

第4章

呼吸系统疾病

1.知识目标

⑴掌握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疾病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⑵熟悉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⑶了解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治疗原则。

2.能力目标

⑴能够初步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疾病。

⑵能够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

⑴养成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⑵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

1.理论教学内容

⑴概述:

定义,发病率,预后与转归。

⑵病因:

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

⑶临床表现:

症状、体征。

⑷实验室与辅助检查:

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

诊断:

诊断标准、鉴别诊断。

治疗:

指出不同的病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第5章

循环系统疾病

1.知识目标

⑴掌握心脏猝死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阳性改变和诊断要点。

⑵熟悉心脏猝死病因发病机制。

⑶心肺复苏:

CABD,注意事项。

⑷熟练掌握复苏流程。

熟悉冠心病、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分型,了解隐匿型冠心病,心衰型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

猝死型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自学)。

熟悉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以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掌握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诊断条件。

熟悉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2.能力目标

⑴能够初步诊断心脏猝死、冠心病、高血压病。

⑵能够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

⑴养成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⑵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

1.理论教学内容

⑴概述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WHO标准)、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猝死的诊断标准。

⑵病因与发病机理。

⑶临床表现。

⑷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坚持长期性、个体性、综合性原则治疗。

第6章

消化系统疾病

1.知识目标

⑴了解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机理、病理改变,辅助检查特点。

⑵熟悉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⑶掌握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条件。

2.能力目标

⑴能够初步诊断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阑尾炎。

2能够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

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

⑴养成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⑵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

1.理论教学内容

⑴病因与发病机理。

⑵临床表现:

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⑶实验检查:

血流检查、病理检查、X线检查。

4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

辅助检查。

治疗:

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第7章

血液系统疾病

1.知识目标

⑴了解贫血的发病机理、病理改变,辅助检查特点。

⑵掌握贫血分类、临床表现及防治。

⑶熟悉贫血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条件。

2.能力目标

⑴能够初步诊断缺铁性贫血。

⑵能够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

⑴养成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⑵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

1.理论教学内容

⑴病因与发病机理。

⑵临床表现:

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⑶实验检查:

血流、尿液检查、肾脏功能、病理检查、X线、超声检查、骨穿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辅助检查。

治疗:

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期待治疗等。

第8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1.知识目标

⑴了解本病的基本概念,掌握糖尿病分类方法和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⑵熟悉本病的临床表现,发展规律和常见并发症。

掌握两型间的区别。

⑶掌握本病的诊断步骤和方法,掌握治疗原则,熟悉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方法。

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熟悉高渗性昏迷的诊断条件。

学会尿糖检测方法(斑氏试剂法、试纸法)。

2.能力目标

⑴能够初步诊断糖尿病。

⑵能够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

⑴养成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⑵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

1.理论教学内容

⑴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的分类;(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胰岛素量绝对不足。

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胰岛素量相对不足。

⑵病因和发病机理。

⑶病理:

糖尿病胰腺以外组织的慢性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

典型为“三多一少”,大部分轻型病人症状典型或被忽视。

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感染。

实验室检查:

血糖测定、尿糖测定、葡萄糖耐量使用、胰岛素测定、C-肽测定。

诊断与鉴别诊断:

国内暂行诊断标准、WHO诊断标准。

治疗:

治疗目标、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饮食疗法、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双胍类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其他治疗(移植、胰岛素泵等)。

第9章

泌尿系统疾病

1.知识目标

⑴了解尿路感染的发病机理、病理改变,辅助检查特点。

⑵掌握尿路感染分类、临床表现及防治。

⑶熟悉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条件。

2.能力目标

⑴能够初步诊断尿路感染。

⑵能够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

⑴养成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⑵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

1.理论教学内容

⑴病因与发病机理。

⑵临床表现:

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⑶实验检查:

血流、尿液检查、肾脏功能、病理检查、X线、超声检查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辅助检查。

治疗:

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期待治疗等。

第10章

生殖系统疾病

1.知识目标

⑴了解子宫肌瘤、异位妊娠、宫颈癌的概念及病因。

⑵掌握子宫肌瘤、异位妊娠、宫颈癌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2.能力目标

⑴能够初步诊断子宫肌瘤、异位妊娠、宫颈癌。

⑵能够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

⑴养成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⑵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

1.理论教学内容

⑴病因与发病机理。

⑵临床表现:

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⑶实验检查:

血流、尿液检查、病理检查、超声检查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辅助检查。

治疗:

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期待治疗等。

第11章

恶性肿瘤

1.知识目标

⑴了解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的发病机理、病理改变,辅助检查特点。

⑵掌握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掌握乳腺癌防治原则及自检方法。

⑶熟悉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条件。

2.能力目标

⑴能够初步诊断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

⑵能够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

⑴养成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⑵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

1.理论教学内容

⑴病因与发病机理。

⑵临床表现:

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⑶实验检查:

血流、尿液检查、病理检查、超声、CT检查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辅助检查。

治疗:

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期待治疗等。

第12章

小儿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

新生儿疾病

1.知识目标

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因素、各项具体指标、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3熟悉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及

营养需要量。

4了解婴儿喂养、添加辅食原

则、小儿营养状况评价及维生素D缺乏、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了解维生素D缺乏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鉴别诊断。

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2.能力目标

⑴能够初步诊断小儿生长发育、新生儿疾病。

⑵能够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

⑴养成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⑵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

1.理论教学内容

⑴病因与发病机理。

⑵临床表现:

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⑶实验检查:

血流、尿液检查、病理检查、超声、X线检查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辅助检查。

治疗:

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期待治疗等。

五、学时分配表

《疾病概要》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理论40学时,实践8学时,在第3学期开设。

具体学时分配见下表:

序号

课程内容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

第1章临床资料采集之常见症状

8

8

0

2

第2章临床资料采集之检体诊断

12

6

6

3

第3章临床资料采集之辅助检查

4

2

2

4

第4章呼吸系统疾病

2

2

0

5

第5章循环系统疾病

6

6

0

6

第6章消化系统疾病

2

2

0

7

第7章血液系统疾病

2

2

0

8

第8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2

2

0

9

第9章泌尿系统疾病

2

2

0

10

第10章生殖系统疾病

2

2

0

11

第11章恶性肿瘤

4

4

0

12

第12章小儿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及新生儿疾病

2

2

0

合计

48

40

8

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

摒弃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知识灌输对象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运用“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教师进行了角色转化,成为了设计者和指导者,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得到合理的解释答案,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2.教学方法

⑴讲授法

对于人体功能的产生机制及调节多采用讲授法,使学生通过感知、理解、应用而达到巩固掌握。

讲授过程中不仅要完成传授知识,还要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两项职能,同时要通过说明目的、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启发自觉学习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⑵导入式教学法

在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前,教师通常会给学生提出与该知识相关的生活实例,学生会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为本次课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⑶案例教学法

结合学习内容,给予学生一个临床案例或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当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任务驱动教学法

通过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实现学习,依据课程目标选择难易适中的知识点,提前布置给学生,对学生的准备方式没有限制,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准备,在课上可以自由发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

此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此外,不拘泥于形式的限制,让学生有探索、创新的空间,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

⑸演示教学法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对操作有一个整体印象,并很快能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练习。

七、教学考核与评价

评分标准、考核方法

过程性考核(60%)

终结性理论考核(40%)

考核

方式

出勤情况

(10%)

评价标准

根据出勤率进行打分,缺二次课以上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旷课一次扣3分。

根据理论考试卷面成绩打分。

总分乘以40%

评价主体

考勤班长、任课老师

小组讨论

课堂发言,

包括课堂表现及提问

(20%)

评价标准

老师观查学生上课是否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情况加分。

评价主体

考勤任课老师、全班同学

个人书面作业,包括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10%)

评价标准

根据学生书面作业、填制单证评分。

评价主体

任课老师

阶段测试,包括理论测试及实训操作(20%)

评价标准

根据小组总方案水平以及个人完成部分综合评分。

评价主体

全体学生、任课老师、校外专家

八、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1.校内实训基地

序号

校内实验室名称

实验(实训)项目

1

临床实训室

检体诊断:

基本、一般检查法

检体诊断:

头颈部检查

检体诊断:

胸部检查

检体诊断:

腹部检查

检体诊断:

肛门、直肠、脊柱、四肢

检查

检体诊断:

神经系统检查

2

辅助检查实训室

心电图检查及注意事项

2.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单位

功能

接纳学生人数

备注

1

黑龙江农垦总局总医院

顶岗实习

6

三级甲等

2

黑龙江农垦红兴隆分局中心医院

顶岗实习

6

三级甲等

3

哈尔滨市第二人民医院

顶岗实习

6

三级甲等

4

北京佑安医院

顶岗实习

6

三级甲等

5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医院

顶岗实习

6

三级甲等

6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

顶岗实习

6

三级甲等

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

顶岗实习

6

三级甲等

8

黑龙江农垦宝泉岭分局中心医院

顶岗实习

6

三级甲等

9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

顶岗实习

6

三级甲等

10

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分局中心医院

顶岗实习

6

三级甲等

11

黑龙江省电力医院

顶岗实习

6

三级甲等

12

黑龙江农垦北安分局中心医院

顶岗实习

6

二级甲等

13

黑龙江农垦牡丹江分局中心医院

顶岗实习

6

二级甲等

14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

顶岗实习

6

二级甲等

15

浙江省舟山市解放军413医院

顶岗实习

6

二级甲等

16

黑龙江农垦北安分局中心医院

顶岗实习

6

二级甲等

3.教材、图文信息、网络媒体资源

教材

任何一门课程的开发都必须有一本较理想的教材,力争使编写的教材便于学生学习,便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